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落惊风雨:大唐诗人风华录
- 包劲松
- 7231字
- 2024-11-03 17:43:15
王勃
烟花绽放星空,虽然短暂,请记住我的美
骆宾王七岁吟诗,被人惊为神童,初唐“四杰”中还有一个比他更牛的神童,这个人就是王勃。
1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市)人。他是王通的孙子,王绩的侄孙。放下他写的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不说,先看看这位能让诸位神童都汗颜的神童“神”了哪些事。
王勃六岁便能作诗,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其父好友杜易简称为“王氏三株树”。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汉书》是很多进士都难读懂的书,颜师古是初唐弘文馆大学士之一,公认大儒(其曾孙颜真卿更了不起)。九岁的孩童能揪出一代大儒注解《汉书》的错误,天下读书人被震惊得“呆若木鸡”。
王勃十岁时,就能将六经倒背如流。十二岁后,王勃觉得儒家、道家经典没得学了,跑到长安跟曹元学医,先后学了《黄帝内经》《难经》《周易》,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均有所得。
如果说他只是个学霸,那又错了。十四岁(663年)时,王勃回到家乡,立即写了《上绛州上官司马书》,要求上官司马推荐自己去当官。上官司马以手抚额,惊叹道:“我的天啊,你是天降英才不假,可是你还没有案几高啊,长大一点儿再申请推荐好不?”
王勃也没说什么,第二年就直接上书当时吏部的刘祥道,直陈政见,表明自己积极用事的决心。刘祥道惊呼“此神童也”。但是他年龄太小,吏部也不敢推荐录用。
王勃一看还不行,在麟德二年(665),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上了《乾元殿颂》。这篇颂文,文采绮丽,词美义壮。唐高宗看完,龙颜大悦,又听说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作,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
从此,王勃文采名扬天下。
666年,十七岁的王勃行卷礼部李常伯《宸游东岳颂》,接着参加唐高宗开设的幽素科科举考试,不出意外及第,被授朝散郎。
王勃实际上是不满十六周岁就当官了,成了大唐最年轻的官员。如此璀璨夺目,就问你服不服?当时的大唐学子都很服气,包括之前的神童骆宾王与卢照邻。
但是,还真有一个人对他不服,甚至有些鄙夷。这人是谁啊?就是另一位神童杨炯。
杨炯与王勃都是650年出生的。杨炯比王勃更牛的是,在十一岁(659年)时,就应弟子举及第,被当作神童举荐至弘文馆待制。就是说,他十一岁就进入弘文馆学习,有了预备公务员身份并且领俸禄了,比王勃进入公务员队伍还早六年。
杨炯自认自己写的文章并不亚于王勃,听人将“初唐四杰”排序为“王杨卢骆”,他不屑地道:“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事实上,杨炯的文采还是赶不上王勃的,只是他更狂一些而已。另一位神童卢照邻就有君子风范,很谦虚地说:“愧在骆前,喜居王后!”
这里说明一下,王勃与杨炯参加的科举都不是进士科,并不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所以他们并不能立马担任重要职务。王勃被授的朝散郎是文散官,是领俸禄的职级,并不是实职。
唐朝的文散官职级共二十九级。开府仪同三司居从一品,特进居正二品。自从二品至从五品下都以“大夫”为名,分别是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通议大夫、太中大夫、中大夫、中散大夫、朝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自正六品上到从九品下,分别是朝议郎、承议郎、通议郎、通直郎、朝请郎、宣德郎、朝散郎、宣义郎、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承务郎、儒林郎、登仕郎、文林郎、将仕郎。
王勃被授予的朝散郎为从七品上,与中小县令同一级别,当官的起点还不低。吏部给他安排的实职是沛王府修撰,工作内容就是陪沛王读书。
与骆宾王出身寒门不同,王勃出生在典型的名门望族。祖父王通是隋至初唐的大儒,叔祖王绩是初唐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畴为雍州司功参军,族兄族弟也都通过科举入仕,全家族男丁没有一个不是官员。
出身诗礼簪缨之家,王勃自然带着世家子弟特质——风流倜傥,很得同龄人沛王李贤的欢心,读书游玩,沛王总是将王勃带在身边。这时候的王勃,感觉仕途坦荡,意气风发,以至于在送同科老乡杜同学去蜀地出任县尉一职时,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中的“少府”是县尉的雅称,唐朝文人将县令称为“明府”,将县尉称为“少府”。三秦之地指长安附近,也有人雅称现在的陕西为“三秦”。五津是蜀中长江段的五大渡口,代指蜀地。“无为”就是“不要”的意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已经成为千古名句,是人们赠别时引用最多的诗句。
能将送别诗写得情绪高昂,恰恰反映了王勃当时朝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受挫后的王勃,再写离别诗时,就显得迷离了,于朦胧中传达出淡淡的忧伤。如《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再如《别薛华》:“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这应该是在他第二次受打击后写的,显得异常悲伤。
