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

我,生不苟且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看到这首诗,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谁了,不错,就是那个让中国父母羡慕了一千多年的神童——骆宾王。

如果你以为他是千年不出的神童,那就大错特错,因为与他同一时代,一下子就冒出四个神童,另外三个叫卢照邻、杨炯、王勃。

四大神童并没有江郎才尽。成年后,他们共同崛起,打破了唐初诗坛被“上官体”笼罩的局面,为唐诗的迅猛发展吹响了号角,被后人称为“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排名是“王杨卢骆”,为什么先写“骆”呢?因为他在“四杰”中经历最坎坷,“文青”味最足。

1

骆宾王(约638—约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市)人。他的名与字取自《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所以他名宾王,字观光。观卦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观国之风光,宜于做国王的宾客,就是说要置身事外。

可是,这位大才子似乎忘了他名字的真义,晚年一腔热血,投入反武则天称帝的起义中,兵败后不知所终,令人痛惜。

骆宾王并非名门大户出身,其父只是个小吏。童年时代的他,是在义乌度过的。《咏鹅》这首诗,是在他七岁那年,家里来客人戏谑他时,他随口而吟。

那位客人无疑也是读书人,震惊之后,将这首诗传遍天下,为他博得了“江南神童”的美誉。次年秋天,县里举办童子科考试。骆宾王再次艳惊四座,写出了《玩初月》:


忌满光先缺,乘昏影暂流。

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


如果说《咏鹅》是一幅童趣满满的画卷,《玩初月》则是一篇富含人生哲理的格言。一个八岁的孩童能够写出寄兴哲理的诗,谁不叹服?关键是,“既能明似镜,何用曲如钩”这两句,不是他随意拼凑的,而是他认定的一生的行为准则。既然做人如明镜,又何必曲意逢迎?几十年后,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不是很像?

这孩子思想太早熟了,毋庸置疑,以后会命运多舛。

之后,他的父亲到青州任博昌县令,全家迁居博昌。十多岁的时候,父亲死在任上,骆宾王只好带着母亲、弟弟辗转至瑕丘县亲戚家落户,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少年时代。

骆宾王在山东期间,受唐朝社会风气及当地传统的影响,迷恋上了豪侠风范,舞枪弄棒、打架斗殴的事也没少干。母亲与亲戚也不能由着他胡来呀,毕竟他是神童,是读书的好苗子啊,读书人不考功名,不做官,能做甚?一家人日子不好过,还指望着他当官领俸禄,养家糊口呢!

于是,在母亲与亲戚的敦促下,骆宾王赴京城赶考去了。

在唐朝,考进士之前,考生行卷已经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可是,骆宾王自恃才学精博,再加上出身低下,也没钱,根本没搞这一套,而是在考试前逛京城风光去了。

在他的自传体长诗《畴昔篇》的开头,他写到这次考试的想法: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我少年时期看重的是英雄豪侠之士,看不起权贵,考功名是为了养一家老小。到京城,我先好好逛逛风景,因为我认为,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谁会去考进士啊!简言之,我满腹经纶,找权贵干吗?

然而,考试的结果是,名落孙山。他从飘飘然的高空一下子跌到羞愧穷愁的低谷。诗和远方是美好的,可是对没钱没闲的人来说,那就是扯淡。

从梦想回到现实,落榜的羞耻先不说,一家人的日子怎么过?进京赶考的盘缠还是老母亲向亲戚借的,七拼八凑才凑齐,回去怎么办?让人奚落没关系,最起码要将借来的钱还上吧!几番思量,几番挣扎,骆宾王决定先返回义乌,向族里亲友求助。

南下途中,他写下了《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

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

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这首诗读起来佶屈聱牙,唐初时候近体诗还未成形,文人用典生僻。“楚奏”典故源于《春秋左传》,原指囚人,被囚的人都十分怀念故乡,这里指思念故乡。“涸鳞惊照辙”典故出自《庄子集释》。“涸辙之鲋”指在干涸的车辙里的鲫鱼。“乌裘十上”典故出于《战国策·秦策》,说的是苏秦说秦王,上了十次书,待的时间长了,连乌裘都掉毛了,百两黄金也用完了,结果秦王还是不理他,这里指失落失望。

