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社交篇——家庭是孩子最初的社交圈
- 儿童青少年行为心理学
- 荣文婷
- 17241字
- 2021-05-06 15:00:31
第1节 打架:孩子自我意识成长的分水岭
小震今天在幼儿园打架了,原因是另一个小朋友先打了他,他还手的时候被老师看到了。
妈妈虽然批评了小震,但是心里也犯着嘀咕:
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打,到底该怎么办?
跑开?会不会让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欺负?
打回去?会不会以后成了小霸王?
告诉老师?会不会让孩子被小朋友排斥?
像小震妈妈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孩子三天两头在幼儿园制造问题,有时是被人打,有时是打别人,孩子这样的行为怎样引导才好呢?
【孩子打架行为的心理解读】
遗传因素对孩子攻击行为的影响
正如上一章所谈到的,男孩体内的雄性激素(睾丸素)水平要高,这是导致男孩比女孩在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上都略胜一筹。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还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通过对555对双胞胎进行跟踪和分析,他们发现6岁以前出现攻击行为的原因主要是遗传因素,在成长过程中攻击行为会减少,而6~12岁时孩子行为变化是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
需求没有被满足
幼儿期间出现的攻击行为,大多数是因为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婴儿期孩子缺乏道德化的本能,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冲动行事。直到自我出现后,儿童才能够对自己的善良行为感到自豪,对自己的违反道德的行为感到愧疚。
婴儿在1岁左右会出现彼此争夺玩具的冲突行为,这是攻击行为的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冲突只增不减,但是早期的冲突行为,不一定会发展成为未来的攻击行为。父母的解决策略却对未来孩子的行为有一定的帮助:当成人可以友善地化解冲突时,儿童会效仿父母的行为,他们往往会在以后面对冲突时,做得更好。
家庭环境对孩子攻击行为的影响
研究发现,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比中产阶级的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攻击行为和更高水平的犯罪率。低收入家庭的父母更倾向于用体罚来压制孩子的攻击和反抗行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为孩子的攻击行为提供了榜样。低收入家庭的父母也更倾向于用攻击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并鼓励孩子在面对同伴的侵犯时,采用同样的办法。
心理学家帕特森提出了强制性家庭环境的概念,他指出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大部分交往都围绕着一方如何试图制止另一个成员对自己的挑衅。家庭成员之间很少有亲切的交流,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互相争吵或者挑衅,这种消极的教养方式会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强化。
电视、互联网、游戏暴力对孩子攻击性人格的影响
父母会利用现代科技来限制孩子观看到暴力内容,很多手机、电视都有相关的配套软件。但是还有一类暴力内容是容易被父母忽略的:被孩子们喜欢的英雄角色类的游戏或者电视节目。父母恐怕不相信,电视节目中的暴力行为有将近40%是由孩子们喜欢的英雄角色做出来的。孩子们在观看这些喜欢的英雄人物后,他们记住的往往不是那些搞笑的温和的生活场面,而是“战斗”。
同样,电子游戏是当下难以避免的儿童娱乐项目之一。电子游戏中更充满了各类暴力、打斗、攻击取胜的游戏内容,更容易帮助孩子养成攻击习惯。特别是游戏的形式,儿童会不自主地开始设计、实现攻击行为来获取最后的胜利,在获得成功后,他们整个的攻击行为再次被强化,相对于电视节目,游戏的教唆作用更明显。
攻击是孩子社会化的一个过程
每个社会都有一系列的情绪表达规则,攻击也是一种情绪表达方式。儿童在2~7个月开始出现愤怒、悲伤、快乐等情绪,到18~24个月时才能够开始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随着孩子长大,他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才会逐渐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如何表达情绪、如何用沟通的形式来处理冲突,学会自己疏导自己的攻击冲动,所以孩子在2~4岁会出现一个攻击高发期,随后会越来越少,只有少部分的儿童会形成习惯性攻击。据统计,学前期攻击性较高的男生到了青春期,只有八分之一还具有很高的攻击性。
【家长该怎么做】
尽管说服引导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实际上,没有一种教养方式会对所有儿童都起作用,最有效的方式,是能够适合儿童行为和其他特质的方式。
建立和谐的环境
对于5岁前的幼儿,尚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这个年龄的孩子对道德的认知并没有形成,也没有形成利他主义品质,即分享行为只有在成人教育或者同伴主动提出要求的时候才会发生。对于这一个阶段的孩子们,避免他们出现攻击行为的最好方式是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并有足够的食物、玩具等,这能有效回避他们因为需求不被满足而产生的攻击行为。同时也尽量回避他们接受攻击行为内容的刺激:电视节目、动画片、攻击性玩具等。
利用正面强化来鼓励孩子
鼓励采用正面强化的方式来帮助孩子建立正向积极的行为方式。当孩子出现争抢、打闹、攻击等行为时,除非是非常严重的行为,家长可以采用尽量忽略的方式,而当孩子出现合作、分享等积极的解决方式时,家长要表现出积极、正向赞美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强化。这对减少孩子希望用攻击来引起家长关注的攻击行为很有效。孩子们很快就会了解怎样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尽量保持平静和耐心
