4.2 我国物流业标准发展现状分析

在《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出台之前,我国物流业标准化工作处于比较离散的状态,相应的物流标准建设也零散地分布在交通运输业、商贸流通业、邮政业、加工制造业、农业、建筑业、采矿业和军事后勤等不同的细分行业领域。2005年出台的这份发展规划,不仅明确提出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整体框架,而且为我国物流业标准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此后,2010年的《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和2015年的《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在不同的重要时间节点,为我国物流业标准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引。

在此期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物流领域的综合性社团组织,其标准工作部作为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充分发挥自身全国性物流企业会员优势与综合服务网络优势,以及下属各细分物流领域的分会与专门委员会的专业优势,开始从零起步,对我国历年来的物流相关标准进行了系统整理,自2011年开始连续整理更新发布《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其下属冷链物流专门委员会自2014年开始连续整理更新发布《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组2020年首次完成了《中国医药物流标准目录手册》的整理发布。

这些物流标准目录手册的持续更新发布为我们回顾和研究我国物流业标准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素材。

4.2.1 我国物流标准总体发展情况

2003年,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全国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成立。自此,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和国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物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和阶段性成果。从历年发布的《物流标准目录手册》收录的标准条数来看(见表4-8),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19年已经收录了物流标准1112项(不含41项标准化工作指导性标准),是2011年首次收录的601项的将近两倍。《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历年收录标准项目统计见表4-8。

表4-8 《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历年收录标准项目统计

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国物流标准化的现状,有效地发挥现有标准在行业中的引导和规范作用,2019年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标准工作部、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正式发布《物流标准手册》(2019版),共收集了我国已颁布的现行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目录共计1112项,比上一年新增91条标准,其中85项为制定标准、6项为修订标准、国家标准30项、行业标准61项。

由于2016年国家标准委开始全面复审清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通过对《物流标准手册》收录的各类现行物流标准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后的1102项标准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物流标准的总体发展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1.四个发展阶段

从物流标准发布和实施两个时间维度看,我国物流标准建设的数量规模明显可以划分为3个梯级:第一梯级为1978—1994年,17年时间内累计发布49项标准,开始实施39项标准(均按现行,不考虑部分标准已废止情形,下同),年均数量不到4项标准;第二梯级为1995—2004年(“十五”期间),10年时间内累计发布155项标准,开始实施158项标准,年均突破15项标准;第三梯级为2005—2019年(“十一五”到“十三五”期间),15年时间内累计发布标准898项标准,开始实施905项标准,年均达到60项标准,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物流标准发布和实施数量见图4-2。

从该图中还可以发现,2005—2009年间的标准发布和实施数量是1978—2004年间总和的1.28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2005年出台的《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为推动我国物流标准建设输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2015—2019年,我国物流标准发布数量和开始实施数量略有回调,这说明我国2015年开始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以及2015年出台的《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年)》进一步加强了标准建设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国家标准委2016年3月发布的《关于做好2016年国家标准立项工作的通知》(标委办〔2016〕30号),开始对国家标准立项项目进行了改革,并且首次引入专家评估机制进行评估,从标准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规划等方面进行把握,进一步强调从源头上确保标准质量和协调性,从严把控项目质量和数量,加强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所以,从2015年开始,我国物流行业标准建设在数量规模略有下降的情况下,逐步转向一个寻求更高质量水平的发展阶段。

图4-2 我国不同发展时期物流标准发布和实施数量(1978—2019年)

综上所述,我国物流标准建设4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前述3个梯级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如图4-3所示。