整首诗,前两句说眷然怀念故乡,怅然离开秦关南下。三至六句说自己像涸辙之鲋,像落毛的凤凰,穿着素衣从三川(京城)出来,失望得像苏秦一样返回故乡。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别说我没有洁白的牙齿,这个世道看不起我这样“颜值”高的人。

好在回到故乡族里,族人对他还是非常关怀,同情他的遭遇,给了他不少资助,让这位曾经享誉江南的才子渡过难关,安然回到瑕丘。

瑕丘的亲戚也不忍心看着他待在家里,又托人找关系,在京城右卫军中给他谋了份差事。这份差事相当于服兵役,他虽然是读书人,但也习过武。

在右卫军当差期间,骆宾王结识了来京城的卢照邻。

卢照邻十岁起就学习经史及《雅》《苍》等,也是享誉一方的神童。卢照邻当时是邓王李元裕府上的典签(处理公文的小吏),邓王很看重他,说他是自己的“司马相如”。

这两人都是才高八斗的才子,一见如故,一个说我十岁就博览群书,一个说我七八岁就诗出惊人呢,好在卢照邻比较谦逊,于是两人惺惺相惜,结成朋友。卢照邻得知骆宾王的遭遇,安慰他:“出仕当官也不只考进士一条道嘛,给王爷或节度使当幕僚,也是一条出路嘛!”

一语点醒梦中人,不错,在大唐还有一条出仕当官的路可以走——当幕僚。时间一长,得到长官推荐,照样可以被吏部考核后录用,尽管升迁慢,但好歹有俸禄呀!可是,当幕僚也要找关系啊,卢照邻自告奋勇地托邓王为骆宾王引荐。

别看卢照邻年龄比骆宾王大不了多少,但人家有大哥风范,眼高于顶的杨炯后来都不得不服他,说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话。

在卢照邻的运作下,骆宾王终于被推荐到道王李元庆的麾下,当了王府录事,也是负责记录和起草公文的差事。

这差事对骆宾王来说是小菜一碟,妙笔生花的奏章递上去,皇帝看了都龙颜大悦呀,于是道王对骆宾王另眼相看了。

得到重视的骆宾王终于开心起来。“文青”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钱给少一点儿没关系,只要你将我当个人物,我就很开心地跟着你干。

可唐制规定,在亲王府谋事的佐僚,任职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四年。骆宾王任职三年之后,道王特意下了一道手谕,让他“自叙所能”。其实,道王的目的是希望骆宾王给自己写一份天花乱坠的自荐信,好向上推荐他。

现实一点儿的人还不奋笔疾书?可骆宾王大概是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写了一封这样的书信:“若乃旨韦其迹,乾没其心;说己之长,言身之善;腼容冒进,贪禄要君;上以紊国家之大猷,下以渎狷介之高节;此凶人以为耻,况吉士之为荣乎?所以令炫其能,斯不奉令。谨状。”

简言之,“自举用人”这个方法让人觉得不齿,我不会这样做,谢谢。留下书信,骆宾王直接回家去了,弄得道王一脸尴尬。

2

离开道王府,回到瑕丘家中,骆宾王过上了耕读自娱的生活。一开始感觉还不错,写下了《冬日宴》一诗,一派把酒言欢、逍遥快活的样子:


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赏洽袁公地,情披乐令天。

促席鸾觞满,当炉兽炭然。

何须攀桂枝,逢此自留连。


读书人务农为生,谈何容易?陶渊明种地种得“草盛豆苗稀”,估计骆宾王也好不到哪里去。没几年,他家里已经是“糟糠不赡,审算无资”了。

生活所迫,骆宾王只得写信给认识的权贵,诉说困情,期求引荐。这些年,骆宾王折腾来折腾去,但好文章、好诗赋没少写,《帝京赋》《畴昔篇》等引起了巨大反响。

骆宾王发出请求信不久,麟德元年(664)冬,唐高宗李治要到泰山封禅,让沿途各州举贤。鉴于在文坛上的声誉,齐州各界推举骆宾王献赋。骆宾王写了《请陪封禅表》,将李治好好吹捧了一番。