孩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家长的行为举止和态度,特别是在他们想要发泄情绪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的一举一动都是对孩子一个引导。我们要尽量保持平静并客观地帮助孩子看到他的愤怒情绪,帮助他们意识到他们正处于生气状态,帮助孩子学习了解自己的情绪,告诉他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如何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处理自己的情绪。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和同理心,学会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放下自己的情绪会轻松很多。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反应态度,如果家长表现得过于激动,或者过于强硬地指责孩子,实际上对孩子的行为是再一次的强化。孩子在被责骂的同时,也学会了责骂的处理方式。父母与孩子的交往模式,会无形中被孩子学习、消化,最后内化成孩子的社会交往模式。
各打五十大板
我们可以耐心地去听孩子们说完相互指责的话,但是不要让自己陷入分辨是非、到底是谁对谁错的泥潭里,不要把自己当成裁判员。最好的方式就是:各打五十大板——相同的惩罚,给到每个参与者。这会让孩子们知道,无论开始的原因是什么,结果都是一样的。他们彼此攻击,各打五十大板的惩罚方式就是告诉他们这次战斗没有获胜方,每个人都要为这次争夺付出被惩罚的代价。
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
告诉孩子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告诉孩子家庭对他的行为要求的底线,底线是不可以随便逾越的。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在他们违反规则时他们会受到怎样的惩罚,他们的攻击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和如何弥补自己的过失。当然,这些都需要在心平气和的时候来完成,如果孩子已经处于攻击边缘的情绪状态中,我们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先平静下来,或者带他离开事发现场。
第2节 礼貌:帮孩子学会共情
小琪是一个5岁的小朋友。他妈妈最苦恼的事情是他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喜欢乱翻东西。特别是在别人家的时候,每次都弄得很尴尬。
小蕊是一个8岁的小女孩,她在学校里特别有礼貌,同学、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可是她的妈妈却很苦恼。
“她经常在家里指挥我们,对我俩(小蕊的父母)呼来喝去,也从不考虑家里人的感受。”她妈妈说起这事儿很无奈。
类似这样的话题经常可以听到: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没教养了!我跟他说话他连眼睛都不抬,就一直看着手机!”
“家长惯的!”
“一家一个闹的吧?”
“生活条件太好了,把老祖宗的规矩都给忘咯……”
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要打招呼,在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不要在公共场合乱涂乱画,跟人交流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遇到长辈要称您,收到别人的东西要说谢谢,要离开了说再见……这是笔者小时候家长的教诲,现在这些礼貌还有人教吗?
“可是现在的孩子们每天的注意力都在电子产品上,他们没有机会去学习如何有礼貌地交流与社交。而事实上,我们的家长也在给孩子提供‘榜样’,家长也是一分钟都等不了地在玩手机。”——一项2014年的调查,有75%的家庭在吃饭的时候,都会各自玩着自己的手机,有三分之一的家长整顿饭都在玩手机。
国外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内容是:你觉得现在的孩子比以往更有礼貌了,更无礼了,还是跟以前差不多?四分之三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不如他们那个年代更有礼貌。
礼貌、教养都是维系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道德规范,因社会风俗、习惯、传统不同而不同。
例如,在我国,孩子直呼长辈的姓名是不礼貌的行为。而在北美,很多家长却鼓励孩子这样做,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更加平等地跟孩子相处。
【孩子对他人无礼行为的心理解读】
礼貌行为并非与生俱来
很多心理学的观点都指出婴儿是不存在道德规范的。精神分析学派说婴儿缺乏道德化的自我,直到3岁后才开始逐渐发展。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5岁之前的儿童都处于前道德时期,随后才逐渐形成道德意识。科尔伯格又在皮亚杰的基础上,完善了道德发展论,他更强调文化、习俗在道德中的分量。虽然孩子礼貌行为跟随其道德意识的发展而发展,但儿童在婴儿期(12~18个月)就会表现出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礼貌行为的早期表现),例如分享玩具,帮助父母做家务。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情绪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但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大多数行为还是没有意识的,而18个月以后,孩子会逐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去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人的影响,也是一个好的时机去帮助孩子了解什么是礼貌的行为,什么不是。
礼貌行为如何产生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他们认为道德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是相同的,都是强化惩罚和观察学习。也就是说,孩子礼貌行为很大程度上是个体所在环境的影响所造成的。而且所谓的道德正确与否与发生礼貌行为所在的情境密切相关。例如,年轻人如果不给年长的人让座会被视为不礼貌,但如果年轻人正在生病,那么没有让座的行为就会被认为合情合理。
关于观察学习
对幼儿来说,他们像一个吸水的海绵,不断地从环境中吸取他们观察到的一切,特别是他们的抚养者。所以当孩子对手机产生莫大的兴趣时,家长不妨回忆下自己是不是在陪伴孩子时,经常拿着手机玩。
很多孩子的不礼貌行为来自家长。他们在家庭环境里学习着父母的一言一行。
