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电影诞生以来,电影特效技术一直伴随始终,作为实现电影画面的重要方式,其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特殊技术解决方案。事实上技术属性和艺术表现是电影特效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尽管人们还对特效存在过度技术化属性的误读,但是从“电影特技”“数字特效”“电影视觉效果”概念不断更,我们可以逐步发现概念命名反映出对这一领域认知的变化。

“电影特技”Special effects(SFX),又称为特殊效果,侧重于电影中的特殊效果,包括数字之前的机械特效和光学特效。黑白胶片时代,乔治·梅里爱在早期电影中发明的“停机再拍”“多重曝光”、朱尔斯·凡尔纳在电影《远航1902》《从大地到月球》应用“微缩模型”和“多哑光绘景”等具有代表性的特技方式如同变戏法一般完成了那个时期难以拍摄的镜头内容。彩色时代,电影特技出现蓝屏和纳蒸汽法等消光技术、定格动画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特技基本上都是在“现场”以物理有形的方式实现。“数字特效”Digital effects(FX),主要指借助计算的图形图像生成技术,在数字后期制作完成的特效,包括计算机生成图像CGI。“视觉效果”Visual effects(VFX)包含了电影特技(特殊效果)和数字特效(计算机生成虚拟图像),不管有生命还是无生命,这些创造出来的角色或者场景看起来尤为逼真。这些术语概念的变化,可以看到从业界到学界对特效的认识都在从技术向技术与艺术融合的视觉效果上转移。

以奥斯卡奖——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Academy Award for Best Visual Effects)为例,奥斯卡金像奖作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不仅反映电影艺术的发展进程,对世界电影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奥斯卡金像奖众多奖项中,有一项奖项是授予顶级的视觉效果的佳片。该奖项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The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通过业内人士投票,颁给每年得票最高的视觉特效。奥斯卡关于电影特效的奖项名称也经历的从聚焦技术性到艺术性的变迁。第1届奥斯卡,设立工程效果奖(Engineering Effects);第2届奥斯卡,之后9年未颁发关于特效技术的奖项;第11届奥斯卡,创立特别奖(Special Awards)中所有“奖励在特技摄影和音响效果上的杰出成就”(“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creating special photographic and sound effects”)的奖项;第12届奥斯卡,创立最佳特效奖(Best Special Effects),包含特殊视效和音效制作的整体褒奖,直到第36届奥斯卡;第37届奥斯卡,细分为最佳特殊视效奖(Best Special Visual Effects),直到第44届奥斯卡;第45届奥斯卡,改颁发特殊成就奖(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s);第46届奥斯卡,停止给予视觉特效奖项;第47届奥斯卡,特殊成就奖(Special Achievement Awards)或最佳视觉效果奖(Best Visual Effects),直到第48届奥斯卡;第69届奥斯卡,正式更名为最佳视觉效果奖(Best Visual Effects)沿用至今。奥斯卡奖项名曾用名到现用名更迭可以看出人们开始逐步对电影特效的艺术表现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

尽管业界和学界依然可以看到“电影特技”“电影特效”“视觉效果”这些概念的混合使用,但是其内涵和外延有着很大差异,因此近些年来更多运用“电影特效”“视觉效果”。但是从研究层面、实践层面人们更多停留在技术的趋之若鹜。经常可以看到有关特效制作揭秘、特效技术开发应的研究,但鲜有对视觉效果艺术层面的研究。这就好像我们惊叹于奇观影像,并对如何生产出来的过程报以极大的好奇,却很少思考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风格形态,艺术特征与美学价值。对于技术实现的过多关注,使得电影特效在视觉效果层面的研究被极大的忽略了。从这些思考出发,本书旨在兼具数字特效技术与艺术层面,重点是艺术层面的探索,围绕电影特效的艺术属性展开研究。进而探索在数字技术创新上的电影数字特效创作观念和形态。

当代电影数字特效艺术性和先锋性探索亦给电影注入全新的艺术价值与体验。从艺术观念、表现语言、风格样式上的创新进行梳理,探索在形式上有标新立异、实验性、前瞻性部分。艺术性创作观念和表现形态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电影观念,引导当代电影创作走向。作为承载艺术与科技结合体的创作形式。创新之处:本研究是学科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创新之处在于将电影数字特效从技术性提升到应用美学的研究高度,即从实际生产创作中凝练美学价值,并形成具有指导实际应用价值的综合研究。本书旨在深化电影数字特效研究,同时丰富了电影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既涉及技术也涉及艺术,既涵盖传统也融合现代。目标从理论上重新定义电影数字特效的艺术属性,探索电影数字特效重塑电影语言的可能性,对促进电影艺术创作、理论研究具有双重的意义。具有前沿性的电影数字特效成为推动电影艺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突破点,但是目前国内外仍未有对电影数字特效艺术属性研究成果。本书系统性研究有助于丰富和扩展电影视觉创作理论,强化电影数字特效研究深度,对中国电影人才培养、学科发展有着现实意义;立足于产业需求,关注数字技术驱动下的艺术创作、内容创新。梳理“艺术性与先锋性”可以更好地指导电影特效的艺术实践,有效提升中国电影数字特效的创作水平,为我国电影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

本书历时4年,聚焦于电影研究中的视觉效果艺术层面,细致研究了电影特效从“模拟自然运动”、追求“视听奇观”的阶段,“艺术创新”等几个阶段发展及其视觉效果表现。研究视角不同之处在于,能够从其艺术表现和美学思维角度切入,发现电影数字特效中极具活力的新语言要素。从镜像自然到艺术观念创新,电影数字特效由过去技术主导艺术效果转变到现今以艺术主导技术,本书重点关注于特效创作者的创新能动性以及对当代电影创作走向的影响。主要以文献研究、实证研究、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探索性研究、个案研究为支撑。把握电影数字特效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进而搜集具有电影特效先锋设计的国内外影片、音视频等具应用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结合专业电影数字特效实验室、电影数字特效制作设备、软件等硬件和软件支持,结合数字技术要素进行实证研究。开展个案研究法,追踪研究知名电影数字特效制作机构,对多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进行电影数字特效制作“实地调查”,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收集一手的资料。项目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电影特效篇目更新较快,研究工作就之前的作品进行研究,存在一定滞后性。在研究中缺乏对选题体量的正确估计,导致延期,未能按照原计划时间完成。鉴于上述问题,将在以后的研究中及时改正调整。

本书是北京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电影数字特效先锋设计研究》、北京印刷学院一般课题《数字特效造型语言及其美学思维》、研究成果,特别感谢2019年北京印刷学院优势专业建设(数字传播)给予的支持。非常感谢在研究过程中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韩国世宗大学、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美国电影与历史会议组等机构给予的帮助,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史可扬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周登富教授、王鸿海教授、刘晓清教授、宫林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邵军教授、朱峰老师;北京印刷学院张文红教授、王京山教授等学界专家给予的指点和帮助。

袁萱

2020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