文章递上去,李治一看,写得好呀,一高兴就封了骆宾王奉礼郎这么一个职务。

再高傲的“文青”,为了活着,也不得不低下头颅。当然,唐高宗李治本就是个厚道人,比李世民更具有文人情怀,骆宾王吹捧他也不伤自尊。

奉礼郎是太常寺掌管礼仪的小官,从九品,好歹有俸禄可领。骆宾王干了一段时间,估计是他的文章名气太大,吏部又重新安排他去东台当了详正学士。

东台即门下省,详正学士就是纠正公文文字的文官,也是人尽其才了。骆宾王从这时起才算真正当上了吏部在册的官。

不过,“文青”味比较足的人,在官场上很难混得开,因为他预设的自尊底线太高。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对他来说有可能是伤及自尊的话。

骆宾王有侠义心肠,遇到他认为不对的事,不但要说,甚至要出面主持公道。他这样的人又哪能不得罪人呢?于是,吏部一纸调令将他调到了他最适合的地方——戍守边关。

骆宾王去的第一个边关是西域,有幸的是,他跟随的人是薛仁贵。

这时候,骆宾王写下《从军行》《在军登城楼》《于易水送人》等边塞诗,为盛唐时边塞诗的兴起开了先河。这些诗写得豪气勃发,“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让人读得热血沸腾。

在西域,骆宾王目睹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英雄壮举。这一亲身经历,激发了他的英雄主义情怀,为他最后毫不犹豫地参加徐敬业的起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薛仁贵平定西域,骆宾王又来到四川,参加了平定“蛮族”的战争。

从军这段时间,骆宾王充分发挥笔杆子的作用,军中的战斗檄文都是他的杰作。

在四川的时候,他无意间碰到一位郭氏女子。郭氏听说骆宾王之前在京城当过官,像遇到救星一样,向他痛哭流涕地诉说起来。

说的就是一个男子在四川当官时与她好上了,发誓对她不离不弃,她还为那个男子生了个孩子。那个男子要去长安参加“典选”,不得不与她分别。分别的时候,男子承诺一回来就娶她。可是,男子一去两年,音信皆无。而这两年,郭氏无依无靠,孩子也夭折了,望穿秋水也不见男子的影子。你说可不可悲?

骆宾王听罢,剑眉倒竖,怒问:“那个‘渣渣’叫什么?我若遇见他,一剑劈了他!”

骆宾王《在军登城楼》:“城上风威冷,江中水气寒。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长安。”

郭氏哽咽道:“那个男人叫……卢照邻!”

骆宾王一听,差点被一口气噎死,天晕地眩了好一阵子才缓过神来。

愣了一阵子,骆宾王咬了咬牙,心想:朋友归朋友,正义归正义,我虽然不能一剑劈了你,但我也要让你为“忘情负义”付出沉重代价。

于是,骆宾王“愤”笔疾书,写了《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一诗,寄给了卢照邻。

然而,事实不是他所想象的那样。卢照邻没有忘情负义,因为他正在经历“痛不欲生”的苦难,不想让自己心爱的人分担痛苦,所以才不给郭氏书信,本意是想让她忘却他。

卢照邻从四川回长安,想考个进士出身,结果没考上,情绪自然低落。可这才是苦难的开始,卢照邻因诗入狱,父亲因惊恐去世,他到太白山下为父守丧。守丧还没结束,卢照邻又患上了“风疾”。这种病发作起来相当厉害,疼痛难当,连卢照邻所拜的医药老师,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都束手无策。

卢照邻病得越来越厉害,最终不堪病痛折磨,投入颍水,自溺而亡。

卢照邻肯定收到了骆宾王的诗,但面对死亡的人,自然不会再在意这些,所以没有回复。

在边关混了十来年,有功劳,更有苦劳,按照吏制,吏部将骆宾王调回京城,先是补长安主簿职位,后又调任御史台侍御史一职。这个职务只是从六品,但权力不小,可以直接弹劾除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外的文武百官。但是,担任这么大官的骆宾王,已经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了,他感觉只弹劾官员解决不了问题。

于是乎,骆宾王对当朝“二圣”之一武则天发起猛烈抨击。

一两次武则天还可以忍,可是一而再再而三,武则天再也忍受不了。一个“侍御史”哪来的权力妄议朝政?

一项“僭越礼制”的罪名落在骆宾王头上,他被定罪关入大牢。狱中的骆宾王是悲愤交加,写下了著名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诗句甚是悲凉,发出“谁为表予心”的哀叹,为什么没谁“表予心”呢?因为你总是有意得罪人,无意交朋友嘛!