关于强化惩罚
礼貌行为与其他行为类似,如果不断地强化,该行为的出现频率将会增加。如果是正向强化,孩子的行为会不断地朝着积极的行为方式发展,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不好的行为进行指责,则同样构成强化——对孩子不好行为的强化,孩子会朝着相反方向发展。幼儿的自控能力不强,所以,需要家长帮助孩子,不断地强化好的道德行为,这样孩子也会朝着好的道德方向发展。
例如,孩子与小朋友分享了玩具,父母需要立刻对这个行为表示出赞赏,这就形成了一次正向强化,让孩子知道这样做是满足父母期待的,是对的。
当孩子抢了小朋友的玩具,父母此时指责,只会再次对“抢”这个行为强化,正确的做法可以是把孩子抢到玩具还给小朋友,并告诉孩子对的方式:如果想拿别人手中的玩具,需要说能让我玩一下玩具吗?谢谢。
关于合理的要求
父母可以用温和的、包容的态度给孩子明确的、合理的要求,例如,想要拿别人手里的东西时,要先询问;别人给东西之后要说谢谢……孩子有很强的欲望去满足父母所提出的要求,经过不断的行为肯定,即当孩子说出谢谢时,给予肯定的赞赏,孩子很快就可以达到父母的要求,形成父母期待的礼貌行为规范。
权威在礼貌行为形成中的作用
当孩子在他律道德期(5~10岁)时,孩子的道德意识明显增强,他们会听从权威,权威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榜样。这个时候,父母、老师、警察等都是他们心目中的权威。如果这个时候,权威人士可以明确地给予儿童好的行为榜样,儿童是很愿意效仿学习的。甚至是孩子里年龄大的那个,如果哥哥(姐姐)做出了分享的行为,弟弟(妹妹)就会学到。
儿童10岁以后,会有自己的主观想法,他们会开始质疑他们曾经顺从的规则,也会不断地产生自己判断行为礼貌与否的标准。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开始逐渐进入青春期,在青春期的这段时间里,他们自主意识开始增强,会对由别人的规则提出质疑,或者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这会让家长觉得孩子开始变得没礼貌了。实际上,在家长感觉到孩子不顺从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孩子开始长大了,这是他成长的一部分。孩子开始学着自己思考,将之前十年不断地学习、已经内化的行为规则重新分析整合,最终形成自己认可的行为规范,并持续下去。
自尊会帮助孩子形成好的礼貌行为
孩子在道德意识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尊,大概在4~5岁(有的孩子会更早)他们就已经建立起自尊了。
自尊是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孩子会对自己多个角度进行自我评价,最终形成总的自我评价。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动力,会帮助人进行自我矫正,朝着自己满意的方向发展。有心理学家指出,人都有一种保持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自我形象的需要,这是个体发展的基本力量。所以自尊会帮助孩子逐渐朝着好的礼貌行为发展。
我们要帮助孩子获得自尊感,或者说让孩子成为具有较高自尊的人,即对自己感到满意,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希望克服,对自己性格和能力都感到满意。
礼貌的行为习惯是持续一生的进修
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对于礼貌的评定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礼貌的行为规则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着。例如,科技无处不在的当下,如何在虚拟世界做一个有礼貌的人,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
所以,对于孩子礼貌、行为举止的引导,也不能急于求成,需要静下心来循序渐进。不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很快地掌握社交规则——比如“见到认识的人打招呼,要有所回应”这个礼貌行为,对于容易型孩子(适应性较强的孩子),可能一次就可以掌握,而对于迟缓型气质的孩子(对于变动会有抵制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次数、更多的时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给孩子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做好榜样示范。余下的时期,就交给时间,让孩子顺从他们的意识发展。
第3节 霸凌:欺凌与被欺凌同样值得关注
我成为今天的我,是在1975年某个阴云密布的寒冷冬日,那年我12岁。我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趴在一堵坍塌的泥墙后面,窥视着那条小巷,旁边是结冰的小溪。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其实随着时间的沉淀,往事虽然过去了,而你心里的那道门槛依然没有跨过去。
——小说《追风筝的人》对主人公阿米尔面对好友阿桑被欺凌的心理描述
“我刚转学,没有人认识我,也没有人喜欢我,他们嘲笑我的头发,嘲笑我的口音,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仅有10岁的女孩,遭受校园欺凌,直到她45岁的时候,才肯直视自己这段不堪的回忆。
——某新闻网站
孩子之间不应有的过激行为称为欺凌,不只包括身体上的侵犯,还有精神上的贬低、语言上的威胁、嘲笑都构成了欺凌。欺凌的行为通常反复出现,对孩子的心灵和身体伤害极大,有的时候可能会对受害者造成终身影响。
【孩子欺凌行为的心理解读】
欺凌离我们孩子并不遥远
欺凌、被欺凌,在孩子童年期就发生得比较频繁。孩子被欺凌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对他们的身体上、情感上、心理上产生影响。被欺凌的孩子会容易形成退缩、害羞的性格,会缺乏安全感;他们可能会经常头疼、胃疼,甚至会失眠、做噩梦;他们可能会丧失专注力、丧失自信,甚至会导致自杀。即便是旁观者,都会有被伤害和害怕被伤害的感触。
欺凌离我们的孩子并不遥远。美国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研究显示(15000人,2001年):17%的学生在学校期间被欺负过,19%的学生在学校欺负过别人。最频繁的年龄是在青少年早期(6—8年级,即12~14岁)。在我们国家,有20%~50%的中学生曾遭校园霸凌。世界卫生组织对欧洲、北美等42个国家开展学龄儿童行为调查,曾遭遇校园霸凌的孩子约30%,曾霸凌其他同学的孩子约24%。
为什么最善良、天真无邪的孩子,却成为另一个孩子心底久久挥之不去的梦魇?
