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
- 张云主编
- 4948字
- 2021-06-03 13:28:12
思政教育“八个相统一”在金融学课程中的实践与反思
魏 玮 孟可欣(1)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深刻阐明学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就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做出部署、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重要遵循。”(2)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3)这“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的科学概括,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4)
不仅如此,微观上来说,这“八个相统一”还可以对每一门课、每一节课的思政内容提出指引,用这“八个相统一”来检查每一次备课的内容,反思每一次课的授课效果,推动每一次课的改进。以金融学课程为例,金融学课程本身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实用性,特别是涉及学生怎么看待金钱和财富,怎么理解贫富差距与公平和正义,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都有很深的影响,思政本身就是金融学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八个相统一”正是衡量金融学课程的标尺。
一、金融学课程应用“八个相统一”的实践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政治性,意味着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学理性,即学科专业理论。两者在思政教育的统一,意味着教与学的过程中都要既学理论知识,也要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原则。
融通资金的各种形式都是金融,股票市场资金流动激励企业做大做强,商业借贷引导资金流动,缓解资金紧张;可高利贷茹毛饮血,不仅利滚利,更有各种错综复杂收取高额费用的方式,有的甚至披上“校园贷”“消费贷”的外衣,走进校园,祸害学生。金融学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金融学的理论,也要告诉学生类似高利贷的金融形式就是政治不正确,既不能自己受诱惑,也不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从事高利贷活动陷害他人。从事正常资金融通的行为没有问题,但支持破坏社会稳定的筹资活动就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丧失了政治性。金融是政治的重要支撑,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培养金融人才的必达项。
(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知识和价值在不同领域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定义,落实到金融学的课程中,知识是一条条公式和定义,是对金融体系各要素的理解和表达,其价值体现在能否产生效益,产生增值。价值性和知识性,相辅相成,互生共赢,没有知识,价值就没有抓手,没有价值,知识就无用武之地,只会渐渐消沉。要注意的是,价值性和政治性一样,包含了方向与原则,思政教育强调的就是正确的价值性,分辨并远离错误的价值。
掌握了关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知识,结合当下资管新规,就明白理财和存款以及保险在兑付上的区别,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学生家庭投资规划都具有很高的价值性。明白了风险和收益均衡的理论知识,也就能真正为自己和投资者创造适合他们的价值。但是,如果利用监管漏洞,利用自己所学的金融知识,开展非法融资,就直接丧失了价值性。金融学本就在应用经济学领域,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也是金融学课程的内在要求。
(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建设性,就教学来说,也就是在原有课程知识、理论和价值的基础上有新的构建,有创造性。时代在前进,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唯有跟上时代步伐甚至引领时代,才能创造更大价值,金融学的课也才更有意义。建设性的基础正是批判性,辩证地、唯物地、批判性地看待现有知识体系、各种现象和事物的优缺点,才能有所发现,才能有所建设。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就是培养思想健康的人,会独立、辩证地思考。
讲授货币政策的时候,我们批判性地分析每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缺点,也看到我国央行不断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经验,相继推出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中期借贷便利,并于2019年8月推出贷款基础利率,货币工具的不断完善正是在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合力推动下进行的。金融学的教学更应该切合时代的发展,带领学生跟上现实世界,实现教学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知行合一,方能成事。落实到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结合所处的时代,我们不仅有各种软件工具模拟操作,也有同学们家庭相关的各种金融需求,为学生实践自己所学理论提供了便利。我们教金融市场,教股票期货,教各种金融投资理论,我们也有实践操作课程,上机模拟操作,这些课程的组合,正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对于思想政治上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更加重要。商业银行失败案例中,很多关键业务人员都是知道理论,知道对错,但是面对高回报等诱惑,却忘记了风险,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同学们之间的借贷也一样,可能明明知道借出去的钱用去挥霍,并且没有可靠的还款途径,依然可能受同学间感情的影响。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才能让知识和理论真正创造价值。
(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如同社会核心价值观一样,大的方面统一概括为12个词,24个字,但具体表现细节可以各有不同。金融学课程的思政教育也一样,以党和国家意志出发,在大是大非原则性问题上保持高度统一,但具体到我们金融学的各门课程,就可以结合当下热点、时事、教师的经历、班级的规模、学生的不同情况等,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思政教育的教与学,是相互融合的,无论是在年龄、阅历、知识储备、实践经验上,教师都具有天然的教育优势,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特别是帮助学生从未成年人过渡到成年人,思想上也要跟着成熟起来。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主体性也时刻提醒教师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学生的思想政治要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是重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
(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这一条着重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育人如树木,要灌输营养、灌输水分,同时也要启发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灌输的营养得以发挥效用。我们给学生讲借贷,讲从私人借贷发展出的商业借贷到商业银行,讲中央银行存在的必要性,也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有监管,监管的方向是怎么样的,促使学生理解整个金融体系的运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养。
