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上“自读课”一样上《昆明的雨》

◎凌宗伟

无论什么教学设计总要追求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我以为所谓针对性至少包含了这样两个因素:一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本身的指向性,一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课程标准与教材规定了具体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这些目标与任务原则上讲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成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因为不同学生的个体制约了目标的达成与任务的推进,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追求目标与任务达成的最大化。《有效教学设计: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的作者说“当你认为所选择的策略对一个或一些学生有益时,要确定它们是否实际上对许多学生有益。”

从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来看,一般而言教材就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或者说,课程标准所提出来的目标与任务就是通过教材这一媒介去实现的。所以,教学设计要确保其针对性与有效性,首要的是要有课程意识,至少是要有单元意识,而不能只有一节课的意识。

《昆明的雨》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属于“阅读”单元,“阅读”单元,教材一般由两种课文组成,一种没加“※”号,一种加“※”的,不加的属于“教读课文”,加的属于“自读课文”。《昆明的雨》在这个单元属于“自读课文”。问题是长久以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对“自读课文”的处理方式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教师像教读课文一样地教过去,另一种则基本属于撒手不管的。“自读课文”怎么教?就字面的理解就是让学生自己读的课文,尽管这类课文一般文字比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思考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对学生的“自读”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教学责任?这里牵扯到一个话题,那就是“课型”。只要我们稍微留心一下人教版教材,就会发现,教材的编排者,是有“课型”意识的。这套教材大致将“课型”分为“阅读”“写作”“名著导读”“课外诵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活动·探究”等“课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在课堂上根据教材的分类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去实施教学。而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们普遍是没有“课型”意识的。

尽管都是“阅读”,“教读”与“自读”终究是有区别的,区别在哪里?我以为还是在“课型”上,简单地说“教读”就是教学生读的,“自读”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读的。如果像“教读课”一样去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或者以“放羊”的方式让学生去“自读”显然是不尽责,至少是不专业的。那么,“自读课”怎么设计与实施,“自读课”上如何让学生自己读起来?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用他们在“教读”课中学到的读这类课文的方法自己去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老师要及时地施以援手,更为重要的是,老师必须从课程标准与教材要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学生的“自读”提供方向性指导。

现行教材在每一个单元都有一段文字说明本单元的旨意——本单元的主旨是什么,学生们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应该掌握些什么,形成哪些技能。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说明是这样的:“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类型多样,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象和社会生活,表达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当我们认真推敲一下这段文字就会发现,这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是要指导学生了解散文的特点及其不同样式(知识);“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技能)。我以为,无论是“教读”还是“自读”都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展开。也可以这么说,这三点就是这个单元的教学的基本目标。而具体的课文在某种程度上说,既可以理解为实现目标的媒介,也可以理解为走向目标的任务。

现行教材在具体的课文前后,则借助“预习”“思考探究”“积累拓展”“阅读提示”“读读写写”等形式,分别对具体课文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对具体明确的教学任务,也可以理解为一些具体教学活动的要求。自读课文,一般是通过“阅读提示”“读读写写”来呈现的。

《昆明的雨》的“阅读提示”是这样的:

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可以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

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再找几篇(如《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等),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

这个“阅读提示”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部分谈的是这篇文章的构思:“题为《昆明的雨》,却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用“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并引用作者自己的观点告诉学生这是“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同时要求学生“试着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些圈点批注,并通过朗读加以品味”。可见这提示是与“单元提示”中“阅读这些散文,领会作品的情思,可以培养审美情趣,丰富精神世界;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品味、欣赏语言,体会、理解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并了解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的要求是一致的。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加之行文本来就不复杂,所以通过“阅读提示”将这篇文字的结构特点直接告诉了学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结构分析就不必花过多气力,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去品味体会这一行文特点,并通过文章中那些令作者流连忘返,回味不尽的画面的描述,走进“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透过文字去领略作者的审美情趣及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品味的过程中做一些圈点批注,品品作者的语言与情思,谈谈自己的感悟。还有一点就是,既然是“阅读”,从形式上讲,朗读就是一个必需的环节。

