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分析

(一)媳妇指使外甥打死公婆案

a.基本案情[25]

1999年,农村主妇秦某指使外甥打死82岁高龄的婆婆王某。秦某50多岁,长媳,在家中是被欺辱的对象。秦和婆婆平时关系不好,婆婆经常不把这个儿媳放在眼中。丈夫孝顺老母亲,但脾气不好,对妻子很严厉,当听到母亲说妻子对她不好时,就会殴打妻子。丈夫家兄弟四个,经商议,公婆由四个儿子轮流赡养。1999年2月1日,轮到她家,秦某将婆婆接到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婆婆执意要搬到一里地外的老屋去居住。秦觉着马上就要过春节,如果婆婆走了,邻居会笑话她不孝顺,丈夫也会为此打她。一日,秦趁着家中只有婆婆在,叫来外甥让他把婆婆的腿打坏,这样婆婆就走不了了,谁知,外甥对婆婆进行殴打并按住头部数次撞击地面,致婆婆重度颅脑损伤死亡。

b.案情分析

此案中犯罪被害人王某与犯罪人中的秦某就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之前,秦某与王某乃至于其丈夫都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导致秦某经常在家受到欺辱,使得秦某对其婆婆和丈夫既惧怕又憎恨。对于我国传统佳节的春节来临之际,婆婆的执意离家居住,无疑是对秦某在特别顾及脸面的熟人社会的农村生活中的一种重大打击,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犯罪的生成,最终导致悲剧的发生。

(二)罗某以暴制暴杀夫案

a.基本案情[26]

罗某(女,68岁)与胡某(男,63岁)结婚后育有一子一女,家境贫穷,多年来夫妻双方感情不和。丈夫胡某成天好吃懒做,日嫖夜赌,甚至花掉家中卖土地得到的8万多元存款以抵赌债,并经常对罗某实施暴力殴打,罗某为了维持家庭的完整被迫一忍再忍。2010年12月4日晚上9时许,罗某正在家里睡觉,胡某回到家里将罗某喊醒,并要罗某给其买烟和米,罗某回答说没有钱,由此招来胡某的大打出手,被人劝开后,罗某回想起胡某平时的表现以及对她的经常打骂和虐待,遂于次日早上7点多种趁胡某熟睡之际,用钉锤猛击胡某头部将其杀死。

b.案情分析

此案中被害人胡某与犯罪人罗某就是一种角色转换关系。之前,胡某经常在家中对罗某实施打骂,罗某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最终以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将加害者予以杀害,从而使自己成为犯罪人。从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的角度来看,之前的被害人转化为犯罪人,加害人转化为被害人。

(三)青年女教师被学生奸杀案

a.基本案情

2004年11月2日,某校一间出租房内发生了一起凶杀案。被害人陆某是湖南某校英语教师,而凶手却是她教过两年的法律系2004年毕业生敖某。由于犯罪人单恋被害人而不能自拔,当犯罪人得知被害人的婚讯后,于2004年11月2日中午将被害人骗至其出租屋内,犯罪人向被害人提出情感要求被被害人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在房里发生争执和扭打,敖某持水果刀朝陆某的咽喉处连刺2刀,又将其按倒在床上,朝其头部、咽喉等处连刺11刀。尔后,敖某对奄奄一息的陆某实施了强奸。敖某在犯罪之后,曾想过用自杀来谢罪,但法律专业出身的他最终在案发当晚8时向公安机关自首,企图保全性命。2005年9月2日,犯罪人敖某被执行死刑。

b.案情分析

在这个案件中,被害人由于角色不清所致的不当友爱、麻痹大意、轻信等行为被犯罪人所利用,这是一种典型的可利用的被害人模式。倘若被害教师在发觉学生的不正常感情后,能采取措施正确处理,而不是“任由友情发展”、孤身跟随犯罪人至其租赁房内,这种加害与被害的互动关系可能会得以中止,最终的惨剧或许不会发生。


[1]许章润主编:《犯罪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49页。

[2]张绍彦:《犯罪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3][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页。

[4]许章润主编:《犯罪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52页。

[5][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6]杨燮蛟:《现代犯罪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页。

[7][美]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4页。

[8][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5~306页。

[9][德]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主编:《国际范围内的被害人》,许章润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页。

[10]李玲:“浅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载《科教文汇》2007年第12期。

[11]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12]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189页。

[13]赵可、周纪兰、董新臣:《一个被轻视的社会群体——犯罪被害人》,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14]李伟主编:《犯罪被害人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5页。

[15]转引自申荷永主编:《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4页。

[16]李伟主编:《犯罪被害人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6页。

[17]郭建安主编:《犯罪被害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3页。

[18][美]史坦丝:《论失落》,文逊、群青译,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4页。

[19]翟中东:《社区性刑罚的崛起与社区矫正的新模式——国际的视角》,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75页。

[20][英]Ronald Blackburn:《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吴宗宪、刘邦惠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21][美]Peter C.ratcoski、Lucille Dunn Kratcosk:i《青少年犯罪行为分析与矫治(第5版)》,叶希善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22]康树华:《比较犯罪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9页。

[23]黄瑛琦:《被害人行为导入定罪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24][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25]李伟主编:《犯罪被害人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6~67页。

[26]李伟主编:《犯罪被害人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