(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显性教育是公开的、有组织的教育,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它更侧重于用文化、环境、情境、行为去感染、启迪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听到教师讲信用、讲金融风险,课下却发现教师从事非法集资,对央行监管视而不见,不仅课堂教学的效果全然丧失,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对课程及课程所包含的思政要素充满怀疑。因此,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否则只能南辕北辙,事倍功半。
二、应用“八个相统一”的教学问题反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从“思政课程”逐渐转变到“课程思政”,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学科,金融学课程的思政要素有很多可以结合当下进行分析。虽然有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八个相统一”的原则作为指引,但如何将知识教育、理论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起来,依然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
(一)教师没有对思政教育进行充分准备
虽然教研室提炼了金融学课程,如金融学每一章的思政要素,但具体到教师讲的时候,经常比较随意,把思政要素当作一个知识点去讲解,而不是融合在课程本身。这个问题,实际是对思政教育没有充分重视与准备,没有给思政教育预留足够的准备时间以及课堂上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导致最后往往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与效果。
(二)教师自身实践经验不够
讲到期货的风险,教师本身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变成了强行完成授课内容,有照本宣科的嫌疑。虽然期货有风险,或者期货不在个人选择的投资范围内,但是也可以借助模拟软件等进行预先的实践,才有亲身感受告诉学生。
(三)课程思政的多样性没有得到体现
不同专业不同班级课程安排不一样,前序和后续课程也不一样,课程思政的多样性没有得到不同的体现。另外,处的成长阶段不同,不同兴趣志向、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差别较大。如果一味一模一样地进行思政教学,可能会让学生失去兴趣,也会达不到效果。
(四)说得太多,听得太少
由于课程时间所限,教师往往将更多精力和时间花在讲课上面,讲自以为学生不懂的,讲想重点介绍给学生的。教师想灌输自认为正确的给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听学生到底怎么想,学生想听什么。但是如果缺乏了学生的反馈,教师的输入又有多少能得到想要的效果呢。
三、应用“八个相统一”的思政教学建议
思政教育跟所有教育一样,考虑最重要的就是教育主体——学生。高校思政教育的主体——大学生的特别之处在于,通常他们年龄上已经成人,但却突然从高中紧张的学习到了较为放松的大学环境,作为步入社会生活的过渡时期,高校思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此阶段逐渐形成并稳定,思想思考的方式方法也较为成形,政治方向及相应的原则也更加清楚,不仅如此,他们有了一定数量的金钱可供支配,还有了更多时间可以花钱,可以做学习以外的很多事。思政工作教育得当,我们就培养了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青年,做得不好,可能只会培养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八个相统一”给了我们原则和指引,实际上也给了我们更高的要求。结合这些,建议如下:
(一)听学生谈困惑,明确学生需要的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学生,知道学生具体情况,了解学生的困惑,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为学生提供指导,才能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本科初期,学生刚结束高考的压力,此时大部分学生尚未确定职业生涯规划,高校课程安排往往以通识类课程为主导,专业类课程为辅且尚未分流。学生之间的课程相关性较高,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专业兴趣的同时,不妨引导学生锻炼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能力,进行集体座谈教育。本科中期,学生对自身认知以及职业认知进一步加强,专业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毕业之后的去向,如直接就业、考研,还是做西部志愿者回报社会等,进行包括人生理想教育、道德理想教育、职业理想教育和社会理想教育四方面的理想教育。本科后期,学生各方面发展趋于完善,此时应加强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评判能力,知法守法,维护社会稳定。
(二)准备更多,实践更多,互动更多
作为教师,思想上重视课程思政后,就应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分配给课程思政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政需求后,就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选择情境来灌输思政理念,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案例教学在过往的教学经验中都被认可,正是因为其联系实际,让学生有代入感,而不只是空洞的理论。思政教育也要运用更多案例,更多运用可以让学生有代入感的案例进行分析。互动的过程就是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反馈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让教师掌握学生思政状况的方式。这也是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重要方法。
充分准备的一大利器就是列清单,可以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有无开展思政要素、有无互动可能的检查。列入清单,就不容易遗忘,也更有助于分配时间。
(三)不断反思、不断改善
每一次互动都会给我们新的启发,也会发现新的问题,唯有不断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让课程思政工作越做越好。
相信有了“八个相统一”作思政教育的指引,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肯定会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19-08-20.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
[2]沈嘉祺.论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2(1):54-56.
[3]任宇涵.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形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13(25):102-103.
(1)魏玮,经济学博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消费经济研究。孟可欣,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17级金融学本科生。
(2)新华社.论习近平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2019-03-19/2019-08-20. http://www.xinhuanet.com/nzzt/21/.
(3)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19-08-20. 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
(4)人民日报评论员.习近平为何如此强调思政课?这四篇评论员文章告诉您答案[EB/OL].2019-03-25/2019-08-20.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9/0325/c1003-30993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