图4-3 我国物流标准建设的4个发展阶段

总之,我国物流标准建设经历了离散性发展、系统性探索、系统性扩展和供给侧改革4个发展阶段。其中,系统性探索阶段以我国发布实施《物流术语》(GB/T l8354—2001)为代表,建立起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系统全局观;系统性扩张阶段以我国出台的《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全国物流标准2005—2010年发展规划》《全国物流标准专项规划》《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GB/T 24361—2009)、《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GB/T 4995—2014)、《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GB/T 19680—2013)和《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指南》(GB/T 23830—2009)等基础性物流标准为代表,明确了我国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形成了我国物流标准体系;供给侧改革阶段的代表性政策包括我国出台的《物流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0)》《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见》《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好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等,代表性的物流标准包括《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GB/T 21334—2017)、《物流园区绩效指标体系》(GB/T 37102—2018)、《系列2集装箱分类、尺寸和额定质量》(GB/T 35201—2017)、《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1589—2016)、《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 18565—2016)、《货运挂车系列型谱》(GB/T 6420—2017)、《绿色仓库要求与评价》(SB/T 11164—2016)、《绿色物流指标构成与核算方法》(GB/T 37099—2018)和《车用起重尾板安装与使用技术要求》(GB/T 37706—2019)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分类结构特征

根据第1章总结的物流标准分类维度,结合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发布的《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19)》,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物流标准的基本结构特征。

第一,从标准的制定主体和实施效力来看,我国大约6%的物流标准属于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大约占比51%,行业标准大约占比43%。其中,由于现有手册还存在部分物流相关行业强制标准和指导性标准,按照《标准化法》的分类及标准发展趋势,统一按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计算(下同)。结合时间维度看,在我国物流标准建设的离散性发展阶段,基本上以研制发布行业标准为主导,随后国家推荐性标准大幅超过行业标准,但行业标准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保持直线上升并超越国家推荐标准的趋势;国家强制性标准在系统性扩张阶段累计研制发布39项,占物流行业现行强制性标准的60%,这说明我国物流业发展正步入快速轨道,我国物流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发布数量趋势如图4-4所示。

图4-4 我国物流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研制发布数量趋势图

第二,从我国物流标准体系层次来看,在不考虑标准化指导性文件的情况下,基础类标准大约占比5.5%,公共类标准大约占比44%,专业类标准大约占比50.5%。从这类标准的适用范围和影响力看,基础类标准和公共类标准均以国家推荐性标准为主,占比在70%左右,国家强制性标准占比在3%~5%的水平;专业类标准虽然也以行业标准(推荐性)为主,占比56%,国家推荐标准只占35%,但国家强制性标准占比高达9%,是基础类标准和公共类标准的两倍左右(我国物流标准体系不同层级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影响力结构见表4-9),这些数据说明专业物流领域是我国国家强制性标准的重点分布领域,占全部国家强制性标准的75%以上。随着我国专业类物流的快速发展,预计我国专业类物流标准的比重及其对应国家强制标准数量都将进一步增加。

表4-9 我国物流标准体系不同层级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影响力结构

从时间维度来看,在离散性发展阶段,我国以研制发布公共类和专业类标准为主,基础类标准极少。系统性探索阶段拉开了我国基础类标准、公共类标准和专业类标准整体建设的帷幕,其中,专业类标准在系统性扩张阶段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累计研制发布332项;其次是公共类标准,累计研制发布231项;基础类标准只累计研制发布了36项。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来,基础类标准基本保持原有发展态势,公共类标准和专业类标准保持齐头并进趋势。我国物流标准体系不同层次类型标准发展趋势如图4-5所示。

图4-5 我国物流标准体系不同层次类型标准发展趋势图

第三,从我国物流标准核心内容属性并结合物流经营理念导向来看,我国物流标准主要侧重于物流技术(含物流设备及装备)、物流基础和物流管理类标准的建设,分别占比达到37%、24%和18%(合计占比接近80%),产品、服务、信息和作业类占比总体处于10%以下,我国不同核心内容属性物流标准的层次与适应范围分布见表4-10。从表中还可以发现,我国的公共类标准和国家推荐性标准主要集中技术、基础和管理3个领域,专业类标准和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侧重于技术领域,行业标准也十分偏重技术领域,其次是管理、基础、作业和信息领域,行业标准和专业类标准比国家标准和公共标准更加侧重于作业层面。

表4-10 我国不同核心内容属性物流标准的层次与适应范围分布

以我国物流标准集中度比较高的技术、基础和管理3大关键发展领域对应的发展时间轴来看(我国关键发展领域物流标准发展趋势,如图4-6所示),在系统性探索阶段,我国主要以编制发布物流基础类标准为主,其次是物流技术类标准,物流管理类标准极少;进入系统性扩张阶段以后,物流技术类标准异军突起,成为我国物流业标准的主力军,其次是物流基础类标准和物流管理类标准;随着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到来,我国基础类标准数量在下调,整体形成物流技术标准领先,物流管理标准、物流基础标准随后的“三足鼎立”格局。

