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孟浩然
- 润物含情:唐代五律百首详解
- 许铭
- 14432字
- 2021-04-21 10:57:17
临洞庭上张丞相[1]
八月湖水平[2],涵虚混太清[3]。
气蒸云梦泽[4],波撼岳阳城[5]。
欲济无舟楫[6],端居耻圣明[7]。
坐观垂钓者[8],徒有羡鱼情[9]。
【作者】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世称孟襄阳,享年五十二岁。早年隐居鹿门山,居家闭门读书。四十岁时赴长安,得到张九龄和王维的赏识。但应试不第,失意而归。后为荆州从事。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意境清远,恬淡自然,在艺术上独具一格。有《孟浩然集》。
【题解】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开元二十一年(733)诗人游历长安时。当时,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后拜中书令。孟浩然写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引荐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十分委婉,极力泯灭干谒的痕迹。此诗又名《临洞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诗标题的意思是:望着洞庭湖写了一首诗,呈送给丞相张九龄。
【注释】
[1]洞庭:即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上:呈送。张丞相:指张九龄,玄宗时宰相,也是著名的诗人。[2]湖水平:秋季湖水大涨,与岸持平。[3]涵虚: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指水气波光。涵:包容。虚:虚空、空间、高空。混太清:水天相接,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4]气蒸:水气弥漫、蒸腾。云梦泽: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分为云泽和梦泽,据说云泽在长江北,梦泽在长江南,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后来大部分淤成陆地。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5]撼:摇动。岳阳城:在今湖南岳阳,位于洞庭湖东岸。[6]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í):划船用的桨,这里借指船。[7]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犹言独处、闲居。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8]坐观:坐在湖边观看。垂钓者:钓鱼的人,指为官的人。[9]徒有:白白地怀着。羡鱼:指获得鱼的愿望。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里是暗示自己也有出仕之意,只是没有机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任用。
【译文】
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乎与河岸齐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茫茫一片,波涛汹涌,似乎能撼动岳阳城。我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得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慕之情。
【解析】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的心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借此表达出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借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了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是山水诗的杰作。
首联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这两句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颔联继续写湖的广阔,目光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王维的诗句“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而且充满活力。
颈联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对方原是丞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中向往的,不过还未找到门路。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
尾联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格律】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平收式。第一句句式在唐代五律中较为少见。后面七句的平仄完全合律。说明作者是为了满足内容的需要,第一句突破了格律的限制。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下平声八庚韵中的“平、清、城、明、情”。
此诗的中间两联均为工对。
“八”古音属入声八黠韵,“泽”古音属入声十一陌韵,“楫”古音属入声十四缉韵。
【作法】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富有特色。
此诗前半部分概写洞庭湖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年间的清明政治。后半部分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心情。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与诸子登岘山[1]
