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将历史读成英雄童话的人,终究会被现实击碎幻想。向那些带着胜利光环的英雄学习,学到的不是能力,只是赌徒一般孤注一掷的一身莽气。
01.
汉中之战
我们后世的人从李白的《蜀道难》当中,知道了入蜀的道路崎岖难行。但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从关中去四川的多条道路,难走的部分大段是在陕西省境内。建安二十二年(AC217)的曹操,对此感受得尤为深切。为了与刘备政权争夺汉中,曹操需要从后方运送粮食,征发兵源,因为汉中本地无法支持这种规模的大战。
这就相当于曹魏政权,需要跨过漫长的秦岭,到刘备政权的家门口打仗。而且秦岭背后的关中地区疲弊日久,那时还没有完全恢复,能够提供的支援并不充足,这更增加了曹魏政权的运输成本。士兵们对开赴汉中作战,也是牢骚满腹。在此战之前,由关中地区派往汉中协防的数千新兵,还在途中搞出了一次兵变。
打仗打的是什么,不就是后勤和人吗?一道广袤的秦岭,将这两个问题变成了地狱难度。要是想不明白曹操当时有多困难的话,那就想想诸葛亮后来北伐关中的时候,一次次因兵粮不继,遗憾退兵,有多无奈吧。这道秦岭是守方的朋友,攻方的噩梦。即便曹操在这一次汉中争夺战中取胜,刘备回去休养生息之后,来年还能进犯。相比而言,由巴蜀攻汉中的成本,还是比较低的。无论战役能否胜利,曹魏在战略上都失败了。
而曹魏的优势在于广阔的领土,和充足的人才资源。大家千万不要根据地图上的面积,来判断魏蜀吴三方的实力。中原地区大片的熟地,可不是云南山地能比的。就像10万平方公里的浙江,生产总值远高于166万平方公里的XJ。在这种情况下,时间是站在曹魏一边的。只要严守边关,休养生息,输的可能性很小。相比而言,蜀汉政权、东吴政权有很多外来的人才。等这一辈人退出历史舞台后,这两个政权就会渐渐被本土人把持,退化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地方割据政权。那时大军南下,犹如泰山压卵,哪有不胜之理?
故此,曹操从汉中争夺战中撤退,是战役的失败,却是战略的胜利。只要蜀汉北伐,秦岭便会将他们的国力慢慢耗尽。
02.
丰臣秀吉中国大回返
时间来到公元1582年,这一年发生了震惊全日本的“本能寺之变”。即将统一日本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在京都本能寺,被自己的属下明智光秀背叛,自杀身亡。(大名:日本封建领主,类似于中国的诸侯)日后鼎鼎大名的太阁殿下丰臣秀吉,还在前线与西国第一大名毛利氏对峙的秀吉,不仅失去了支援,还随时可能被反叛的明智光秀,背后捅刀子。原先稍占上风的形势,一夕逆转。
不过他并没有慌乱,只是静静思考,当下环境中的最佳选择。按我们普通人的想法,如果面对秀吉的处境,或者怀着必死的决心,向毛利军发起最后的冲锋。如果败了,就一死了之;胜了,就率残军与明智光秀一决高下。但这种策略不得不说,是九死一生的选择。或者即刻退兵,固守自己的地盘,坐待命运降临。或者抛开大军,只带亲信,隐居乡下,过着躲躲藏藏的日子。
秀吉不同,他做出了撤军的决定。可撤军的方式,在战略家和普通人的眼里,是不一样的。
面对如何撤军这个大难题,秀吉将它拆解为几个具体小问题。第一,与之对峙的毛利军,如果发动追击,如何应对?第二,战场前线距离京都,足有200公里,怎样在短时间内快速回返?第三,长途跋涉回到京都的秀吉军,遭遇以逸待劳的明智叛军时,如何将敌人击败?
