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方法与案例(微课版)
- 续芹编著
- 2352字
- 2021-10-19 11:32:46
第三节 会计确认基础、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报表
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奠定了会计核算的一些基本规则,报表的编制与呈现与这些会计假设与信息质量要求息息相关。这一节再来看一下会计确认基础与会计计量属性对财务报表编制的影响。
一、会计确认基础与财务报表编制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记账。”这明确了企业会计的确认基础是权责发生制,记账的方法是借贷记账法。我们学习财务会计,其实学习的就是权责发生制和借贷记账法。与权责发生制对应的是收付实现制。
什么是收付实现制?收付实现制是指按照款项的收付时间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凡是在本期收到的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论是否归属于本期,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是本期支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论该款项是否在本期收入中取得补偿,均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什么是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凡是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本期收入,不论是否收到款项,均应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是满足费用确认条件的本期费用,不论是否支付款项,均应作为本期费用处理。
微课堂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
与收付实现制相比,权责发生制在衡量业绩上是有其理论先进性和逻辑合理性的。这也是为什么会产生会计这个职业的根本所在——需要有一群专门学过权责发生制的人来负责做账。
由于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单位,因此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企业必须用权责发生制来做账,这样才能报告准确的业绩。而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长久以来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把钱算清楚就行。但是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近期会计改革方向是加强权责发生制在这些单位的运用。
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公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接着又发布了关于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具体准则。2017年10月,财政部印发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进一步推动了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正如前文所述,权责发生制由于在确定财务状况和报告业绩上的理论先进性和合理性,已经被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会计采纳,以期提升这些单位的资金管控能力、防范资金使用风险,实现资金的更合理配置。
视野拓展
了解为什么权责发生制更具有理论先进性
二、会计计量属性与财务报表编制
(一)会计计量属性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会计计量”第四十二条规定了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计量。
视野拓展
会计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发展沿革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章“会计计量”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从准则的表述可以看出,历史成本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计量属性。绝大多数的资产和负债需要用历史成本计量。从会计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现代工业化的发展、长期经营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占资产比重的上升、长期性融资的需求等因素,促成了历史成本计量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而随着现代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市场价值的相关性又凸显出来,因此公允价值又一次被引入会计计量属性中。凡是制度更迭、准则变迁,总是会产生不同的意见。歧义、商榷、争议、讨论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总之,到目前为止,大家看到的报表是各种不同计量属性的“大杂烩”,这也增加了理解财务报表的难度。因此,想要对财务报表进行比较透彻的分析,需要对基本的会计概念和方法有一定了解。
(二)会计计量属性的应用场景
历史成本是最主要的计量属性。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和大多数负债等的基本计量属性仍然是历史成本。当资产盘盈的时候,盘盈的资产需要入账,这时就是按照重置成本入账的。存货到了期末,需要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入账。现值也有很多运用场景,例如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时,超过正常信用期限的资产就按照现值入账;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需要将弃置义务现值计入固定资产,并同时确认预计负债等。某些金融资产期末是按照公允价值入账的,投资性房地产可以选择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公允价值在很多准则中都有体现,如《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
基本准则中规范的五种计量属性,在具体准则中都有运用。财务报表是各种计量属性的综合呈现,这给财务报表的解读和分析带来了挑战。因此,在对财务报表进行解读之前,学习和掌握相应的会计知识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