图4-6 我国关键发展领域物流标准发展趋势图

第四,从我国物流标准关键内容背后隐藏的物流经营理念来看,精益物流类标准主要侧重于基于标准的产品、管理、服务和作业,实现降本增效;智慧物流类标准主要侧重物流信息和物流技术两方面;绿色物流类标准主要涉及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循环共用、逆向物流、多式联运、共同配送、滚装运输和驼背运输等相关方面。从这个维度划分,可以看到,我国精益物流类标准大约占比53%,以国家推荐性标准和公共类标准为主;智慧物流类标准大约占比41%,以行业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和专业类标准为主;而绿色物流类标准所占比例仅为6%,以行业标准、专业类标准和公共类标准为主,我国物流经营理念导向的物流标准比例结构分析见表4-11。

表4-11 我国物流经营理念导向的物流标准比例结构分析

从这3类标准发布的时间轴来看(我国物流经营理念导向的物流标准发展态势如图4-7所示),我国精益物流类标准自系统性探索阶段开始发展十分迅猛,而智慧物流类标准在进入系统性扩张阶段后处于稳定发展状态,绿色物流则起步较晚,从系统性扩张阶段开始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图4-7 我国物流经营理念导向的物流标准发展态势

第五,从我国物流标准所涉及的行业属性来看(不含国家标准),至少涉及30个行业领域,其中物流相关标准占比较高的是国内贸易、交通、物资管理、邮政、烟草、粮食、铁道、民用航空、机械和农业等行业,特别是国内贸易、交通和物资管理领域,分别占比18.2%、17.4%和11.3%。我国物流标准行业来源分布结构见表4-12。

表4-12 我国物流标准行业来源分布

从表4-12也可以看出,我国现代物流与传统的国内贸易、交通、物资管理和邮政等相关行业密不可分。因此,以国内贸易、交通、物资管理3大重点物流行业标准输出领域为例,可以看出我国物流标准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我国行业标准在系统性扩张阶段之前,均处于十分缓慢的增长状态,进入系统性扩展阶段以后,国内贸易类行业标准爆发性地增长,而交通运输领域和物资管理领域行业标准在进入供给侧改革阶段后迅速增加,如图4-8所示。这样的发展态势说明我国物流行业标准供给能力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09年国家明确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后,才有比较大的改观。

图4-8 我国物流行业标准三大重点领域的标准输出发展态势

总之,通过以上5个不同维度的分析,我国物流标准目前的总体结构特征是:国家推荐性物流标准为主导,专业类物流标准发展速度快空间大,绿色物流类标准发展十分缓慢,技术、管理和基础类标准是物流标准研制的主要方向,物流行业标准侧重于国内贸易、交通运输和物资管理3个重点领域。

3.细分物流领域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市场细分化是近年来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我国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成熟的细分物流市场包括粮油物流、烟草物流、邮政快递物流、汽车物流、家电物流、危化品物流和进出口物流等。这些细分物流市场是我国专业类物流标准的主要输出领域,根据2019年版《物流标准手册》收录的16个细分物流领域及其他物流对应的标准数量可以看出,农副产品与食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粮油物流、进出口物流、烟草物流对应标准数量分别占标准总量的15.34%、5.72%、5.72%、5.08%、4.45%和3.63%,合计占专业类标准接近80%。我国细分物流市场领域物流标准结构分析表见表4-13。其中,我国现有专业类物流标准以行业标准为主,占比56%;其次是国家推荐标准,占比35%;行业强制性标准(将有序转化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占比9%,高于整体强制性标准占比约3个百分点。

