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无能力

为了称王称霸,宋襄公也是蛮拼的,可惜有心无能力……

宋襄公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但无论在任何时代,理想都要服从现实,否则就是空想。

宋襄公即位后,天下的形势谁都明白,齐桓公是不折不扣的霸主,跟着他混就有糖吃,反着干就得挨揍。聪明如宋襄公,当然知道怎么站队。

公元前651年,老爹刚死,新即位没几天的宋襄公,穿着丧服就去参加了齐桓公主持的葵丘会盟。此后,但凡是齐桓公召开的会,不管大会小会,也无论宋襄公有多忙,他都一会不落,而且尽量早到晚走。

宋襄公如此唯齐桓公马首是瞻,着实让宋国捞了不少好处。不过,宋襄公不是一个一辈子甘居人后的君主。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取齐桓公而代之,称霸天下。

宋襄公之所以敢这么想,除了说明他是一个积极追求上进的青年外,还说明当时的宋国有一定的实力。

而且相比齐桓公,宋襄公还有一大天然优势——这也是他经常用以自我安慰的:“别看你齐桓公现在这么厉害,可是我比你年轻。别的我比不过你,但你肯定会死在我前面。等你一死,我就有机会了。”

宋襄公的愿望很快成了现实。不久,齐桓公果然去世了。不过,宋襄公心里清楚,此时的宋国根本不可能立马称霸。因为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齐国的实力仍然远超宋国。只要齐国内部不出现大问题,要想威胁到齐国的霸主地位,堪比登天还难。

不知是否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宋襄公朝思暮想的事居然很快又发生了,齐国还真就发生了内乱。

原来,齐桓公虽然英明神武,但他在教育后代的问题上,却一塌糊涂。待他一死,他的五个儿子都想即位,便分别在齐桓公生前三个宠臣的支持下,为夺取君位打得死去活来。

看到齐桓公死后诸公子争位、毫无章法的乱象,宋襄公想起齐桓公曾对他说过:“将来有一天我要不在了,你得帮我让公子昭继位。”

于是在公元前642年,宋襄公联合曹、卫、邾等国,以武力护送流亡宋国的公子昭回国即位。齐军虽进行了一番抵抗,但没有了齐桓公的齐军,战斗力已大不如前,很快败北。

公子昭顺利即位,是为齐孝公。

平定齐国君位之乱后,宋襄公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效仿偶像,建立像齐桓公那样的霸业成为宋襄公为自己树立的目标。他觉得宋国具有这样的条件。

首先,这次扶植齐孝公即位,宋国能召集起一些诸侯,说明宋国在诸侯中有一定的威信;其次,能打败齐军,尽管是打群架,但毕竟是以宋军为主,也说明宋军还是具备了强大的实力。

宋襄公觉得,该接过齐桓公的枪,称霸诸侯了。于是,他开始以新霸主的名义号令中原诸侯。

宋襄公想得真美!

滕国的国君第一个跳出来对他的号令表示不服。

宋襄公也不客气,立刻出兵将滕国国君抓了起来。

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正式召集曹、邾、鄫等国国君到曹国的国都会盟。鄫国的国君迟到了。宋襄公认为这是宋国借机扬威的机会,就把鄫国国君抓来祭神。堂堂的鄫国一国之君竟然被宋国作为祭品,投入了河水之中。

恐吓有效果吗?

有。滕国的国君一看鄫国的国君被投入河里喂了鱼,担心自己成为他黄泉路上的伙伴,慌忙向宋襄公服软。

宋襄公很高兴,认为自己已经建立了霸主权威。

会盟是在曹国举行的,但曹国作为会议的举办地,却并没有尽到地主之谊,在会议提供的筵席里没有羊肉。

酷爱吃羊肉的宋襄公很生气,认为曹国无礼,发兵包围了曹国的国都。

曹国也只好认错,宋襄公的自我感觉更加良好,但他很快就遭遇了当头棒喝。

公元前641年的冬天,在陈国的倡导下,陈、鲁、蔡、郑、楚等国国君在齐国开会,纪念齐桓公。会议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宋国发起的曹国会盟。与会诸侯表面上怀念齐桓公的好,实质上就是在骂宋襄公的不好。

在这次大会上,楚国的参与格外引人注目。齐桓公本是楚成王的死对头,遏制了楚国向北扩张的势头。那么楚国为什么还要来为齐桓公唱赞歌呢?

除了对齐桓公的霸业表示怀念,表达对强者的尊重外,楚国与会最主要还是想借机插手中原事务。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可惜几乎所有诸侯都没有对此进行深思。

其实宋襄公有过深思。但他深思的是,为什么诸侯没有邀请我参加呢?为什么这次参加的诸侯要远远多于曹国会盟呢?最后他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是宋国的霸业还没有得到巩固,还有国家对宋国不服;第二是宋国的国力还不够强大,难以号召那么多的诸侯聚拢在周边。

想来想去,宋襄公决定与楚国合作,希望能借着楚国的力量去制服其他国家。但他的庶兄目夷表示反对。

目夷的理由是,宋国是个小国家,一缺人,二缺钱,争着去当盟主没什么好结果。

但是已经飘飘然的宋襄公哪里肯听这样的忠告,他邀请楚成王和齐孝公在宋国开会,商议会合诸侯订立盟约的事。楚成王、齐孝公表示同意。

看到两个大国同意自己的建议,宋襄公高兴得晚上睡觉时都笑醒过来,于是决定于公元前639年秋,约各国诸侯在宋国盂地这个地方开大会。

目夷又站出来劝他,要提防楚成王和齐孝公合伙搞阴谋诡计。

宋襄公不听。

到了约定的日子,宋襄公穿戴一新,乐呵呵地前往盂地。目夷再次站出来说:“君上您可不能就这样空手去啊!咱们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带点部队过去吧。万一打起来,也好应付。”

宋襄公摆摆手说:“咱们不是为了打仗才去开会的,不带!”

目夷见劝说无效,只好空着手跟着去。

果然,在开大会的时候,楚成王和宋襄公都想当盟主,当场争了起来。楚国仗着人多势力大,占了上风。宋襄公本来想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但楚国一点都不跟他废话,随行的一帮楚国人上前就把宋襄公逮了起来。

后来,在鲁国和齐国的调解下,加之楚成王也觉得关着宋襄公没啥用,才把他放归。

可惜,宋襄公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一点都不知道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