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泥沙的重力特性

一、泥沙的容重与密度

泥沙各个颗粒实有重量与实有体积的比值,称为泥沙的容重或重度γs,采用国际单位为牛/米3(N/m3),工程单位为吨力/米3(tf/m3)或公斤力/米3(kgf/m3)。由于构成泥沙的岩石成分不同,泥沙的容重γs也不相同,常以26kN/m3(国际单位)或2650kgf/m3(工程单位)为代表值。

泥沙在水中的运动状态,既与泥沙的容重γs有关,又与水的容重γ有关。在分析计算中,常出现相对数值(γs)/γ,为了简便起见,令

若以ρsρ分别代表泥沙、水的密度,则

a为无量纲值,可定名为有效容重系数或有效密度系数。在讨论一般性问题时,常取a=1.65。

二、泥沙的干容重与干密度

沙样经100~105℃的温度烘干后,其重量与原状沙样整个体积的比值,称为泥沙的干容重γ′,单位为N/m3(工程单位为tf/m3或kgf/m3)。当河床发生冲淤变化时,泥沙干容重是确定冲淤泥沙重量与体积关系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在分析计算中会经常遇到。

泥沙干容重γ′的变化幅度是相当大的,它与粒径的大小、埋藏的深浅,以及淤积历时的长短有关。实际观测资料中,曾经得到的淤积泥沙干容重γ′变化幅度约2.94~21.56kN/m3(工程单位为300~2200kgf/m3)。

图2-5 淤积泥沙干密度与中值粒径的关系

(一)泥沙粒径对干容重的影响

图2-5是根据我国官厅水库、塘沽新港、大浦闸、射阳河挡潮闸、黄河河床、新洋河新淤尖闸等六处资料绘成的[6]

从图可以看出,泥沙的中值粒径d50愈细,其干密度ρ′(或干容重γ′)愈小,变化幅度则愈大。反之,粒径较大的泥沙,其干密度ρ′(或干容重γ′)则大一些,变化幅度则小一些。例如图中d50为0.05mm的淤积泥沙,干密度ρ′的变化范围为1230~1670kg/m3(干容重γ′为12.05~16.37kN/m3,工程单位为1230~1670kgf/m3);d50为0.005mm的淤积泥沙,干密度ρ′的变化范围为560~1350kg/m3(干容重γ′为5.49~13.23kN/m3,工程单位为560~1350kgf/m3)。后者的平均数远较前者为小,而变化幅度则远较前者为大。

为什么会有上述规律性变化呢?实际观测表明,较细粒径的泥沙,在沉淀过程中,呈峰窝状结构,空隙较大,因而干容重较小,同时具有较大的压缩性,随着上层压力的增加和淤淀历时的延长,而向单粒结构过渡,所以干容重γ′的变化幅度较大。对于较粗泥沙来说,峰窝状结构,或根本没有,或为量甚微,故其干容重较大,淤淀后的压缩性较小,比较容易趋向稳定,所以干容重γ′的变化幅度较小。

然而,泥沙粒径对干容重的影响,并不是中值粒径d50能完全概括的,它还与泥沙粒配有关,也就是还与泥沙的非均匀性有关。

(二)泥沙淤积厚度对干容重的影响

图2-6为根据官厅水库资料绘成。从图可以看出,淤积深度愈深,其干容重γ′=ρg愈大,即干密度ρ′愈大,变化幅度则愈小;反之,淤积深度愈浅,其干容重γ′和干密度ρ′愈小,且其变化幅度愈大。

产生上述规律性变化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上层淤积的泥沙,以一定的压力施加于下层的泥沙,把下层泥沙压缩,因而淤积物的部位愈低,干容重也就愈大。此外,正是由于上层淤积物所受压力较小,下层淤积物所受压力较大,故前者干容重的变化幅度较后者为大。

(三)淤积历时对干容重的影响

对这一影响的研究,目前还缺乏野外实测资料,只有少量的试验资料。一般说来,干容重γ′随淤积历时的增加而趋向于一个稳定值。较粗颗粒例如卵石、砾石及粗细沙等(d>0.1mm),其干容重γ′易于趋向稳定,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比较接近;而细颗粒例如粉土和粘土等(d<0.05mm),则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初始干容重与最终干容重相差甚远。

图2-6 淤积泥沙干密度与淤积深度的关系

除上面三个因素之外,淤积泥沙有无机会露出水面在空气中暴露,排水情况如何,细颗粒的化学成分如何(影响沉淀过程中的胶结现象)等,也对淤积泥沙的干容重有一定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上述(一)、(二)两个因素居于主要地位。

泥沙干容重,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复杂,目前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都是通过收集整理同条件的实测干容重资料来确定。所谓同条件既包括粒配条件,也包括冲淤条件,时间因素也应考虑在内。

泥沙干容重的计算方法目前还很不成熟,但也有一些试验研究成果可供分析计算时参考。韩其为、王玉成等通过分析丹江口水库和室内试验资料,提出了一套计算淤积物初期干容重的办法[7]。这里所谓初期干容重,对于d>0.1mm的颗粒,相当于不特别压实条件的稳定干容重;对于d<0.1mm的颗粒,相当于表层淤积物的干容重。

对于均匀沙,按下述公式计算:

式中,δ1为薄膜水厚度,取为4×10-4mm;d0为参考粒径,取为1mm。其中用于d≥1mm的公式纯属经验公式;用于d<1mm的公式,是将颗粒看成球体,取颗粒之间空隙等于4倍薄膜水厚度,而颗粒排列不出现交错现象的理论公式。