表4-13 我国细分物流市场领域物流标准结构分析表

此外,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我国细分物流市场涉及其他相关行业领域最多的是农副产品与食品冷链物流,涉及至少15个行业领域;其次是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涉及10个行业领域;粮油物流、进出口物流、医药物流、汽车物流、木材物流和煤炭物流涉及4~5个行业领域;剩余的基本上只涉及1~3个行业领域。从细分物流市场所涉行业领域数量与其对应标准数量来看,基本上可以形成这样的判断:细分物流市场涉及相关行业领域越多其对应标准数量就越多、相对发展越成熟;细分物流市场涉及相关行业领域越少,但对应标准数量越多,说明该细分市场发展越成熟,例如汽车物流、烟草物流、医药物流和出版物物流等。

我们进一步选取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农副产品与食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粮油物流、进出口物流5个细分物流市场,对其相关物流标准的发展历程做相关的发展阶段分析。农副产品与食品冷链物流、粮油物流和危化品物流是我国发展比较早的专业物流领域,而且在不同的物流标准发展时期均有比较稳定的标准发布和实施,特别是冷链物流板块,在进入系统性扩张时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10年时间内发布了63项标准,进入供给侧改革阶段后才有所下调;而危化品物流在进入系统化探索阶段后,一直保持稳定发展态势,进入供给侧改革阶段后,危化品物流标准出现陡然上升趋势,这意味着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危化品物流的标准化管控;电商物流和危险品物流有类似的发展轨迹,但近年来电商物流与快递领域标准增速比危化品物流更加迅猛,这与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带来的一次性包装包材浪费问题息息相关,我国邮政部门及快递企业共同致力于电商物流及快递过程中的电子面单、环保材料和可循环包装的标准化使用。我国典型细分物流市场领域的标准输出发展态势如图4-9所示。

图4-9 我国典型细分物流市场领域的标准输出发展态势

总体来看,我国细分物流市场标准建设已经呈现出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细分物流市场成为我国专业类物流标准发展的重要“后备军”。随着我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推进、国家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深入,以及我国物流市场细分化要求的提高,细分物流领域的标准建设将为我国物流标准发展提供数量更多、来源结构更丰富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4.2.2 我国冷链物流标准发展概况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冷链委”)系隶属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具有全国性社团法人资格的社会团体)的分支机构,是该社会团体的组成部分,从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冷链物流标准化工作。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冷链物流分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冷标委”)是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是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业务指导下的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负责冷链物流领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冷标委与冷链委采取合署办公的方式开展工作。

自2014年开始,冷链委与冷标委连续6年完成《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的整理和更新工作。2019年9月发布的《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2019版)》(以下简称《冷链标准手册》)收集了我国已颁布的现行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共计283项,是2014年首次发布64项的4.4倍,比《物流标准手册》提及的169项多114项,见表4-14。该目录手册内容按基础性标准、设施设备相关标准、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进行分类。

表4-14 中国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历年收录标准项目统计

《冷链标准手册》收录内容不断增加,充分体现了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建设的快速增长。参照我国物流业标准建设4个发展阶段,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也大致可以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对应离散发展阶段(1992—2004年)、系统性探索阶段(2005—2009年)、系统化扩张阶段(2010—2014年)和供给侧改革阶段(2015—2019年),前两部分阶段的起止时间比整个物流业标准建设的发展阶段有所延后。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在离散发展阶段增长比较缓慢,进入系统化探索阶段后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的4个发展阶段见图4-10(不含24项正处于研制和发布流程中的标准)。

图4-10 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的4个发展阶段

据统计,《冷链标准手册》收录了中国认证认可协会(china 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association,CCAA)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以及正在开发的标准合计72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建设现状。从表4-15可以看出,在冷链物流领域,行业标准处于主流地位,占比42.4%;其次是国家推荐标准,占比28.98%;然后就是团体标准,占比达到16.25%。从标准的内容来看,技术与管理类标准以69%的比例处于主导地位,然后依次是设施设备相关标准和基础类标准。

表4-15 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分类统计

从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涉及对象类型来看,《冷链标准手册》将其划分为公共基础类、果蔬、冷藏保温箱(厢)、冷库和冷冻饮品等12类,其中果蔬类物流相关标准占比最高,达到31.8%,其次依次是综合类、公共基础类、水产品类和冷库类,分别为18%、9.9%、8.8%和6%。从标准的使用范围和强制性来看,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分布在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与肉乳制品、果蔬类国家推荐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关注的热点领域。从标准的内容属性来看,果蔬、水产品和肉制品类是技术和管理标准研究的主要对象,冷库、冷藏车和冷藏保温箱(厢)则是设施设备类标准青睐的对象。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涉及对象类型标准的具体分布见表4-16。

