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责完美,怎会有幸福可言

哈佛教授本·沙哈尔如今已深受学生喜爱,在课堂上,他讲述了这样一段自己教授幸福课的经历。

刚开始讲幸福课时,本·沙哈尔极想把课程讲好,很想扮演一个无所不知、幽默大方的人,成为一位完美的导师。为此,他特地跑到喜剧演员培训班学习。但他不是那种能开激烈的玩笑、做夸张表演的人,无论怎么学,他也达不到想要的戏剧效果。

追求完美,做别人眼中最优秀的老师的想法让他身心疲惫,他渐渐发现这样的讲课效果并不理想,还会慢慢害了自己,让自己失去特色和本色,也害了学生。他总结说:“我每次都很紧张,怕被发现面具下真实的样子,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样不仅害了我自己,也伤害了学生,等于给学生树立了一个‘完人’典型,告诉学生走一条永远走不通、错误的路。打开自己,袒露真实的人性,会唤起学生真实的人性。在学生面前做一个自然的人,反而会更受尊重。”

本·沙哈尔对学生强调说,要学会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拥有的独特性;要摆脱“完美主义”,要“学会失败”。

完美的人生,固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即使是本·沙哈尔这样的知名教授,也难以实现,更何况是普通人了。

追求完美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但如果过分追求完美,而又达不到完美,必然会产生浮躁。过分追求完美往往非但得不偿失,反而会变得毫无完美可言。

曾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男人来到一家婚姻介绍所,进了大门后,迎面见两扇小门,一扇写着“美丽”,另一扇写着“不太美丽”。男人推开“美丽”的门,迎面又是两扇门。一扇写着“年轻”,另一扇写着“不太年轻”。男人推开“年轻”的门——这样一路走下去,男人先后推开九道门,当他来到最后一道门时,门上写着一行字:“您追求得过于完美了,到天上去找吧。”

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说明一个道理:真正十全十美的人是找不到的,过分追求完美,最后只会落得失望。

很多人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丢失了更远的目标,同时也失去了真正的自我。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人做事要有大局观,要细致入微,同时更要懂得不吹毛求疵。为了从99.9%跨越到理想中的100%,为那最终的0.1%付出多出正常标准很多倍的时间、精力等资源,或许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要知道,事情到最后的那0.1%最难获得,和前面根本不成比例,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它是事情的关键也罢,如果无关紧要、可有可无,那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刻意地去强求它。

心理学家认为,过分追求完美是一种强迫症,是产生幸福感的最大的障碍,其多见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2:1,主要特征是苛求完美。这些人对自己要求严格,追求完美,同时又有些墨守成规。他们谨小慎微,因为过分重视事物的细节而忽视全局;优柔寡断,面临意外时不知所措。由于行为表现得过度认真、拘谨和执拗,缺少灵活性,也由于过度自我关注、自律和刻板,他们很少有自由悠闲的心境,缺乏随遇而安的潇洒,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试想,这样的人,他的幸福感是不是会少之又少呢?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是主角,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也许只是龙套。活出真正的自己,坦然面对生活给予的一切,不要让苛求完美的心,使生活失去原本的真实。

一个艳照高照的中午,我去拜访一位刚刚喜得贵子的朋友。一进门,着实热闹,众多熟悉的朋友都在此,彼此寒暄了几句,问候朋友身体安康之后,环视朋友的新家,感觉主人是个讲究生活品质的人。虽不富裕,屋子却布置得简单而富有情趣。向阳台望去,很扎眼地悬挂着几盆花花草草,红绿相间,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我发现一个问题,这几盆花草有真有假,你们看出来了吗?”我正在愣神的工夫,一位细心的女士说。

“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有人反问道。

“谁能不用手去摸,不靠近用鼻子闻,在五米以外准确地指出真假,我就送给谁一盆郁金香。”主人有些得意地说。

听到主人的话,大家都兴致勃勃地仔细观察起来。

只见眼前的几个盆栽,都长得极为茂盛,看起来个个碧绿如玉,青翠欲滴。花儿也开得艳丽,汪洋恣意。猛然看去,的确难辨真假。可是用心观察,你还是能发现其中的不同。我偶然发现有三盆花依稀能够找到枯萎的残叶,有的叶片上还有淡淡的焦黄,显示出新陈代谢和风雨侵袭的痕迹。可是另外两盆,绿得鲜艳,红得灿烂,没有一片多余的叶子,没有一丝杂草,更没有一根枯藤。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的结果,它们显得完美无缺。看着它们,似乎这完美的东西远不如那些夹杂着残枝败叶的新绿更令人愉快。

其实,人生原本就是极为真实、简单的,且存有不可避免的缺陷。有些人对完美生活的幻想超出了生活本身。刻意装点的生活,就如那盆假花一样,虽然看起来很精致,但总会缺乏生气,缺少生命经历过的真实。如果时时都是如此的心境,事事都是如此的状态,那么生活的一切虽看似华丽或精细,但它始终缺少灵魂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