“阅读提示”的另一个部分,前面一句谈的是这篇文字的风格,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散文的基本风格,后面一句,谈的是与本文阅读相关的任务,或者说是以往所说的拓展性学习任务。但,如果我们研究过2017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话,或许就会想到“任务群”这个概念。在我看来,这个提示,至少是提醒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必须考虑给“高水平”学生做一做关于“群文阅读”的指导,如果可能最好还要兼顾到“接近水平”与“低水平”学生如何进行“群文阅读”的指导。

在研读与分析了上述信息的基础上,我是这样设定本文的“教学目标”的(根据加涅的观点“教学目标”也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1.回忆散文的特点及分类知识,阅读本文,体会本文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的结构特点。

2.朗读课文,品味课文是如何将“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的。

3.在阅读中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做圈点批注,将自己对这些段落的感知、认识、判断以及疑问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学们分享。

4.课外阅读作者的《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等散文,细细品读,在班级读书会上谈谈作者的散文有怎样独特的韵味。

5.在阅读中联系具体的语境掌握并理解“辟邪”“鲜腴”“情味”“密密匝匝”“连绵不断”“张目结舌”等词语的音形义。

上述目标在教学进程中有些目标更多的情况下是交叉并行的,而不是分列独行的,如果要尝试“群文阅读”的话,实际课时可能需要2到3课时。如果只是读读议议,也可能1课时就够了。这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来确定。

为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我设想的学生的学习任务有以下这些: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检索,或者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者与昆明的关系,以及人们对作者散文风格的评价(包括对《昆明的雨》的评价),制作成资料卡(可以是纸质版,也可以是电子版)通过教室的粘贴板,或班级的网络平台与同学分享。

这个任务须视具体学校与学生的情况落实。如果学校与学生的情况不够理想,则可由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我想念昆明的雨”及为什么要写“昆明的雨”时相机通过PPT或其他方式呈现给学生(对高水平的学生还要提醒他们在《昆明的雨》中找到与这些资料相对应的佐证,并尝试做一些鉴赏性的分析;对接近水平的学生只要能找到一两个佐证性的段落就行;而对低水平的学生就只要知道这些知识就行了):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上。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七年。这当中他有过迷茫,甚至也有过死的念头,可幸的是结识了很多的师长(比如沈从文)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道路,在西南联大,没课的时候,他就溜到某不知名的小酒馆,要上一碟猪头肉,咂一口绿釉酒,赏馆外碧叶藕花,听檐上昆明的雨。还结识了后来和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昆明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深厚的昆明情结,这种魂牵梦绕的昆明情结,让他在年近古稀的时候,还几度千里迢迢来到昆明,寻觅自己青年时代留下的足迹……

鹦鹉史航说:这世间可爱的老头儿很多,但可爱成这样的,却不常见。

黄裳曾说他:他的一切,都是诗。

梁文道说他的文字:就像一碗白粥,熬的刚好。

贾平凹说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文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贾平凹的记游诗中:

平生懒出门,西南第一行。

不慕高堂显,一识汪与彭。

桂林七日短,南宁非长程。

说文桄榔下,啖荔叙缘情。

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彭有双瞳目,侗然识大鸿。

红土多赤日,晒我脸如铜。

身无彩翼飞,心有一犀灵。

人生何其瞬,长久知音情。

愿得沾狐气,林中共营生。

一编散文卷,鸟如树仓容。

注:彭为江西作家彭匈

2.学生回忆过去在课堂上或者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散文的知识,结合“单元说明”和“阅读提示”,谈谈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可以如何“自读”这篇课文。

这个任务同样需要视具体学校与学生的情况而定。复习、回忆的工作高水平的可以放在课前,接近水平与起点水平的学生则可以在课上,方式可以是同侪互教。教师需要注意的是提醒同学们在“单元说明”与“自读提示”中揣摩教材的要求,并根据学生的讨论,与学生们共同商定“学习目标”,研究为完成“学习目标”可以做些什么。

3.通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了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特点,为什么选择了“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画面,你觉得这些画面美不美,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作者遣词造句背后的情感态度及审美取向。这个任务推进时需要组织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流程稳扎稳打,教师通过个别指导、参与讨论、针对性点评给学生的学做出及时适度的反馈,为学生的学提供有效的帮助。

