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学习篇——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者
- 儿童青少年行为心理学
- 荣文婷
- 17169字
- 2021-05-06 15:00:31
第1节 手机:孩子生活的陪伴者
你必须先让孩子知道使用手机的责任,和对于使用规范有共识,然后才来思考要不要给手机。若是从没有做到这样的沟通,建议你最好再等一年。
——克里·凯勒佛
智能手机应该是21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对孩子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他们最忠实的“陪伴者”了。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手机都陪伴着我们的孩子。他们熟练地用手机查找资料、在线学习、打卡、社交,甚至养宠物。
据美国的一个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显示:在美国,孩子拥有智能手机的中值年龄仅仅11岁,即有53%的孩子是在11岁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8~12岁的孩子,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5小时左右,青少年(13~19岁)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是7个半小时,而这些并不包括在学校和回家写作业的使用时间。
一份2016年的遍及全美国的调查指出,有50%的孩子感觉自己有沉迷于手机的倾向,有59%的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已经出现了沉迷手机的行为,有69%的家长和78%的孩子每1小时至少查看一次手机。
为了降低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加拿大安大略省在2019年提出了禁止在教室内使用手机的规定。而这源于2018年有97%的父母、学生和老师提出意见,应该以某种方式限制手机的使用。在法国,禁止所有15岁以下的学生在上学期间使用手机。
这些数字清晰地展示了孩子和手机之间的密切关系,显而易见,他们和手机的紧密程度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虽然家长们普遍认为,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行为、社交能力、睡眠、体育锻炼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时代已经来临,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孩子喜欢玩手机行为的心理解读】
虽然过分沉迷手机的行为在心理学界被定义为一种行为障碍,而并没有将其定义为类似强迫性赌博、滥用药品的“瘾症”,但是它对青少年的影响却是不可以忽视的。
手机对青少年的影响
在生理上,人类的大脑直到25岁才会停止发育,而青少年时期正是大脑飞速发展的时期,研究显示,如果青少年长期沉迷于手机,会对大脑的发育产生影响。沉迷手机的孩子通常会保持低头这个动作很久,这会让正在发育期的孩子的颈椎、腰椎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从而影响他们的健康。在使用手机时,长时间地注视屏幕,眼部肌肉得不到休息,对视力也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除了对孩子在生理上有一定影响外,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心理方面的影响更不容忽视。严重依赖手机的孩子,在不使用手机时,会出现不安、焦虑的情绪,即使在睡觉时,也会隔几分钟查看一次手机。大量的研究显示,孩子过度依赖手机,会导致孩子的生活重心从现实生活转变为虚拟世界,会让孩子因为想玩游戏而退出家庭活动和社会活动,从而导致与家人和朋友的交流变少,抑郁、孤僻感增强,不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
手机为什么会如此吸引我们的孩子
手机本身的特质,让其充满魅力
在婴儿期,孩子就会对手机这种会发光、发亮、发出声音的物品格外感兴趣。对青少年来说,手机已经是他们学习、交友的必需品。由于青少年本身“延迟满足”能力不强,所以手机的便携性让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翻阅、查询;手机的即时性让他们可以不受物理距离和时间的影响,随时联系想找的人、事物;手机的娱乐性让他们可以找到一切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手机对于孩子来说,具有超强的吸引力。
孩子本身的自控能力差
自控能力也叫意志力,是一种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训练的意志品质。对孩子来说,特别是青少年,他们正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他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都有想尝试的欲望,而他们的自控能力尚处于培养期,所以在面对如此充满吸引力的手机时,很难抵抗住它的诱惑。
家庭中家长的“示范”影响
每个人的生活其实都离不开手机,特别是有孩子的家长。从孩子出生开始,家长的手机里就存满了孩子的照片,各种育婴指南也都需要用手机查找,到了孩子上学的年龄,还要天天在微信群里跟老师沟通;除了跟孩子有关的内容,工作、交友、娱乐,等等,家长的每一样活动都跟手机有关,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大多是利用手机进行的。根据观察学习理论,孩子每天在不断地观察父母的“示范”行为,浸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模仿父母用手机的学习行为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手机是释放内心压力和情感的有效途径
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由于对自主性的渴望,大多数孩子开始变得沉默少语,他们既希望自己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却又渴望与人交流。手机的特性刚好可以帮助他们。性格内向的孩子可以不用说话,通过字符交友;性格外向的孩子,可以随时用手机找到他想联系的朋友;学习上有压力的孩子,可以通过网络游戏释放情绪,赶走心里的紧张、焦虑;感情上有需求的孩子,隔着手机屏幕,他可以找到自己情感上的好伴侣。而这一切只需要手指点点,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
简单直接不用费脑筋
虽然大多数孩子选择使用手机,但是利用手机自己创造内容的孩子还不到2%。大多数孩子只是用手机刷剧、看直播、玩游戏、交友,这些行为活动不需要孩子动用他们的创造能力,不需要费脑筋。就如吃快餐般,手机上丰富的内容,可以高效、直接地满足孩子们心理上的饥渴。
【家长该怎么做】