人事有代谢[2],往来[3]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4],我辈复登临[5]。
水落鱼梁[6]浅,天寒梦泽[7]深。
羊公碑尚[8]在,读罢泪沾襟。
【题解】
诗人大半生居住在岘山附近的涧南园。此诗当作于诗人在家乡隐居读书,写诗自娱期间。诗人求仕不遇,心情苦闷,在极不得意的时候,与几个朋友登上岘山游玩,凭吊羊公碑。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和所说的话,正与诗人的处境相吻合。由此借古抒怀,写下了这首诗。此诗标题的意思是:与几个朋友一起登上岘首山。
【注释】
[1]诸子:指诗人的几个朋友。岘(xiàn)山:一名岘首山,在今湖北襄阳以南。[2]代谢:新陈交替变化。[3]往来:旧的去,新的来。[4]留胜迹:前人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这里指下文的“羊公碑”。[5]复登临:再次登临,是作者对羊祜曾登岘山而言。羊祜镇守襄阳时,常与友人到岘山饮酒赋诗,有过江山依旧、人事短暂的感伤。登临:登山观看。[6]鱼梁: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7]梦泽:指云梦泽、洞庭湖。[8]羊公碑:西晋名将羊祜镇守襄阳时,颇有政绩,深得民心。他死后,襄阳人民怀念他,在岘山立庙树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泪”。杜预名之为“堕泪碑”。羊祜曾登岘山向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尚:一作“字”。
【译文】
人间的事情都有更替变化,来来往往的时日形成古今。江山各处保留着名胜古迹,而今我们也来登临观赏。冬日水位降低了,鱼梁洲露出了水面,云梦泽因天寒而迷蒙幽深。羊祜碑如今依然巍然矗立,我读罢碑文,泪水沾湿了衣襟。
【解析】
这是一首触景伤情的感怀之作。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深沉,平淡中见深远。
首联揭示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众人都能感觉到。人类社会总是在发展变化着,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法则。过去的一切都已不存,今天的一切很快又会成为过去。古往今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永远在无情地流逝。这两句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流露出诗人的心事茫茫、无限惆怅,饱含着深深的沧桑之感。
颔联紧承首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胜迹”,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鱼梁洲等。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登临岘山,首先看到的就是羊祜庙和堕泪碑。诗人望碑而感慨万分,想到前人流芳千古,联想到自己的默默无闻,不免黯然情伤。
颈联写登山所见。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表现出时序为秋末冬初,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而“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深”指更远处,一望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这两句写的是一种萧索荒落的情调,用来陪衬上下文。诗人登临岘山,冬日天寒,草木凋零,不能不使他想到“人生几何”“去日苦多”,产生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
尾联将题目中的“岘山”二字扣实。“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蕴含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情感。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间相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效力,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因此名垂千古,与山脉俱传。想到自己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与“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自伤不能如羊公那样遗爱人间,与江山共存,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格律】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仄收式。第一句为大拗小拗句,其第三字“有”和第四字“代”均为拗字。第二句的第一字“往”为拗字,第三字“成”既救第一句的大拗小拗,又救本句的孤平。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下平声十二侵韵中的“今、临、深、襟”。
此诗的颔联不对仗,颈联为工对。
“泽”古音属入声十一陌韵,“读”古音属入声一屋韵。
【作法】
此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人事”,即人物及其事迹,是有新陈代谢的。老一代的人去了,新一代的人接上了,这就成为古今。历史上的名山盛水,今天依然是美景佳境,轮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来游玩。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湮灭无闻”正是对诗人自己遭遇的真实写照,触景生情,倍感悲伤,不禁潸然落泪。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全诗感生命之短促,表怀才不遇之悲伤,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意味深长。
