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钱与命运:谁需要更高额保险
- 毛丹平
- 3769字
- 2024-11-02 03:41:00
金钱最重要的是带来改变
在我设计的“财富与你”课程里,“金钱能带来什么”是第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我往往从金钱给人带来的“耻辱的记忆”开始,让学员回忆一下为什么自己会渴望金钱。无数次的教学实践显示,人们渴望金钱的最初动力往往来自于生活中的不安全感,比如关于贫穷的记忆,比如金钱带来的伤害:朋友的背离、亲情的沦丧、自由和梦想的失去、体面和尊严的丧失等。
这倒是印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未满足的需求才能影响人的行为(图1.1)。
图1.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注:需求有层次之分。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是低层次需求;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时,较高层次的需求就成为主要动机因素。当某一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它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某一层次的需求越接近满足,为了产生同样的满足程度所要追加的增量也就越大。
所以,正是关于金钱“耻辱的记忆”使得人们渴望拥有金钱,渴望拥有更多的金钱。但很多时候,我们发现结果与初衷总是背道而驰:当人们开始追逐金钱时,却成了金钱的奴隶:朋友依然背离、亲情依然沦丧、自由和梦想没有伴随、体面和尊严也不能拥有。
德国医学及心理专家吕迪格·达尔克博士将这一现象称之为“金钱世界的对立法则”,该法则是指某件事情的发展与其开始时的趋势完全相反。
比如说,恋爱初期的甜蜜最后会演变成双方的互相憎恨;而几乎所有致力于和平的政治家最后都会成为暴力的牺牲品,这就是对立法则在起作用。有些人眼里只有“挣钱”这一个目标,但同时他们会发现,由于轻视了对立法则,自己在除财富以外的其他方面都非常贫穷。那么,金钱到底能带来什么?应该带来什么?
中山大学心理学系美女教授周欣悦在国际著名心理学刊物《心理科学》发表文章认为,数钱能缓解身心疼痛。她说:“金钱可以镇痛,但不能被解读为鼓励拜金主义。我并不认为金钱是万能的,相反,金钱的效应虽然被证明可以减缓疼痛感,但金钱的效应十分短暂,且有各种副作用。相比作用力短暂的金钱,社会关爱才是‘痛苦的首要缓冲器’。”
但金钱能镇痛吗?金钱到底能带来什么?
我的观点是,金钱最重要的是带来改变。
第一,金钱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质。金钱可以帮你实现自己的愿望,比如吃你想吃的东西,穿你喜爱的服装,去你想去的地方。
第二,金钱可以让你获得自由。你可以让金钱为你工作,而你自己则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
第三,金钱能改变你的人际关系。“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金钱也许会让有些人亲近你,也许会让你亲近的人远离你。如果金钱并没有让你想要亲近的人、对你很重要的人成为你的朋友,拥有金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精彩案例
让亿万富翁提心吊胆的午餐
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他的一位客户对自己的太太非常不信任。他每个月给太太的家用是1万,给孩子的学费是2万,给社会的捐助是20万。
他的孩子和他不亲近,他的太太是他的枕边人,但他却在每次吃饭喝汤时让太太先尝,因为他担心年轻的太太会谋杀亲夫。
但他也需要温情,需要被爱和被尊敬,所以他每年捐赠200多万来换取被救助者对他的敬爱。然而归根结底,金钱并没有给他带来亲密的、可信赖的人际关系。
金钱常常沦为爱的替代品。比如说,很多人喜欢用遗产的形式来表达对后辈的疼爱。有时候,直到律师宣读遗嘱,孩子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长辈是很爱(至少是喜欢)他们的。另外一些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直到长辈去世才知道自己原有的期待全都落了空。可以说,这些人受到了死去亲人的惩罚。在现代社会里,经济上的资助和感情上的关注逐渐成为等值的东西,简直都可以互换了。在此,金钱和财务(在具体的情况下也可能是房产)这些物质财富已经固化成为爱的常规表现形式。
与此相似,或者更为悲惨的是,有些父母(主要是父亲)甚至在他们活着时也只知道用物质财产的形式来表达爱和关怀。如果孩子愿意接受这种以经济形式表现出来的关爱,那么谢天谢地,虽然父母选用的方式不当,但无论如何也算是一种爱的表现。毕竟我们得承认,物质关怀总比完全不给孩子关注要强得多。
同时,如果孩子能够认识到父亲在爱的表达方面有困难,那么他会更容易原谅自己的父亲,也更容易理解自己其实并没有受到冷落。不管怎么说,一个愿意支付抚养费的父亲总比连这都做不到的父亲要强得多。
第四,金钱会给你带来社会属性的变化。我们经常说由富到贵是一生的修炼,有很多人拥有了大量的财富,却没有尊贵的举止。这些人只能算有钱人,而不是文明人。
