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狂:安迪·格鲁夫

提起电脑CPU,差评君相信绝大部分人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英特尔。并且,还有很大一部分人叫不出第二个品牌。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特尔的CPU靠着优秀的性能,获得了所有计算机品牌商的青睐。IBM、惠普、苹果等厂商都排着队等着它生产的CPU,市场份额长期处在90%以上。

毫不夸张地说,英特尔的技术就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

英特尔在用技术征服了计算机制造商后,还要俘获消费者的心。在1991年,英特尔决定给每一台使用英特尔CPU的电脑都贴上一张“Intel Inside”(内置英特尔)的标签,甚至为了蹭曝光度,英特尔还与计算机品牌商们合作,这些品牌商只要在他们的广告中露出“Intel Inside”的贴纸,就能获得英特尔的补贴。

英特尔用这种方式,无形中给人们灌入了一个“电脑就要买采用Intel处理器的”这样的想法,以至于在很多人印象中

英特尔已经和电脑画上了等号。

苹果的iMac以及MacBook也采用英特尔的CPU,但是并没有贴“Intel Inside”的标签,乔布斯曾说,“我们更喜欢自己的标签”。苹果更希望告诉用户这个产品能做什么,而不是产品参数。

硅谷不缺出名的CEO,但安迪老先生可以说是CEO们的CEO。

英特尔能有这样的成就,在差评君看来,除了罗伯特·诺伊斯与戈登·摩尔顶起了技术的半边天外,顶起另外半边天的人物要数这家公司的头号员工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

和之前聊过的几个大佬不同的是,安迪并没有过于开发自己的技术头脑,而是用一系列的公司管理手段,把英特尔打造成了世界上顶级的科技公司,也让硅谷记住了一个偏执狂般的管理者能将一家公司带到的上限是哪里。

安迪早年的经历相比其他大佬也会显得更惊心动魄一些——不仅仅是因为他出生在二战期间的匈牙利,还因为他是犹太人后裔。

我们来想想看,作为一个当时只有四五岁的小孩,安迪不但要躲避头顶敌国飞机呼呼扔下来的炸弹,还得躲避本国纳粹主义对犹太人的搜捕,更别提这种躲躲藏藏的生活持续了六年!

不过最终,安迪趁着混乱,前往国际救助委员会,争取到了前往美国避难的资格。

脱离了战争和动乱的阴霾,安迪的高智商很快就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先是通过自学,安迪考上了有“平民哈佛大学”称号的美国纽约市立学院,并且以全班第一的成绩顺利毕业。之后安迪又直接跨过硕士学位,一口气拿下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工程学博士学位。

真正的大佬,即使人生进度被炮火耽搁了,也可以靠跳级找补回来。

博士毕业之后,安迪进入了仙童半导体公司,参与集成电路的早期研发工作。

在仙童半导体兢兢业业地干了5年,等到1968年的时候,硅谷“八叛徒”中的两位——摩尔和诺伊斯决定再次叛逆创业。公司刚准备创办的时候,两个创业者找到了安迪:“小伙子,我们两个看你骨格清奇,想不想跟随我们闯出一片天地啊?”

于是没多久,Intel(英特尔,名称为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的首字母组合)成立了。安迪也就被忽悠成了英特尔的第一位员工,担任起了工程部的主管。

不过由于两位创始人都属于技术型大牛,对管理并不通窍。他们两个主持的会议通常都会变得又臭又长,而这些情况在安迪的会议上从没有出现过。安迪在每个会议室安装了一个时钟,谁要是在会议上浪费时间,绝对少不了被安迪拉到办公室来一次咆哮式的亲切问话。

两位创始人也默许了他的管理方式。于是,表面上还是工程主管的安迪成为公司的实际管理者。

英特尔刚成立时的主营业务是S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它们的作用简单讲就是暂时存储计算机处理器需要运算的数据和计算完成的结果。当时存储器行业的竞争不算激烈,英特尔的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在主营业务还是存储器的时期,英特尔就利用自己富余的研发能力,在1971年搞出了全球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

这一款处理器开天辟地式地带动了个人计算机的繁荣发展,让不少公司下海开始生产个人计算机,也给英特尔带来了无上荣光。此时英特尔如果顺势全面转型做处理器,那真的是含着金汤匙入场。可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当时我就想转型做处理器了,但存储器实在太赚钱了!”

