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过度包办,让孩子无事可做

孩子为什么拖延?因为父母什么事情都为他做了,所以他无事可做。一般而言,当孩子在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可以慢慢教会孩子学做自己的事情,到五六岁孩子就能基本做到生活自理,再大一点就可以帮助父母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孩子才四五岁,让他做家务合适吗?”不少父母表达了自己对孩子做家务的矛盾心理,一方面觉得应该从小锻炼孩子,让孩子做些家务,但又觉得孩子还比较小,不知道让孩子做家务是否合适。

其实,教育专家建议,应该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意识,父母应该相信孩子会做好,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帮父母拿衣物、鞋子、小凳子,如果孩子有兴趣,也可以教孩子扫地、擦桌子、整理衣物等,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而且,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本身也会感受到乐趣。

经常丢三落四,找不到自己的书和作业本,漂亮的书包里乱得像“纸篓”,这在许多孩子身上时常发生,而造成这样结果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他们总认为孩子还小,一些事情还不会,他们却不懂得教会孩子怎么去做,连整理书包这样的事情也一手包办、代替。长期这样下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差,现在可能只是书包乱糟糟的,以后他的生活都是乱糟糟的,没有任何的条理性。作为父母,没有必要对孩子有求必应,而应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意识。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动手能力差,对父母依赖性强,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需要教育孩子,让孩子明白他们已经不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了,已经长大,自己能做的事情要自己做,特别是自己的学习用品、书包一定要自己整理,这样,就不用担心东西会找不到。

另外,父母要先从和孩子一起整理书包开始,教孩子学会看课程表,逐渐地让孩子依据第二天的课程安排来整理书包。为了让孩子学会有序地生活,父母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担心孩子做不了,要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

小贴士

1.让孩子学会有序地生活

学会有序地生活是追求高品位生活的表现,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有序的生活环境有利于孩子形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孩子将受益终身。这时候不妨让孩子从收拾自己的书包开始,逐步培养孩子有序的生活习惯。唤醒孩子的独立意识,改变孩子事事都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当孩子乐意主动动手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看到成功,体验到快乐。

2.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太小,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在这样的思想下他们将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揽了,表面上是爱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因为总有一天孩子要脱离父母的庇护,展开翅膀自由飞翔。所以,父母要教给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可以教孩子自己穿脱衣服、穿鞋系带,自己铺床叠被,自己吃饭,自己洗脸洗手,自己收拾整理玩具和学习用品。在学习中,父母要先示范,然后让孩子在父母的指导下练习,直到孩子独立会做为止。

3.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家里的事情用不着孩子操心,实际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让孩子放松心情,真正地做到劳逸结合。父母应该让孩子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如与父母一起打扫清洁,择菜、洗菜,还可以让孩子学做饭,做一些简单的菜,让孩子到不远的地方买些日用品,等等,这样即便是父母外出了,孩子也能够照顾好自己。其实,这些事情在孩子看来是新鲜的,也是快乐的,做完之后他也会有成就感,觉得自己能帮助父母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