学会与手机共存
如果家长总是站在手机的对立面,那么恐怕就把自己放到了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这个世界,手机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很难与社会的大环境抗衡。
但是我们可以学会与之共存。当孩子拿起手机时,我们不再是焦虑地指责孩子,我们可以尝试坐在孩子旁边,与孩子一同进入他的手机世界里,了解在那个虚拟世界里他的样子,或许这样对于亲子关系更有效。
为孩子寻找生活中的真实乐趣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感兴趣的事情时,我们就会拿起手机。相反,对于多变的孩子,如果现实生活中有更吸引他的事情出现,那么他很快就会投入新的更感兴趣的事情中。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行动起来,与孩子一同放下手机,寻找生活中原本的乐趣。我们可以与孩子一同走出家门,到户外走走,做一些体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产生更多的多巴胺,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邀请他喜欢的朋友来家里,面对面地交流;鼓励他们参加喜欢的线下体验会;与孩子共同探讨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家长所做的一切都要与孩子共同商量,这样才能让孩子愿意参与其中。
与孩子一同制定手机的使用计划
沉迷其中的孩子也并非如想象般快乐,他们也有着复杂、矛盾的心情。一方面他们也充满了自责,想停下来,一方面却缺少自控能力,停不下来。这个时候,家长有效的帮助就非常必要。
例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的分配,可以根据要事原则:用大块的时间先做完重要的事情,然后利用剩下的碎片时间,用手机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家长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手机的使用规则。比如,每次连续使用不得超过45分钟;不可以将手机带进卧室;学习的时候要关闭网络;限制使用社交类软件……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提高自控能力。
第2节 自言自语:从外部语言过渡到内部语言
很多小朋友有自言自语的习惯,特别是2~3岁的宝宝,有的时候,孩子说的内容有逻辑、有情节,甚至具有连贯性,家长能听懂;有的时候孩子用的是自己的语言,咿咿呀呀地完全摸不到任何规律,弄得家长一头雾水。有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情况会逐渐消失,有的会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成年以后还会有类似的行为。这种行为举止更常见于独生子女家庭,或者家中的第一个孩子。
有的父母很担心,觉得孩子出现了幻觉,是不是精神有毛病;有的家长对于孩子想象的内容很惊讶,不知该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有的家长会打断自言自语的孩子或者尝试纠正孩子的行为。
孩子真的是生病了吗?面对这样的行为,家长是该袖手旁观,还是要做一些事情来帮助孩子从虚幻的世界中走出来?这是本章我们需要一并探讨的。
【孩子自言自语行为的心理解读】
小朋友自言自语的行为并不都是正常的,需要家长在医生的配合下加以区分。
自闭症儿童的自言自语
自闭症(Autism)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脑部发育障碍,带有言语、情绪表达困难和社交互动障碍。这类儿童由于存在社交互动障碍、沟通能力障碍,常常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在家长跟其互动的时候,会出现不回应或者回应很少的情况;有的说话缺乏逻辑,音调怪异;有的还会出现假想朋友;有的会出现异常暴躁的情绪。这类儿童的自言自语症状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的,只会越来越重。
语言敏感期的自言自语
我们如果观察两三岁的孩子,会发现他很喜欢边玩边对自己说话,或者重复爸爸妈妈跟他说的话。
例如,他要坐下的时候,他会边坐边说:“宝宝坐。”要是在吃饭的时候,妈妈说:“宝宝吃饭吧。”他也会自言自语地跟一句:“宝宝吃饭吧。”妈妈跟他说:“宝宝快睡觉吧。”他也会自己跟一句:“宝宝快睡觉吧。”有的时候妈妈觉得孩子在故意捣乱,或者仅仅觉得宝宝好可爱,就一笑而过了,殊不知孩子正在经历一个关键的时期:语言敏感期。
敏感期是指孩子会在某一个短暂的时间段内对环境中的某一个部分表现出强烈而持续的兴趣,在此期间,孩子会乐此不疲地大量地重复同样的活动,直到熟练掌握。0~6岁正是孩子对语言敏感的时期,也是孩子语言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孩子2岁前,对语言的掌握和理解是非常模糊的,是对听敏感。到了两三岁的时候,孩子突然话多了,甚至出现爆炸式增长,这是因为孩子到了语言的敏感期。
语言敏感期的孩子有时候喜欢自言自语,有时候喜欢不断地重复家长说的话,有时候还会突然说一些“脏话”,这是因为,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语言并不是沟通的工具,是他正在通过“听”把外部接收到的语言,练习转化为内部语言的一个过程。这是孩子学习语言的一个过程,也是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和认可。
习惯性的自言自语
不仅是儿童,就连青少年、成人在特定的环境下也喜欢自言自语。
情绪宣泄
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遇到精彩的进球场景时,会不由自主地大喊:太棒了!这是一种对情绪的宣泄。
集中精力
我们在尝试一个流程比较烦琐的工作时,例如,做烘焙过程中,我们在仔细核对每一个配料时,会不自主地念一个核对一个。这个时候,自言自语可以帮助我们更集中精力、更仔细地做事。
增强记忆
我们在看书或者背单词时,会自顾自地读起来,这也是一种自言自语,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心理学副教授加里·卢普阳还得出过结论:自言自语对人的记忆产生影响——语言可以帮助记忆。同时,自言自语对练习语言和演讲都非常有帮助,不断地念是一种肌肉记忆,就像练钢琴一样,反复的练习,久而久之就会达到脱口而出的状态。
有趣的实验:在最近的实验心理学季刊里,曾发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一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家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自言自语有助于寻找特定的对象。例如,你在超市里,如果你想寻找番茄酱,反复地重复番茄酱的实验组,要比心中默念番茄酱的实验组先找到目标物体。
看来自言自语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有乐趣的行为,不光是小孩子,我们也不妨偶尔试试吧!
