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本易焦虑,如何控制情绪

我们发现,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生性安静,他们有很强的情绪管理能力,也就更能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还有一种人,他们性格外向,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到了一个新环境,外向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做到随遇而安。而在情绪上,他们却更容易焦躁不安,他们常常会担忧:要是我失业了怎么办?同事不喜欢我怎么办?我好像老了……令他们焦虑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这些情绪会一直纠缠着他们,哪有快乐可言。而那些快乐者,他们始终能淡然面对一切,每天都开心地生活。

因此,对于这些生性本易焦虑的人来说,有必要明白,很多都是明天才会发生的事,现下的你只有摆脱这些恐惧和焦虑,才能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明天。

有医学教授认为,心理不健康是导致身体不健康的主要原因。例如,有人在身体不适时,就认为自己得了重病,整天陷入恐慌之中,而其实,也许这些只是小病或者根本没有病,只是他的恐惧心理在作怪。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消除恐惧,保持心理健康,才能让身体也健康起来。

事实上,很多时候,面对一些问题即使你再怎么琢磨,事情也还是会按照既定的轨道往前发展。既然你所忧虑的问题是你无力改变的,那么,与其在无所谓的焦虑中度过每一天,还不如坦然面对,快乐地度过每一天。

有这样一名癌症患者,在医院检查出他的病情时,已经是癌症晚期,医生宣布他只有一年的生命。

在得知自己生病之前,他是个过于胆小谨慎的人,总是担心很多东西。让人惊讶的是,当得知自己身患不治之症之后,他突然想开了,他变得豁达开朗,坦然地接受疾病。

他没有选择接受治疗,因为到了癌症晚期,治疗只能缓解疼痛,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很久以来,他一直很向往到世界各地走一走、看一看。当得知自己只有一年的生命时,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一切身外之外,还卖掉了自己的房子,选择环球旅行。跟着一艘大船,他走遍了世界各地,最后,他来到了中国。很久以来,他一直对中国功夫很好奇,尤其是气功。到了中国之后,他找到一个深山之内的寺庙,跟随在那里潜心修行的高僧每日坐禅。经过一段时间的坐禅,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原本日渐衰竭的身体居然渐渐地恢复了力量。他每日跟随大师吃斋念佛、坐禅诵经,一年多过去了,他已经领悟了很多佛家的道理,精力和气色也越来越好。不过,既然已经放下了,他并没有欣喜若狂地去医院检查自己是否已经战胜了癌细胞,而是继续在自己的最后一站——这座中国深山中的古庙里安心地吃斋念佛、坐禅诵经。

我们不得不怀疑,这名癌症患者已经在彻底放空自己之后战胜了癌症。当然,答案很有可能是肯定的。其实,癌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长期的紧张、焦虑、不安,特别容易导致癌症。反之,假如一个人积极、乐观、开朗,能够心胸豁达地面对凡尘俗世,自然就能少了很多烦恼,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内心焦虑往往令我们看不清楚真正的自己,也就不能及时察觉自身的缺点,不能用最快的速度修正自己的发展方向,也必然会在学业和事业中落伍,被无情的竞争所淘汰。

那么,你是否是个容易焦虑的人呢?你是否很容易忧虑?你是否像林黛玉一样多愁善感?你是否因为天气不好而心情烦躁?你是否会莫名其妙地悲观沮丧?每当周围有人在吵架的时候,即使与你无关,你是否也会变得烦躁、紧张?你是否经常感到惶恐不安?面对众多的选择,你是否总是无所适从,很难下定决心?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如果你有三个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显而易见,你是一个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的人,你很容易受到外物的影响。

那么,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会为自己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灵屏障,学会从淡定的生活态度中获取能量。这样一来,外界的消极情绪、负面能量就不能轻而易举地影响到你,从而,你可以更加平静地生活、工作,也变得更加从容淡定。

其实,在这方面人们应该像新生儿学习,虽然他们每天都无所事事,除了吃喝拉撒睡,就是自言自语,但是他们丝毫不会觉得枯燥,更不会着急、焦虑。究其原因,是婴儿的心灵非常纯净,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身心之上。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加专注、淡定呢?首先要学会放空,让自己专注于身心。那么,什么叫放空?假如把人们的大脑比喻成一个容器,那么,放空就是把这个容器中使你焦虑不安的事情都忘记,或者把那些使你紧张得夜不能寐的情绪统统释放出去,取而代之的是淡定、豁达。

总之,如果你是个容易焦虑的人,你需要认识到的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人力所不能改变的,你也需要发挥开朗的个性特点,快乐地度过每一天。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把每一天都当成世界末日,努力地、用心地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