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个高攻击型的孩子最有可能来自一个暴力家庭,或者在家庭中被忽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一位教育学教授指出。霸凌行为是习得的,在家庭中,父母之间频繁的冲突和攻击,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吵架会使儿童心里难受。而且家庭中的持续争吵,会让孩子和同伴的关系变得敌对和富有攻击性。
当孩子从家庭到了学校(社会),家庭带给他的社会互动处于负向状态时,孩子攻击他人的可能性大幅提高。同时,暴力的家庭,通过暴力行为完成家庭的权力分配,这让孩子了解到可以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因此,孩子会模仿父母的暴力行为,利用这样的行为让别人服从于自己,达到自己的目的,感受到他人屈服带给自己的权利感。
在家庭中缺失关爱的孩子也更容易出现霸凌行为。如果父母总是冷漠的,采用斥责、惩罚、家长制,甚至体罚来对待孩子,这会极度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内心深处长期处于自卑、压抑的状态。这些得不到关怀的儿童,会将内心积压的痛苦转嫁给他人,用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他在泄愤的同时,更渴望的是得到他人的关注,来填补内心的空缺。
教师的影响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孩子在学校期间,会把教师当作权威,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教师的管理方式也会对霸凌行为有影响。另外,如果在班级内发生了霸凌行为,教师没有制止和干涉,任其发展,或者不闻不问,这会让学生收到错误的信号,认为这是可以的、被允许的,这会让学生的价值观错乱,更会增加霸凌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受欢迎的利诱
受欢迎的儿童反而会发起更多的争斗,更具有破坏性。我们很难将受欢迎的孩子和霸凌联系到一起,但是,根据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的受欢迎性和攻击倾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受欢迎的孩子一般是具有魅力的,他们有更好的社交技能,这些孩子们拥有很多孩子期待的东西,他们也被更多人接纳,拥有较高的地位,这让他们随时可以采用排挤、威胁或者忽视、散布谣言等形式,来攻击其他孩子,获得更高的地位,更受欢迎。
这可能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层面。比如,很多学习好的孩子,赢得了更多的老师的关注和赞许;在班级里担任班级干部,拥有比其他同学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但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好孩子利他主义能力的培养,更让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帮助同学,避免学习好的孩子对学习稍差或者在班级比较调皮的孩子的排挤和冷落。
生物的本能
奥地利心理学家康罗·洛伦兹曾在他的书中《攻击与人性》提出:“攻击性是动物的本能,而人也是动物,一开始也是要遵守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孩子刚出生时就和动物一样,在接受教育前,他们的世界其实就相当于是弱肉强食,他们对弱者不屑,并愿意依附强者。”所以对儿童来说,教育特别是家庭的教育格外重要。
网络霸凌影响更为广泛
网络霸凌已经成为校园霸凌的一种新的模式。由于网络的流传性,让校园霸凌事件传播得更广,会被更多的人看到,带给欺凌者更膨胀的虚荣感,同时也带给被欺凌者更大的伤害。现实生活中的欺凌有时候还会跟网络欺凌同时存在。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手机,他们会将看到的内容随时传播到网上,或者继续在网上实施威胁、恐吓、散布。这无疑会对被欺凌者带来双重的伤害。
缺乏共情能力
对于霸凌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往往是扭曲的,缺乏共情能力。他们看到那些被霸凌的孩子表现出痛苦、难过甚至是绝望时,并没有让他们产生共情,没有体会到被霸凌孩子的痛苦感受,反而产生了一种快感和满足感。这种感觉,让他们觉得好极了,即便他们可能会面对惩罚和指责,但是他们乐此不疲。而他们之所以变得如此冷漠和扭曲,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家庭让他们共情的能力被压抑,甚至是被挫伤。
【家长该怎么做】
不要让孩子形成习惯性攻击
小朋友在9岁以前的打打闹闹是很普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9岁之前不存在霸凌现象,因为小于9岁的儿童经常不能区分什么是欺负,什么是一般的争斗。但是如果他们的欺负行为不断地被强化,而没有被很好地引导,就很容易成为习惯性欺负者,甚至带到成年。所以,在孩子低龄期间,就要对孩子的攻击行为采取正确的引导方式(上一节有详细的讲解),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道德行为。
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是一个人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可以通过方法习得的。当幼年的孩子(9岁前)出现打打闹闹的行为时,家长就有一个帮助孩子提高共情能力的机会,例如,当孩子看到邻居孩子被欺负的场景时,家长可以询问如果自己是那个被欺负的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这类问题,有助于唤起儿童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
建立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环境
对于霸凌这种习得性行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让这种行为的种子得到有益于其生长的环境。
如果是家长,那么和谐的家庭氛围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帮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习得共情的能力,也避免了模仿学习攻击行为。
如果是学校,班级里要建立一种正向积极的道德行为环境,让同学们可以共同抵抗霸凌行为,帮助被霸凌者。
帮助霸凌者
更多的霸凌者也是被霸凌者,他们或是在家里被施暴,或者是被忽视,或者是多次目睹施暴场景的孩子。他们不懂得如何去表达和释放内心的压力,不懂得如何去传递自己的情感,也不懂得如何积极地社交。他们往往是自卑的,却又显得霸气十足,甚至他们内心是极度脆弱的,只不过是用一层厚厚的霸气的铠甲,将自己的内心包裹。所以,我们应该帮助这样的孩子,给予他们专业的心理帮助渠道。例如心理治疗、行为纠正等,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指导。
第4节 脏话:孩子急切证明自己已经成熟
刚上幼儿园第4天的默默,学会说脏话了。
爸爸很严肃地制止了孩子,妈妈也在旁边有些担心。
怎么去幼儿园了还学会说脏话了?
家长们做出很多的努力,来防止孩子听到脏话;孩子们如果说脏话了,还会受到批评和惩罚;美国会通过监控电视节目防止孩子们听到骂人的话。可是类似于默默家的情况或早或晚还是会发生,为什么如此严防死守的情况下,脏话还是从孩子嘴里出现了呢?为什么大家对于骂人的话这么紧张?骂人的话对孩子有什么不好呢?