【家长该怎么做】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自言自语的情况,需要先去医院,确定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如果是自闭症,需要积极地跟医生沟通,为孩子选择一种合适的治疗方案,当然,这不属于本书探讨的心理学范畴。
假想伙伴:儿童时期的成长伴侣
电影《头脑特工队》里的小女孩莱莉有一个幻想的伙伴(imaginary friend)——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冰棒(bingbong),陪伴她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随着莱莉的长大,它被逐渐封存在小女孩的长期记忆区(潜意识)里。
孩子幻想出来一个伙伴,它可能存在实体——一个一直放在枕边的小熊,一个毯子,一盆花,孩子时不时地会跟它说说话,讲讲自己的心事;它也可能是完全幻想出来的,不存在的一个角色,类似于电影里的粉色大象冰棒,它只存在于孩子的头脑里,孩子会把它当作自己的伙伴,就会出现我们家长观察到的现象:看见孩子对着空气自言自语。这些类似的行为,在心理学里被称为假想伙伴。
假想伙伴(imaginary friends, pretend friends, invisible friends),即年幼的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一般在学前或者学龄儿童),存在一个幻想中的朋友,他经常跟它对话、幻想一些冒险行为,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有的家长担心,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太孤独了,才会产生这种幻想,实际并非如此。美国心理学研究者曾对152个学前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并得出结论:约有65%的孩子在7岁左右的时候曾出现过假想伙伴,甚至有的青少年也仍然存在假想伙伴。虽然这个假想的伙伴非常真实,但是孩子们通常都知道他们虚构的朋友并不是真实的,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假想伙伴会被孩子遗忘。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把人的一生的人格成长分为8个发展阶段,在学前期(4~7岁)、学龄期(7~12岁)是最常出现假想伙伴的时期。其中,学前期又被称为游戏期,是指游戏是这个阶段孩子的主要活动,假想伙伴就是其中的一种积极的游戏形式。有研究显示,假想伙伴是儿童的一种心理需求,通过假想伙伴,可以帮助孩子不断地运用其想象力,促进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并在不断地与假想伙伴交流的过程中,逐渐地学会区分“自我”和“他人”,从而不断地将“自我”分化出来,形成独立自主意识。同时,孩子在跟幻想的“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会具有换位思考的能力,这也帮助即将进入学龄期的孩子增加其社会生存力。
顺其自然地让孩子自己成长
对于孩子假想伙伴的行为,家长不必紧张和焦虑,更无须干涉,因为这是一个孩子自然的成长过程,孩子自己乐在其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分清现实的朋友和假想的伙伴,自然而然地就会放下假想朋友,更热衷于跟现实中的小朋友相处了。
“替罪羊”的假想伙伴
但有的孩子会利用假想伙伴来承担自己所犯的错误行为,或者羞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来让想象的朋友承担,例如,明明是孩子自己想吃冰淇淋,他却说是他的好朋友想吃。这时候家长很容易认为是孩子故意说谎,批评孩子。其实家长在批评孩子之前,更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平时对孩子要求过高,使孩子害怕犯错,选择了用假想伙伴当“替罪羊”的方式,来逃避自己的责任。
如果是这样,家长可以利用假想伙伴,来帮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例如家长可以说:没问题,如果你也想吃,你可以告诉妈妈,妈妈会再给你准备一个。这样孩子就知道,他是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的,他的需求是可以通过表达而被满足的。
长期无法区分想象和现实
美国心理学博士泰勒·M曾指出:别看孩子们跟他的假想伙伴相处得那么亲密,他们可以分清哪个朋友是虚构的,他们也知道可以跟什么人提起他的这个假想朋友。
一般孩子在6岁以后,可以清楚地区分现实和幻想的朋友,但仍然存在部分孩子无法区分现实和虚幻,这时候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孩子可能是有病理问题。
共同享受语言的乐趣
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每天都在享受语言带给他的乐趣。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静下心来,接纳孩子的不断重复,甚至是偶尔的脏话。如果强加阻止或者批评孩子,一方面可能是在强化孩子的行为,另一方面孩子也没有办法理解家长批评自己的原因。
多与孩子交流
孩子在不断地自言自语或者在重复家长的话,还有一种渴望得到关注的心态。所以家长可以多跟孩子说话,让他感觉到自己被关注,感觉到家长的鼓励。同时,孩子这个时期喜欢看成年人说话,喜欢自己尝试说话,所以家长应多跟孩子交流,或者借助绘本、图书,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语言敏感期。
第3节 厌学:不是“坏”孩子的专利
社会文化理论中: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跟社会中具有更多知识的成员合作对话,来逐渐获得思维和行为方式。
——苏联发展学家维果斯基
逃课、逃学、拒绝上学……孩子从学龄起,甚至从上幼儿园开始,拒绝学校、厌学的行为,就开始让家长们苦恼了。加拿大的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拒绝学校的行为。有的是拒绝上一些课程,有的是逃学数月甚至几年。
【孩子厌学行为的心理解读】
逃学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明确的