英特尔三人组,左起依次为安迪、诺伊斯、摩尔。

同样从仙童出身进入到半导体行业的还有AMD的创始人杰瑞·桑德斯,因为他之前是做销售的,没有技术背景,也没啥行业影响力,在刚创业融资时非常不顺利。见杰瑞·桑德斯为难,最后还是诺伊斯投资了AMD。AMD和英特尔后来成为对手,所以也可以说,是英特尔一手帮着自己的竞争对手起家的。

Intel 4004

到了80年代初,索尼、东芝等日系存储器公司突然崛起,英特尔的存储器在性能和价格上都占不到便宜了,公司的经营状况瞬间由安转危。

为了抵制日本公司的侵蚀,安迪启动了名为“125%工作方案”的企业高效管理思路。

嗯,企业高效管理思路可能太文雅了,说得稍微通俗点儿就是:

加班,加班,996。

在“125%工作方案”实施的6个月里,安迪逼着员工用爱为公司发电,要求他们必须每天义务加班两小时。谁要是敢迟到早退,公司的“耻辱榜”上必然会出现他的名字。

加班就不能忍了,可安迪在1982年的时候还给公司全员减薪,在1983年冻结了所有人的工资。

减薪、压榨员工,一时间英特尔成为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血汗工厂”,谁家要是有孩子在英特尔上班,都得给烧个香念个佛什么的。

于是当时美国的《幸福》杂志直接把安迪评为了

“年度最严厉老板之一”。

但很无奈,在半导体这个行业,瘦死的骆驼就是没马大。安迪折腾了两年也没能逆天改命,英特尔还是沦为了跟在日系厂商后面喝汤的二流存储器公司。

让别人在前面吃肉可不是安迪的风格。于是,安迪开始主导公司转型,向更高端的领域搏一搏,看看能不能把单车变摩托。

现在的结果我们自然知道了,这个所谓的高端领域就是CPU,英特尔自然也转型成功了,不过对当时的安迪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无异于背水一战。

虽然英特尔之前做过几款CPU,也用交个朋友的售价拿到了不少入门型计算机的订单。可在80年代,英特尔真想在CPU这个领域立足,还要翻过摩托罗拉这座大山。摩托罗拉的CPU MC 68000在当时几乎通吃了高端市场的所有机型,这颗芯片含有68000个晶体管,运算能力是英特尔CPU的好几倍,惠普、Sun[1]等用的都是摩托罗拉的产品。

本来就是被存储器行业扫地出门的英特尔,此时却要向一个更高端、更残酷的产业发起进攻。呃……你懂我的意思吧。

不过安迪还是A[2]了上去。

为了省更多更多的钱来研发处理器,安迪决绝地关掉了7个仍在生产存储器的工厂,又一口气炒了7200多人的鱿鱼。省出来的钱,安迪花在了精心策划的“粉碎行动”上。

1980年,安迪发出动员信,率领全体销售工程师开展“粉碎行动”。

这次行动花费了200万美元,同时有1000多个员工参与,目的只有一个——“把英特尔的产品打包成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推销给客户。意思就是你买英特尔处理器的时候,其实买的是英特尔的品牌,同时还能获得附加产品:英特尔在过去十几年的技术积累与信誉、量身定制的设计工具,以及长期的故障处理服务等。

安迪给硅谷好好上了一课:科技公司想要取得胜利,仅靠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还得会讲故事。

这次行动非常成功,直接打动了计算机老大哥IBM。IBM此前做计算机所有的硬件都要自己生产,但为了更快地占领市场,IBM在做个人计算机时决定走捷径,使用现成的、不同设备制造商的组件。刚好英特尔又讲得一口好故事,CPU就选择了英特尔的组件。

IBM选择英特尔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Intel 8086处理器里埋着一个杀手锏:英特尔的新款处理器完全兼容之前老款处理器们的指令集!

指令集就好比是一份处理器的说明书,里面记录了指挥处理器执行各种运算时需要调用和激活的指令。

以往的CPU厂商们,为了提高性能,每做一代CPU,内置的指令集都会有不小的改动,可能这一代的“加法”指令是“plus”,下一代又变成了“pl”,再下一代又简化成了“p”。读的“字”少了,运算速度也就快了,但那些给电脑写程序的程序员就惨了:如果想让自己的程序在新款的CPU上跑起来,就只能把程序重新写一遍,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然而英特尔没这么干:我宁可性能差一点儿,也要兼容以前的程序。就是因为这么一点儿执着,程序员在英特尔CPU上面写程序就轻松多了,英特尔也就自然而然受到了一大批程序员的欢迎。

IBM在20世纪一直都是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在大型机、个人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的成就最为瞩目。2004年,IBM将个人计算机业务出售给了中国的联想集团。

被IBM钦定成官方处理器的英特尔自然也就成了不愁吃穿的大款。IBM的个人计算机IBM PC在发布一年内就占领了3/4的市场份额,英特尔也翻过了摩托罗拉这座大山。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IBM和英特尔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英特尔也顺势成为计算机CPU的霸主。

安迪为了让产品不被淘汰,给研发部门提出严苛的要求:每过18个月,英特尔CPU的性能都必须翻倍。

这个要求其实对应的是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摩尔定律(Moore’s Law),也就是“随着工艺的进步,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相同面积的芯片每过18个月性能会翻一倍”。看似严苛,但也不是无法达到——只不过研发部门的兄弟们免不了要爆肝一顿了。

