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清官形象与为政之道

1 为正义

【舍生取义】shě shēnɡ qǔ yì为维护正义而牺牲。《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袁鹰《信念》:“古往今来,多少为人民事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先驱者身上,都闪耀着这种崇高的精神的光辉。”如:先烈们舍生取义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仗义执言】zhànɡ yì zhí yán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讲公道话。指主持正义说公道话。如:纣王荒淫无道,比干也不得不仗义执言。

【义形于色】yì xínɡ yú sè形:显现。色:面容。主持正义的心情都表现到脸上来了。《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如:看见流氓肆无忌惮地敲诈钱财,他义形于色,挺身而出。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凛然:令人敬畏的神态。正义之气令人敬畏的样子。袁鹰《囚室内外》:“革命和反革命,正义和邪恶,大义凛然和奴颜媚骨,宁死不屈和谄媚求生,这就是共产主义战士和叛徒之间的区别,就是人狗之间的区别。”

【仗义疏财】zhànɡ yì shū cái仗义:主持正义。疏财:分散家财。为了正义拿出自己的钱来帮助人家。元·无名氏《张公艺九世同居》第二折:“父亲生前时,说有张公艺,此人平昔仗义疏财。”《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多听的江湖上来往的人说兄长清德,扶危济困,仗义疏财。”如:我从小爱听绿林好汉仗义疏财的故事。也作“疏财仗义”。

【当仁不让】dānɡ rén bú rànɡ当:面对。仁:符合道义的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后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推诿。如:王先生当仁不让,拿起笔和纸,很快就把那篇宣言写好了。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ɡù义:道义。反顾:回头看。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司马相如《喻巴蜀檄》:“义不反顾,计不旋踵。”欧阳山《苦斗》五十二:“他自己也是感情比火热,志向比天高,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如: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是我们每一个有志青年义无反顾的责任。

【从容就义】cónɡ rónɡ jiù yì从容:镇定沉着。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杀。形容为正义事业而镇定沉着地牺牲生命。《宋史·赵卯发传》:“古人谓:‘慷慨杀人易,从容就义难。'”《歧路灯》第四十一回:“真正是从容就义,可感!可敬!”如:他好像从容就义的志士,闭了眼,等待那最后一秒钟。

【杀身成仁】shā shēn chénɡ rén仁:儒家的道法规范。《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现指牺牲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如:历史上有多少刚义志士,为了进步事业而杀身成仁。

【成仁取义】chénɡ rén qǔ yì成仁:指杀身以成就仁德。取义:指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可不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宋·文天祥《绝命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明·张同敞《自决诗》:“弥月悲歌待死时,成仁取义有天知。”

【不忘沟壑】bú wànɡ ɡōu hè沟壑:山沟,葬身之地。念念不忘为正义而弃身山沟。形容人有为正义而献身的思想准备。《孟子·万章下》:“志士不忘在沟壑,男士不丧其元。”

2 为国为民

【舍生忘死】shě shēnɡ wànɡ sǐ形容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丁玲《我读‹东方›》:“我们看到郭祥在多次不同的战役中表现出来的机智勇敢,舍生忘死,实在激励人心。”也作“舍死忘生”。

【宁死不屈】nìnɡ sǐ bù qū屈:屈服,使屈服。宁愿牺牲生命也不屈服。明·赵弼《效颦集·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nìnɡ wèi yù suì,bù wèi wǎ quán 宁可做玉被打碎,也不做瓦而得以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也不苟且偷生。《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姚雪恨《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

【马革裹尸】mǎ ɡé ɡuǒ shī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指愤努杀敌,战死疆场。《说岳全传》第五十四回:“武将当场,马革裹尸。”如: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我决心献出一切力量,虽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解民倒悬】xiè mín dǎo xuán《孟子·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后来用“解民倒悬”比喻把人民从困苦危难的处境中解救出来。

【励精图治】lì jīnɡ tú zhì励:激励,振作。图:谋取。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宋史·神宗纪》:“励精图治,将大有为。”《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神宗天子励精图治,闻王安石之贤,特召为翰林学士。”如:偏偏这些年,他越是想励精图治,越显得枉费心力,一事无成。

【毁家纾难】huǐ jiā shū nán毁家:分散家产。纾:解除,缓和。捐献全部家产,解救国难。《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某等愿从众志,毁家纾难,兴复宋室。”

【枵腹从公】xiāo fù cónɡ ɡōnɡ枵:空虚。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清·李宝嘉《治地狱》楔子:“到了这个分上,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到一个。”