孩子拒绝上学的理由有很多种,有的是因为放假太久了,一开学就有了“开学恐惧症”(post-holiday blues),有的是害怕考试,有的是学业压力,有的是跟同学相处不好……
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不去上学或者逃学的原因都是如此清晰的,很多孩子没有办法清晰地说出自己为什么不想上学。有的是因为孩子本身不善于描述自己的恐惧和担忧,有的是因为孩子拒绝交流内心感受,有的孩子可能是几种原因混杂在一起,让他没有办法说清原因。
心灵上的解脱
“逃”这个行为可以短时间内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解脱。从学校的功课束缚中出走,从即将面临的考试中逃脱,从不适应的人际关系中脱离,偶尔的离开可能会让孩子觉得一时轻松。但是长期地离开学校,会让孩子越来越难以回到学校,形成恶性循环,对孩子会有很不利的影响。
逃学行为对孩子的影响
让孩子与同龄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孩子如果总是逃学或者休学在家,便很难和同学建立紧密的关系,很难发展友谊。缺乏友谊的孩子会感到更孤独,更不愿意跟同学接触,更排斥学校的氛围,从而更不愿意去学校。
缺失系统的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在学校遭到批评和压力而离开学校,以为逃避可以暂时缓解一下心理的焦虑,然而再回到学校,面临落后的功课和老师的批评只会让孩子自尊心继续受挫,厌学的情绪越来越严重。久而久之,孩子学习越落越多,也无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容易沉迷其他对身心都有影响的行为
青少年本来就自控能力较差,离开学校后,对社会上的一切都很好奇,例如,酗酒、游戏、吸毒。渴望尝试,新鲜的事物填满了孩子空乏的内心,渴望友谊的孩子还容易结识“社会朋友”,把孩子一步步带离学校,让孩子处于危险的社会环境中。
孩子“厌烦”学校的心理原因
学业上的压力
学校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为了考核孩子的学习效果,就会有各式各样的考核办法。对孩子来说,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适应学校的教学方法、老师的教学方式。对中小学来说,在国外公立学校一般是一个老师照顾8个学生,在国内的公办学校一般是一个班级一个班主任,负责30~50个甚至更多的学生。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教师很难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每个学生,就会让一些不适应学校教学方式的孩子,在学习上显得无所适从,摸不到头绪,时间久了,功课越落越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在学校抬不起头,压力越来越大,产生逃离的念头。
社交上的压力
很多电影作品会涉及校园暴力的情节,而现实比电影更加残酷。校园暴力离孩子并不遥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7年发布的《校园暴力和欺凌》显示,全球每年有2.46亿学生因被欺凌而痛苦。我国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心理研究》调查显示,49%的学生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暴力行为,87%的学生遭受过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
除了校园暴力,孩子在学校还会面对不同程度的社交困难,例如,无法与同学建立友谊,感觉孤独,无法融入集体活动,被孤立,与同学发生矛盾。这些对于渴望建立社交关系的青少年来说,心理承受巨大压力,情感没有办法交流,学校让孩子感觉压抑,找不到内心情绪的寄托之处,让孩子产生厌学和逃学的念头。
自暴自弃
美国心理学家德瑞克斯曾经提出:孩子任何不当的行为,都透漏出他的四个目的——过度寻求关注、争夺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逃学这个行为也是如此,孩子学习行为的发生需要适合学习的环境和一个引导者。适合学习的环境,不仅仅是明亮的教室、宽敞的活动场地,更重要的是环境中的人可以给予孩子归属感和安全感,即得到权威(教师)的认可、伙伴(同学)的陪同。但是很多学校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更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是情绪,学生如果成绩一般或者较差,在班级里很难得到教师的认可,如果遇到教师素质较差的,经常批评、讽刺孩子,就会使孩子有厌学情绪,还容易受到同学排挤,这会让孩子很难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孩子就会采取极端的行为逃离学校。
厌学的高发期
2~7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要从家里走出来,学习与家人分离,逐渐与社会建立联系。在这个阶段,家长会开始尝试送孩子去托儿所、幼儿园或者学前机构,孩子对于这样的生活改变有本能的逃避反应,随着孩子自我的建立而逐渐好转。例如,孩子会出现身体上的不适:胃痛、拉肚子、恶心,或者出现行为上的反抗——抱住父母不离开,哭、闹、发脾气。随着孩子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和建立新的关系后,这些身体上和情绪上的反应都会逐渐减轻或完全消失,而有的孩子会在周末或者长时间休假后,出现反复。
10~14岁
这个时期正是孩子青春期的到来,也是孩子从小学迈入初中的阶段,课业难度加大,孩子的学习压力增大。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自我的认可需求更高,这让他们更加敏感,更有自己的想法,更渴望尊重、平等、独立和自由。这个时候也是学生跟教师、学生跟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高发期。
【家长该怎么做】
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孩子逃离,一定有逃离的原因。就如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所说,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它的目的。孩子在行为上出现了偏离,一定要首先回归情感。他可能是想通过逃离的行为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只是用错了方法而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得知孩子逃学时,父母首先要平静下来,用温和的态度去了解孩子为什么选择逃离。