纯从诗的文字角度看,这首诗的风格与他之前的诗相比,有了较大的转变,没有生僻的典故,通俗易懂,情真意切,将托物寓志的寄兴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的诗风发生重大转变,是因为“初唐四杰”这时已经有了明确的文学主张,冲破初唐的“绮错婉媚”文风,展现文人风骨,追求表达真情实意的实用性。

骆宾王在狱中关了一年,心生绝望之际,恰逢朝廷改元(680年,唐高宗改元永隆),大赦天下,他被放了出来。

虽被释放,但不是平反,官复原职是不可能的,保留官员身份已经是格外开恩,吏部给他安排了个临海县丞(从八品)的职位,让他悔过自新去了。

684年底,唐高宗病逝,唐中宗李显即位,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独揽朝政。两个月后,武则天又废唐中宗为庐陵王,幽禁于别所,立相王李旦为皇帝,称为睿宗。

武则天将老李家人欺负得一愣一愣的行径,大多数人敢怒不敢言,但是,有一个人旗帜鲜明地跳出来打抱不平,揭竿而起,决定以武力征讨武则天。

这个人叫徐敬业。看过《隋唐演义》的人,肯定都知道李世民的狗头军师徐茂功——程咬金口中的“牛鼻子老道”。现实中的徐茂公叫徐世勣,字懋功,是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因功勋卓著,被李世民赐姓李,后来叫李世勣。李世民上位后,李世勣被封为英国公,入了凌烟阁。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因避李世民讳而改为李勣。

徐敬业就是李勣的孙子,名将之后、功勋之孙。

骆宾王在临海当了二年县丞,愤愤之下,辞去官职,去“远方”了。

684年,已经四十六岁的骆宾王所到的“远方”,恰巧是徐敬业揭竿而起的大本营——扬州。两人是一拍即合。骆宾王大笔一挥,代徐敬业写了一篇战斗檄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传告天下。一时间,天下响应,纷纷来投,徐敬业很快就聚集了十万大军。

骆宾王写的这篇檄文,与三国时期陈琳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文》,并称史上最强檄文,又与王勃的《滕王阁序》并称“骈文二绝”。

这篇檄文好到什么程度呢?据《新唐书》载,武则天初观此文,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句,惊问是谁写的。有人说是骆宾王,武则天感叹道:“有如此之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

被骂的人说骂她的人屈才了,可见这篇檄文的煽动性:


……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气吞山河,义正词严,令人拍案叫绝。

然而,檄文写得再好,毕竟不能撒字成兵,在武则天派来的三十万大军镇压下,不到两个月,义军兵败,徐敬业与骆宾王不知所终。

十几年后,宋之问从贬谪之地返朝,途中下榻杭州灵隐寺。当夜,月光明媚,宋大诗人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一联,不知怎么卡壳了,始终想不出合适的下联。他在寺内摇头晃脑地吟来吟去,不知不觉,晃悠到了一间禅房前。

禅房内一老僧正在长生灯下坐禅,忽然睁眼,问道:“年轻人做甚?”

宋之问答道:“我想在寺院内题首诗,想出上联,卡壳了,吟不下去了。”

老僧哂然一笑,道:“你将上联吟给我听听!”

宋之问将上联吟了一遍,老僧皱眉道:“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呢?”

宋之问一听,茅塞顿开,急忙返回房间,写出了完整的《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写完,他发现就是老和尚说的两句最大气、最精彩,如果没有这两句,整首诗就显得单薄。

宋之问人品不怎么样,但在写诗方面,也是个大才子呀!他心想,这位老和尚才情比我还高呢,我吭哧了半天,也没吭哧个好句子,他怎么随口一说就如此精彩呢?

待到天明,宋之问急忙再去那间禅房,想找那位老僧问个究竟。

可是人去房空。宋之问找到扫地僧询问。扫地僧答曰:“此人乃骆宾王也!”宋之问倒吸一口凉气,心想,原来是他老人家啊。

以宋之问的德行,他本想立即去告密,但一想到告密之后,“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这么好的诗句版权就不属于自己了,只好作罢。

骆宾王,正史说他被杀,民间传说他成为得道高僧,这或许是人们对一代“文青”的最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