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中认知淮河——《走读淮河》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古代与长江、黄河、济水齐名,并称为“四渎”,共同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淮河流域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先哲管子、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群星璀璨,刘邦、曹操父子、朱元璋等封建帝王煊赫于世。淮河流域物产丰富,素有“江淮熟,天下足”的美誉,“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谚语广为流传。由于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淮河流域在中国南北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中国南北文化转换的轴心,光芒四射的地域文化魅力,在我国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人类文明依河而兴。淮河流域有着悠久的治水兴水历史,传说中大禹曾在此开山疏水,遗存的一批古代水利工程闻名于世,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灌溉工程和邗沟、鸿沟人工运河,南北朝时期的浮山堰拦淮高坝,隋唐的汴渠,元、明、清三代修建的京杭大运河和洪泽湖大堤等。诸多水利工程规模之浩大、兴建时间之早,工程技术之复杂,在我国水利发展史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淮河也是一条复杂难治的河流。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复杂的河流水系特征,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繁,特别是肇始于12世纪的黄河夺淮,给淮河带来深重的灾难,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难治理的一条河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始终把淮河作为全国江河治理的重点,领导人民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治淮建设,创造了震古烁今的治水业绩,淮河流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昔日“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如今,淮河两岸呈现出一派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富庶安康的美好景象。

全面了解淮河流域的历史文化,准确认识淮河流域的水系水情,亲身感受新中国治淮取得的非凡成就,对从事治淮工作的同志来说,非常有意义,也很有必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2012年,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办公室结合“创先争优”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职工开展了8次“走读淮河”主题实践活动,从涂山启动仪式开始,到淮河最早的入海口——云梯关结束,行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12市31县(区),足迹遍布淮河大地。一路走来,他们留下了行走的艰辛、携手前行的美好回忆,他们也进一步认识了治淮,领略了丰富多彩的淮河文化,接受了一次次思想的洗礼,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真正实现了“知行统一”,更好地激励了职工积极投身新一轮宏伟的治淮事业。

《走读淮河》文集的编辑出版,凝聚了办公室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心血,是“走读淮河”主题实践活动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近年来淮委水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短短10余万字的文集中,图文并茂,内容十分丰富,或叙治淮岁月,或谈水利工程,或话历史文化,或记自然风情;体裁比较广泛,或为记述,或为议论,或为散文,或为诗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文集视角多维,迥异于学术研究著作,更多的是侧重于个人在“走读淮河”主题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思、所感,大家用饱含真情的笔墨,记录走读淮河的足迹,反映淮河丰富的文化,思考治淮的一些问题,展望淮河未来的美好前景,文风朴实、情感充沛、细节生动,清新之风扑面而来。这本文集的出版,对于认识淮河、了解治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珍贵的是这本文集真实记录了当下淮河的现状,记录了当代治淮人对治淮切身的体悟,希望本文集能对读者有所裨益,带给读者一些思考与启发。

谨为序。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主任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