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
卫鞅他是卫国庶族的后代,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姓。卫鞅年少的时候非常喜欢刑名的学问,后来他在魏国相国公叔座的门下做中庶子。
公孙座知道他是一个很贤明的人,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的时候,他就生病了,魏惠王于是亲自来看望公叔座,他说:“公叔你的病如果有什么好歹,社稷该怎么办呢?”
公叔回答说:“我的手下门客有个中庶子叫公孙鞅,年纪虽然小,但是很有一些奇才,希望大王能够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魏王听到之后,沉默不语。魏王想要离开的时候,公叔座将所有人都打发出去之后,跟魏王说:“大王你既然不肯听我的话重用公孙鞅,请你一定要杀死他,不要让他离开魏国。”
魏王答应着离开,于是公叔座派人将公孙鞅叫过来说:“今天魏王问我谁可以接替我成为魏国的相国的人,我推荐了你。看大王的脸色没有同意,我刚才先为君王后为朋友,我跟大王说不任用你你将你杀,大王同意了我的话。你现在赶快离开,不然等一下肯定会来抓你。”
公孙鞅对公叔座说:“既然大王不会听从你的话任用我,又怎么会听你的话来杀我呢?”于是没有离开。
魏惠王离开公叔座的家之后,对他的身边的人说:“公叔座病的不轻啊!真可悲,竟然要我把国家托付给公孙鞅,这不是乱说吗?”
公叔座死了以后,公孙鞅听到秦孝公下令在国内招纳贤士,想要恢复秦穆公时期的基业,向东收复失去的土地,于是向西去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
秦孝公接见公孙鞅,公孙鞅说了很长的时间,秦孝公听得昏昏欲睡,不太想听公孙鞅说下去。说完之后,秦孝公找到景监大骂说:“你的这个客人就是一个妄人而已,这怎么能用。”
于是景监找到公孙鞅让他离开,公孙鞅说:“我今天跟国君说的是为帝道理,他的志向不在这里。”过了五天之后,公孙鞅又要求求见秦孝公,秦孝公又见了他。这次公孙鞅还没有说到一半的时候,秦孝公就打断离开了。秦孝公又找到景监表示不要公孙鞅,景监又让公孙鞅离开,公孙鞅对景监说:“今天我跟国君说的是王道,看来还没有说到他的心里,请求再见一次。”
这一次,秦孝公再一次见了公孙鞅,秦孝公非常赞同他的看法,但是没有任用他。秦孝公找到景监说:“你的门客可以,可以与他探讨了。”
公孙鞅说:“我给国君说的是为霸的道理,他想用了。他想再见我,我知道了。”
秦孝公再一次接见公孙鞅,与他一起探讨,不知不觉两个人坐到了一个席子上了。他们想谈了好几天,都没有感到厌倦。
景监很疑惑的问公孙鞅说:“你是怎么样说到我的君主心中的?起初他很厌倦你。”
公孙鞅说:“我跟国君说的帝王之道需要三代才能实现,而君主说:时间太长了,我等待不了了。而且一个贤明的君主,都是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名显天下,怎么能等待几十年一百年成就帝王的呢?所以我用强国的办法来说服国君,国君才很高兴。但是这样很难再与殷商周朝相比了。”
秦孝公三年,公孙鞅开始变法,变法的内容为:命令老百姓为什伍编制,互相监督犯法连坐。不主动告发犯罪的人处以腰斩之刑,窝藏犯罪的人与投降敌人的人同等处罚。每家有两个儿子以上的不管男女,都要缴纳双倍的赋税。有军功的人,根据功劳受以不同的爵位。私下里打斗闹事的人,按各自的轻重程度施以相应的处罚。努力从事本业,耕种织布多的人全部归自己所有。从事商业和手工业以及懒惰而贫穷的人,全家罚为官奴。宗室没有取得军功的人,不得继承爵位。明确尊卑爵位秩奉等级,根据等级赐予田宅衣服等。有功劳的可以显荣,没有功劳的虽然富贵也不能奢华。
公孙鞅已经将变法的内容誊写出来了,还没有公布,他害怕老百姓不会相信,于是在都城的南门市场上立了一根三丈的木头,招募一位能够将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赐他十金。
老百姓都很奇怪,却没有人敢去搬运。于是公孙鞅又派人说:“能够搬动到北门的人赏赐五十金。”这时有一个人走了出来,将它搬到了北门,公孙鞅立刻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说到做到绝不欺骗,于是他将变法的内容公布。
