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制度上“玩”出许多新花样
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秦始皇虚实结合,“玩”出了许多新花样……
搞定名号后,秦始皇下一步就是要加固皇权的合法性,并建立运转有效的国家机构。
秦始皇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名号固然重要,但毕竟不能天天拿它当饭吃,还得拿出一些干货才行。
第一步,重新修正意识形态,也就是为权力的合法性找到天赐依据。
秦始皇的办法是推崇阴阳家邹衍创立的“五德始终说”。所谓“五德”也就是金木火水土。该学说认为五德周而复始,循环运转,可用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更替。
当时民间恰好又有这一传说:早年秦文公外出打猎时,曾经捕获过一条黑色的龙,而这正是五行之中水德的象征。因此,秦始皇认为,周朝是火德,循环下来就是秦之水德,为此他下令把黄河改名叫“德水”。寓意黄河不干,水运就长久,国运自然也长久。
而在五行中水德对应的标志颜色是黑色。所以,从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开始一直到秦始皇兼并天下,秦帝国无论衣服、仪仗还是旗帜等,都崇尚黑色。
还有,按照古人的方位观念,上、下、东、南、西、北为六大方位。秦始皇认为,大秦帝国既然是无所不包,那就要崇尚数字“六”,帽子高六寸、车子长六尺、拉车的马要六匹等。
当然,秦始皇搞这一套,并非为了图个吉利或是为了搞笑,真实用意就是为了加固皇权的“合法性”,让你敬畏、让你服——知否?他的权力来源于天命。
至于具体的统治,光玩这套虚的理论当然不够,秦始皇的第二步是建立完备的中央机构和官僚体系。
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原有的官职作为基础,经过调整和补充,形成了一套全新的政治体系。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分权”,比如在中央,秦帝国设置左右两个丞相,以及掌握军队的太尉和掌握图籍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这其中太尉大多属于临时机构,并不常设,其军队的指挥权,大多情况都由皇帝直接掌控。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之下,是分别掌握各种具体事务的诸卿,其中掌管宫门军队的是卫尉,掌管京城警卫的是中尉,掌管刑狱的是廷尉,掌管谷货的是治粟内史。秦王朝的这套体制,就是后来西汉“三公九卿制”的政治雏形。
当然,“三公”是真,而“九卿”之“九”不过是言其多而已,实际数量并非只有九个,它们主要分管其他事务。
此外还养了大批博士,专门议政,目的也是为了分丞相之权。
以现在的标准看,这些朝廷要员的总数并不多。那时候的全国地域已经不小了,交通、通信和办公等设备并不发达,这样少的官员就能管理得过来,很令人吃惊。
第三步,在地方机构上,开后世两千多年之先河,实行“郡县制”。
兼并六国后,百废待兴,摆在秦始皇面前的问题千头万绪,令他很头疼。怎样建立一个集权的政权以实现在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如何才能使大秦江山千秋万代?秦始皇决定将这些问题交给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希望他们能替他想出好的解决措施。
丞相王绾第一个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像周朝那样实行分封制。他的理由看似也很充分:“正是因为周文王当初封国立藩,实行分封制,才保得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如今我新朝初建,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尤其是燕、齐、楚等偏远之地,民风剽悍,如不封王镇守,实难管理。所以请陛下分封诸皇子为王,率大军镇守各要地,以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管理。”
王绾的说法不无道理。此时天下初定,人心不服。六国的残余势力还在,又“天高皇帝远”,谁能保证不会动乱?稳妥的办法,自然是仿效西周“封建亲戚”,为新政权镇住地头蛇,筑起防火墙。因此王绾话音一落,便得到了绝大部分大臣的赞同。
听了王绾的一番话,秦始皇陷入沉思。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对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做了一番深入思考。
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之乱的出现,根源就在于周朝的分封制。虽然当初周朝的分封制确实加强了君主对封地人民的统治,但是到了后来,各地封王实力大增,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各分封诸王不再受君主的约束,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发动战争,封地内的百姓因此难以得到安宁。如今天下刚刚安定统一,如果他再学周文王分封诸皇子,无疑会埋下祸乱根源。因此,他个人并不同意王绾的主张。
但由于兹事体大,加之秦始皇虽然反对分封制,然而心里也没有成熟的主张,因此他希望能听到一些与王绾不同的意见。
这时候廷尉李斯站了出来。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因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嬴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作乱,嬴政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嬴政所采纳,不久官至廷尉。在秦国灭六国的事业中,李斯起了较大作用(相关内容详见拙著《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
秦始皇一向认可李斯的才华,见他有话要说,高兴地点点头示意他赶紧说。
李斯清了清嗓子,用庄重的语气说道:“陛下为了社稷和天下苍生,夙兴夜寐,操碎了心。令臣等深感佩服,也让臣等自叹不如。当然,这也是江山社稷之幸、黎民百姓之幸……”
秦始皇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说:“爱卿,请直说重点。”
李斯一愣,心想,只要做了官,不都得这样说话吗?今天皇上怎么不按规矩出牌呢?看来事情确实重要。于是他也就废话少说,直接端出了自己的观点:“丞相王绾等人的建议不可取,因为一旦采纳就意味着回到西周,回到邦国制度。然而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改革那个制度。唯其如此,秦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果重演西周故事,岂非辛辛苦苦几代人,一夜回到从前?”