宴梅道士山房[1]
林卧[2]愁春尽,搴帷览物华[3]。
忽逢青鸟[4]使,邀入赤松[5]家。
金灶[6]初开火,仙桃[7]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8],何惜醉流霞[9]。
【题解】
此诗当作于作者隐居襄阳时期。在一个清明节,作者以隐士身份赴梅道士山房宴饮,有感而作此诗。此诗又名《清明日宴梅道士房》。此诗标题的意思是:在梅道士隐居的住所宴饮。
【注释】
[1]梅道士:生平不详。孟浩然有《寻梅道士》《梅道士水亭》等诗,可见梅道士当是隐居近邻。山房:指道士或隐士的山林所居。[2]林卧:林下高卧,指隐居。[3]搴(qiān):拉开。帷(wéi):围在四周的帐幕。物华:妍丽的景物。[4]青鸟:据《汉武故事》载,西王母欲见汉武帝,先有青鸟飞来,后以青鸟比喻使者。这里指梅道士派来请诗人赴宴的人。[5]赤松:即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指梅道士。[6]金灶:指道家炼丹的火炉。[7]仙桃:指梅道士屋外的桃树。[8]童颜:像儿童一样的容颜。驻:保持。[9]醉流霞:被流霞酒所醉。流霞:仙酒名,这里指梅道士宴上的酒。
【译文】
我高卧在山林,发愁春天快要过去了。拉开帐子,欣赏着山中的自然美景。忽然梅道士派人送来书信,邀我去他那里赴宴。房里炼丹炉刚刚点起火,屋外桃花正灼灼盛开。青春的容颜若能永葆,我不惜醉饮仙家的流霞酒。
【解析】
这首诗描述诗人前往梅道士山房做客的情景,描写了道士房中的景物,展示了道士生活的特色,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之情,流露出作者失意之余的隐逸情趣。诗的前半部分写作者在赏玩春景时,忽然被邀到梅道士家;后半部分热情赞叹梅道士的生涯。全诗巧妙地运用了与道士有关的术语及典故,涉笔成趣,幽默明快,自然天成。
首联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寄情山水,与自然界的每一变化息息相通,恬淡而自然的情怀。“愁春尽”为下文的祈求长生做好铺垫。
颔联写道士派使者来相邀赴宴,诗人喜出望外,愁怀顿释。这两句点题,诗人的感情也由愁转喜,表现出他与梅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颈联转入正题,但并没有对宴饮的具体场面多做描写,而着意于描绘梅道士居处的环境。上句写屋里的炼丹活动,下句写屋外的桃花盛开。景色幽美,仙气弥漫,使人流连忘返。
尾联点明题中的“宴”字,宾主二人饮得十分欢畅,不时举杯祝酒,共同祝愿彼此青春永在,健康长寿。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的心愿,又很切合道家中人祈求长生的愿望。在梅道士家所经历的一切都笼罩着一股仙气。所以诗人浮想联翩,希望借流霞美酒一醉,与仙家同班,永葆青春,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意境。
此诗与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风格迥异,诗人以隐士身份而宴于梅道士山房,以诙谐浪漫的笔调,巧妙地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仙道术语,运用了“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流露了向道之意。
【格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仄收式。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下平声六麻韵中的“华、家、花、霞”。颔联中,第三句的“逢”与第四句的“松”同属上平声二冬韵,为犯小韵。
此诗的颔联为流水对,颈联为工对。
“忽”和“发”古音均属入声六月韵,“惜”古音属入声十一陌韵。
【作法】
此诗中,作者以隐士身份宴于梅道士山房,借用了金灶、仙桃、驻颜、流霞等术语,运用了青鸟、赤松子等典故,描述了道士山房的景物,赋予游仙韵味。全诗由愁至喜,由喜而醉,一路写来,感情变化的脉络一目了然。作者以道家的术语和典故入诗,切合梅道士的身份,表现了诗人洒脱的气度和对梅道士亲密友好的感情,又流露了向道之意。虽为一般应酬之作,但语出自然,妙句天成。
岁暮归南山[1]
北阙休上书[2],南山归敝庐[3]。
不才明主[4]弃,多病故人疏[5]。
白发催[6]年老,青阳逼岁除[7]。
永怀愁不寐[8],松月夜窗虚[9]。
【题解】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大约写于开元十六年(728)。四十岁的孟浩然来长安考进士落第了,心情很苦闷。他曾“为文三十载,闭门江汉阴”,自恃文章好,又得到王维、张九龄的延誉,已经颇有诗名,以为可以仕途畅达。不料落第,使他大为苦恼,只好归隐。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又很犹豫。这首诗是在这种心绪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此诗标题的意思是:年底时,回到自己家乡的岘首山。
【注释】
[1]岁暮:旧历的年底。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这里指作者家乡的岘山。[2]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用作朝廷的别称。休上书:不必上奏章。上书: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政见和主张,这里指上书求仕。[3]敝庐:称自己破陋的家园。[4]不才:不成才,没有才能,作者自谦之词。明主:圣明的国君。[5]故人:老朋友。疏:疏远。[6]发(fà):头发。催:催促,与下句的“逼”都是心理感觉。[7]青阳:指春天。逼:催迫。岁除:一年过去。[8]永怀:悠悠的思怀。愁不寐:因忧愁而睡不着觉。[9]虚:空寂。
【译文】
不想再向朝廷陈述己见,只能返归岘山我那破旧的茅屋。没有才能,君主弃我不用;又因多染疾病,老朋友也逐渐疏远了我。白发渐渐增多,催人慢慢老去;岁暮已至,新春即将来临。我常怀忧愁,夜不能寐;松影、月光映照着窗户,使我感到寂寞和空虚。
【解析】
此诗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落第后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骚而又不好发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发仕途失意的幽思。这首诗表面上是一连串的自责自怪,骨子里却是层出不尽的怨天尤人;说的是自己一无可取之言,怨的是怀才而不为世用之情。