三首同一主题的诗,色彩风格大相径庭,表现出诗人不同处境时的不同心情,成为“诗为心声”最好的佐证。
王勃写诗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烟雾”意象出现较多,除了前面所举诗文中出现的“风烟”“乱烟”,在《秋日别王长史》中有“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的名句。王勃之后,写“烟”的名句层出不穷,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者认为将“烟”写得最好的诗句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世家子弟,一帆风顺时,难免轻狂。王勃显然继承了王绩狂放不羁的秉性。少不更事的王勃在十九岁时就以文章开了个小玩笑,结果命运便拿他开了个大玩笑。
当时皇宫中风行一种斗鸡游戏,诸皇子之间以斗鸡取乐。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玩斗鸡,王勃也许是被一根“文筋”扯住了,居然兴致勃勃地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檄文,用以讨伐英王的鸡。
王勃《早春野望》:“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这本来就是少年之间开玩笑的事,谁知他的文笔太好,名气太大,这篇檄文一出,立即被人传播,七传八传,就传到了唐高宗那里。
唐高宗读罢此文,气得吹胡子瞪眼,骂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勃身为王府修撰,不知劝诫,反而作檄文夸大事态,着实轻浮,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原本温文尔雅的唐高宗为何对这么一件小事大发雷霆呢?要知道,檄文是两国至少是两军交战才用的公文,沛王与英王兄弟俩斗鸡,你弄篇檄文是什么意思?事实上,此事还触动了皇室内兄弟相斗的疮疤。唐太宗就是通过兄弟内斗上台的,唐高宗也是在两个哥哥(李承乾与李泰)相斗,两败俱伤后,才得以上位的。
斗鸡的两位主角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是高宗与武则天所生的第二与第三子,李贤后来被立为太子,后又被废。李哲后来改名为李显,也就是之后的唐中宗。想在官场上混的人,绝对不会开这种犯大忌的玩笑。只能说王勃少不更事,显摆文采显摆得不对路。
被逐出王府,官职也一捋到底,王勃凭才情和苦心经营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在一个玩笑中。郁闷的王勃在长安待不下去,也无脸回山西老家,只好赴熟人比较多的蜀地漫游散心去了。
王勃在蜀地游玩了三年多,写下了三十多首“入蜀纪行诗”,然后回到长安,准备参加科选。此时的王勃花光了积蓄,生活捉襟见肘,急需俸禄供养自己。
朋友凌季友在虢州当州司法,虢州药物丰富,王勃恰好懂医识药,凌季友在虢州为王勃谋了个参军之职,王勃便毫不犹豫地去了虢州。
到虢州没几年,这位大才子又干了件让所有的人都觉得无脑的事,招来了杀身之祸。
2
王勃私藏了一名叫曹达的官奴逃犯,怕走漏风声,又杀了曹达,以了其事。后人没谁相信,新旧《唐书》里都将这件事归结为王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是被人故意设计陷害。
笔者认为,曹达逃到王勃居所,有设计陷害的嫌疑,但杀了曹达这件事是坐实的,否则王勃也不会认罪。那时候的法制,没有那么不堪,何况王家是官宦之家,想凭空诬陷,也不容易。
犯了这么严重的罪行,按唐律那是死罪。王勃父亲王福畴请求顶罪。结果是王福畴从雍州司功参军贬为交趾(今越南河内)县令,而王勃死罪得免,收在监狱等待发配。
恰逢唐高宗改元(674年),大赦天下,王勃捡回了一条小命,被释放出狱。唐高宗在位受武则天影响,改元二十多次,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王勃出狱后,在家待了一年多时间。其间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但他是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绳,拒绝出仕。
王勃是个大孝子,想到父亲被自己连累得发配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心中羞愧,常常自责。675年,王勃毅然南下,前去探望老父亲。这次南下,让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675年重阳节,洪都都督阎伯玙为重建完工的滕王阁举办开阁仪式,宴请天下名流。
滕王阁是滕王李元婴在洪都时候修建的,但修了一半,就被调到苏州当刺史去了,因此留下了烂尾楼交由阎伯玙收拾。滕王是李渊第二十二个儿子,生于630年,他是李渊当太上皇的第四个年头出生的。李渊被逼当太上皇后,无所事事,一下子给李世民生出二三十个弟弟妹妹来,给李世民添堵。
滕王阁落成,总要写篇文章纪念吧?阎都督请来各地名流,除了共同见证、庆贺滕王阁落成,最重要的目的是通过写滕王阁记来推介自己的女婿孟学士。孟学士颇有文采,按照老丈人的安排,提前多天搜肠刮肚,写好了一篇滕王阁记,就等着阎都督酒过三巡,出来当场宣读,制造轰动效应。
举办宴会的时候,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翩翩而至。守门的士卒不认识,挡住了他,让他出示请帖,这位公子哂然一笑,道:“我自长安来,路过洪都,与阎大人是旧识,恰逢阎大人举办盛会,故特来参加,你通禀一声便是!”