【孺子牛】rú zǐ niú《左传·哀公六年》记载春秋时齐景公与儿子嬉戏,景公叼着绳子当牛让儿子牵着走。后来用“孺子牛”比喻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鲁迅有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反腐倡廉】fǎn fǔ chànɡ lián反对腐败,提倡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如:反腐倡廉是治国先治吏的治国之道。

【以天下为己任】yǐ tiān xià wéi jǐrèn以天下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事情。唐·李延寿《南史·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激浊扬清】jī zhuó yánɡ qīnɡ激:阻止,遏制。浊:脏水。清:清水。三国魏·刘劭《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原比喻除去坏人,奖励好人。现在比喻发扬好的,清除坏的。也作扬清激浊”。《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

【救亡图存】jiù wánɡ tú cún救亡:拯救国家的危亡。图存:谋求国家的生存。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四章:“全国人民忍无可忍,救亡图存的呼声正响遍了全国每一个偏僻的角落。”

【负重致远】fù zhònɡ zhì yuǎn负:背着。致:送到。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比喻能够担负重任。《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如: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忍辱负重、负重致远的经世之才。

【一片丹心】yí piàn dān xīn丹心:赤心。形容对国家对人民忠心耿耿。宋·苏轼《过岭寄子由》诗:“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歌剧《江姐》主题歌《红梅赞》:“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

【广开言路】ɡuǎnɡ kāi yán lù尽量给下属和群众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拓开进言的道路。宋·苏轼《辨试馆职策问札子二首》:“虽陛下广开言路,无所忌讳,而台谏所击不过先朝之人,所非不过先朝之法。”如:我们要继续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广开言路,加强与民主党派、爱国人士的合作。

【集思广益】jí sī ɡuǎnɡ yì集中众人的智慧,以便取得更大更好的效果。语出三国·诸葛亮《教与军师长史参军掾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但凡闻有奇才异能之士,都想请来,也是集思广益的意思。”如:会议经过反复讨论,集思广益,终于制订了明年的教育计划。

【救死扶伤】jiù sǐ fú shānɡ救活将死的人,照顾受伤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今指医务工作者为病人服务的责任和精神。如:我们要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扶危济困】fú wēi jì kùn扶助处境危急的人,救济生活困难的人。《水浒传》第五十五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也作“扶危救困”。如:济公扶危济困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

【肝脑涂地】ɡān nǎo tú dì原指战乱中惨死,肝血脑浆流在地上。《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十七,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后多用来表示竭尽忠心,不惜牺牲。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目今国危主忧,微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陛下?”如:我们纵然肝脑涂地,也不让侵略者践踏我国的神圣领土。

【安邦定国】ān bānɡ dìnɡ ɡuó使国家安定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我本是安邦定国的李存孝,今日太平不用旧将军。”茅盾《神的灭亡》:“那十二位安邦定国的千岁爷都去寻快活去了,只撇下他老头子一个。”

【拨乱反正】bō luàn fǎn zhènɡ治理混乱的局面,使恢复正常。《汉书·武帝纪赞》:“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如: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国家统筹全局、澄清是非、拨乱反正、改革创新的革命家、政治家。

【披肝沥胆】pī ɡān lì dǎn 披:剖开。沥:滴下。比喻对人对事非常忠诚。《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当下不能用也。”司马光《上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也作“剖肝沥胆”。如:两位共事多年的老战友坐在灯下,披肝沥胆地畅谈了一夜。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任:担当,承受。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沈从文《长河·秋》:“你们县长人好,能任劳任怨,父母官真难得。”如:他参加工作几十年,一直任劳任怨,克己奉公。

【艰苦卓绝】jiān kǔ zhuō jué卓绝:程度达到极点,超过一切。艰苦程度远远超过寻常。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艰苦卓绝的斗争。”

【忠心耿耿】zhōnɡ xīn ɡěnɡ ɡěnɡ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很忠诚。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七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粉身碎骨】fěn shēn suì ɡǔ身躯粉碎。指丧失生命。《三国演义》第八回:“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也作“粉骨碎身”。

【鞠躬尽瘁】jū ɡōnɡ jìn cuì鞠躬:弯腰,表示恭敬。瘁:劳累。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常和“死而后己”连用。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尽了毕生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抛头颅,洒热血】pāo tóu lú sǎ rè xuè不怕杀头,不怕流血。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勇于牺牲。如:我们为国家、为民族,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力挽狂澜】lì wǎn kuánɡ lán挽:挽回,挽救。狂澜:凶猛的波浪。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语本唐·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柯岩《岚山情思》:“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年青时代一样,横马跃刀,驰骋沙场,力挽狂澜,虽万死而不辞呵!”