反思家庭教育方式
越是压迫,越是反抗。阿德勒强调,从外在控制走向内在控制,能够内控,也就是能够自我控制的人,才能够学会承担。如果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好,在学校遇到问题时,没有办法自我调控情绪,自我控制行为,而选择了逃跑,家长要反思是不是家庭教育的方式产生了问题,没有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自控力。如果家长总是给孩子太多的外在控制、太多的管教或者太过于溺爱孩子,都会造成孩子无法学会自控和承担。
帮助孩子成为高自我效能的人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他指出自我效能高的人,往往更容易把困难的任务看成需要掌握的东西,而不是回避。每个孩子在学校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办法去代替孩子解决每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为自己有勇气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那个人,即成为一个高自我效能的人——相信自己,我可以,我会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把事情做得更好。在日常教育方面,家长除了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外,要尊重孩子的特点,不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孩子,要大胆地放开手,鼓励孩子自己去尝试,去争取自己想要的;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愿望,孩子成功的次数越多,自我效能感越强,再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选择面对而不是逃避。
第4节 英语:孩子缺少爱上它的理由
在上海的一家幼儿英语教育机构,即将3岁的小朋友陈仪琳(化名),与其他6个小朋友一起坐在教室的地板上。所有的小朋友都不超过5岁,一个来自加拿大的老师用英语提问:“who has a lizard?(谁有蜥蜴),”几个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喊:“I've got a lizard.”(我有蜥蜴)
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张卡片,上面有6张图片,老师会说出不同物品的名字,第一个将卡片跟老师念到的物品名字对上的孩子将成为赢家(类似于美国的BINGO游戏)。
陈仪琳的妈妈在窗外看着孩子,告诉记者,8个月前她送仪琳来这里上课,每周2次,她希望她的孩子可以多开口说英语,孩子最近进步很明显。
像陈仪琳妈妈这样期待的家长在国内不占少数。英语是国内大多数学龄孩子的第一外语,并且呈低龄化态势发展,根据《中国日报》(China Daily)报道,40%的孩子在上小学前已经开始学习英语,特别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很多家庭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让他们听英语歌,看英文字母卡;孩子3岁左右,就会送孩子去双语幼儿园,或者开始参加幼儿英语培训,一般家庭的英语培训费用在人均2万~3万元/年。
据美国CNBC(Consumer News and Business Channel)报道,中国有3亿多人在学英语,几乎等同美国的总人口数。国内媒体声称英语产业的价值达300亿人民币。根据国外媒体的调查,十年前中国第一家面向3~6岁的英语教育机构,现在已经发展到遍布全国二、三线城市共150个分支机构,近年来,每年的增长速度都保持在两位数。
自1978年英语教学恢复以来,我国学英语热潮一直高涨。
“我们想尽早地送孩子去学英语,担心孩子上学以后再学就会落后。”
“我们想让孩子早点学英语,这样可以让他说英语像说母语一样流利。”
然而并非所有的妈妈都像陈仪琳妈妈那样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根据某国际知名英语教育机构的英语熟练度指标报告显示,中国在100个英语非母语国家中排名40,在亚洲25个国家中排名第8。报告指出,除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中国其他城市对英语的掌握仅限于基本词语。
“我认为我们更重视英语考试的培训,而忽视了孩子英语能力的培养。”一位从教5年的初中英语老师说。
为什么让孩子学好英语这么难?为什么让孩子开口说英语难上加难?
【孩子不愿意学英语行为的心理解读】
目的性不足
根据阿德勒的理论: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它的目的。孩子没有发生学英语的行为,说明孩子内心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不知道或者不明确。
国内学龄前儿童的英语教育,大多是家长心里的必需品。家长负责选择合适的英语培训机构,让孩子开始英语的学习行为。培训机构多种多样,有的相对较为传统,采用教师授课,孩子跟读、背诵、课后跟踪反馈等方式。有的相对来说较为新颖,采用外教全程对话、英语歌、英语剧、英语活动等多样化外语教学,或者称为沉浸式英语教学模式。因而,孩子们的学习效果良莠不齐。
对0~6岁的孩子来说,虽然处于语言敏感期,但是他们仍然处于一个被动学习阶段,对于语言的学习主要是靠听说模仿,属于输入阶段。所以,想开动孩子学习的行为,必须要让孩子有“欲望”。在国内,孩子完全不需要英语,就可以满足他这个年龄的所有基本需要:生理需要(跑、跳、活动)、安全需要(父母的关注与爱)、社交需要(沟通、交友)。所以孩子很难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自然学习效果不会太好。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国内和北美母语非英语的移民家庭孩子的生活环境。
在北美,即使是母语非英语的移民家庭,父母都是移民,家中仍然用非英语沟通,孩子的第一语言仍然会是英语。为什么?