显而易见,脏话是很多打架斗殴行为的导火索。老话讲:祸从口出。两个年轻气盛的孩子,像两只好斗的公鸡,一言不合打了起来,这对孩子的人身安全构成了威胁。
脏话骂人的形式还会对他人构成口头的骚扰和虐待,是一种人身攻击的方式。
脏话本身并不具有损害孩子的能力,但是当我们如果看到一个满口脏话的孩子时,我们会默认这个孩子要么缺乏教养,要么家长素质不高,我们还会拉走自己的孩子,让他少与说脏话的孩子接触。
【孩子说脏话行为的心理解读】
脏话更容易被记住
脏话大多带有感情色彩,是带有情绪化的词语,相比较于中性词语,脏话具有其独特性,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孩子们储存在大脑里。就好像我们更容易记住那些大起大落的悲喜剧情,而不是琐碎的柴米油盐生活一样。虽然在教室里,在老师、父母面前孩子们不会说脏话,但一旦遇到适合的情景,脏话就会脱口而出。
据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在学龄期的儿童(6~7岁),每个人掌握的脏话词语不少于30个。这个数量让大多数家长感到惊奇,为什么知道这么多脏话的孩子,却从没见他说过?研究指出:家庭环境、父母的要求、社会氛围、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情绪状态让孩子没有机会说出口。
说脏话的行为会跟到坟墓里
美国一位教授在2009年发表了一个观点:说脏话几乎和学说话是同时发生的。他说:“我们从会说话起,直到老年痴呆,脏话还是会从我们嘴里蹦出来。”我们以每200个单词1个脏字的速度在说脏话,在青春期达到顶峰,男人比女人说得要多,还有一点很重要,人和人的差别很大。
幼龄儿童的脏话
0~6岁是孩子对语言敏感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说“脏话”的时候只是对说话本身非常感兴趣,并不理解脏话的意思。特别是脏话相对于普通词语,更具有感染力,发音更突出,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语言的力量,所以,好奇的孩子在听到之后,越说越起劲,反复地练习。当他掌握了脏话之后,非常兴奋,爸妈自然就会看到一个说着脏话、兴奋不已的孩子出现在眼前。
青春期是孩子说脏话的高发期
青春期是孩子说脏话的高发期,这与青春期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让自己显得成熟
青春期是一个寻找自我、证明自我的一个时期。孩子逐渐成熟,并且急切地渴望自己成熟,语言就是让自己看起来成熟的一个渠道。他们模仿成人的用词,他们学着成年人的说话方式,包括说脏话,他们会认为这就是成熟的标志。
年轻人的风气
青春期渴望被认同,孩子们不再自以为是,而是疯狂地渴望从别人的角度获得对自己的认同。他们会彼此影响,特别是模仿那些看起来成熟的同龄人,说脏话也是其中的一种。他们有跟风的心态,为了寻求同伴的认同,为了在团队里寻找归属感。他们对这种可以表现出力量感的语句特别着迷,他们彼此都觉得这很时尚,很酷。
情绪的宣泄
青春期也是思想动荡的时期,孩子们被激素搅乱了自己原有的步调,他们需要重新从一片混乱中找出自己未来的方向,自己是谁,自己要往哪里走。这在心理学里又称为同一性。所以他们会有那么一段迷茫的时期,因为他们需要重新通过学习、社会交往、兴趣等来发掘新的自己。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有的时候还会遇到困难和阻碍,这让他们的情绪更加起伏不定,他们需要宣泄,需要一种方式表达,脏话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他们不认为是脏话
孩子跟家长永远有着因为年代和年龄带来的代沟,特别是在语言的表达上。孩子们会通过电视、上网,听到和看到很多介于脏话和正常表达中间地带的边缘化词语,这些词语有的是新词、有的是老词新意,总之,孩子们认为这些词语被广泛地流传在媒体上,这属于正常生活可以接受的词语,不属于说脏话。
【家长该怎么做】
语言暴力与行为暴力都属于一类,都是习得性行为,所以,家长如果不想在家里听到孩子说脏话,首先要做好示范,做出榜样,做到自己不说脏话。
对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
平静以待
家长遇到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幼儿说脏话,切记不要批评、指责,孩子并不清楚自己说脏话的意义,表达的也完全不是父母心里认为的意思,所以,家长不妨冷静下来,平静地看待这件事情,给孩子一点时间,孩子的新奇感过了,自然就不说了。
做好模范
家长是孩子语言学习的第一榜样,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很渴望学习说话,他们的小眼睛、小耳朵无时无刻地都在关注着父母的嘴、父母的声音。所以家长在做好自己、保证自己不说脏话的前提下,还要尽可能地多教给孩子一些词语,来表达他们逐渐丰富的情感和逐渐复杂的需求。
明确立场
父母也不能完全坐以待毙,在孩子状态好的时候,要跟孩子明确哪些词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什么可以讲,什么讲了就不对。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
对待青春期的孩子
平静,再平静一点
听到青春期的孩子说脏话,父母很容易因为着急而跟孩子处在对立面,使得渴望自主和独立的孩子更加排斥父母。所以,遇到孩子说脏话的情景,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告诉自己这一天终于来了,终于可以跟孩子好好探讨一下“怎么样说话”这个问题了,然后再去跟孩子交流。
告诉孩子这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应有的表现
成熟的人是会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是会用得体的语言表达自己情感、内心需求的人,而不是说脏话。放下自己家长的架子,放低自己的姿态,像朋友一样跟孩子分享自己青春期时做的出格的事,这样会使孩子们有兴趣愿意听下去,再慢慢告诉孩子成熟的人表达需求的方式。
多听听孩子怎么说
也许我们真的认为孩子说的那句话太让人难以接受了,或者玻璃心的只是我们自己而已。不如多找一些机会,跟孩子坐在一起,听听他们的说话方式,看看他们所关注的新闻,了解一下他们最近在追的剧,或许慢慢就会放下自己心里沉重的包袱——孩子不是学坏了,他只是长大了。当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时,我们不知不觉地也学会了年轻人的表达方式。
