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想必须有:阿里巴巴脱贫实践全记录
-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 4550字
- 2021-08-11 18:01:51
3.“张北”在张北
先看两张照片(详见下方)。
第一张图片中的时尚美女,英文名叫Iris,长发披肩,英姿飒爽,是阿里巴巴员工;第二张图片中在劳作的妇女,外号“飞姐”,手握方向盘,驰骋在田间大道上,她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县长助理、县脱贫攻坚办副主任。
两张图片其实是一个人,她叫刘云飞,花名“张北”。她是阿里巴巴派驻张北县特派员,刘云飞是11人中唯一一个女特派员。2020年4月14日她赶赴张北,当时,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不适合乘坐交通工具,她一个人从石家庄开车穿过28个隧道,沿着莽莽重山,一路北上,海拔一直上升到1400米,将绵绵群山甩在身后。坝上张北雄伟辽阔,她穿着单衣从车里出来,冻得瑟瑟发抖。“听说过张北冷,没想到这么冷;听说过张北风大,没想到脸上感觉被刀子刮了。”她赶紧到商场买羽绒服。
生活中的刘云飞
刘云飞到张北后
刘云飞生在农村,小学四年级时进城,对农村生活并不十分了解。在阿里工作15年,作为职业女性,她穿梭在各个城市。到了张北,行走在田间地头,她逐渐变成了互联网大厂里最“土”的员工。
开拖拉机的“女汉子”
2020年11月6日,张北县小二台镇闫家地村,有一群人在刨蒲公英根。田边的池塘已经结成厚冰,这片田地的承包人是柳进国。“蒲公英生命力顽强,但也不是撒把种子就有收成,蒲公英的根得长两年才能挖。”云飞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地里。这是柳进国第一次收获蒲公英根,大家都想赶快看看收成咋样。“好得很,根很粗。”柳进国乐开了怀。
“跪下!”58岁的章珍快人快语,“来到农田,就得按农民的方式来,不跪着,挖不出根来。”可不,一排七八个人,膝盖绑上棉垫,双腿跪在地里,用铁钩寻找地里的蒲公英根。
不一会儿,蒲公英根装满了箱子,云飞熟练地迈上地边的拖拉机,准备装货。大家并不觉得诧异,因为这不是云飞第一次开拖拉机了。她小时候跟父母回农村,学过开拖拉机。刚到张北不久,她下乡入田,主动请缨,开拖拉机帮老乡运秸秆。
柳进国是小二台镇小西梁村村民,以前在张北开饭店,后来回村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种植蒲公英,2020年种了300多亩。张北县特别重视这个项目,投入140多万元扶贫资金,帮助村里建了蒲公英茶厂。柳进国文化程度不高,但聪明好学,他租下厂房,种植生产蒲公英茶。“以前,进国的产品没有对外的销路,只能零散地在张北卖,云飞来张北后,正在帮他解决这个难题。”张北县委办公室主任王海军说。
刘云飞在田间地头
2020年6月,柳进国参加张北县创业大课堂,第一次知道了淘宝直播,听完课后便立刻开了淘宝店。县里把张北公用农业品牌“中都农臻”授权给柳进国免费使用。“农民创业从一开始就做品牌,很难。公用品牌授权大大缩短了他们的品牌创造之路。”张北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高建琴说。
不管多忙,柳进国每晚都坚持直播。“从第一次才几个人观看,到高峰时478人观看,我看到了张北老乡们特有的坚持和忍耐。”云飞说。2020年10月13日,柳进国到杭州参加“双11”培训,他在笔记本上写了一个小目标:2019年“双11”卖了13元,2020年目标是10万元。
柳进国的蒲公英茶逐渐在网上打开市场,1亩地经济效益在5000元左右,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章珍每个月能拿4000多元。“云飞到张北后,全县电商卖家实现了从个位数向百位数的迈进。”高建琴说。
张北县电商服务中心已经培养出6位主播,王永新是其中之一。她是油篓沟镇东坊子村村民,每隔两三天从村里来一趟电商中心,直播卖藜麦和燕麦。“现在张北的淘宝店也开始注重形象设计,大部分店的评分都在4.8分以上。”云飞说。