英特尔后来也在8086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出了80286、80386等等优秀的CPU型号。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稍微提一嘴80386了。它是世界上最早一批32位的CPU,能支持最大4GB的电脑内存条。在此前,最强的CPU只有16位,最大只能支持64KB的内存条,能同时运行的程序自然也就不能超过64KB的总大小。但是英特尔的80386一下子把支持的内存大小扩大到了上一代的64000倍。除此之外,它还首次集成了一颗额外的浮点运算处理器,专门处理科研人员们最爱做的数学逻辑运算,比如现在最火热的AI运算。

上面这段七七八八的,反正结果就是,原本制造CPU的公司们都是自己搞自己的,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CPU公司都开始偷偷抄起了英特尔的处理器设计。

这时安迪再次施展出了抱大腿的绝技,和微软建立起了革命友谊Wintel。

Windows+Intel

当时英特尔的处理器和微软的操作系统都是依托IBM的电脑为生,相当于是人家的工具人。为了有能力和IBM抗衡,英特尔直接找上了当时风头正盛的微软:“咱俩合作,我给你的软件提供最强的CPU和硬件调试团队,你做好操作系统之后宣布只支持我们家的CPU,咱俩双赢,你看行不行?”

正是因为与IBM和微软的接连合作,让英特尔从一家年利润只有2672美元的小作坊,到1997年,变成了年利润208亿美元的“超级航母”。

此时的处理器行当里,除了英特尔和AMD,再找不出来一家能造出像样的CPU的公司了。

20世纪70年代,IBM指定了Intel 8086处理器为IBM PC的芯片,但IBM要求一个芯片要有两家供应商,通过两家公司竞争,既能降低采购价格,又能提高生产效率。于是不情愿的英特尔找到了AMD,手把手教会AMD生产8086的技术,使其成为了IBM的8086处理器第二供应商。

所以说,靠诺伊斯资金支援起家的AMD,因为美国“第二供应商”行规的存在,在发展早期还接受过英特尔的技术大礼包。早期的AMD犹如英特尔身上的“寄生虫”,靠着不断在Intel身上吸取养分才活下来,但是!因为最近几年AMD技术的发展,以及英特尔的“挤牙膏政策”,AMD已有一些反超英特尔的趋势。

在2008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时,英特尔也尝试做手机CPU,但失败了。所以现在手机上几乎没厂家使用英特尔的CPU,用的都是高通骁龙、华为麒麟、联发科这些。

在这儿真的想和英特尔说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除了这本,安迪还有本回忆录《游向彼岸》,对他的经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买本书细细地看看。

没错,处理器行业几乎被英特尔给一口气包圆了。

于是安迪的过往被奉为经典,不断被推演,科技公司里也或多或少出现了加班文化,CEO们的书架上也多少会有一本安迪的管理学著作。

当时的安迪,已经可以被称作CEO中的CEO了,多部安迪的企业管理书籍被引入中国,对国内的企业管理者们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安迪在英特尔的老家美国硅谷则更受追捧——甚至乔布斯当年在回归苹果之前,也曾经跑到安迪那里取经。网景公司的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如此评价他:造就硅谷的人如果只能选一位的话,这个人就是安迪·格鲁夫,他为高规格的硅谷公司设立了典范。

然而,在带领英特尔走向巅峰,成为万千CEO的精神教父之后,安迪自己的身体垮了。先是1998年的时候,安迪被检查出了前列腺癌;之后又祸不单行,仅仅过了两年,又被诊断出帕金森综合征。

安迪最终于2016年3月21日逝世,享年79岁。

安迪这一生,差评君觉得远比很多企业家都要精彩:在匈牙利饱经战火,又在美国大展身手;以技术人员出道,却接过创始人的旗帜,带领英特尔成为芯片行业的巨人。好莱坞如果把他的经历拍成电影,绝对是一部励志又刺激的大片。

有人说安迪是神,但差评君觉得他不是神:一口气开除7200名员工、把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咆哮式训话、狼性文化,这些事别说神,正常人也做不出来呀。

可安迪在公司面对风险时,有勇气做出大胆的“转型”决策,敢于背上“血汗工厂”的压力逼着公司向前进,而这一切的起因,仅仅是他不想让自己所在的公司成为一家跟随他人脚步的二流公司。

所以安迪不是神,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他只是一个偏执到极端,偏执到谁都无法超越的偏执狂。


【注释】

[1] 一个曾经在计算机界如雷贯耳的公司,后来没落后被甲骨文收购。公司卧虎藏龙,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谷歌的前CEO埃里克·施密特都曾在这里工作过。

[2] 游戏术语attack(进攻)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