首联记事,叙述不再追求仕进,将归隐故居岘山。字面上说“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忠心依然在”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发觉,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为:自己有忠诚和才华,还有友人的推举,仕途可以顺畅。落第后,他才发现,现实并非如他所想。可见他对此次求仕的期望值比较高,失意后就格外痛苦。因而一腔幽愤,从这“北阙休上书”的自怨之言中倾出。“南山归敝庐”本非所愿,不得已也。诸般矛盾心绪,一语道出,富有余味。
颔联说理,回述失意的缘由,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上句表现的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全是反语。诗人自幼抱负非凡,词赋亦颇工。说“不才”既是谦词,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识、良骥未遇伯乐的感慨。而这个不识才的不是别人,正是明主。可见,“明”也是“不明”的微词,带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这一谀词,也确实含有谀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灭绝,还希望皇上见用。这一句,写得有怨悱,有自怜,有哀伤,也有恳请,感情相当复杂。下句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也含有对世态炎凉之怨。
颈联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鬓发已白,功名未就,诗人不可能不忧虑焦急。白发、青阳(春日),本是无情物,缀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不愿以白衣终老此生而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尾联写愁寂空虚、思绪萦绕、焦虑难堪的情态。“松月夜窗虚”,更是匠心独运,它把前面的意思放开,却正衬出了怨愤的难解。看似写景,实是抒情:一则补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则情景浑一,余味无穷,那迷蒙空寂的夜景,与内心落寞惆怅的心绪是十分相似的。“虚”字更是语涉双关,把院落的空虚,静夜的空虚,仕途的空虚,心绪的空虚,包容无余。
全诗语言含义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悠远深厚,富有韵味。
【格律】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平收式。第一句的句式在唐代五律中较为少见。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上平声六鱼韵中的“书、庐、疏、除、虚”。
此诗的中间两联均为工对。
“白”古音属入声十一陌韵,“逼”古音属入声十三职韵。
【逸事】
《新唐书·文艺传下》:(王)维私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孟浩然这次与唐玄宗面谈,本来是展示才华和表达意愿的很好机会。唐玄宗以前已经听说孟浩然有诗才,想了解一下真实情况。而孟浩然情急之下却错念了这首诗,得罪了皇帝,果然弃于明主,造成终生遗憾。
过故人庄[1]
故人具鸡黍[2],邀我至田家[3]。
绿树村边合[4],青山郭外斜[5]。
开轩面场圃[6],把酒话桑麻[7]。
待到重阳日[8],还来就菊花[9]。
【题解】
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去老朋友家做客之后,心旷神怡,赞叹着美丽的田园风光,写了这首诗。此诗标题的意思是:去老朋友所住的村庄拜访。
【注释】
[1]过:拜访。故人庄:老朋友的田庄。庄:村庄、田庄。[2]具:准备,置办。鸡黍:鸡肉和黄米饭,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黍(shǔ):黄米,古代认为是上等的粮食。[3]邀:邀请。至:到。田家:指老朋友在农村的家。[4]合:连接,环绕。[5]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这里指村庄的外墙。斜:指青山曲折连绵的样子,古音读xiá。[6]开:打开,开启。轩:窗户。面:面对。场(cháng):打谷场、稻场。圃:菜园。[7]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桑树和麻,这里泛指农作物。[8]重阳日:农历的九月初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的习俗。[9]还(huán):返,来。就菊花:古俗,重阳日饮菊花酒,这里指欢会。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译文】
老朋友预备好丰盛的饭菜,请我到他家做客。他住的地方,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村外横卧。我推开窗户,看到谷场、菜园;他手举酒杯,闲谈采桑、种麻。朋友说:等到来年重阳节的时候,再次邀我来饮菊花酒。
【解析】
此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优美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频举酒杯,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田园风光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首联记事。故人“邀”而作者“至”,文字上毫无渲染,开门见山,约之即来,简单而随便。这表明,两人交往时间之长和了解之深,无须客套。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正是这种不讲虚礼和排场的招待,朋友的心扉才往往更能为对方敞开。这个开头,平静而自然,显示了气氛特征,有待下文进一步丰富、发展。