表4-16 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涉及对象类型标准分布

从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涉及的行业领域来看(不含国标部分),冷链物流标准主要来源于国内贸易、社会团体、农业、商检、机械和物资管理等近20个领域,分别占目前收录冷链物流标准的比例为17.31%、16.25%、7.42%、3.89%、2.47%和2.47%,合计接近占比50%。从这些标准的时间分布看,系统性探索阶段主要集中于农业领域,系统性扩张阶段主要聚焦于国内贸易领域,进入供给侧改革阶段后,社会团体主导的团体标准受政策放开的影响异军崛起,其他标准主要来源于物资管理和供销领域,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涉及行业领域及其标准时间分布见表4-17。

表4-17 我国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涉及行业领域及其标准时间分布

通过以上对《冷链标准手册》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建设已经步入了稳步发展的轨道,是我国物流标准化建设效果比较领先的细分物流市场。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实现了不同品类、不同行业的融合发展与标准数量上的突破,而且实现了标准结构与质量层面的优化提升。随着我国《标准化法》及相关配套法律对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政策放开与激励,与老百姓居家饮食和身体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农副产品、食品冷链物流标准将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4.2.3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发展概况

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背景下,2015年6月,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工作组秘书处设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负责开展医药物流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的制定、修订以及推广工作。工作组由来自协会、疾控、医院终端、医药生产、经营批发、物流和信息化等部门的29名委员组成,目前已牵头制定12项标准,涉及设施设备验证、药品物流、冷链物流、医药冷藏车、阴凉箱、保温箱、IVD(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体外诊断产品)、医学检验、院内物流、承运商审计、冷藏车认证和医药物流人才等方面。

2019年12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医药物流分会联合工作组首次整理发布了《中国医药物流标准目录手册》(以下简称《医药标准手册》),内容按医药物流基础性标准、技术作业与管理标准、设施设备相关标准进行分类,收录了我国2007年到2019年12月1日颁布的现行医药物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共计96项,涉及国标委、国家药监局、国家卫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中药协会以及部分省份等制定的相关标准。我国历年发布的医药物流标准的数量统计如图4-11所示。

图4-11 我国历年发布的医药物流标准数量统计

图4-11表明,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以2012年为转折点,特别是2015年工作组成立以后,医药物流标准建设逐步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2015—2019年年底,这期间发布的医药物流相关标准达51项,占《医药标准手册》收录标准量的一半以上。

实际上,《医药标准手册》收录的标准比《物流标准手册(2019版)》多出90项,主要是考虑到医药物流行业的特点以及更深层次的涉及面,增加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化标准(含NMPAB(1)和CFDAB(2))、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等标准项目,以及更多相关的行业标准,见表4-18。

表4-18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分类统计

通过表4-18可以看到,我国医药物流标准按其内容划分也是以技术作业与管理相关标准为主,占比52%,其次是占比27%的基础标准和占比21%的设施设备相关标准;同时,从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强制性的角度看,我国医药物流标准中地方标准相对处于领头地位,占比39%,其次是占比30%的行业标准以及占比13%的国家推荐性标准。国家强制性标准(含可能逐步升级的行业强制性标准)占比6%,与物流行业总体水平相当,医药物流独有的NMPAB标准主要以基础标准为主。

从医药物流标准所涉及的行业领域看,至少涉及10个相关行业领域。其中,标准数量最多的行业是国内贸易板块(SB(1)),占总体收录标准量的17%;其次是国家药监局信息化标准板块(NMPAB)板块和医药板块(YY(2)),分别占比9%和7%。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分类统计如表4-19所示。

表4-19 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分类统计

总体而言,我国医药物流标准仍然以地方标准和技术作业与管理类标准为主,涉及国内贸易领域较多,反而涉及医药行业本身的比例不大。加上目前医药物流标准规模还比较小、国家标准数量不多以及标准发布数量还不太稳定等现状,因此,我国医药物流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