明确哪些话是雷区
我们虽然可以平静地接纳并用朋友的方式畅聊,但是我们的观点需要明确,有的话,就是不可以说,或者不可以在家里说,特别是一些带有侮辱性、伤害性的词语,让孩子了解到,这样的词会伤害到别人的,是社会接纳度的底线。但是我们也要接受一个事实——孩子可能接受,也可能只是表面接受,因为我们无法阻止孩子在外面说脏话。
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
我们需要再强调一次,青春期的孩子视同自己已经成年,他们比任何一个时期都渴望自己的独立。所以,忘记我们之前十几年对他们说话的方式吧,是时候改变了。如果可以,像朋友一样做好约定,什么样的话可以说,什么样的话家里不可以说,什么样的话即使在外面也不建议说。如果孩子的情绪不好,不要让自己像孩子一样幼稚,冲孩子大声说话,这样只会把他们吼走,让自己更加被动和骑虎难下。
第5节 孤独:不爱社交的孩子
前段时间我追了一个美剧,是《生活大爆炸》的外传——《少年谢尔顿》。男主人公谢尔顿(谢耳朵)从小就是一个智商超群、性格古怪的小朋友。直到他9岁,他妈妈突然意识到,小谢尔顿没有朋友!这可急坏了妈妈!她想尽了一切办法,帮助谢尔顿找朋友,直到看着谢尔顿跟他的第一个朋友在一起玩心爱的火车的时候,门外的妈妈留下了两行眼泪。
生活里,像谢妈妈这样的妈妈不在少数,我想也只有妈妈们能懂这份心情——孩子有朋友,担心交到坏朋友;孩子没朋友,担心孩子孤独、寂寞。本节我们就一起探讨有关孩子交朋友的问题。
【孩子不爱社交行为的心理解读】
我们越来越孤独
一份报告显示:在美国,有3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大多数的时间感到沮丧、孤独和不开心;有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选择独居;类似于纽约这样的城市,独居的比例甚至会超过一半。我们暂且不讨论独居对于成年人的影响,对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互动的社交行为来帮助他们完成心理、社交以及身体的发育。
儿童社交性的发展
对于孩子交朋友的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作社交性,即一个人在社会互动中与他人交往和寻求他人注意或赞赏的意愿。出生1个月左右的婴儿就会对其他婴儿表示出兴趣;大约6个月的时候,他们开始出现互动,比如,彼此发出声音、微笑、伸手。12~18个月的幼儿开始会有更复杂的交流,18个月以后,几乎所有的儿童可以跟同龄伙伴进行和谐的交往,这时儿童就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社会性交往。
在孩子4~5岁时,他们会倾向于寻求同伴的注意或者认同,而不再以依附成年人为主。在6~10岁时,儿童的社交形式开始出现同伴群体的形式;到了青春期逐渐演变成为小帮派。几个类似的小帮派又会形成小团体,小帮派也会从同性变成混合性别,最终亲密的异性友谊关系和恋爱关系形成,小团体解散。
天生的社交专家
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社交专家,他们自信、外向、很容易和其他孩子交朋友,而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安静、害羞,甚至有些社交恐惧。但是大多数孩子的个性是介于这两类孩子之间。
当孩子有了第一个朋友,他们很快就学会其他的社交技能,比如,如何解读他人面部的表情和肢体的语言,如何与他人合作。当孩子逐渐长大,他们开始有了更多结识新朋友的可能。他们会因为兴趣和爱好而结识不同的朋友,会因为到了一个新的集体而开始一段新的友谊,会因为朋友而认识新的朋友,然后参加新的团体活动。友谊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交朋友。这对一个社交专家型孩子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对有的孩子来说,的确需要一些帮助。
需要帮助的孩子
害羞的孩子
据研究,有11%~15%的孩子有过分害羞的倾向,这是孩子交友的巨大障碍。被新团体接纳的儿童,能有效地发起互动并且积极地应答团体内同伴的邀请,他们可以顺利地开始一段对话,并且善于倾听和理解同伴的回应。而过于紧张和害羞的孩子,他们很难进入互动的环境,紧张会让他们没有掌握好回复的时机,又或者他们不善于发起一个话题,他们常常是团体中被忽视的儿童,徘徊在群体边缘。
易起冲突的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是团队中的捣乱分子。他们不懂得合作、分享、协商,缺乏共情能力,爱出风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有时候显得过分直接,甚至是有些急躁,他们总是想要打破团体的规则,结果却是被团体排除在外。
个性较强的孩子
个性强的孩子,他们是团体中有争议的那类人,喜欢他的孩子会与不喜欢他的孩子一样多。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并不主动参与互动,他们会因为自己的个性吸引跟随者,但也会被不喜欢的人排除在外。
帮助需要适时而定,适可而止
没遇到对的人
这种情况也很普遍,特别是对于个性较强的孩子,可能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他的环境。孩子之间的友谊也是基于共同目标或者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极突出的特点,那么他很有可能是团体中特别的那个,会被其他孩子排斥在外。就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尔顿,他可以和一群一样奇怪的博士生活在一起,但是他却跟他的妹妹无话可说。或许你的孩子也是这样的一类人。
内向并不等于孤独
在我们想要介入孩子的社交圈时,我们应该先判断下孩子的性格。如果是外向型孩子,他的精力主要来源于外部世界,他们渴望影响或者被外界影响,他们需要很多同伴的陪伴。社交活动、喧闹的场合、周转于形形色色的活动场地是他们需要的。而内向型孩子呢?他们的精力主要来源于内心世界,他们更喜欢安静,社交活动和交往会消耗他们的精力。80%的内向个性的人认为相对于和其他人在一起,他们更享受独自一人的时光。而外向个性的人只有29%。