变法的命令一下,秦国国都议论变法不好的人有几千人。就在这个时候太子违反新法,于是公孙鞅说:“新法不能推行下去,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违反。”于是治太子的罪行,太子是国家的储君,不可以施刑,于是将太子的两位师傅代替太子接受处罚,公子虔被判刑,公孙贾脸上被刺字。第二天,秦国百姓都纷纷遵守新法,不敢违抗。
新法实行十年之后,秦国民众都非常的高兴,道不拾遗,山上也没有盗贼,每个家庭都非常富足。老百姓勇于为国打仗,不屑于私相争斗,乡邑非常安宁。当初说新法不好的人都来跟公孙鞅说新法的好,公孙鞅却下令说:“这些都是一些刁民。”于是全部抓起来送到边境的城池,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议论新法。
于是秦孝公任用公孙鞅为大良造,带兵去攻打魏国,将魏国国都安邑给围困起来,魏王没有办法向秦国投降。
过了三年,修建咸阳以及宫殿,准备迁都到咸阳,同时将国都迁到了雍城。
命令各家父子兄弟们不得同为一家,要求他们全部分家另过。将各乡邑集聚到一起组成县城,县里面设置县令县丞,总共设置了三十一个县。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将赋税统一起来缴纳。将各重度量衡全部统一起来。
过了四年,公子虔再次违反新法,被割掉了鼻子。第五年,秦国更加富裕更加强大,周天子派人赏赐祭祀的祭肉给他,各国也派人来向他祝贺。
第二年,魏国在马陵被齐国打败,魏太子申被俘虏,魏国将军庞涓被杀死。第三年,秦孝公派公孙鞅带兵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带兵抵抗秦军进攻,两军相对。公孙鞅派人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跟公子关系挺好,现在我们各自为国家兵戎相见,我不忍心互相攻打,我们可以见面合盟,高歌乐饮之后各自退兵回去,这样魏国秦国都会安定。”
公子卬答应了公孙鞅的想法,来到秦国军营与公孙鞅见面,两个人会完盟,一起饮酒的时候,突然一群秦兵袭入将公子卬抓了起来,然后公孙鞅下令突袭魏军,魏军没有防备全军覆灭。
魏国多次被齐国秦国大败,国内十分空虚,实力也逐渐衰弱,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他十分害怕,于是派人出使秦国,愿意割让河西的地给秦国以求和解。魏国不得不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
此时的魏惠王后悔的说:“我恨我自己当初没有听从公叔座的话啊!”
公孙鞅大败魏军之后,秦孝公封他商地十五座城邑,号称商君。
秦孝公去世后,太子即位。公子虔的党徒告发商君想要谋反,于是派官吏去抓捕商君。商君得到消息之后,逃亡到关下,想要投宿到客栈,客栈的主人不知道他是商君,对他说:“根据商君颁布的法律,客人没有凭证的不能收留,不然我就要连坐。”
商君听到之后,叹息的说:“啊呀!我自己颁布的法律最后害了我自己啊!”
于是逃向魏国,魏国人很怨恨他当初欺骗公子卬,而大败魏国军队,于是没有接受他进入魏国。商君又想通过魏国逃亡其他国家,魏国人跟他说:“商君是秦国的罪犯,现在秦国强大了你要来魏国,你还是回去吧,我们不会让你进入的。”于是商君没有办法,只得回到秦国。
商君回到秦国后,来到自己的封邑商邑,与他的党羽和邑兵北上攻击郑国。秦国这个时候带兵攻打商君,在郑国的黾池杀死了他,秦惠王又将他的尸体五马分尸来警示。秦惠王说:“大家不要学商君这样反叛。”于是将他的家人全部杀害。
《张仪》
张仪他是魏国人,当初跟苏秦一起拜鬼谷子为师学习,苏秦自认为自己的学问不如张仪好。
后来张仪学成去各诸侯游说自己的学问,他拜在楚国相国的门下做事。有一次,楚国相国家里丢失了一块璧玉,门下的人怀疑张仪偷的,他们说:“张仪很贫穷没有出行的工具,所以他就偷了相国的璧玉。”他们一起将张仪给抓了起来,痛打了几百下,张仪就是不承认,于是将他赶了出来。回到家里,他的妻子对他说:“哈哈!你不出去读书游说,怎么会受到这样的侮辱?”