颔联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走进村里,作者顾盼之间,有一种清新愉悦的感受。这两句,运用由近及远的顺序描写景物:上句漫收近境,绿树环抱,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地;下句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远景。这个村庄坐落平畴而又遥接青山,使人感到清淡幽静而绝不冷傲孤僻。正是由于“故人庄”出现在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所以宾主临窗举杯。
颈联写山村生活情趣。面对场院、菜圃,把酒谈论庄稼,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颔联写的是村庄的外景,此处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面对轩窗前的一片打谷场和菜圃,在绿荫环抱之中,又给人以宽敞、舒展的感觉。话桑麻,就更让读者感到是田园。于是,读者不仅能领略到更强烈的农村风味、劳动生产的气息,甚至仿佛可以嗅到场圃上的泥土味,看到庄稼的成长和收获乃至地区和季节的特征。
中间两联融为一体,将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而宾主的欢笑和关于桑麻的话语,都仿佛萦绕在读者耳边。它不同于纯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会的现实色彩。
尾联以故人之邀表现友情之深,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深深为农庄生活所吸引,于是临别时,主人表示,来年的重阳节,再请诗人来观赏菊花,品菊花酒。淡淡两句诗,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了。
【格律】
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平起仄收式。第一句的句式在唐代五律中较为少见。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下平声六麻韵中的“家、斜、麻、花”。
此诗的中间两联均为工对。
“合”古音属入声十五合韵,“场”古音属下平声七阳韵,“郭”古音属入声十药韵,“菊”古音属入声一屋韵。
【作法】
一个普通的农家,一次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作者表现得富有诗意。由“邀”到“至”到“望”,又到“约”,一径写去,自然流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连律诗的形式也变得自由和灵便了。这种淡淡的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作者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契合,恬淡亲切,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此诗描绘了美丽的山村风光和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写出了老朋友的情谊,表现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用语平淡无奇,叙事自然流畅,没有渲染和雕琢的痕迹,然而感情真挚,诗意醇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学情趣,为历代田园诗中的佳作。
秦中寄远上人[1]
一丘常欲卧[2],三径苦无资[3]。
北土非吾愿[4],东林怀我师[5]。
黄金燃桂尽[6],壮志逐年[7]衰。
日夕[8]凉风至,闻蝉但益[9]悲。
【题解】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第一次到长安应举不中、滞留至秋天时,即开元十五年(727)至开元十七年(729)间。科举考试在春天举行,落榜后不离开长安,一般是准备来年再考。孟浩然未必没有这样的打算。但秋天到来时,他在长安待不下去了,就写了这首诗寄给远方友人——远上人,抒发悲怀。此诗又名《秦中感秋寄远上人》。此诗标题的意思是:我在京城长安写了这首诗,将它寄送给一个名字叫“远”的和尚。
【注释】
[1]秦中:今陕西中部地区,此指长安。远上人:法名为远的和尚,其事迹不详。上人:对大德僧人的敬称。[2]一丘:指隐居的山林。卧:归隐。[3]三径:古人称隐士所居之地为三径,此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资:钱财。[4]北土非吾愿:意思是说,我不愿留在京城长安应试求仕。北土:指长安,作者的家乡襄阳在长安东南,故称。[5]东林:指庐山东林寺,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的禅舍。这里借指远上人所在的寺院。师:指远上人。[6]黄金:指自己带来的资金。燃桂:燃烧贵如桂枝的木柴。此句比喻处境困顿。[7]逐年:一年接一年。[8]日夕:傍晚。[9]闻蝉:听蝉鸣,能引起人悲秋之感。益:增加。
【译文】
我常常想要隐居山林,苦于没有资财建造和经营庭院。滞留长安不是我的意愿,我向往那高僧所在的东林。我带来的资财在物价昂贵的京城已经用尽,雄心壮志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沉。傍晚时分,凉风吹来,又听见秋蝉哀鸣,我的心情越发悲伤起来。
【解析】
此诗反映了作者当时困苦的境地和对仕途的失望,寄赠是表,抒发不遇之感是实。全诗直抒胸臆,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感情真挚自然。
首联诉说自己隐居的愿望和无力隐居的苦衷,从正面写“所欲”。作者之欲,本为隐逸,但诗中不用隐逸而用“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用形象来表明隐逸思想,颇为自然。而“苦无资”又与作者的想法发生了矛盾,透露出他穷困潦倒的景况。
颔联表明不求仕途和追求隐逸的态度。上句写自己北上求仕,是违心之举,本来是羡慕跳出尘世的远上人。“北土”,是士子追求功名之地,这里用以代替做官,此句表明了不愿做官的思想。下句虚写,怀念庐山东林寺的高僧。“怀”字表明了对“我师”的尊敬与爱戴,暗示追求隐逸的思想,并紧扣诗题中的“寄远上人”。这两句,以“北土”对“东林”,以“非吾愿”对“怀我师”,对仗很工稳。同时正反相对,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颈联写困居长安的境况,雄心壮志逐年衰减。上句表现旅况的穷困,下句表现心意的灰懒。对偶不求工稳,而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