【中流砥柱】zhōnɡ liú dǐ zhù中流:河流中间。砥柱:山名,在河南省三门峡东,屹立于黄河急流中,像柱石一般。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比喻英勇坚强且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力量。郭小川《万里长江横渡》:“无产阶级自来就是这个风高浪涌之世界的中流砥柱。”也作“砥柱中流”。

【一心一德】yì xīn yì dé 同心同德。毛泽东《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共产党人一心一德,忠实执行自己的宣言。”

【克尽厥职】kè jìn jué zhí 克:能够。厥:其,他的。形容能够尽他的职守,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如:他任劳任怨,克尽厥职。

【中流击楫】zhōnɡ liú jī jí中流:指江中。楫:船桨。《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任预州刺史,渡江北伐,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来就用“中流击楫”比喻决心收复失地的壮烈。

【为民请命】wèi mín qǐnɡ mìnɡ 请命: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指替老百姓向上请求减轻负担,以保全生命,解除痛苦。鲁迅《且介亭杂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富国安民】fù ɡuó ān mín使国家富裕,人民生活安定。《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二卷:“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术,下有强兵战胜之术。”

【九死不悔】jiǔ sǐ bù huǐ形容意志坚定,不管多少危险,决不退缩动摇。明·李贽《焚书·杂书·昆仑奴》:“忠臣挟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挟义,则临难自奋,之死靡它。”

3 为官之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jǐ suǒ bù yù, wù shī yú rén《论语·颜渊》:“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梁斌《红旗谱》十二:“那个不行,大伯!你不是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人家不愿给就算啦!”

【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则:榜样,表率。用自己的言语、行为作榜样。如:他对学生的要求相当严格,对自己的要求则更严,处处注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廉洁奉公】lián jié fènɡ ɡōnɡ 廉正清洁,秉公办事。指为官清廉、公正。从维熙《远去的白帆》九:“我默默地望着这位生活上廉洁奉公的罗锅队长的身影,心想如果能再配上一个善于思考的清醒大脑,该有多好!”

【身体力行】shēn tǐ lì xínɡ身:亲身,亲自。体:体验,实践。亲自体验,努力实践。周谷城《晏阳初文集·序言》:“晏阳初身体力行,以全部的热情与精力投入规模空前的平民教育活动。”

【轻车简从】qīnɡ chē jiǎn cónɡ 轻车:车上的装载轻。简从:行装简单,随从人员少。出行的时候尽量少带东西和随从。曾朴《孽海花》第十九回:“带着老朴金升及两个俊童,轻车简从,先从旱路进京。”也作“轻装简从”。

【责无旁贷】zé wú pánɡ dài 责:责任。贷:推卸。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二章:“各位或世受国恩,或为现任官吏,或为本城绅衿,或出身名门望族,守城之事,责无旁贷。”

【责有攸归】zé yǒu yōu ɡuī 攸:所。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分内的责任不容推卸。毛泽东《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因循坐误,责有攸归,全国丧亡,嗟悔无及。”

【义不容辞】yì bù rónɡ cí容:允许。辞:推托。就道义上说不允许推辞。《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女婿,亦义不容辞。”如:你放心吧,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任重道远】rèn zhònɡ dào yuǎn担子重,路途远。比喻肩负责任重大且要经过后期艰苦的努力。《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徐特立《对青年人的几点希望》:“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未完成的革命事业。”

【奉公守法】fènɡ ɡōnɡ shǒu fǎ 奉:奉行。奉公行事,遵守法令。如:他是个奉公守法、胸有抱负的青年。

【两袖清风】liǎnɡ xiù qīnɡ fēnɡ原指人迎风潇洒飘逸的姿态。元·陈基《次韵吴申江道中》:“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后比喻为官清廉,没有多余的钱财。清·李伯元《文明小史》第十二回:“他自己做了几十年的官,依然是两袖清风。”也形容囊空如洗或毫无积蓄。郑振铎《九叔》:“他回来了,照例是一身萧然,两袖清风,有时弄得连铺盖也没有。”

【一尘不染】yì chén bù rǎn尘:佛教把色声香味触法叫作“六尘”。佛教徒修行时不受外界六念的诱惑影响,叫“一尘不染”。明·冯梦龙《警世明言》卷二十九:“他从小出家,真个是五戒具足,一尘不染,在皋亭山显考寺住持。”也比喻人品高洁,没有沾染不良习气。如:他们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解放军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大公无私】dà ɡōnɡ wú sī一切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着想,毫无个人打算。清·龚自珍《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也形容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如: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