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他的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
张仪说:“这样就行了。”
当时的苏秦已经说服赵王合纵,但是他怕秦国会来攻打各诸侯,让合纵联盟给搞散了,左右想来想去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够去秦国帮助自己的,于是他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同学张仪。
于是他派人偷偷的点拨张仪说:“你当初跟苏秦关系那么好,现在苏秦已经有了成就,你为什么不去找他,让他帮你通上仕途呢?”
张仪于是来到了赵国,去求见苏秦。苏秦知道张仪要来,他吩咐手下的门人不要为他通传。过了几天,苏秦又召见张仪,让他坐在堂下与仆人一起吃饭。后来又跟张仪说:“以你的才华,只能与这些仆人为伍。我不能帮你求得富贵,你也不足以让我收留你。”于是苏秦将他赶出家里。
张仪来投靠苏秦本来是认为自己与他是朋友,求得富贵是个很容易的事情,没想到受到这样的侮辱,很愤怒,他左右想了想,觉得各诸侯都不能去游说,只有秦国能够打败赵国,于是就孤身一人去往秦国。
看到张仪去往秦国,于是苏秦对他的门客说:“张仪是天下难得的贤士,我也不如他。今天我有幸比他先得到重用,而能够在秦国得到重用的只有张仪可以。只是他现在很贫穷,没有什么进身之阶。我害怕他现在因为一些小利益而不思进取,所以召他来侮辱他,以激励他奋进。你为我偷偷的帮助他去秦国。”
于是第二天向赵王进言,帮助张仪金钱车马。他派人偷偷的跟随他,与他同住之际,跟他亲近,将金钱车马送给他。张仪在苏秦偷偷的援助之下得以见到秦惠王,秦惠王任用他为客卿,与他一起计谋攻打各诸侯。
等到张仪在秦国立足之后,苏秦的门客于是向张仪辞行,张仪对他说:“全靠你的帮助我才有今天的富贵,我刚想要报答你,你为什么要离开呢?”
苏秦的门客说:“帮助你的不是我,是苏秦。苏秦忧虑秦国会攻打赵国导致合纵失败,又认为能够在秦国得到重用的只有你,所以才会激怒你,他派我偷偷的给你资助。现在你已经得到秦王的重用了,我也该回去交差了。”
张仪说:“啊呀!这些计谋我应该能够领悟的却没有领悟,看来我不如苏秦明事啊!我现在才刚刚得到任用,又怎么会去谋划攻打赵国?你代我告诉苏秦,只要他在我绝不会谋划攻打赵国,而且有苏秦在,我也没有那个能力呀!”
张仪被任用为秦国相国之后,派人向楚国相国发去檄文说:“我当初跟从你,我没有偷盗你的璧玉,你却打我。你好好守护你的国家,我那天要偷盗你的城池。”
苴蜀互相攻打,都来秦国求救。秦惠王想要发兵攻打蜀国,害怕蜀国道路凶险狭小很难行走,这时韩国也来侵犯边境。想要先攻打韩国,再来攻打蜀国,又害怕这样不利于秦国,想先攻打蜀国,再来攻打韩国,又怕秦国国内空虚被韩国钻空子,一直犹豫不决。
这个时候司马错与张仪相互争论来到秦惠王的面前,司马错表示先攻打蜀国,张仪觉得先要攻打韩国。
秦惠王说:“你们详细的说说自己的看法。”
张仪说:“亲近魏国善待楚国,将三川的道路谷口封闭,带兵守住屯留的道路,来防备魏国南阳出兵攻打秦国,楚国如果攻打南郑,秦国可以出兵攻打新城、宜阳,连接二周之地。这样可以治罪周王,侵犯楚国魏国的地盘。周王知道自己无法再营救,就会交出九鼎宝器。我们可以以此来挟天子号令天下,到时候天下的人不敢不听从,这时成王的事业呀。现在蜀地是一个偏僻的西面小国,与戎翟一样的风俗习惯,不远万里的辛苦征伐不能成名,得到的地也赶不上征讨他的利益。我听说争名要在在朝堂上,争利益要在市场里面。现在三川、周室,就是天下的朝市,大王你不去争取,却去争夺戎翟一样的地方,这跟王业已经很远了。”