孩子在参与社会活动前,还是在非英语的环境中生活,但是到了托儿所或者幼儿园后,孩子所在的社会环境是英语环境,孩子为了适应环境,他需要用英语才能够满足自己的社交需要(交朋友、与朋友互动)、安全上的需要(不被同学看低,不与环境格格不入),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要吃饭、喝水、换尿布等)。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即便都是母语非英语的家庭,由于孩子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导致孩子产生了欲望,有了用英语沟通的目的,学习英语的行为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环境资源不足
国内的家长们在家庭环境的布置方面也做足了功课,希望通过营造家庭环境,给孩子输入更多的英文内容。很多家长在家里经常播放英文歌曲、英文电影,买一些字母卡、英文书,等等。好的家庭环境的确会帮助孩子,会不断地吸引孩子,有可能调动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有欲望去了解,或者反复出现学习内容,提高了学习内容出现的重复率,促进孩子记忆,但这些资源远远不足。英语对于国人来说仍然是第二语言,孩子每天看到的、听到的、运用的仍然是汉语,他完全可以通过汉语去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一切。在国外,即便是华人的孩子,也需要生存在24小时都是英语的环境中,远远超过国内人搭建的短暂的语言环境,孩子自然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学习。
考试内容欠缺
对于学龄儿童,考试的方式可以促进孩子学习外语,因为考试成绩直接影响孩子的安全需要(成绩不好,被老师、家长批评,甚至打骂)和尊重需要(成绩不好没有办法得到他人的认同),也会对社交和自我实现需要都有间接的影响。
但国内的考试设计也并不理想。大多数校内的考试(包括中考,高考)仍然以阅读为主(80%),听力占比仅为10%,口语表达几乎不占分数,或者不影响总成绩。所以学生只需要学好单词、语法即可。而这对英语的能力提高几乎没有太大作用。即便是国外的雅思、托福、GRE等考试,孩子仍然更重视分数,因为分数是决定他们最后能否申请到学校的敲门砖,所以出国后重新学英语的个案不在少数。
【家长该怎么做】
英语并不是必需品,家长切勿掉入“比较”的深渊
家长应该了解,学英语只是家长自己的愿望,并不一定是孩子的“愿望”,只是家长觉得学英语有用,孩子并不一定认为“有用”,或者是家长看到别人家孩子学了,觉得我们家孩子也不能落下,但孩子并不觉得自己不学英语就是“落下了”。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学习英语,应该培养孩子的内在动力性,让孩子自己产生学习英语的愿望,而不是不由分说地送孩子去上补习班,然后不断地督促孩子和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帮助孩子体验语言的乐趣
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适合别人家但不一定适合自己家。每个孩子不一样,接受程度、理解程度、性格、喜好完全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孩子对吸引他的东西都会产生极大的兴趣。与其让他对语言产生兴趣,不如让他对英语故事本身产生兴趣,让他希望去读懂、看懂故事,产生行为动力。
让孩子有信心地学习英语
英语对孩子来说本来就是第二种语言,是完全陌生的,对陌生的事物人会有本能的防御心理和焦虑、紧张的心态,这都不利于学习内容的输入。根据自我效能理论,当人们相信自己拥有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力时,他们便愿意投入该任务活动中,对该任务采取行动。所以对孩子的英语培养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循序渐进,让孩子一点点地对自己的学习行为产生自信后,才能放下防备,投入学习之中。
第5节 网络:诱人的世界,妈妈不懂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暴发,世界各地的大、中小学相继放假,学生在家利用互联网完成教学内容;各国饭店、商场纷纷关闭,人们利用互联网点餐、购物,在家享用美食、购买刚需产品;为了让人们待在家里,各大媒体公司开放媒体资源,人们可以待在家中看电影、最新的视频、明星直播;互联网医疗对疫情实时监控;互联网办公……一场疫情让互联网的优势展示得淋漓尽致:高速的信息传播、打破地域的限制、低廉的价格,互联网被推到了浪潮之巅。互联网的存在及其势不可挡的势头,使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优势。
互联网对儿童精神、身体健康影响的讨论从未休止过。全球信息共享可以让青少年通过网络抵达世界各地,认知世界;虚拟社交网络,可以让青少年跨越距离和时间,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满足情感需求;高速的网络传输,可以让青少年随时随地调用资源,查找需要的学习内容。网络的私密性,让青少年遇到尴尬的、私密的敏感问题时,可以求助于互联网。
互联网也可能是洪水猛兽,网络暴力、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网络色情也威胁着青少年。研究表明,青少年(12~17岁)相对于其他年龄群体,上网更加普遍,更有上瘾的风险。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存在过度上网的行为,在亚洲,约有20%的青少年面临网络成瘾问题,其中韩国和中国是最严重的。
2010年一项针对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在互联网上花费过多时间的青少年其焦虑和抑郁的水平更高。还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与其他的瘾症类似,会对大脑的容量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大脑对情绪的处理和大脑功能产生变化;沉迷网络的程度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会导致家庭互动减少、影响亲密关系,过度地沉迷于在虚拟世界中建立社交关系的青少年,其现实生活关系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
【孩子沉迷网络行为的心理解读】
获得虚拟的自我认同感
埃里克森的理论认为,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是获得自我认同感——一种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且连贯的直觉。自己究竟是谁,该怎样做,能做什么,不断地困扰青少年,让他们不断地去尝试,通过尝试去寻求答案,互联网刚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可能。