守卒赶紧上去通禀,阎都督探头瞧了一眼,发现根本不认识,但那公子气质俊雅,又自报来自京城,心想:此人说不定是哪家官宦子弟呢,他这个地方都督也不好得罪京官,况且他这是大宴宾客,多个人也就多双筷子的事,何必不让他上来呢?
于是,阎都督点头示意守卒请他上来。
这位不速之客不是别人,正是路过洪都来滕王阁观光、顺便蹭吃蹭喝的王勃。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阎都督站起身,朗声笑道:“诸位名流,值此盛会,我想请位才子当场作文记之,以助酒兴,不知哪位肯赏光?”
参会的宾客心知肚明,都在闷头大吃,积蓄体力,以便孟学士宣读文章,报以最热烈的掌声。阎都督话音刚落,有位俊雅公子也不知是三杯酒下肚的原因,还是听到“作文”二字的原因,双眼发亮,蓦然站起身,应道:“在下既然叨扰了都督,理所当然作文答谢!”
众人顿时“石化”,阎都督尴尬得揉了揉眼,问道:“恕老夫眼拙,不知这位公子尊姓大名?”
俊雅公子长揖道:“在下绛州龙门王勃是也!”
此话一出,那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掌声雷动——众人突然间将积蓄的准备给孟学士的热烈掌声提前释放,弄得阎都督只好跟着鼓掌。
可怜的孟学士脸色发白,不由得将抽出来的文稿捏了捏,塞进袖袋里。王勃是谁,他孟学士岂敢班门弄斧?
阎都督心里五味杂陈,怨也不是,喜也不是,干咳一声,讪笑道:“既然王博士大驾光临,那就劳烦作赋一篇,本都督年纪大了,不胜酒力,暂时小憩片刻,待你成文后,我再来欣赏!”说完,他大袖一挥,躲到隔壁厢房里去了。
来的宾客兴奋啊,能目睹天下第一才子现场作赋,也是修来的福分啊!有人磨墨,有人斟酒,有人抱来被子。
王勃作文,有人抱来被子干吗?因为大家都知道王勃写文有个习惯,先饮一壶酒,然后躺倒在床上,拿被子蒙上头,酝酿片刻。酝酿好了,就会揭被而起,奋笔疾书,文不加点,须臾而成。拿被子蒙头到揭被而起这一过程,王勃称为“打腹稿”。
宴会大厅里没床,王勃也不在乎,饮了壶酒,就地卧倒蒙头,不到一刻钟,果然一跃而起,提笔疾书。
王勃在这边大厅里写一句,立马有人抄一句,跑到隔壁厢房向阎都督报告。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这是起首两句。”
“也无新意嘛!”阎都督眼睛都没睁,继续闭目养神。
“接下来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阎都督忽然睁开眼,一掌拍在椅扶把上,大叫一声:“好!”
禀报的幕僚吓了一大跳,阎都督自言自语:“王子安当真是天纵英才,名不虚传,名不虚传啊!”
幕僚苦笑着刚要离开,阎都督忽然站起身,说道:“不必再传了,如此瑰丽文章,老夫若不亲眼见证,岂不引为终身憾事!”
当阎都督现身大厅时,王勃正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见到此句,阎都督浑身战栗,泪流满面,因为他知道,自己也将与这篇文章一道千古流芳。
写到此处,王勃刚刚激情大爆发,笔走龙蛇,一连串经典名句扑面而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当写到“……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时,众人目瞪口呆:你这么瑰丽的文章写完了,还要写诗?难道你的才情真如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王勃点头一笑,有伶俐的幕僚赶紧换纸。
王勃提笔挥洒,接着写下了这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
写完这首诗,王勃长吁一口气,将序与诗一并呈给阎都督,讲了几句客气话,便飘然离去。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少了一个字,不是笔者遗漏,委实是王勃当时干的。他就是将最后一句弄成了填空题,留给阎都督、孟学士及现场宾客去做。
阎都督忘情地吟诵《滕王阁序》去了,待吟诵完序,再一看诗,顿时傻了眼:噫,这么好的诗,怎么就留了个空呢?
在座宾客也都是社会贤达,纷纷来做填空题。有人填“水”,有人填“独”,也有人填“近”,纷纷扰扰,一时争论不休。
阎都督也算是个行家啊,听了这些填空答案,觉得与原诗都不十分契合。揣摩王勃留空的缘由,他恍然大悟,莫不是这个王子安没路费了吧?既然这样,何不好人做到底?