司马错说:“你这说的不对,我听说要想让国家富裕就要先扩大国家的土地,要想强大军队就要让自己的国民富裕起来,要想成王就要先修行自己的德行,这三样只要做到,就可以随便成就王业了。现在我们的国家土地很小百姓也很贫穷,所以我认为先得从容易的做起。蜀国是西面一个偏僻的小国家,有着戎翟一样的风俗,又有桀纣一样的叛乱,用我们秦国的军队攻打他,就像豺狼赶着一群羊一样,得到他的土地就可以扩大我们的国家,获取他们的财物可以富民练兵,这样不会伤害到我们自己,而他也可以臣服。灭掉他一个国家,大家也不会觉得我们很暴行,收取他们的土地也不会让别人觉得我们很贪婪。现在如果攻打韩国,劫持天子,这是极大的恶名,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得到什么利益,还有不义的罪名,做着天下人都不喜欢的事情,就会很危险了,还是先攻打蜀国好一点。”
秦惠王听完之后说:“好,我听你的。”于是派兵攻打蜀国,十月,就平定了蜀国,将蜀王更号为蜀侯,派陈庄去蜀国为相国,蜀国被秦国灭亡之后,秦国更加强大,开始轻视各诸侯。
秦惠王十年,秦国派公子华与张仪攻打魏国,围困魏国的蒲阳,魏国投降。张仪劝说秦王将地归还魏国,派公子繇为人质到魏国。
张仪对魏王说:“秦王对待魏国很好,你不能对秦国无礼。”魏国于是将上郡和少梁送给秦国。秦惠王于是拜张仪为相国,将少梁更名为夏阳。
过了六年,秦惠王派他去齧桑与齐国楚国会盟,回去之后,就被免掉了相国之职。秦惠王派他去魏国为相,想要他帮助秦国将魏国拉来与秦国结盟,使得其他诸侯也效仿魏国。
魏王不肯听从张仪的话,于是秦王愤怒的攻打魏国,夺取了魏国曲沃和平周,秦惠王派人偷偷的送了很多财宝给张仪,张仪很惭愧,无法报答秦王,他留在魏国四年。魏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哀王即位,于是张仪又去劝说哀王,哀王还是不听张仪的话。于是张仪偷偷的派人要求秦王攻打魏国。
第二年,齐国又攻打魏国,在观津将魏军打败。秦国趁机又攻打魏国,杀死八万多人,诸侯都很震惊。于是张仪又去劝说魏王:“魏国的土地不到一千里,兵士不到三十万,地形很平坦,四面与各国接壤,没有名山大川阻挡,从郑地到梁地二百多里,车人行走不费什么力气就能到达。梁南与楚国接壤,西面与韩国接壤,北面与赵国接壤,东面与齐国接壤,兵士要四面镇守,梁地是一个天然的战场,梁南受到楚国的威胁,东面受到齐国的威胁,北面收到赵国的威胁,西面受到韩国的威胁。当初诸侯合纵,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军队和名声而已。就算亲兄弟也会因为钱财而相互争斗,所以这是不会成功的。大王你如果不与秦国和好,秦国可以攻打河外,劫取卫国的阳晋,这样赵国就无法南下,梁国也无法北上,道路就完全断绝了,魏国就没有救援的力量,魏国就会有危险了。秦国再从韩国攻打梁国,韩国害怕秦国,与秦国结盟,梁国就会灭亡,这就是我为大王忧虑的地方。我为大王考虑,不如与秦国结盟,与秦国结盟楚国和韩国就不敢侵犯,没有楚国韩国的侵扰,大王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大王不听我的,到时候秦国派兵东伐,你想要与秦国结盟,也不能实现了。”
于是魏哀王背弃与各国的联盟,派张仪去秦国结盟。秦魏结盟之后,张仪回到秦国继续担任秦国相国。
三年之后,魏国背弃与秦国的盟约,与其他各国结盟。秦国于是派兵攻打魏国,夺下曲沃。
第二年,魏国又与秦国结盟。
张仪欺骗楚国的事在楚国篇里说过了,就不说了。
张仪离开楚国,来到韩国,他对韩王说:“韩国的地形很险恶都是靠山而居,种的不是菽就是小麦,百姓大部分吃的是菽藿羹。有一年没有收成,就没有食物。土地也不到九百里,没有二年的食物存储,我猜大王的兵士不到三十万,除了侍从这些闲杂人等,兵士不到二十万。秦国有带甲的兵士一百多万,战车一千多乘,战马万匹。秦国的战马的精良,戎兵之多,无法计算。现在各诸侯不算计土地的多少肥沃,而去听别人说的是否好听,粉饰自己。都说:听我的可以强国称霸天下。都不顾社稷的长远打算,只说一些好听的词语,误导国君。大王你不与秦国结盟,秦国带兵据守宜阳,切断韩国的上地,东面夺取成皋、荥阳,这样鸿台的宫殿、桑林的宫苑就不是大王你的了。而且堵住成皋,断绝上地,韩国就分成两段了。率先与秦国结盟就会安全,不与秦国结盟就很危险了。我为大王你考虑,不如与秦国结盟,秦国的这些行为都是想削弱楚国,现在削弱楚国的关键是韩国,不是说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地形决定的。现在大王你与秦国结盟攻打楚国,秦王肯定会很高兴。”韩王于是听从了张仪的计谋。
