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勤:一生与历史所结缘

卜宪群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李学勤先生从1954年开始,在历史所(原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现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工作近五十年,见证了所里的发展变迁、沧桑辉煌。2003年因为心系母校,他重新回到清华大学。在历史所的欢送会上,他动情地表示:“我的一生都与历史所分不开,我成长在历史所,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在历史研究所取得的。”李延枫:《“我的一生都与历史所分不开”<span class=——"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Images/note.png"/>我觉得这绝不是在公开场合的虚应之语,而是他发自肺腑的感受。所以到清华大学之后,他仍然还是历史研究所的兼职研究员,并且对所里的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

一生与历史研究所结缘的李学勤,向来以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著称,在甲骨学、青铜器与金文、战国文字、简帛学、先秦史、学术史、文献学、考古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卓越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说,独著、合编了多部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用新时代的评价标准看,他无疑是著作等身也是著作等心的杰出学者。以出土文献研究为例,他很早辨析了“非王卜辞”类别,首次鉴定出西周甲骨,重定“历组卜辞”的年代,并由此主张和完善了甲骨分期的“两系说”;他开启了战国文字的综合研究,比如非常重要的战国文字分域五系说,可以溯源至他1956年在《历史学习》这本内部刊物上发表的《战国器物标年》一文,从而促进了战国文字学科的建立。他利用简帛资料对先秦秦汉时期的学术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其中《周易经传溯源》这本专著,在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专著类优秀奖,易学大家金景芳先生对这本书给予了高度评价。

李学勤的科研成绩当然远远不止这些,如果要全面地展现其学术气象和格局,我认为下面这三点是值得学界重视和发扬的。

第一,秉承重视理论的学术传统,提倡宏观视野和理论创新。

众所周知,历史研究所的几任所长都是史学理论方面的大家,例如郭沫若先生、侯外庐先生、林甘泉先生。历史研究所的优势就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历史研究,并形成了理论探索与专精考证并重的可贵学风。李学勤多次在不同场合指出,要重视理论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他本人更是身体力行,以过人的学识与勇气倡导理论创新,围绕早期古史研究提出了“重新评估中国古代文明”“走出疑古时代”“重写学术史”,倡导比较考古学等一系列新说,引发了学界重视和热议,也充分显现了他的学术视野和理论高度。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为每位院学术委员策划了一本论文集,李学勤在“自序”中谈道:揭示历史文化的真相,需要实的研究和虚的指引,后者就是指理论,中国古代史研究之所以有现今的局面,首先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其次是有考古学的发现,这是能够超过前人的根本原因。

李学勤一生奉行的这个观点,与他当年担任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侯外庐先生的助手,得到系统的理论学习与训练有关系。因此,李学勤的论著表面上看以实证居多,但细究起来,却有非常宏观的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功底,尤其是对历史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新问题的发现总能够给人启迪。我本人在学习秦汉史过程中,就深受其《东周与秦代文明》一书中许多问题意识的影响。

第二,尽心于党和国家交办的任务,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李学勤来历史所工作后不久即参加《中国思想通史》《中国史稿》等集体合撰项目,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又被借调到国家文物局投入新出简帛的整理工作,为学界贡献了高质量的整理报告。在完成国家交办任务这一点上,我们历史研究所的同仁从来都是尽心尽力,李学勤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1996年,他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和首席科学家,主持大型团队联合攻关三代年代学,这是国内首个文理学科合作的大型科研项目,2000年11月正式公布了“最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提供了先秦三代王朝较为可信的年代框架。因此,2001年他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称号,2002年又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在断代工程项目中,历史所是排名第一的参加单位。这一项目使历史所相关学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这得益于李学勤在其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今天我们谈历史研究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一定绕不开断代工程的先导作用。

第三,推动史学基础课题规划与建设,悉心培养史学人才。

自1979年开始,李学勤通过海外访学的经历,意识到中外学术相互沟通的必要性,积极推动中外学界交流,呼吁将“汉学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来推动。所以1992年他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国际汉学研究所,做了很多实际工作,被专家推许为“把冷板凳坐热”。实际上,他在历史研究所也在推动汉学研究。举个例子,1995年历史研究所在海南举办了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国际著名汉学家济济一堂,成为中国本土在汉学研究方面的首次盛会,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作为时任所长的李学勤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学勤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并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学科建设和发展规划。1995年3月,由他与张政烺先生、谢桂华先生共同倡议和推动,中国社会科学院简帛研究中心成立。放眼国际简帛学界,该中心也是最早建立的简帛研究专业机构之一,定期出版《简帛研究》杂志和主编“简帛研究文库”丛书。该中心和刊物目前茁壮成长,已经成为简帛研究的专门园地和重镇。

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后备力量,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李学勤开始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导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近20名(包括外国留学生、80年代与张政烺先生共同指导的一批硕士研究生),其间还指导访问学者。其中的佼佼者都已经成为学界的中坚力量。他们从不同方向继承、光大李学勤的学问,这就是薪火相传。

李学勤到清华大学后,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理清华简上,为学界提供了简帛整理研究的又一批范本。他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荣获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唯一的一等奖,这是对他学术工作与卓越贡献的肯定。

李学勤不仅是光耀后世的一代学术大家,同时也是将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的楷模。他一生不仅在治学上勤奋努力,在做人上也高风亮节、淡泊名利、与人无争。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不少坎坷和风雨,但他始终能够泰然处之,不做无谓的争论,把整个身心放到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上,放到历史学学科建设上,放到党和国家托付的事业上,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0日)


(1)李延枫:《“我的一生都与历史所分不开”——访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