4.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文的有关段落,做圈点批注,并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自己对这一段落的感知、认识、判断以及疑问。

教师在学生做圈点批注前,必须引导学生回忆初一以来学到的圈点勾画的标记及方法,提醒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关注文中的遣词造句、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等,并将其放在具体的语境(如段落、全文)中思考它们的表达效果,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对自己所用的圈点勾画等标记的内涵一定要有清楚的,一贯的理解,以防天长日久以后的遗忘。这个环节最为关键的是要尽最大可能了解到更多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并在每个具体的学生需要的时候施以援手。至于分享,则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当堂陈述、讨论质疑等形式进行。

对起步水平学生的要求可以是:“自读提示”中说,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本文正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你能不能从文中找一两个例子来谈谈?

对接近水平学生的要求可以是:有人说,汪曾祺散文最讲究的是意境,他这种追求渗透到生活中的一颦一笑,即便是在逆境中也能寻出美来,自得其乐。请以文中写“淡淡的乡愁”的那段文字谈谈你的看法,说说是不是如此。

而对高水平的学生的要求,则可以在要求上述两类学生需要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更为具体而微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透过文中的一些词语与标点的选择来领略作者“使用语言,譬如揉面”,“抒情就像菜里的味精一样,不能多放”的审美追求的。

5.问题思考。(学生可以从中选择一二,不必全选。我设计这些问题,并不企求学生们能有一个具体明确的精准的答案,只是想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同学们的思考,让同学们意识到,阅读是要用心的,是要不断发现问题的,是要随手记下些许思考的。坦率地说,有些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明确的答案,然而有没有答案并不是关键所在,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在无疑中生疑的意识。)

①作者说:“生活,是很好玩的。”你觉得本文写得好玩不好玩,为什么?

②作者是江苏省高邮人,照道理不可能不知道何为“雨季”,为什么要说自己以前“不知道有什么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③明明说“我想念昆明的雨”,却又说“我不记得昆明的雨季有多长”,这不矛盾吗?作者仅仅是“想念昆明的雨”吗?

④从“春城草木深,孟夏草木长”这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修养,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到类似的句子来谈谈吗?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下面的这些资料,启发学生思考:

孙郁说:“汪曾祺那个传统坚守的往往是纯朴的东西。在他看来,空言无益,把自己办不到的事情用到文章里,就易虚假,最后流于精神的浑浊。”[1]

李陀在《道不自器,舆之圆方》说汪曾祺:“把白话‘白’到了家,然后又能把充满文人雅气的文言因素融化其中,使二者在强烈的张力中达到和谐。”[2]

汪曾祺从小便接受了儒家经典的熏陶,他的祖父为他讲解《论语》,父亲请当地名流向他传授古典文学。他自己阅读甚广,中国古典文论、古代散文,尤其偏爱接近自己心性的晚明的性灵小品。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使他在语言方面简省、本色、平淡而又不让人有隔阂之感,如素描的得其精髓,如中国画的计白当黑。对民俗的体察,对生活之平凡人平常事的关注,又使他的语言充满口语化,读来不觉俗气,反觉畅快淋漓,甚而叫绝。

汪曾祺曾在散文集《蒲桥集》的封面上自述:“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近似。”

譬如文中的“鲜腴”,语出唐·王绩《古意》诗之三:“丰骨输庙堂,鲜腴藉笾簋。”明李东阳《捕鱼图歌》:“无家无业岂足论,但愿四海赤子同鲜腴。”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陆二娄尝西施舌羹》:“西施舌为闽产,以之为羹,甚鲜腴。”

⑤知道“辟邪”吗?文中为什么要具体写“辟邪”那段文字?

教师可提醒学生去检索“辟邪”一词,与同学展开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

⑥“这种菌子炒熟了也是绿色的,格调比牛肝菌高”中的“格调”一般用来写什么的,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写“青头菌”?

⑦写缅桂花那一段的结尾处说“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那是什么,为什么心会是软软的?