4.2.4 其他专业物流标准发展概况

到目前为止,全国物流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只发布了前述3项物流标准的目录手册,但从总体的《物流标准手册》中可以看到,我国部分细分物流市场相关的标准数量规模比较大,发展还比较成熟,虽然没有形成独立的标准目录手册,但依然看出这些专业物流领域的标准发展情况。其中,电商快递物流、粮油物流、危化品物流和进出口物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下主要从标准基本分类结构和发展阶段演变2个维度对其进行概述。

1.电商快递物流领域

电商快递物流是伴随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而迅速成长的新兴物流细分市场,是我国邮政业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自从2003年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以后,与之相适应的电商快递物流标准化问题得到社会的关注,对应的电商物流标准开始发布,并保持比较稳定的增长。进入我国物流标准发展的物流供给侧改革阶段(2015年)以后,电商快递物流标准出现爆发式增长,《物流标准手册》收录的63项标准有62%是在这个阶段研制发布的。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领域历年标准发布情况如图4-12所示。

图4-12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领域历年标准发布情况

从标准类型结构来看,电商快递物流标准以行业标准为主,主要涉及邮政业、交通和国内贸易,邮政业占比70%;其次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占比17%;国家强制性标准占比5%。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领域标准的分类统计见表4-20。

表4-20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领域标准的分类统计

从标准内容及其内含经营价值理念来看,我国电商快递物流标准以技术类和信息类为主,分别占比35%和32%;其次是服务类与作业类,分别占比14%和11%;管理和基础类标准占比较低。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领域标准内容及内含经营价值理念的分类统计见表4-21。从标准内含的经营价值理念看,我国电商快递物流标准以智慧物流类为主,占比达到60%,说明我国电商快递物流业信息化与科技发展水平较高;其次是精益物流类和绿色物流类,分别占比33%和6%,说明我国电商快递物流业已经开始着力发展精益物流和绿色物流。

表4-21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与快递领域标准内容及内含经营价值理念分类统计

2.粮油物流领域

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到“民以食为天”,粮油物流自古以来就是社会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粮油物流标准的发布时间轴来看,在物流标准的离散发展阶段就有相关标准出台,而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物流标准发展进入系统化探索阶段,粮食物流标准持续稳定地保持平均每年2~3项标准的发布频次,其中2004年发布了10项标准,2017年发布了7项标准。我国粮油物流领域历年标准的发布情况如图4-13所示。

图4-13 我国粮油物流领域历年标准的发布情况

在我国粮油标准波浪式发展态势的背后,可以看到,粮油物流相关标准仍然以行业标准为主,占比57%;其次是国家推荐性标准,占比30%;国家强制性标准占比高达13%,说明我国对于粮油食品安全标准化管控力度很大。其中,行业标准以信息类标准为主,国家标准以技术类标准为主。我国粮油物流标准的分类统计见表4-22。

表4-22 我国粮油物流标准的分类统计

从我国粮油物流标准内容及内含价值理念的维度看,技术和信息类标准是主导,分别占比50%和36%,其余的总体占比均在4%左右,没有服务类标准的出现,说明粮油物流市场是一个垄断度比较高的领域,见表4-23。此外,该表显示,我国粮油物流标准以智慧物流类为主,精益物流类次之,绿色物流类极少。

表4-23 我国粮油物流标准内容及内含经营价值理念分类统计

此外,我国粮油物流标准主要涉及粮食、农业、商检、国内贸易和汽车等不同行业领域,其中以粮食业为主,占比50%。

3.危化品物流领域

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是一个市场准入门槛与安全管控要求极高的特殊物流领域。因此,危化品物流标准建设起步相对比较早,在我国物流标准发展的离散性发展阶段(1978—1994年)和系统化探索阶段(1995—2004年),该领域每年均有1~2项标准发布,直到进入系统化扩张阶段(2005—2014年)后期,标准数量才开始快速增长,特别是进入供给侧改革阶段的2018年,就研制发布了11项相关标准。我国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领域历年标准的发布情况如图4-14所示。

