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用共情诠释真爱
◆了解良好的共情模式
◆学会共情三句话:“我想你很生气/难受/难过吧”“你那么做,肯定有你的理由”“我知道你并不想这样做”
很多时候,孩子总是不想跟父母好好说话,尤其是在父母不准孩子做某事或者否定他的某种做法时,在跟他摆事实、讲道理,道理讲得连自己都被感动时,孩子却表现出一脸的厌恶、嫌弃,最后还不忘丢下一句:“真烦,唠叨!”此时的父母或者一脸疲惫、无奈,或者干脆用父母的身份粗暴地让孩子屈从。但不管怎样,父母此时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家长的权威被挑战了,在孩子的教育上已黔驴技穷!
一位11岁孩子的妈妈就曾面临这样的问题,抱怨说没办法和孩子沟通,只要自己一张嘴,孩子马上就提高嗓门说她唠叨。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明白了与孩子之间的正确沟通模式。那次是她带孩子去上花绳训练课。路上,她发现孩子没带跳绳,就问他怎么回事。孩子说放学校了。她便开启了讲道理模式,说会不会弄丢,会不会被其他孩子拿走或者拿错。而孩子一如既往地不爱听,且一脸不耐烦地说:“妈妈,你又唠叨,我都写名字了,大家的跳绳都放在学校里。”
听完孩子的解释,她马上意识到了问题,于是不仅肯定了孩子的做法,还向孩子诚恳道了歉。接着又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和孩子沟通作业问题,问他是不是不需要监督了。没想到,接下来孩子非常理性地说他需要妈妈的监督,有了妈妈的监督,他能够很快将作业写完,而不至于拖到很晚,又累又困。不仅如此,一路上孩子都很开心地跟妈妈聊着他在学校的事儿,这在以往的很长时间里是完全没有的。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共情”,又叫作同理心、同感、移情、投情等,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按照罗杰斯的说法,共情指的就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感觉,对他人的情绪情感达到的感受力、理解力。
上面这位妈妈其实就是与孩子建立了共情,在意识到问题后,不但肯定了孩子的做法,还道了歉,让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
不过“共情”是一种要求很高的能力,因此,父母还要多掌握一些与共情相关的知识内容,其中就包括良好的共情模式。
与孩子建立共情,首先还需要了解共情的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与孩子相处,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用母子两个的对话举例来说:
孩子:每次跟你说话你都吼我,我都怕跟你说话了!
妈妈:听你这样说,我觉得你很沮丧,也有生气(情绪确认),你希望能跟妈妈更好地相处,好好地说话(理解),你可以试着说出你的感受,然后再试着听听妈妈的理由(建议),你觉得呢(询问)?
通过这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共情模式与孩子交流,孩子基本上都愿意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了解了共情模式,我们还要试着说好三句话,这三句话也可以看作是与孩子共情的几个小妙招。
◆第一句:我想你很生气/难受/难过吧
这句话也可以直接当作情绪确认,逐步打开孩子的心扉。
有位妈妈曾说过她女儿的一件事。女儿和班上一个同学非常要好,周末或者寒暑假期间,两个人总要约在一起玩儿。可是有天晚上放学回家,女儿却闷闷不乐,吃饭、写作业都非常安静,完全没了往常的活泼。
她试着跟女儿聊天,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女儿一直不愿多说。她耐心等到女儿写完作业,然后坐过去说:“我想这件事一定让你很难过,你愿意跟我聊聊吗?”
听她这样一说,女儿的眼泪刷地一下就流了下来,原来她和好朋友因一支笔吵架了,两个人表示以后再也不要做朋友了。
“你很珍视你们之间的友谊,因为友谊给你带来了欢乐,你真的愿意因为一支小小的笔就失去这份友谊、失去欢乐吗?”
女儿没有说话,但看得出来她在思索。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女儿一脸的愉悦,进门就跟妈妈说,她和好朋友又和好了。
在这件事中,这位妈妈并没有说什么大道理,却轻松化解了女儿的心事。
◆第二句:你那么做,肯定有你的理由
有位妈妈被儿子班主任叫去办公室,原因是儿子在上课期间打了同桌,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当时这位妈妈非常生气,表示回家后一定要好好教训儿子一顿。班主任说她已经批评孩子了,回家后让妈妈不要动怒,问问孩子原因,并且让孩子以后不这样做就行了。
儿子放学回家后,妈妈强压着怒气,说她被班主任叫到学校了,儿子一听,马上便紧张起来。但是妈妈记着班主任的话,没有动怒,而是将儿子拉过来和自己一起坐下说:“我想你在课上打同桌肯定有你的原因,对不对?”
听妈妈这么一说,儿子便将他打同桌的原因说了出来,原来是同桌三番五次地“骚扰”他,在课上动他的东西,还动手轻轻打他,他警示他之后没用,他才动了手。说完之后,儿子又说了两句话:“妈妈,我知道课上打人不对,我以后保证不会再被叫家长了。”
上面这位妈妈没有粗暴地呵斥孩子,没有摆事实、讲道理,只是给了孩子一个说出心里话的机会,而这句话正是这个机会。
◆第三句:我知道你并不想这样做
一个即将上初中的六年级孩子,卧室、书桌还总是一片狼藉,为此没少受妈妈的吼。一天周末的上午,当妈妈再次进到孩子房间并且想要冲孩子发脾气时,她忍住了,而是心平气和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其实并不想做一个邋遢的孩子,是不是?”这时候孩子转过头来看着妈妈说:“谁想成为邋遢的人,谁让你总是吼我呢。我起初偶尔不收拾房间,只是因为平时上课再加训练太累了,你就吼我,还骂我懒。我还不愿意你帮我收拾呢,将我的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后面两个人的对话变得轻松起来,而孩子也开始自己收拾房间。
每个孩子产生的行为、情绪等背后一定有他的原因,父母此时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内心,与孩子共情来理解孩子,这样,孩子自然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