于是他急忙命幕僚带上纹银千两,去寻王勃,让他将这个空填上。
幕僚带着钱赶上王勃时,王勃正慢悠悠地牵着马前行,似乎正在等人。
幕僚也是个聪明人,心想阎都督所料不假,这个王子安不就是在等自己送钱来嘛!
于是他急忙上前,奉上千两纹银,干笑道:“阎大人十分感谢王博士能在洪都留下《滕王阁序》与《滕王阁诗》这样的美文,特命我奉千两纹银答谢,还望博士笑纳!”
王勃假意推辞道:“阎大人盛情款待了在下,再收费又怎么好意思呢?”
幕僚见王勃推辞,便说道:“阎大人吩咐,如果王博士推辞不受,就以此金买一个字!”
王勃故作吃惊状道:“买什么字?”
幕僚干笑道:“就是诗的最后一句少了的那个字!”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勃只得恭敬不如从命,收了银子。不过他什么话也没说,只在上马后才哈哈大笑道:“告诉阎大人,我并没有少字,空就‘空’嘛!”说完,扬鞭策马而去。
幕僚愣了半晌,一拍脑袋也哈哈大笑道:“原来就是‘槛外长江空自流’啊,哎哟哟,太妙,太妙!”
这件事传为千古美谈,并造就了“一字千金”的成语。
《滕王阁序》写得太瑰丽,如烟花绽放星空,妙词美句飘洒漫天,让人目不暇接,名气远远盖过了《滕王阁诗》。其实,序与诗都是绝无仅有的巅峰之作。
《滕王阁序》景象描写得美,还用了二十多个典故,无一不妥帖自然,抒发的情怀亦昂扬向上,所以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瑰丽的篇章,可以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滕王阁序》入选高中语文课本,这里不再解析其典故。需要补充的是,“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两句,催生了中国两大古典民曲《渔舟唱晚》和《平沙落雁》。
《渔舟唱晚》好理解。《平沙落雁》从“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一句演化而来,让人颇为费解。事情是这样的,明朝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被封贤王,所封属地即洪都(南昌)。朱权是个“文青”,读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被“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句话吸引,很想验证这句话的真假。
一个寒秋的早晨,朱权看着从南昌上空飞过的大雁,突然决定追随大雁,一探究竟。就这样,他徒步跟随雁阵,一直从南昌走到衡阳。在衡阳回雁峰前,朱权果然发现南飞的大雁至此便纷纷回头,落在附近的湖中小岛上。那座小岛有平缓的白色沙滩,大雁在那里嬉戏鸣唱。
面对如此美景,朱权抱琴而立,心潮澎湃,一首抒情的旋律在他脑际回萦。于是,他急忙取出纸笔,将脑海中的音律谱写了出来,形成了一首极优美的曲子。
这首曲子就是《平沙落雁》。
王勃写下了那篇千古传诵的《滕王阁序》后,南下广州。上元二年(675)十一月,他又为广州宝庄严寺(今六榕寺)写下碑文《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然后转道至防城,乘船出海。
上元三年(676)初,王勃到达交趾,见到了生活困顿的父亲。父亲王福畴与王勃做了长时间的交谈,鼓励王勃振作起来,继续为国效力。
八月,王勃带着父亲的期盼,从交趾起程回家,不料遭遇风暴,落入大海,溺死于北部湾海域。
唐初文坛一代天骄就此殒落。王勃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时间虽短暂,却点燃了无数读书人吟诗作赋的梦想。
上元三年(676)冬,《滕王阁序》在长安城内争相传诵,有人抄送一份,送到唐高宗手中。高宗读完,拍案叫绝:“此乃千古绝唱,王勃真天才也!”
读罢序,又读诗,高宗更加赞叹不绝:“好诗,好诗!作了一篇长文之后,还能作如此好诗,岂非强弩之末尚能穿七扎乎!真乃罕世奇才,罕世奇才啊!当年朕因斗鸡文逐斥他,是朕之错也!”
赞罢,高宗问左右:“现在王勃何在?朕要召他入朝!”
宦官吞吞吐吐:“王勃已落水而亡矣!”
唐高宗愣了好长时间,喟然长叹道:“天妒英才,可惜了,可惜,可惜!”
后人将唐高宗的喟叹称为“惜才三叹”。
据说此后南昌城外的赣江江面上,一到晚上,就有人高声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过往客人都疑是王勃灵魂未散。
一次,一客船路过,逢吟诵声大作,有位游客对空高喊:“这句好是好,就是有点儿啰唆,要是将上句的‘与’与下句的‘共’去掉,岂不更加简洁?”
游客话音刚落,江面上的吟诵声随之而息,从此赣江水面上再也没有吟诵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