这样的发展态势表明我国危化品物流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相对比较粗放和缓慢的发展状态,直到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版2014年12月正式实施后,强化了对相关市场主体的安全责任,加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起成立了危化品物流分会,大大推动了我国危化品物流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从标准适用范围和强制性角度看,我国危化品物流现行标准也是以行业标准为主,比例达到49%;同时由于危化品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其对应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占比高达38%,远远高于物流行业6%左右的水平,居于第二位;最后才是国家推荐性标准,仅占13%。我国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领域标准的分类统计见表4-24。其中,国家强制性标准和国家推荐性标准均以技术类标准为主,而行业标准则在技术、管理和作业3类标准建设方面齐头并进。

图4-14 我国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领域历年标准的发布情况

表4-24 我国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领域标准的分类统计

从物流标准内容及内含经营价值理念来看,我国危化品物流现行标准中,技术类占比40%,管理类占比24%,作业类占比21%,基础类占比11%,其余的服务、信息类标准占比在2%~3%的水平。这种结构形态充分说明危化品物流行业是一个相对垄断度较高的市场,重技术、重管理,轻服务、轻信息。从标准的内涵经营价值理念看,危化品物流标准以精益物流类和智慧物流类为主,占比48%、38%,但同时兼顾绿色物流类,占比14%,说明我国危化品物流行业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管控力度比较大。我国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领域标准内容及内涵经营价值理念的分类统计见表4-25。

表4-25 我国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领域标准内容及内涵经营价值理念的分类统计

此外,由于化工和危险货物物流行业的特殊性,我国现行的63项标准所涉及的相关领域比较多,至少包含交通、化工、汽车、能源、兵工民品、民用航空、物资管理、环境保护、石油天然气、物资管理和安全生产等10多个行业领域,其中交通领域相关标准占比27%左右,其次是物资管理领域和石油天然气领域,说明危化品物流中运输风险是最高的,为此国家也加大了对化危品运输领域的管理力度。

4.进出口物流领域

进出口物流是我国外贸进出口息息相关的重要物流细分领域,不仅包括传统的国际海运、国际航空货运、国际铁路联运、国际道路运输和国际管道输送等多种跨国运输方式,而且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国际性港口、码头、场站、线路和国际货运代理业。因此,进出口物流也是我国与国际物流标准对接最为密切、频繁的领域,前文提及的所有国际标准组织,均和进出口物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不同的国际标准组织围绕国际贸易进出口及其物流早已建立起了一套标准体系和国际惯例。因此,我国进出口物流早期发展均以遵循国际标准或惯例为主,自有的标准化工作起步比较晚。从《物流标准手册》收录的相关标准可以看出,我国自2008年才开始发布进出口物流相关标准。此后,在进入我国物流标准发展的系统化扩张阶段后,才有突破性的增长;但进入供给侧改革阶段后,相应的标准建设力度有所下降,这种现状表明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建设没有保持与国家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步发展。我国进出口物流领域历年标准的发布情况如图4-15所示。

图4-15 我国进出口物流领域历年标准的发布情况

从现行的进出口物流相关标准类型、覆盖适用范围和强制性来看,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结构以国家推荐性标准为主导,占比高达76%,行业标准仅占24%,这与我国其他细分物流市场的标准结构呈相反的局面。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类型及覆盖范围分类统计见表4-26。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我国进出口物流领域没有国家强制性标准,这说明该物流领域是一个与世界接轨的完全开放的市场。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建设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空间很大,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的供给大有可为。

表4-26 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类型及覆盖范围分类统计

从标准内容及其经营内含价值理念来看,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内容也与众不同,最多的是作业类标准,占比27%,其次是服务类、管理类和信息类标准,分别占比22%、20%和20%,技术类占比10%,呈现出各类标准并驾齐驱的格局。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内容及经营价值理念的分类统计见表4-27。从标准内含的经营价值理念看,精益物流类占比高达63%,智慧物流类占比为31%,绿色物流占比6%。这些比例关系充分说明,我国进出口物流行业受国际贸易市场影响较大,是一个十分强调操作管理细节、关注信息与技术沟通与协同效果以及强调客户服务理念的十分成熟的细分市场。

表4-27 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内容及经营价值理念的分类统计

此外,我国进出口物流标准涉及的行业领域包括交通、海关和国内贸易等方面,其中交通运输和海关领域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