汉语中“富”跟“贵”连用的机会最多。富是对事实和状态的描述,贵是一种价值肯定。富贵是一种堂皇而又真实的境界。“宝贵”就显得空灵缥缈,如果不跟具体的价格(金钱)挂钩,则只是一句空洞的恭维话。只有“权贵”一词的现实性可以跟“富贵”相媲美。可是在汉语语境中往往因权而富,在西方语境中则是因富而权,所以权贵与富贵就社会财富的支配与占有而言是一对同义词。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富是物质属性,而贵是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也就是说,你的生活品位、学识、礼仪等会构成你的文化属性,你的社会地位、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加上被人尊重的程度会形成你的社会属性。所以,金钱应该被用来修炼你的文化属性,然后用来改变和建设你的社会属性。
寻求由富到贵转变的人,并不仅仅追求金钱的成长性,而是将金钱投资到人生的继续教育和知识的再学习。比如,更多的人学习礼仪、国学、外语、营销、理财;比如,更多的人学习慈善管理,希望能够加入政协和各种商业联合会以及文化研究机构,希望能够成为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贡献的人。
在历史上,新型资产阶级和财富新贵们为了谋求由富到贵的转变,往往会通过与贵族联姻,举办文化沙龙,资助艺术家、科学家、文学家,修建图书馆,开办学校等途径来实现。
比如,“马背上的将军”、权倾欧洲的拿破仑,在因战成名、功勋卓著的时候,首先追求的不是荣誉勋位,而是法国科学院院士席位。这个故事也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申请史上的一段美谈,同时也说明了金钱与地位的关系。
精彩案例
“马背上的将军”不爱权位爱席位
1797年,法兰西研究院院士卡诺(Carnot)的席位空了出来,新任督政官要求该院补选继任者。一时间,垂涎之士蜂拥而至,其中一马当先者是84岁高龄的前贵族蒙塔朗贝尔侯爵,其余大多是著名医学家、工程师、数学家。为使自己夙愿得偿,他们四处游说,展开激烈竞争。
正当研究院的一流科学家为不知该为谁投一票而大伤脑筋时,远在意大利前线、正受到法国人民狂热崇拜的拿破仑将军对科学院院士的席位产生了兴趣。这倒不是因为拿破仑的资历有多深——当然就数学方面而言,对于学过的东西,他是记得很牢的。但总的说来,其水平实在有限,并没有超过军事学校教授的高等数学范畴。
可是,他在土伦力挽狂澜,在意大利给法国带来了荣光,你能要求他有多么高深的数学知识吗?像他这种人只要想进来,研究院的大门还不向他开得大大的?况且,拿破仑现在正有这种要求,而且看来十分强烈,因为科学,特别是天文学对他具有无穷的吸引力。在他心中,天文学的地位几乎同甜蜜的爱情一样重要。
这位年轻的将军对幸福下的定义是:“在宁静的夜晚,一边有美丽的女人相伴,一边观察明净的天空,等到白天再将夜间的观察所得计算出来。”结果,他获得了这个席位。
智慧的人善于将物质需求控制在生活所需的程度,将别人用于追求财富的精力用来追求平衡的发展,满足自己各个层面的需求。洁身自好的人勇于通过抵制财产的诱惑保全自己的尊严和自由。人性力量强大的人能够战胜内在的贪欲,在平淡的生活中,展现生命的自由和完整,并将人性中美好的因素发挥到极致。
第五,金钱让你更加具有影响力,可以改造社会。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教授周兴维教授在他的一篇《财富系于永续之源》的文章中认为,我们现在拥有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自然和社会的“透支”,或者说,我们今天的富裕,乃是一笔巨大的“自然赤字”和“社会赤字”,迟早是要偿还的。
安德鲁·卡耐基1889年发表了《财富的福音》(The Gospel of Wealth)一文,他反复表达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现有的贫富悬殊现象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尽其所能获得,尽其所能给予”,老洛克菲勒的名言高度概括了财富创造和奉献的两重性。就人性的特点而言,这有普遍的意义。
第六,金钱让你留下人文和物质的遗产,让这个世界记得你曾经来过。虽然英国顶级金融学家西格蒙德·沃伯格(Siegmund Warburg)谦虚地说:“我们不应该欺骗自己,认为当我们死后,我们会被人们清晰记得的日子不仅仅是有限的几天。其实,除了很少人是因为友谊和情感的纽带与我们紧紧相连,否则,我们将被遗忘。”但这位让伦敦金融城从德军轰炸的废墟中崛起的伟大的金融家,作为战后欧洲金融一体化的设计大师,为全球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成就因被著名金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顶级金融家》(High Financier)中提及而传世。
同样,在欧洲大陆,美第奇家族资助当时最优秀的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创造了大量的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佛罗伦萨也因此而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同时成为整个欧洲的艺术中心和时尚之都。
后来,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位女性继承人将财富全部捐给了政府,将艺术圣殿般的乌菲兹美术馆、碧提宫等众多文化遗产留给了佛罗伦萨,也留给了全人类,铸就了家族最后的辉煌。从此,美第奇家族的家徽成为佛罗伦萨的市徽,其家族的财富与荣耀也被镌刻入这个城市,并被佛罗伦萨这座著名的艺术之都永久承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