尾联写黄昏、秋风、鸣蝉,一派萧瑟景象,突出了客中的抑郁心情。上句写“凉风”,下句写“蝉鸣”。这些景物,表现出秋天的景象。夕阳西下,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上作者身居北土,旅况艰难,求官失意,呼吁无门,所以感到“益悲”。
此诗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开头写自己之所欲,但苦于无资,想从仕,又非所愿,于是记怀东林我师。壮志不能实现,自然就衰颓,面对凉风,耳闻蝉声,就更加悲伤。使用这种不加润色的白描手法,抒发内心的悲苦,读来觉得明朗直爽,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格律】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平起仄收式。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上平声四支韵中的“资、师、衰、悲”。
此诗的颔联为工对,颈联为流水对。
“一”古音属入声四质韵,“逐”古音属入声一屋韵,“夕”古音属入声十一陌韵。
【作法】
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感情的难以抒发,在于抽象。一般情况下,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往往不用。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于是“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这使得作者的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受到凉风、听到蝉声而“益悲”。这种写法,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而读者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更能感知诗人的率真和诗风的明朗。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1],朝朝空自归[2]。
欲寻芳草[3]去,惜与故人违[4]。
当路谁相假[5],知音[6]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7]。
【题解】
诗人因为应试未中,就不想在长安待下去了。他决定归隐山林,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写了这首诗。此诗标题的意思是:我将要离开京城长安,写了这首诗,临别时送给王维。
【注释】
[1]寂寂:寂寞的意思。竟何待:究竟要等待什么。[2]朝(zhāo)朝:天天,每天。空自归:空手独自回来。[3]寻芳草:指隐居。芳草:本义为香草,古诗中常比喻为美好的品德,此处指美好的处所,暗喻隐逸之地。[4]故人:旧交、老友,指王维。违:分离、离别。[5]当路:身居要职的当权者。假:援引,帮助。[6]知音:知己的人。[7]故园:旧家园、故乡。扉:门。
【译文】
我寂寞潦倒,究竟在这里还要等待什么呢?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我本打算到那芳草鲜美的地方去隐居,但又因为与你离别而深感惋惜。如今当权者谁肯提携、保荐我呢?可惜世上真正的知音实在寥若晨星。或许我这寒士只能孤独守常。我还是回到老家,关上那故园的院门吧。
【解析】
此诗充满了对朝廷压抑人才的怨愤,抒发了诗人由于无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全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无可奈何的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首联写自己落第后的情景: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二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又有谁来理睬,又有谁来陪伴?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竟何待”正是他考试不中后必然的想法。
颔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源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地方。上句表明他考虑归隐了,下句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怅惘和矛盾,也深刻地反映出惜别之情。
颈联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它使得全诗具有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是颇能感动读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类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由于自知功名无望,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居。这一联正是下一联的依据。
尾联表明了归隐的坚决。“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在作者看来,归隐是唯一应该走的道路。也就是说,赴京应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所以要决然地“还掩故园扉”了。“只”字,透露出无奈的情绪,因为再无别路可走,只能如此。
全诗语调低沉,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的辞藻,语句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不求工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颇为感人。言浅意深,表达直率,自然流畅,显示出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
【格律】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仄收式。第一句为小拗句,其第三字“竟”为拗字。第二句第三字“空”对第一句的小拗进行了补救。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上平声五微韵中的“归、违、稀、扉”。颈联中,第五句的“谁”与第六句的“知”同属上平声四支韵,为犯小韵。