摸土豆的“漫画家”
云飞刚到张北时,有一次经过一片盛开着花穗的土豆地,便兴奋地跑进地里拍照留念,身穿职业女装,柔发飘飘。
“实话实说,刚来时我对农村和农业生产不是很了解。”云飞很快脱掉西装,穿上运动鞋,剪短头发,以前化妆用水乳,现在改成了更适合高寒地区的保湿霜。
农村去多了,云飞不仅会挖蒲公英根,还会摸土豆。“吃了张北的土豆,才知道啥叫‘曾经沧海难为水’。”一提土豆,云飞神采奕奕。她每次回到阿里都给同事带土豆,时间长了,不等她开口,同事就替她说:“对,这是中国最好吃的土豆,海拔高、温差大、光照足……”
“我原以为刨土豆要撅,张北沙地松软,土豆就像长在水中,手顺着土豆秧摸下去,一个个大土豆就像鱼一样被摸出来了。”为了证明张北土豆的确好吃,她拉上朋友到小二台镇南天门村杨奶奶家现场蒸土豆。她在灶前烧火做饭,炕上盘腿拉家常,游刃有余。
“土豆开花了。”随着杨奶奶的一声叫喊,大家赶紧围观。“土豆开花就是土豆被蒸裂了。”云飞说,“这种开裂的土豆最好吃,剥去土豆皮,露出像雪花一样晶莹剔透的土豆泥。”
这么好的土豆,如何让外界知道,是云飞时刻在思考的事情。她的办公桌上摆着两个土豆,她在土豆上画了漫画,她想把张北土豆做成动漫,形成文化品牌。
刘云飞做的漫画土豆
马桥江湖的“刘经济”
转过路口,哞哞的牛叫声此起彼伏,熙熙攘攘的牛群中突然冲出一匹枣红色大马,一个身体健壮、肤色红润的男子一手挥着套马杆,一边用苍劲而浑厚的声音高唱:“有人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会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这是什么地方?张北镇庙滩村!这里有华北牲畜交易中心;唱者何人?牛经济!这是一种古老的职业,他们的职责是使牲畜买卖双方达成交易,他们则从中抽取佣金。
“民国23年(1934),张北设马市,后称马桥,后来逐渐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牲畜交易中心。”华北牲畜交易中心管理处副主任吕运泉说,交易中心上一年光往外地就销了50万头牲口。
张北地处阴山山脉与燕山山脉交会处,北边,风吹草低见牛羊;南边,农民常年耕种忙。这里历来是游牧强酋与中原霸主的必争之地,也是中原通往蒙古高原的咽喉。历经百年发展,马桥成了一个江湖、四海来客云集之处,大家素不相识,全靠牛经济担保交易。
马福清,外号“马老二”,20多年前下岗,到这里学做牛经济,如今,一年能赚100多万元。像他这样的牛经济,在马桥有400多人。“毫不夸张地说,张北的有钱人基本都在这里。”吕运泉说。
在马桥,有一套十分成熟的暗语交易模式。马老二说,为了避免哄抬价格,买主和卖主通过牛经济进行“暗语操作”。“讲价时,两个人在衣袖里用不同的握手姿势表示不同的价格。”云飞多次来这里,学会了这门“江湖绝招”。比如,对方在你的食指上连续攥3次,就表示出价11100元,全在衣袖里进行,其他人什么也看不见,交易就已经完成了。
与这里的人混熟了,大家笑称云飞是“刘经济”。当然,云飞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学暗号,她带领阿里云的同学来调研一个项目:如何用大数据让马桥既能保持传统的交易文化,又能增加交易的成功率。云飞小心地躲避着地上的牛粪,找不同的牛经济探讨她的想法。走着走着,马老二大喝一声:“远点,别让骡子踢着你。”
云飞去拜访一位女牛经济,她叫白莲杰,内蒙古人。她是何老二中介的资深牛经济,40多岁,出手很快,有时一天能交易200头牛。她俩在一起,一个是女特派员,一个是女牛经济,有点像马桥“双娇”。
学勾假发的“巧娘”
2020年是国家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年底要确保农村人口全部脱贫。阿里巴巴特派员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脱贫县在电商、教育、健康、女性、生态五大方向,对接阿里平台资源,进行落地扶贫。
作为脱贫特派员,云飞自然很关心女性脱贫。她联系阿里巴巴速卖通平台引进了假发钩织项目。
林深远,是张北一家服装厂的老板,由他承接假发生产。刚开始,当地妇女对钩假发不太热心,毕竟之前没人干过。云飞有时就去假发培训点学钩假发,“尽管我钩得不好,多少也能带动和影响一些人。”她说。