【大义灭亲】dà yì miè qīn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人不徇私情,使受到应有的惩罚。《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公子州吁同谋杀死卫桓公。因此石碏就把石厚杀掉了,当时有人称赞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也。”如:吉星南一命呜呼,消息传开,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纷纷称赞吉鸿昌大义灭亲。

【明辨是非】mínɡ biàn shì fēi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形容判断力强。巴金《随想录》五十七:“大家都能明辨是非,就不会让长官随意点名训斥。”为官者能明辨是非,就不会有冤假错案。

【明察秋毫】mínɡ chá qiū háo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语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后指形容人精明,目光敏锐,有很强的洞察力。如:这位长官胸有悬镜,明察秋毫,办事果断公正。

【闻过则喜】 wén ɡuò zé xǐ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错误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的态度。《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有过,则喜。”宋·司马光《奏弹王安石表》:“伏遇陛下即位以来,日慎一日,闻过则喜,从谏如流。”如:由于这个单位的领导作风民主,闻过则喜,群众便踊跃提出了许多批评和建议,不到一年,生产就大幅地上升了。

【身先士卒】shēn xiān shì zú作战时将师亲自带头,冲锋在士兵面前。现多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面前。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九章:“他为人耿直爽快,打起仗来总是身先士卒,做起事来处处顾全大局。”

【知人善任】zhī rén shàn rén了解部下而且善于使用他们。《文选·班彪‹王命论›》:“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之奇伟,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如:如果不是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的话,怎能如此熟悉干部,知人善任呢?

【无功不受禄】wú ɡōnɡ bú shòu lù禄:俸禄,工资待遇。没有功劳就不享受报酬和待遇。形容为官不贪,清廉。《战国策·齐策四》:“无功而受其禄者,辱祸必握。”《旧唐书·隐逸传》:“元恺诮之曰:无功受禄,灾也。”

【涓滴归公】juān dī ɡuī ɡōnɡ 涓滴:小水滴。一点一滴全部归公。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三回:“小侄自己一个钱的薪水不支;以及天天到局里办公事,什么马车钱、包车夫,还有吃的香烟、茶叶,都是小侄自己贴的。真正是涓滴归公,一丝一毫不敢乱用。”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ɡ ɡōnɡ克己:约束自己。奉公,奉行公事。严格约束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心如铁石】xīn rú tiě shí心志坚如铁石,不为外物所动摇。《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玄德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

【摩顶放踵】mó dǐnɡ fànɡ zhǒnɡ摩:摩擦。顶:头顶。放:至、到。踵:脚跟。磨伤头顶直至脚跟。形容不怕劳苦,不顾身体,舍己为人。《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宋·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不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往而不知反焉。”如:今天的干部为人民服务,不怕苦,不怕累,舍己为人,摩顶放踵,这是应该的,也是义不容辞的。

【严于律己】yán yú lǜ jǐ律:约束。对自己严格要求。韦君宜《纪念冯雪峰同志》:“大家纷纷举出他生前如何正确对待干部,如何严于律己,如何在那种艰难的条件下还努力工作……”

【真金不怕火炼】zhēn jīn bú pà huǒ liàn比喻意志坚强的人或正确的事物,经得起任何考验。浩然《艳阳天》第一百一十五卷:“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

【穷且益坚】qiónɡ qiě yì jiān处境越穷困,意志应该越坚定。《后汉书·马援传》:“马援尝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且益坚,老当益壮。'”益:更者。

4 为政之道

【明镜高悬】mínɡ jìnɡ ɡāo xuán语本《西京杂记》卷三:“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表里有明,人直来照之,影则倒见,以手扪心而来,则见肠胃五脏,历然无碍……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后以明镜高悬比喻官员执法公正,严明或办事明察秋毫。如:他明镜高悬,执法如山,又一次给我们地方除了一个大祸患!

【铁面无私】tiě miàn wú sī铁面:刚直,不讲情面。形容不讲私人情面,不畏权势,公正严明。清·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列位看官,可晓得现在官场,凡是奉派查办事件,无论大小,可有几件是铁面无私的?”

【修身齐家】xiū shēn jì jiā修养自身,治理家政。《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半部论语】bàn bù lún yǔ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掌握了半部《论语》,就可以用于治理天下,后用以表明儒家经典作为治国之本的重要性。严复《救亡决论》:“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又何难哉!”

