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曾国藩幕府

关于李鸿章加入曾国藩幕府这件事,坊间有好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得知李鸿章要投奔自己,曾国藩当时没答复,过了一个月,李鸿章又托人说情,曾国藩才告诉来人“我这里局面窄狭,只是一条浅沟,容不下他这条大船。他还是另投高明吧”。来人于是苦苦反复说情,曾国藩才答应下来。据说,曾国藩并非不想留他,只是想杀一杀他的傲气。

但我经过比对史料,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度不高。第一,李鸿章是曾国藩的门生,两个人又多年未见,曾国藩怎么可能一个月之后才给予答复?还说什么局面窄狭,容不下他这条大船。这就更与曾国藩本人的处事风格不符了。第二,凭李鸿章对曾国藩的了解,就算他不想留自己,也不会让自己去另投高明,他会给自己指一条光明大道。因为两个人是师生关系,不是普通朋友关系。所以,李鸿章投奔曾国藩这件事,根本没有那么复杂。

李鸿章不得不离开安徽官场。而此时的曾国藩,刚刚经历三河镇大败,统领李续宾、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连同六千湘勇,全部阵亡。一个无处可去,要找个栖身之地;一个损兵折将,急需补充新鲜血液。两个人一拍即合。按台湾商务印书馆雷禄庆编辑整理的《李文忠公鸿章年谱》的记载:咸丰八年“八月一日,曾文正下安庆,移建军府。公驰书往贺,文正复书云:‘若在江西无事,可即前来。’公乃至安庆,文正复迫入幕府。”就这么简单。

咸丰九年五月二十六日,曾国藩在拜发《添兵助剿景德镇折》的同时,又附《李鸿章留营襄办片》。附片是这样写的:

再,按察使衔记名道翰林院编修李鸿章,咸丰三年正月奉旨,随同工部侍郎吕贤基办理安徽团防。嗣经提臣和春、安徽抚臣福济奏留军营襄办一切。在事日久,懋著勤劳。七年九月,福济奏报该员丁父忧服阙,俟经手事件料理完竣,给咨回京供职。钦奉谕旨在案。该员皖营经手事竣,于上年冬间来江西省母后,即欲回京。臣因该员久历戎行,文武兼资,堪以留营襄办。

朝廷很快下旨诏准。福济得知李鸿章被曾国藩留在了军营,竟然乐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