如果我们的孩子刚好是内向型的孩子,那么不要对他常常一个人待在家里安静地看书、一个人在户外跑步,甚至一个人在房间里发呆的事感到奇怪,这是他们认为安全和舒适的方式,这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朋友,他们只是喜欢专注于一项活动,并且更喜欢在参与团体之前先观察下情况而已。
网络世界的影响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会通过互联网来达到自己的社交目的。互联网像呼吸一样存在我们的生活里,对于孩子也一样。他们在网上学习、玩游戏、使用社交软件、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组、分享自己的体会,他们把现实生活中的交友渠道完全地迁移到了网上,自然他们的朋友也在网上出现了。
朋友并不是越多越好
当一些孩子面临交友困难的问题时,还有一群孩子存在维系友谊艰难的现象。他们总是很容易地开始一段友谊,但是很快,他的玩伴又换成了另一个。相比较于频繁地更换朋友,能有一两个稳定的、能维持长久的友谊的朋友,更能给予孩子社交需求的支持。
【家长该怎么做】
相信孩子
如果不是孩子主动提出,作为家长还是尽量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慢慢地体验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这个过程。特别是3岁以前的孩子,社交并不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更喜欢留在成人身边,并寻求身体上的亲近。我们也不要过度地担心,我们要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信孩子有这样的能力,吸引到跟他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
让孩子拥有自己的兴趣
兴趣是打开友谊大门最好的敲门砖,引导孩子培养一个感兴趣的项目:足球、棒球、游泳、读书、绘画、音乐等,兴趣会让害羞的孩子增加和同龄人接触的机会,会帮助他进入一个志同道合的圈子,增加他遇到合适的交友对象的概率,这都有益于孩子自己结交到朋友。
家长要靠后
在帮助孩子社交行为上,我主张家长退后一步,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虽然我们可以为孩子组织聚会、要求孩子去参加活动、举办一些尴尬的聚会来强迫孩子急交朋友,但我认为,这些做法都让孩子处于被动的位置,有越俎代庖的意味。
靠后不代表不管,我们仍然要关注孩子的动向,比如,通过抓住去学校的机会,跟老师了解下孩子的交友情况,如果孩子周末或者假期总是待在家里,我们要了解下他是不是被同学排斥在外,还是他只是内向的一族,想自己一人待在家里而已。
接纳孩子的变数
对那些频繁更换朋友的孩子来说,我们也不要太担心,孩子本来就是不断成长变化的。当孩子从小学升到初中,当孩子有了新的兴趣爱好,当孩子离开了原来的兴趣班,他的交友圈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我们要逐渐地引导孩子,让孩子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什么只是泛泛之交,鼓励孩子建立持久的友谊关系。
不要为了友谊而友谊
人是群居属性的,孩子本能地希望被接纳,和谐地与人相处。但是如果孩子为了成为团体中的一员,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不断地满足别人的需求,过于妥协和压抑自己的个性,这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这样的孩子往往是敏感的,他们渴望被关心、被关注。如果恰好你的孩子是这样的,作为家长也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让孩子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总是在犯错,不断地被给予谅解,让孩子内心中充满自卑感,从而将家庭中的关系模式带入社交环境中,让他与同伴接触的时候也主动放弃自己的立场,小心翼翼地隐藏自己的需求。如果是这样,家长需要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和方法,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第6节 Cosplay:孩子的爱好,妈妈不能体会
一年一度的杭州动漫节是动漫爱好者的欢乐盛典,每年场面都异常火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Cosplay赛事,除了本国赛区外,还有国际7个国家的分赛场,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Cosplayer参赛。
你一定在电视上、网页上,甚至街上、商场里见过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甚至头发都是不同颜色的(也有没有头发的),行为举止也跟服装相配合,他们仿佛从动漫书里走出来,这种装扮的行为就是Cosplay。
什么是Cosplay?Cosplay这个词是costume和play的混合词,是指利用服装、视频、道具及化妆来扮演动漫作品、游戏,或者古代人物的角色,中文也可以翻译为服饰装扮,是源自美国、被日本动漫界发扬光大的一项活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出现,从最初的小众群体,到现在呈上升发展趋势,但是争议也从来没停止过。
【孩子爱Cosplay行为的心理解读】
“痴迷Cosplay的人一定有心理问题。”“包容吧,又没伤害、影响别人。”“劳民伤财,有这个精力不如好好读书。”“接受不了,我不会跟这样的人做朋友。”“这是一种正常的兴趣爱好,跟弹琴、学书法没什么区别。”“Cosplay已经形成一种文化,这是一种文化展示。”
对家长来说,担心的更多一些:孩子为什么喜欢花费这么多的精力扮演一个虚拟人物?不光是穿着上,连行为举止甚至思考方式都延续漫画里的样子。这些看起来很轻浮的装扮的后面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会不会带坏了我的孩子?我该支持孩子的这个喜好吗?