李斯接着又说:“搞郡县制,把全国分为郡和县。对各位皇子和有功之臣,给予奖赏,但让他们只有钱没有势力,以便控制。这样一来,谁也不敢对朝廷有其他想法,国家自然就能长治久安,皇帝自然也就永远是皇帝了。”
李斯所说的“郡县制”,引起了秦始皇强烈的兴趣。在他心中,李斯实属不可多得的人才,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他知道,这些年来,身出法家的李斯为秦国出谋划策,贡献颇多。多亏李斯在身边辅佐,自己才得以完成兼并六国的霸业。于是,他面带笑容地对李斯道:“爱卿所说的‘郡县制’,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只是不知这‘郡县制’如何实施,还请李爱卿向朕和诸位卿家详细说明。”
皇帝的首肯,就像冬日的一抹暖阳照进了李斯的心里。他面色绯红地侃侃而谈,将心中思考多日的郡县制度一股脑地说与皇帝和众大臣。
听着李斯的讲解,秦始皇时而颔首,时而蹙眉思考。众大臣也都被他的这一套理论深深吸引,屏气凝神,仔细聆听。
“郡县制”其实并非李斯首创,早在商鞅变法时期,为了国家安全,亦因战备需要,战国七雄就纷纷在边关重镇设立了郡县。只是那时候的郡县制,与李斯所设想的郡县制度稍有不同。李斯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出了自己有关“郡县制”的独特设想。
经过李斯的讲解,秦始皇认识到,实行“郡县制”,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李斯的这一主张,他表示坚决支持。
说干就干,根据李斯的设想,秦始皇很快就将郡县制度在全国实施开来。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考虑到秦国疆域辽阔,将天下分为河东、南阳、九江、会稽、颍川、泗水、渔阳、汉中、巴郡、蜀郡、黔中等三十六个郡,以方便治理。
其二,各郡设有郡守、郡尉等官职。郡守为一郡最高长官,总揽一郡各项事务;郡尉掌管一郡军队及司法权力。
其三,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设为县,县的下面设有乡、亭、里等基层组织。
其四,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使中央政令得以顺畅执行,郡守、郡尉等官职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郡县制”确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始皇还对郡县实行考核和监察。规定郡守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理状况,县丞同样也要向郡守上报其治理情况,中央或郡在这时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重则免官、服刑。和考核相辅而行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以监郡,郡同样也派监察人员以监县或乡。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基本保证了政令的畅通。
“郡县制”的实行,对初生的大秦帝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秦始皇通过这一制度,大大巩固和稳定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通过官僚体制的运作,国家权力可以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一切均以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为准绳。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吏由君主直接任免,避免了贵族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有利于君主选拔人才。“郡县制”不仅大大加强了君主手中的权力,并且有效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秦朝的“郡县制”,是中国两千多年专制社会官僚体制的开端,它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同时也构建了中央集权式王朝的基本框架,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异常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