张仪回到秦国之后,向秦王汇报了这件事情。秦惠王于是封给张仪五座城邑,号称武信君。秦惠王又派他去齐国,游说齐王,他对齐王说:“天下的强国没有比齐国更强大的了,齐国的大臣都非常的富裕。然而我为大王你考虑,这只是一时的富裕,不是百世的富裕。大家对大王肯定是说:“齐国西面强大的赵国,南面有韩国梁国。齐国又靠近海边,地广民众,军队强大兵士勇敢,就算有一百个秦国,也奈何不了齐国。大王你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其实不是那样的。我听说,齐国与鲁国打仗,三次都是鲁国胜利,他虽然有战胜的名声,实际上他有灭亡的危险,这是为什么?齐国土地多而鲁国国土小。现在的秦国与齐国,就像齐国与鲁国一样啊!秦赵在河漳上作战,四次战胜秦国,最后赵国几十万军队全部灭亡,只有邯郸存在,这时为什么?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你如果不与秦国结盟,秦国带领韩梁的军队一起攻打齐国的南面,叫赵国派兵渡河攻打博关,临淄和即墨都将不是大王你的了。等到秦国攻打齐国的时候,想要与秦国结盟,就不会同意了。这是我为大王你考虑。”
齐王说:“齐国偏僻简陋,隐藏在东海之上,没有听说社稷有什么长远的利益呀”于是同意了张仪的计谋。
张仪来开齐国来到赵国,他对赵王说:“秦王派我来向你献一条计谋,大王你率领天下抵抗秦国,秦国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大王你的威名使山东六国都非常震慑。你练习兵士驰射之术,囤积粮食。现在以大王你的力量可以灭掉巴蜀,吞并汉中,包围两周,秦国虽然偏远也对次心怀怒气。现在秦军准备与赵国进行决战,所以派我来告诉你。大王你所信的无非是苏秦,苏秦蛊惑各诸侯,搬弄是非。想要在齐国叛乱,被车裂于市。现在这件事不能实行很明显了,楚国韩国齐国都已经与秦国结盟,赵国失去了党羽,想要合纵不是很危险吗?现在如果秦国分三路大军:一军堵塞午道,告诉齐国派兵渡清河驻军在邯郸东面,一军驻军成皋,与韩梁的军队进军河外,一军驻军渑池,与四国约定一起攻打赵国,赵国必定会被分为四块。所以不敢隐瞒实情。我为大王你考虑,不如与秦王在渑池相会结盟,大家都不用出兵,希望大王考虑。”于是赵王同意了张仪的计谋。
张仪离开赵国来到燕国,他对燕昭王说:“与大王最亲近的是赵国,当初赵襄子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代王为妻,想要吞并代地,约定与代王在句注相会,于是赵襄子叫工人做一个特别的金斗,可以击杀人。与代王饮酒的过程中,偷偷派人跟厨师说:等喝到高兴的时候,趁上热汤的时候,用金斗杀了他。于是厨师在进热汤的时候杀死了代王。赵国的大王历来就很无情,大王你是知道的,而且你认为赵王可以亲近吗?赵国带兵攻打燕国,围困燕都挟持大王,让大王割让十座大城才和解。现在赵王已经去了渑池与秦王结盟,到时候秦国攻打云中、九原,叫赵国一起攻打燕国,到时候易水和长城就不是燕国的了。现在大王与秦国结盟,秦王肯定会很欢喜,到时候赵国就不会侵犯燕国了,你的西面有秦国援助,南面没有齐赵的侵犯,这是我为大王你考虑的。”燕王于是听从了张仪的计谋。
张仪于是回秦国向秦王汇报,还没有到达咸阳秦惠王就去世了。秦武王在做太子的时候,就与张仪关系不好,到他一即位,就有许多人向他说张仪的坏话。各诸侯听说秦武王与张仪有矛盾,于是都不再与秦国结盟,他们又联合一起组成合纵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