教师可提示学生关注这盘花与作者的关系,启发学生思考。

⑧“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粗细的丝,和青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口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张口结舌”一般的意思是什么,用在这里合适吗?“?”与“!”去掉一个行吗?文中类似的标点使用还有哪些?你能说说其中的奥妙吗?

关于标点符号,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回忆标点符号的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思考。

⑨本文为什么要从一张画写起,为什么说他那张画是“写实”的,而昆明“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下面的这些资料,启发学生思考:

孙郁说:“他用自己的画面要证明的是,好的散文不像散文,好的小说也不该像小说。智巧的东西才是作家要留意的存在,我们的一些写家似乎不注意这些了。尤其那些相信外在理念的人,把文字搞得狰狞无味,在他眼里是殊无价值的垃圾。文学要有清静之地,他觉得自己要找寻的就是这个吧。所以文章之道不是个伦理的问题,而是趣味的问题,非社会的传声筒,而是自己的个体的智慧的延伸,别的低语都没有太多的意思。自己向着自己的空间展开,与神秘中的那个存在对话才是真的。汪曾祺注意的就是与自己的对话。”[3]

⑩课后阅读作者《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等,细细品读,体会作者散文的独特韵味。在班级读书分享会上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师可提示学生将作者的散文集《人间草木》《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找来翻翻,不一定局限于《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等篇目。

教师可以就“群文阅读”是怎么回事,同学们自己可以怎么读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群文阅读”是围绕一个议题(譬如“汪曾祺的散文,往往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平淡自然,却饶有趣味”这一议题)选择一组(同一作者,或不同作者)相关联的或者相同类型的文章,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引入相关的图文、音频、视频,以及书法绘画作品,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立体式的自主阅读,在阅读中形成并完善或者推翻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思维素养、审美素养、文化素养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从作者的人生经历、日常生活、价值取向及人生态度(可以看看汪曾祺的《生活是很好玩的》)等方面的资讯,包括他人对汪曾祺作品、为人处世的评价中走近作者,感受作者通过作品呈现出来的那些个性化的东西,以及它给自己带来的某些启发与思考。进而慢慢地实现课程标准提出来的“语言积累与建构”等12个语文学科学习的目标。

《有效教学设计:帮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中谈到一个策略,“选择性教学干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干预——对学习目标的干预,对学习方法的干预等。“选择性教学干预”,我的理解就是对不同个体与不同情形的不同干预。更是对教学“预设”(设计)的调整,这种调整未必是面对所有学生的,却是从人的差异性出发的,而不是从教师立场出发的。或许这种“选择性”对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有害的。但这是从需要出发的。教学,固然要面向全体,更应该尊重差异,给需要帮助的学生予及时的帮助。“当你认为所选择的策略对一个或一些学生有益时,要确定它们是否实际上对许多学生有益。”

台湾学者汉宝德在《设计型思考》中说:“人文性计划中,主事者必须有一种觉悟,在遇到问题时不轻易下结论。再大再急的问题都要经过思索与判断,不能以常例为之或径行放弃,事情都可能有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出乎你的意料之外。”教师劳动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创造性劳动,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约翰·斯宾塞说:“创造没有捷径。如果你真的很在意某个项目,你会将身心全部投入其中。你将极大地耗费精力、感情甚至还有体力,尽管知道很有可能失败。你的产品可能不会如你所愿,也可能不能令受众满意,甚至还可能被嫌弃。”“另外,这一过程中也没有任何蓝图,因为你在一路走一路创造。你的想法越具创造性,你对能否成功就越没有把握。即便你有了完备的计划,但就在你创造之旅开始时,问题就接踵而至,而且会很棘手。的确,创造性工作有可能是你做过的最难的事。”“所以,我们可以说,创造并非易事,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创造之旅不可能尽善尽美,它会让你心力交瘁。你需要奋力拼搏并持之以恒。那么我们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我们是人,而人类从未停止创造。我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并且总会在创造之时焕发活力。”我想说的是,作为专业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将每一个教学设计,每一堂课视为一次机会,一次尝试。如此,才可能满怀激情,面对挑战,收获创意。

(凌宗伟 语文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