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正确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现在的孩子,父母宠爱娇惯,让孩子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当孩子在进行一项活动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孩子还没有去尝试就喊着说:“我不会。”他们在遇到困难时就灰心丧气,甚至选择逃避。

时间长了,他们就成为惧怕困难的孩子,甚至被困难打倒。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也很着急,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父母则直接插手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孩子竞选班干部失败了,妈妈拍着孩子的肩膀说:“今天咱们宝贝真勇敢,可以表达出自己想当班干部的想法。”一句话说到了孩子的伤心处,他忍住要掉下的眼泪,妈妈又说道:“小小男子汉,不应该哭鼻子的,你记得上次你当选中队长,败在你之下的同学有没有像你一样泄气的?”孩子想了想,摇摇头,妈妈又说道:“就是啊,可能上次你同学也想当中队长呢,但他并没有泄气,反而继续努力,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支持,你也一样,要想开一些,继续努力学习,积极配合同学的工作,做一名合格的少先队员。”孩子不言语,妈妈又说道:“这次你没有被选中,那肯定是你身上有不足的地方,你现在需要做的是检查自己身上哪些地方不足,然后积极改正,在下一次竞选中拿出自己绝对的优势,好吗?”孩子点点头。

其实,当孩子遇到困难,需要的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而不是父母的大包大揽。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随时都会遇到困难,总有一天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所以,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小贴士

1.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父母应该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的长处,孩子就会在赞赏的目光中骄傲自满,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不能接受失败;如果父母对孩子充满过高的期望,则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伤害孩子的自尊。不能正确评价自我的孩子缺乏一定的自信,就会选择逃避困难。因此,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评价自我,让孩子对自己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有所预测,这样,孩子对战胜困难就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学会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这样会让孩子变得娇弱,以至于遇到困难就不知道怎么办。所以,父母应该放弃大包大揽的做法,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完成自己能做的事情。例如,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父母应该鼓励他们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学会独立面对一些问题,包括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困难。

3.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着显著的影响。如果父母给孩子树立了不畏困难、战胜困难的榜样,就有助于增强孩子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让孩子明白世界上并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而是需要不断地战胜困难,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为榜样,培养战胜困难的能力。当然,孩子最好的最直接的榜样就是父母,“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对待困难的态度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态度和行为。

4.适当地批评和忽视,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能力

父母在与孩子一起玩游戏的过程中,总是喜欢让着孩子,让孩子取得胜利,结果让孩子养成争强好胜、自以为是的心态,一旦遭遇困难,就会沮丧或者丧失信心。所以,父母需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批评和忽视,指出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偶尔也让孩子尝尝失败的滋味,让孩子学会自我调节。

5.鼓励孩子战胜困难,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有的孩子在遭遇困难的时候就产生消极情绪,往往会垂头丧气,选择逃避。其实,要想孩子能够独立战胜困难,就要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当孩子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引导孩子采取正确的态度去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例如,当孩子害怕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别怕,你一定能行的!”不断地给孩子打气,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