据统计,有24%的青少年会在上网的时候扮演不同的人,33%的青少年会给别人虚假的注册信息。互联网相对于现实生活,是一个虚拟的空间,它可以给青少年一个重新构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去尝试不同的角色,扮演不同类型的人;互联网提供虚拟的网络游戏,让青少年可以在网络游戏中体验完全不同的生活,通过网络获得自我认同感。2004年的一个研究报告中指出,青少年利用互联网变换自己的身份,并以更受欢迎的身份从网络互动游戏角色认同等方式获得更高的自尊。
性发育带来的网络沉溺
进入青春期后,性发育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青少年期的另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如何正确对待和表达性的感觉。不断地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感受自己身体和情感上的需求,他们极度渴望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渴望被引导,被关注,却又不愿与家长或者亲密的人提起。互联网作为一个媒介,给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的性信息供青少年搜索、学习;形形色色的情感故事给青少年提供了性幻想的素材;隐蔽的交友体验,让青少年完全可以投入地与网络另一端的人探讨性;但同时,互联网也使他们有机会以安全匿名的方式追寻对自己的性认同,避免了真实世界中可能遭到暴露自己的危险。这些都让他们沉迷于这个虚幻的世界不能自拔。
情感缺乏,生活满意度低带来的网络成瘾
2017年的一个研究显示,孤独、情感需求缺乏、生活满意度低等心理困扰是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因素。青少年时期是敏感的,他们渴望被关注的心态比任何一段时期都强。他们如果在现实社会找不到渠道来满足自己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就会倾向于互联网。
相比较现实社会,互联网获取关注更容易,也更刺激。现实社会的社交,需要建立在面对面的基础之上,这对敏感、羞涩、性格孤僻的青春期孩子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另外,现实的社交圈子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很难让面临学业的青少年来一次说见就见的友谊会面。而互联网完全没有这样的局限性,手机可以上网以后,青少年上网变得更加便利。学生可以完全隐匿自己的身份利用社交软件交友,可以在虚拟游戏中肆无忌惮地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
青少年渴望独立自主的个性特征造就了网络成瘾
青少年渴望成人,独立意识变强,渴望获得自主性,凡事希望自己解决,但又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遇到一点挫折就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这个时候,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逃避的温床,在虚幻世界里,他们的情绪可以宣泄,可以暂时遗忘不愉快。
【家长该怎么做】
互联网之于青少年,就如一把双刃剑,有有益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我们不能回避科技带给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也不能放弃科技对于青少年发展中占据的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让青少年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帮助其学习、创造、成长。
帮助孩子增强自信——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
英国心理学家马克·格里夫说,首先要尝试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玩游戏是因为自尊心受挫,那么父母应该着手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个体作出并经常保持的对自己的评价。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父母应该多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多用正向的、积极的话语激励孩子,关注孩子做到的,淡化孩子没做到的。言语说服是加强能力信念的有效手段,所以当孩子在尝试改变时,积极评价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容易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帮助孩子了解互联网以外的世界
很多孩子最开始都是因为无聊而频繁地上网,每个人都有惯性,孩子习惯了互联网的虚拟世界,就会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沉溺于其中的时候,犹如深陷沼泽很难脱身,需要家长等外在力量的帮助。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日常生活,带孩子一起出门,参加户外活动,鼓励孩子与现实的朋友见面,尽量帮助孩子丰富他的生活,培养孩子其他的爱好,逐渐帮助孩子从虚拟世界走出来。
邀请有经验的人士与孩子交流
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获得成功时,就能够提高其自我效能的判断,增强其自信心,相信自己也可以完成类似的行为操作。父母可以邀请有这方面经历的孩子,与孩子一起交流,分享心得,引导孩子从互联网世界走出来。
也可以邀请孩子比较信服的长辈,多与孩子探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关系、区别和联系,帮助孩子分清楚现实与虚拟世界。
专业的帮助
家长应该了解,如果孩子沉溺于网络,孩子可能已经有潜在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青少年自我认同感低,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如果孩子的抑郁情绪很明显,一定要寻求专业的帮助,防止情态恶化。
关爱孩子
除了对孩子衣食住行的照顾,精神上的关爱对孩子更为重要。一个人的情绪状态会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家长要多投其所好,多与孩子交流他们感兴趣的事,让孩子快乐起来。
第6节 多动:一个最常给孩子贴的标签
小宇又一次被老师找家长了。这一次是因为他上课的时候,举手想回答问题,他一手高高地举着,一只脚就不由自主地踏在了椅子上,椅子一歪,他直接摔倒在地板上,引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还有几个同学争相效仿,搞得课堂一片混乱。
“坐不住板凳,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扭屁股,故意搞出声音,跟周围同学讲话,没人搭理他的时候就自己跟自己说话,你这个孩子有问题,快去查查是不是多动症吧!”老师的一席话让小宇的妈妈很担忧。
小宇真的得了多动症吗?
