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给自己起个独一无二的名号
“名不正,则言不顺”。秦王嬴政得了天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起个特别有创意的名号……
公元前221年,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秦国经过十多年的战争,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
这一年,秦王嬴政三十九岁。
从十三岁即位(前247年)成为秦国之王,到“六王毕、四海一”,自己居然还不满四十岁!
嬴政心里很得意。他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觉得自古以来,没有哪朝哪代的王能和自己的功绩相比,就算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恐怕也差点意思,因为他们不过是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而已,岂能和自己泱泱一个大国之君相比?!
中国人自古就讲究个“名声”,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因此嬴政认为,扫平六国后的第一要务就是要给自己“正名”。于是他给丞相、御史等人下了一道谕令说:“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王绾(wǎn)、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也认为,秦王嬴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如果还是叫“秦王”,至多跟周王处于同一个级别,这怎能与他“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历史地位相般配?因此必须得改个称号。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三人搜肠刮肚想了半天,翻了无数古籍,方才想出一个名字——“泰皇”。
他们的理由看起来也很“充分”。因为此前人主的最高称号,一曰王,二曰帝,三曰后(繁体字非“後”,本字即为“后”。《尔雅》对其解释为“后者,君也”。成为帝王妻子的专用名称则是若干年后的事)。具体来说,夏代称后(比如后启、后羿),商代称帝(比如纣王又叫帝辛),周代称王(比如周文王、周武王)。现在,夏商周都已是明日黄花,后也好,帝也好,王也好,岂能再用?那么有没有更高级的称号呢?当然有,那就是皇。三皇之后是五帝,五帝之后是三王,三王之后是五霸。五霸低于三王,三王低于五帝,五帝低于三皇。由此可见,皇是最高级;而三皇中,泰皇又最尊贵。以此为号,嬴政应该满意。
可惜,嬴政并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对一切旧东西都嗤之以鼻。在嬴政看来,他的事业是开天辟地,前无古人的。制定名号,岂能一点想象力和创造性都没有?
好吧,既然这帮家伙这么没用,嬴政决定自己来。
嬴政的办法简单而粗暴。
他想,既然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那么受人崇拜,我的功劳应该是他们的总和吧!那干脆把他们的名号综合起来,叫“皇帝”得了。
为了让自己打下来的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称之秦始皇),并规定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此延续下去以至万世,“传之无穷”。然而他这个“始皇帝”只传到第二代,其帝国就一命呜呼了。
秦虽二世而亡,但皇帝这个称谓却延续了两千多年,再没有一个人主张更改。
那么,是后世的统治者不注重名号或者缺少秦始皇的智慧吗?
当然不是!是没有必要。
原因很简单。
当秦国由天下之一国变成了唯一的国,当嬴政由秦王一跃成为皇帝后,无论这个国家叫什么名字,它都已经成了一个帝国。既然后来的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都坚持帝国制度,那他们的元首自然都叫皇帝,谁都不会更改。除非他们不再坚持皇帝享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帝国制度。
这,有可能吗?
没可能。因为这时的皇帝与帝国已融为一体,并成为后世中国人的整体认知。要真正改变它,何其艰难!
名号既已搞定,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皇帝既然是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名号,那么皇帝的自称也要有点创意。以前周天子或诸侯通常以“孤”或“寡”来自称,意为“少德之人”。秦始皇觉得这些自称虽然含有点谦虚的意思在内,但也实在太难听——才一登基,怎么就成“孤寡老人了”?太不吉利了!因此自称“朕”。
“朕”这个字并非秦始皇首创,早已有之,它是“我”的意思,从前不论贵贱谁都能用。但自秦始皇开始,它的使用权就只属于皇帝了。
秦始皇还规定,以后自己下达命令,叫作“制”或“诏”;臣子上书,叫作“奏”。上奏文件中,凡是遇到“始皇帝”或“皇帝”一词,就要另起一行,顶格书写。为什么呢?因为古人行文是竖着写,岂能容许别的字压在“皇帝”二字头上?
皇帝的名字也不能再提了。比如秦始皇为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政,因此,别说你的名字中含有“政”字了,就是叫“正”的地名都得改。如果不改,那就只能“留名不留头”了。
秦始皇规定的避讳制度也沿用了两千多年,而且越演越烈。不仅皇帝的姓名要避讳,后来还扩大至皇后及皇帝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比如,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也就是吕后)姓吕名雉,臣子们每每遇到“雉”字时就要改称野鸡。
“幸运”的是,那时的中国人很少,倘若像今天一样有个十几亿人,而皇帝皇后们偏偏又喜欢以“伟”“强”“芳”“梅”等来命名,那不知道有多少民间百姓会哭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