Cosplay——文化的展示
其实还有很多跟Cosplay类似的行为,比如化装舞会、万圣节的装扮等,都是从书籍、电影、漫画、游戏、电视节目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装扮。这种装扮行为,还具有地方特色,是一种地方文化的展示。不同于日本的动漫,在北美,更多的人会选择来自北美漫画、科幻小说的人物进行装扮,而在中国,会有来自中国神话故事、古风特色的形象等。
为什么风靡全球
最简单的回答就是——因为喜欢、有趣
装扮成自己喜欢的人可没那么容易,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智慧。一般喜欢玩Cosplay的是青少年——囊中羞涩一族,而无论是经济繁荣的日本、资源丰富的北美,或者是中国这一套从头到脚、从内而外的装扮并不便宜。对中国来说,服装的易得性远不及日本,孩子们还要花费大量的心思去寻找,甚至自己缝制,有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想象力。这个动手装扮的过程,让他们乐在其中,当他们看到镜子里装扮好的自己的那一刻,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
获得自己或者他人的认可
孩子们从书籍、电脑、电视等渠道摄取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已经构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的是行侠仗义的英雄,有的是花季美少女,有的是行为举止怪异的科学家。他们在装扮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成为自己喜欢的人,他们模仿喜欢的人物的行为举止,他们学喜欢的人物那样说话、思考,他们觉得自己具有喜欢的人那样的人格魅力,这增加了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孩子的自信。“这感觉棒极了!”一个把自己装扮成哪吒的网友在网上写道。
是找到志同道合朋友的渠道
无论是为一场化装舞会装扮,还是参加一次专业的Cosplay的竞技比赛,这都让喜欢装扮的年轻人聚集在了一起。他们互相探讨着设计灵感、用料选材,交换自己喜欢的人物性格特点、精彩感人的故事,互相拍照合影留念、交换社交软件的联络方式,分享自己的装扮心得甚至是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最让人意外的是,有很多角色扮演的人都是性格内向的人,这无疑是这类孩子们交友的最好渠道之一,让他们走出性格内向的交友困境,从网络和虚幻的动漫世界走到现实中来,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圈子。内向的人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展示自己,另外,也可以帮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另一面。
送给别人快乐,也带给自己快乐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公共场合看到装扮的人群,他们根据场合的不同扮演不同的角色。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迪士尼乐园里,他们装扮成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跟孩子们合影,甚至有的小孩子真的以为这就是他的童话世界里的那个英雄人物,他们竟然见面了。这无疑带给孩子们快乐,而快乐是会传递的。
在互换角色时,为自己充电
任何一种角色扮演的行为都是一种换位思考,一次共情的经历。“恰当的角色扮演可以帮人从痛苦中走出来。”心理学家罗森博格说。例如,让一个有心理应激创伤的人扮演蝙蝠侠,一样经历了毁灭性的创伤后浴火重生的人物,为他的生命充入能量,鼓舞他重新站起来。
每一次扮演都是对一个人物深刻的理解后的原型再现,都需要扮演者不断地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他的内心成长历程,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对自己内心修复的过程。
生活充满了角色扮演
儿童在婴儿期就会出现类似于角色扮演的行为,我们称作假装游戏,是学龄前儿童的一种重要游戏类型,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情感以及社会性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心理学家格罗斯认为,儿童的角色扮演是一种本能的需求,是对生来不完善本能的练习。我们熟知的“过家家”就是一种。
儿童们有的时候是自己,有的时候是几个人在一起,扮演他们从成人那学到的内容,模仿成人做事。比如,在厨房做菜,给宝宝换尿不湿,到医院打针,到零售店买东西。有的时候也与真实生活不相关,是孩子听到的加之自己想象的内容的演绎。
其实成年人每天也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一个班级的主管教师,孩子的妈妈,丈夫的妻子,妈妈的女儿,我们在不同角色中切换,满足不同角色的需要。
在心理学上,还有一种行为疗法叫角色扮演,是让来访者跟咨询师就与来访者相关的一件事进行角色扮演,目的是通过重演当时的情景,让来访者了解他人的处境,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新的认知,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整。
所以,并不是只有那些玩Cosplay的人在从事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每天都在进行中。
【家长该怎么做】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怎样的支持呢?
支持孩子的爱好
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支持孩子的选择,支持孩子的爱好。投入做一件事情,并且做得有声有色,这是非常难得的。
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们从千千万万的角色中,选择了自己欣赏的、喜欢的,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能力。他们又用自己的方法把他喜欢的人物通过模仿传递出去,这是一种模仿学习的过程,帮助孩子提高共情能力,这也是人与人建立交往的重要能力。孩子为了达到最好的装扮效果,需要对装扮方案一而再再而三地优化,这无疑是一个真实的实践项目,孩子从中学习如何做预算、采购、装扮,用最经济的方式取得最好的效果。
帮助孩子远离危险
如果我们粗暴地干涉孩子交友,那是最愚蠢的做法。或许跟孩子一起玩,是一个好的方法。鼓励孩子参加正规的活动、比赛,这样为孩子划定了一个较安全的区域。跟孩子一起参加家庭友好的活动(鼓励家长一同参加的活动),这样可以跟孩子有更好的互动,更多地了解孩子。尽可能地陪孩子一同参加活动,当他们的助理——拿衣服、在有粉丝的时候为他们拍照,在孩子没提出需求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地靠后,给孩子更大的空间,让他们尽情地与伙伴交往。
接纳孩子的不一样
或者我们内心期待孩子的装扮是迪士尼乐园里的白雪公主,可是她偏偏选择了扮演惊奇队长。或许我们应该想想,惊奇队长的哪个方面打动了孩子,让孩子选择了走进她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