像小宇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少数:特别好动、喜欢讲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不爱写作业、喜欢大喊大叫、不爱顺从家长的意愿等。这类孩子往往被家长、老师甚至是同学贴上“多动症”的标签。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多动行为的心理解读】
多动症是什么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A: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种儿童期常见的神经行为症状,它的临床表现以注意力不集中,存在多动和情绪冲动为主。1987年,“多动症”一词首次出现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而这家学会被认为是精神健康诊断机构中最具话语权的机构之一。
虽然科学家们一直不清楚多动症发生的原因,但是对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从未停止过。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美国患此病的人数从2003年到2011年呈持续上涨的态势,许多科学家和医学专家从现实角度认为,无论怎样,这是一个会对人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干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多动症一直饱受争议
90%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孩子没有不正常的多巴胺代谢
多动症的存在一直饱受争议,最有名的“讨伐者”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卡根。他曾在接受《明镜周刊》(Der Spiegel)采访时,对多动症的神经学基础表示强烈的怀疑,他甚至指出这种疾病是精神病学家和制药业为了赚钱而制造出来的。他认为数以百万计的孩子被诊断成多动症,但是90%的孩子都没有不正常的多巴胺代谢。
早入学的孩子易被误诊为多动症
有一项研究是由17个研究小组构成,覆盖了超过1400万儿童,分别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研究指出:在教室里年龄最小的孩子会被诊断为有多动症并进行药物治疗。
英国药学期刊的一篇文章也提出:多数早入学的孩子可能被误诊为多动症。“相差一岁,孩子的行为差异会很明显,而老师往往会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教师的报告导致误诊
有研究认为:目前,仍没有对多动症的生物标记物和物理测试方法,仍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孩子行为的报告。“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教师误导诊断的情况,特别是对年龄最小的孩子。虽然教师并不是直接诊断的人,但是他们通常暗示孩子是可能患有多动症的人。”
被掩盖的其他问题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一位儿童与精神病学教授还提出:“当孩子在学校受到欺凌、睡眠不好或者遭受虐待或者很多其他问题,有时候也会被贴上多动症的标签。”
一本名为《多动症并不存在》的书中提出:多动症并不存在,只有两类人会被诊断成多动症,一类人是有注意力分散和冲动行为的人,另一类是有其他问题需要个体治疗的。不应该把他们混为一谈,然后贴上一个多动症的标签。
还有许多医生对过度诊断和过度用药,特别是对儿童过早地使用兴奋剂治疗提出担忧。
反击的声音
多动症患者大脑发育存在差异
但是反击的声音也并不在少数。有研究表示:多动症并非是虚构的,如果父母患有多动症,那么孩子遗传此病的概率会高达57%;还有研究指出,脑部扫描显示,患有多动症的人的大脑存在发育差异,例如,额叶区域的皮质变薄。
多动症的诊断并不容易
多动症在同一个人身上的症状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多动和冲动的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是注意力缺陷会随之增加。”这又让多动症的诊断增加了难度。
专业人员很难全面了解孩子
更多的学者认为,多动症的最大难度是区别诊断:被诊断出多动症的孩子多数都有行为不端的表现,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并不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的孩子就一定是多动症。专业人员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背景、个性,那又如何去区分多动症与学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阅读困难等存在类似行为的问题呢?虽然这些行为需要治疗或者改善,但是不能一概而论,贴上一个多动症的标签。
模糊的诊断
在美国,大约有500万的儿童被诊断为多动症,患病率为3.4%~4.7%。对于多动症的诊断并不是单一的测试,需要基于现象、症状、行为、病史、环境等,同时还要结合儿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教师的意见进行全面评估。但专家提出,只有半数的孩子表现出了与多动症诊断相符的认知缺陷,认为现在识别多动症的方法需要改进,需要增设额外的心理测试。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指出美国多动症病例现正快速增长,他把这个现象归因于模糊的诊断,并用以下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让我们一起倒退50年,如果那时有一个7岁的小孩,对于上学感到无聊,并且常常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搞破坏影响别人,大概他会被认为是个懒惰的孩子。而现在,他会被认为是多动症。这就是为什么数字一直在疯狂增长。”
在国内,诊断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患者有1400~1900万,患病率为4.31%~5.83%。
【家长该怎么做】
及早评估
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虽然饱受争议,但是孩子出现的问题行为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家长怀疑孩子有多动症的可能性,一定要去专业的医院做诊断和评估,及早确诊、及早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案。
对男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
但对于一些“类”多动症的孩子的多动行为,作为家长,特别是男孩子的家长,我们需要多一些宽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
男孩子脑干中有更多的脊髓液,血液中的多巴胺含量高于女孩,这也是他们精力旺盛,体力充沛的原因,这让他们更好动,或者动个不停,他们需要这样的方式来消耗掉过多的精力。
因为荷尔蒙的差异,男孩子在4岁以后,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这让他们更喜欢打架、淘气、争吵。
男孩更多的红血细胞让他们在运动上更出色,但也让他们更爱跑跳、打斗。
男孩的大脑中左右脑之间连接结构发育的速度和数量不及女孩,这是男孩子语言能力发育较弱的原因,这让男孩子显得“呆头呆脑”。
男孩更倾向于动手解决问题,因为他们的大脑的右半球内部连接更发达,这也是他们活动不停的原因。
女孩的大脑结构让她们更善于人际交流和自我控制,这使同龄的男孩显得更加封闭、急躁和不受控制。
男孩的大脑发育速度整体都慢于女孩,要迟6~12个月。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尝试多给孩子些时间,让他们按着自己的节奏,逐渐地懂事、成熟起来,我们应该带着觉知,去看待孩子的与众不同。
帮助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
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个好动的孩子,承受的压力远超于其他的孩子。他们接受了更多来自老师、同学、旁观者的负面评价,这些会让他们越来越焦虑和不自信,让他们不知所措。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去正视自己的问题,区分自己的缺点和优势,帮助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
对于好动的孩子,他们的另一面是精力充沛、体力超乎常人。人的精力就如流动的水,宜疏而不宜堵。我们一味地想控制孩子,让孩子停下来,不如去帮助孩子做一些他真正喜欢的、有助于他成长的事情,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寻找内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