对于非均匀沙,情况比较复杂,不同情况有不同计算方法。如非均匀沙的粒径范围较窄,细颗粒难以处于粗颗粒空隙中;或者颗粒很细,颗粒之间主要为薄膜水,则可以不必考虑充填。此时干容重可将各组粒径泥沙(视为均匀沙),看成分别集中淤积来求得。这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γ′pj为平均干容重;γi为第i组泥沙干容重;pi为第i组泥沙重量百分比;n为分组数目。

如果出现充填现象,则所得干容重较式(2-16)算得的为大,在两组粗细颗粒均匀混合的条件下,计算公式为:

式中,足标1表示粗颗粒,足标2表示细颗粒。

式(2-17)中的第一式适用于细颗粒较多,粗颗粒甚少的条件,此时粗颗粒将埋藏于细颗粒之中,占有的体积全为密实体积,故其干容重γ1即等于容重γs。第二式适用于细颗粒较少,不足充填粗颗粒孔隙的条件,此时细颗粒不另占体积。式(2-16)及式(2-17)甚易导出,只须将等式两侧各项同乘以沙样的总重量W,物理意义就非常鲜明了。

式(2-17)的判别条件由下式转换而来:

亦即细颗粒所占有的体积应大于或小于粗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

然而,式(2-17)所给出的结果,与实际资料对比一般偏大。只有当粗颗粒很少,它们之间的空隙全被细颗粒填满,或者细颗粒很少,它们全位于粗颗粒孔隙中时,式(2-17)才是正确的。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只要粗颗粒不是太少,就往往会相对集中,它们之间的空隙有的可能完全没有细颗粒充填,有的填一部分,空一部分。这自然是一种随机现象。考虑两组粗细不同颗粒的随机充填,提出了如下计算公式:

式中,Q为粗颗粒孔隙未被细颗粒充填的概率,Q=1-,不存在充填时,Q=1;全部填满时,Q=0;p2为与细颗粒接触的概率,用细颗粒表面积与粗细颗粒总表面积的比值表示,其计算式为p2=㊣n为表示充填层数的参数,n=1/2+0.078㊣,充填仅发生在n≥1,即d1≥5.41d2的条件之下。

上述公式,系从仅存在粗细两组粒径导来,如粒径不限于两组,则应由小粒径组至大粒径组逐组作充填计算。按式(2-18)求出最小两组混合沙的干容重及平均粒径后,再充填比它粗的第三组。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干容重与实际资料还比较符合。

原作者建议,除d<0.05mm的非均匀沙可以不考虑充填,按式(2-16)计算外,只要非均匀沙粒径范围较宽,超过一个数量级,都要考虑充填,一般应按式(2-18)计算。如果粗颗粒含量很少(或者细颗粒含量很少),则可按式(2-17)计算。

上述计算公式考虑问题比较细致,有一定的根据,在缺乏实测资料时,可据为估算淤积物的初期干容重时参考。

至于沉积条件和沉积历时对淤积物干容重的影响,目前还缺乏可供计算时参考的公式。莱恩及凯尔泽(E.W.LaneandV.A.Koelzer)提出的计算水库淤积物干密度的经验公式,考虑了泥沙的粒径、水库的运用方式和时间,可供参考[8]

式中,ρ′为淤积物经过t年后干密度,t/m3ρ1为淤积物经过1年后干密度,t/m3B为常数,t/m3

ρ1及B为泥沙粒径及水库运用方式的函数,见表2-6。式(2-19)及表2-6是根据水库淤积物实测资料建立的,因而代表一种平均情况。

表2-6 式(2-19)中的常数值

当淤积物含有一种以上粒径级时,可以按表2-6求各种粒径级的干密度,然后用各粒径级的重量比加权,求综合干密度,即取:

而柯尔比(B.R.Colby)则建议按各粒径级的体积比加权,即取:

和式(2-16)完全相同。显然,在不考虑各组粒径相互充填的条件下,从干容重的定义着眼,式(2-16)应较式(2-20)合理。

因为干容重γ′的大小实际上是反映着泥沙颗粒的松紧程度,所以有时也用孔隙率ε来表示。设单位体积沙样的孔隙所占体积为ε,则沙粒所占体积为1一ε,于是干容重为:

干密度ρ′为:

孔隙率ε愈大,干容重γ′(或干密度ρ′)愈小;反之,则干容重γ′(或干密率ρ′)愈大。

孔隙率虽然有一定的变化幅度,但对沙粒而言,其最小孔隙率ε是比较稳定的,约为0.4,称为淤沙的稳定孔隙率,此值相当于干容重γ′约等于15.60kN/m3(工程单位为1590kgf/m3)。

三、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在静水中的泥沙,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可以形成一定的倾斜面而不致塌落,此倾斜面与水平面的交角φ称为泥沙的水下休止角,其正切值即为泥沙的水下摩擦系数f,即

f=tgφ

泥沙的水下摩擦系数对于分散颗粒一般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比如:砾石f≈0.6;沙f≈0.5;粉沙f≈0.3。孔隙率愈大,泥沙的水下摩擦阻力系数就愈小。当孔隙率大于0.7,它的水力特性已属于浑水,休止角就接近于0。

试验表明,水下休止角不仅与泥沙粒径有关,也与泥沙粒配及形状有关,不同类型沙粒的水下休止角很不相同。图2-7为几种形状的抛石休止角与中值粒径d50的关系[4],可用于河渠边坡的稳定与防护设计。

图2-7 抛石的休止角与粒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