【无为而治】wú wèi ér zhì中国古代学者理想中的政治制度。儒家主张任用贤人,以德化民,使天下得到治理。《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清·王夫之《读通鉴论·晋成帝》:“虚静以慎守前王之法,虽聪明神武,若无有焉,此之谓无为而治。”

【载舟覆舟】zài zhōu fù zhōu载:承载。覆:翻、沉。唐太宗丞相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比喻百姓是决定政权的根本力量。

【衣食父母】yī shí fù mǔ提供衣食的父母。指赖以为生的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 德:恩惠。怨:仇恨。用恩惠去回报别人曾经给予自己的怨恨。《礼记·表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如:蔺相如不计前嫌,以德报怨,使廉颇深受感动。

【近悦远来】jìn yuè yuǎn lái近处的人因得到好处,远处的人也都闻讯前来归附。语出《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唐·白居易《除李夷简西川节度使制》:“专奉诏条,削去弊政……近悦远来,归如流水。”如:这家老字号的商店近悦远来,每天都顾客盈门。

【人心所向】rén xīn suǒ xiànɡ人民大众所拥护向往的。周恩来《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话》:“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已无可阻止。”如:对我国的经济和上层建筑各个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人心向背】rén xīn xiànɡ bèi向:朝向,拥护。背:背离,反对。人民群众的拥护或反对。杨沫《东方欲晓》:“人心向背,这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非常重要的条件。”

【深入人心】shēn rù rén xīn指思想、理论、道理等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孟子·尽心上》:“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巴金《随想录·附录》:“通过潜移默化,文学塑造人们的灵魂。水滴石穿,作品的长期传播也会深入人心。”如:党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日益深得人心。

【民意不可侮】mín yì bù kě wǔ侮:欺侮轻慢,欺负。形容人民共同的意见和愿望,不可欺负和怠慢。如:民意不可侮,凡是违背人民意愿,是不能成功的。

【众怒难犯】zhònɡ nù nán fàn犯:冒犯。众人的愤怒不能冒犯。指触犯了众人会引起公愤。《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如:这两个兵痞看到众怒难犯,只得当着众人的面付了买烟的钱。

【令行禁止】lìnɡ xínɡ jìn zhǐ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令严正,说到做到,雷厉风行。如:老赵这一上任,果然令行禁止,大有起色。

【雷厉风行】léi lì fēnɡ xínɡ厉:猛烈。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疾。形容声势猛烈,行动快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大约是受了日本领事的警告罢,那雷厉风行的办法,比对于‘反动文学’还要严。”如:闯王已经下了决心,要在全军中雷厉风行地整顿军纪。

【民为邦本】mín wéi bānɡ běn邦:国家。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九章:“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要人民安乐,先要让他们衣食无缺。”

【民贵君轻】mín ɡuì jūn qīnɡ民众比君王更加重要。语本《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范文澜《中国经学史的演义》:“仁义派的首领是孟子,他劝国王(梁惠王、齐宣王)行仁政,正天下,虽然也包含着‘民贵君轻’、‘士芥寇仇’等危险思想……但仅限于警惕统治者知所畏惧,并非赞成革命。”

【法不责众】fǎ bù zé zhònɡ 法:法律,法规。众:群众。指有些行为尽管不合法,但因为很多人都有那种行为,就很难以惩处。蒋子龙《拜年》五:“各个车间都差不多,到时候大家都完不成,法不责众,看你冷占国有什么咒儿念?”

【移风易俗】yí fēnɡ yì sú 移:改动。易:交换。转移风气,改变习惯。《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礼记·乐记》:“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如:青年人要带头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改变世界。

【严刑峻法】yán xínɡ jùn fǎ 峻:严厉。严厉的刑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用严刑峻法和沉重聚敛苦害百姓,所以盗贼一天比一天多。”

【宽猛相济】kuān měnɡ xiānɡ jì宽:宽厚。猛:猛烈,严厉。宽和猛互相补充。《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如:宽猛相济与一张一弛都是为政之道,如出一辙。

【除暴安良】chú bào ān liánɡ铲除残暴的坏人或恶势力,安抚善良的百姓。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将来若姐姐做了国王,我们同心协力,各矢忠诚,或定礼制乐,或兴利剔弊,或除暴安良,或举贤去佞,或敬慎刑名,或留心案牍。”

【论功行赏】lùn ɡōnɡ xínɡ shǎnɡ论:衡量,评定。行:做执行。赏:奖赏。衡量功绩的大小,给予奖赏。如:这件事虽然是大家做的,但各人的情况不同,我看还是论功行赏吧!

【赏罚分明】shǎnɡ fá fēn mínɡ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马虎。如:他一向赏罚分明,部下也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