目前,张北已有70多个妇女在家钩假发,实现居家就业。温慧敏是县城龙腾小区居民,立冬这天外面很冷,家里已经有暖气。她在阳台上一边钩着假发一边说:“为了照顾俩孩子,我没法出去打工。在家工作,赚钱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可以打发时间。”她的大女儿正在写作业,作业本上写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告诉世界,今年麦子丰收,绿草遍地。
禹桂花,心灵手巧,一天能钩两三个假发套,挣100元左右,她很享受一边喝杯咖啡,一边钩假发的居家生活。这几天,她要去北京办事,领了30件头套,打算在路上钩假发。
林深远的服装厂原本生产中药袋,中药袋的原料就是做口罩的无纺布。因为疫情,原料的价格大涨。“服装厂今年停工,缝纫机都蒙上了灰尘。特别幸运的是,在走投无路之际,云飞送来了假发代加工生意,”她说,“我现在愁的是招不到人。”
“我们拿着喇叭到村里找人。”云飞和林深远开玩笑说,她们一起去油篓沟镇义合美沟村。云飞关注这里很久了,这个村下辖6个自然村,2017年开始易地扶贫搬迁,村民们住进了居民楼,土地进行了流转。“伺候土坷垃的农村妇女突然闲下来,如何让她们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难题。”驻村第一书记宋旺说。
听说云飞的来意后,宋旺立刻把村里的广场舞大妈喊来了。“这不是唠着嗑就能赚钱吗?”广场舞大妈开心地说。听宋旺说一下就能组织三四十人,林深远喜出望外。
高建琴还出了一个主意,她决定召集全县264个电商村站长开大会,把假发扶贫的信息传播到各村。“如果能组织到上千人钩假发,这在张北就是一大产业。”她说。
宋旺在村里设立了一个“巧娘工作室”,为村里妇女介绍一些手工活,以往主要做些塑料珠子编织品,销路不佳,假发目前全球供不应求,未来可期。“云飞,你才是巧娘。”一众人在村委大院迎着刺骨寒风,哈哈大笑道。
土“县长”办了一件“洋事”
云飞刚到张北时最不适应的是气候,她感觉那时只有三种天气:狂风暴雪,狂风暴雨,狂风黄土。有人说,张北一年只刮一次风,一次刮一年。二台镇九年制学校校长侯建平说,去年八级大风把园丁楼上的“园”字直接刮下来了。云飞说自己有一次晚上回到宿舍,嘴里含着沙尘,有些失落地自言自语:我以前其实很漂亮的,来张北后黑了很多,脸上的皮肤粗糙了很多……
慢慢地,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风,在张北人眼里可不单单是一种气候,它是张北人引以为豪的城市品牌。县委书记郝富国经常说,让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张北已建成风电装机257万千瓦,供应北京十分之一的用电,也正是因为丰富的风能,阿里巴巴把云联数据中心建在张北。”云飞说。
如今,云飞逐渐爱上张北的风。有时,她会沿着张北的草原天路,去看沿路无尽的电力风车,她说那是对未来美好的想象。
2020年11月8日一大早,云飞从张北出发去杭州参加“双11”。刚出门,她的帽子被刮出去200多米,她飞快地在寒风中追帽子,一边追,一边开怀大笑。在石家庄机场转机期间,吃完拉面,她拿出了化妆包。“我现在越来越土,化个妆,回杭州见同事,显得更美一些。”停顿了一会儿,她又说,“我觉得不是土气的‘土’,是充满泥土的芬芳。”
云飞在张北挂职县长助理,这个“土县长”做了一件“洋事”,她联系阿里大文娱的同事,请外教给张北的学生上网课,当时共有1000多名学生在线,还有很多家长围观。王志慧,12岁,家住二台镇六号湾村,第一次听外国人教英语,兴奋了好多天。外教老师中文名叫王富贵,这个来自英国的老王和来自张北的小王就这样相识了。
如今,云飞融入了张北的草原生活,不过因为有点高原反应,所以经常失眠。失眠时,她偶尔会想起她刚来张北时做的一件糗事:她一下买了两麻袋土豆,准备两周后带给家中亲朋,又怕土豆坏了,就用塑料袋把土豆包裹得严严实实。结果,土豆都发芽了……
2020年“双11”当天,云飞在杭州对媒体骄傲地说:“我们是阿里巴巴特派员,诗和远方,就是把数字化带给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