此诗的中间两联均为宽对。
“惜”古音属入声十一陌韵。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1]
山暝[2]听猿愁,沧江[3]急夜流。
风鸣[4]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5],维扬[6]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7]。
【题解】
此诗是作者离开长安东游时,途中寄给旧友的。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广陵(即扬州)友人之作。此诗标题的意思是:在桐庐江一带住宿时,写了这首诗,寄给身在扬州的老朋友。
【注释】
[1]桐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旧游:指故交、旧友。[2]暝(míng):指黄昏、日落。[3]沧江:指桐庐江。“沧”同“苍”,因江色苍青,故称。[4]鸣:风吹叶响。[5]建德:唐时郡名,今浙江省建德县一带。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6]维扬:扬州的别称。[7]遥寄:远寄。海西头:指扬州,因古扬州郡幅员辽阔,东临大海,故称。
【译文】
深山中夜幕降临,听到猿啼声声,引起我无限忧愁。夜色之中,大江急流,令人思归。晚风吹来,两岸树叶飒飒作响;明月高悬,照着我的一叶孤舟。将要去的建德并非我的家乡,我怀念着扬州的旧友。思乡伤感,无可奈何,只能将我的两行相思泪,随波遥寄到大海的西头。
【解析】
此诗写桐庐江的夜间景色和旅途的孤寂情怀,将忆旧与思乡寄给朋友。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更加突出了作者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意后的愤激孤苦。此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浓重的孤独感。
首联写景。日暮、山深、猿啼。上句写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都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下句写沧江夜流,本来已给宿舟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像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
颔联继续写景,语势趋向自然平缓。这里的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树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唯沧江中之一叶孤舟,就更增强了诗人的孤寂感。如果将颔联与首联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声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还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这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颈联写诗人的感受。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里即指桐庐江流境。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他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土”,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
尾联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诗人幻想凭着沧江夜流,把他的两行相思泪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那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越,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这种漫游,被笼罩在悒悒不欢的情绪之中。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却是这首诗的特点所在:一方面,对于他的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显露,反而会带来尘俗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格律】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此诗的平仄格式为首句仄起平收式。
此诗的韵脚分别为下平声十一尤韵中的“愁、流、舟、游、头”。
此诗的颔联为工对,颈联为宽对。
“暝”“听”均为平仄两读字,古音均属下平声九青韵和去声二十五径韵,此处均应为去声,亦为犯小韵。“急”古音属入声十四缉韵,“一”古音属入声四质韵,“德”古音属入声十三职韵。
【作法】
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刻苦着力的,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他诗兴到时,就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情,与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深长。这首诗就表现了这一特色。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月夜行舟图:猿声在夜中传来,江流滔滔不断,树叶萧萧而下,极写景色的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的心情互为映衬。后两联借景生情,怀念友人,情景融合,十分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闷,自然会产生怀友之情,因而热泪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