面对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难题,丰臣秀吉化整为零,多头并进。首先,他派出了谈判使者,向实力强大的毛利家,提出了近乎羞辱的和平条件。这一行为是十分凶险的,万一激怒了毛利家,兴兵来攻,该怎么办?即便对方愿意谈下去,但只要对条件不满意,几番讨价还价,京都方面的消息,也就传到前线了,毛利家必然会发动攻击。甚至不排除,明智光秀在发动反叛的同时,已经与毛利家达成了合作。
类似的假设很多,全都是不利情况,但是真的勇士,怎么能被未知吓倒呢?秀吉当机立断,以强硬态度震慑住了毛利氏,使之对京都方面传来的消息产生动摇,达成了与织田军的停战协议。(丰臣秀吉当下还是织田家大将,代表织田家与毛利家媾和)
在和毛利家谈判时,秀吉派快马回到自己的领地,传令总动员,聚集军用物资,以备从前线返回的大军使用。同时,联络京都附近的织田家大名,共诛叛贼明智光秀。对于京都附近的大名而言,秀吉很远,而光秀很近,协助光秀叛乱,也不是不能考虑的。所以秀吉争取人心的行动,最关键的只有一个字“快”,他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回京都,才能稳定人心,发起对明智光秀的反攻。
此时,化零为整,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快速进军”上了。秀吉就是这样,总是善于把一团乱麻的问题,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行动计划,继而又能迅速抓住线头,轻易拎起全局。秀吉命令自己的亲信,抛弃辎重,分批率军赶回京都,沿途获取物资,并于集结点汇合、整备军队。上万军队,200公里的距离,仅用5天时间,出现在了京都。这是什么概念呢?现在的一般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为4~4.5km/h,快走7km/h。姑且不考虑士兵携带的武器,与行军路上的干粮、水,以快走速度算,每天要走6小时,持续5天,达成者过万,实在令人惊叹。(当时的日本人,平均身高不到1.6m,腿短走不快)
看到秀吉军神速的中国大回返,京都附近的诸侯大吃一惊,不敢与之对抗,纷纷加入了秀吉麾下。于是轰轰烈烈的山崎合战,拉开了序幕。3.5万人的丰臣秀吉军,干脆利落地击败了1.6万人的明治光秀军,秀吉也因此成为了名正言顺的信长继承人。
我们普通人,身在秀吉的处境当中,总会倾向于选择,生存希望最大的一条路。实际上,却是选择了一个幻象,最终像青蛙一样,死于逐渐升温的水里。而高明的战略家,既不会选择孤注一掷,也不会被温水煮青蛙的侥幸心理所迷惑。他们会选择看似风险极大,实则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条路。到了危急时刻,也愿意拼死一搏,但绝不愿意无谓的牺牲。
说起这一点,就不得不提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了。
03.
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克尔克大撤退的确是一次战败,无论怎样夸大它的意义,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可是一场世界大战或是人生,又岂会是一场百米赛跑呢?只要人还在,前半程落下的,后半程总有机会补回来。
只要信心不失,人心就不会散,人就还在。所以必须竭尽全力,挽救每一个在战场拼搏的生命。战死沙场,是每一个上战场的人,都有的觉悟。但后方对前线战士的关心、重视,却是支撑他们走上战场的强大力量。这几十万人,的确在日后的相持阶段以及反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最大作用远不在此,而在于安定人心,稳定军心。劳师动众地“拯救大兵瑞恩”,意义也在于此。身处一支随时会被抛弃的军队,战士们怎么肯拼尽全力,去保护后方抛弃他们的人呢?
战术上的考量,会计较一战的胜败,一城一地的得失。但是战略不会,它永远指向最终目标,不为眼前的利害所迷惑。唯有如此,我们才敢说,在汉中撤军的曹操是战略大家,创造“中国大回返”奇迹的丰臣秀吉是战略大家,始终坚持挽救英法盟军的领导人是战略大家。
人们的目光往往容易被胜利者的风采笼罩,却忽视了如何败而不散的宝贵经验。将历史读成英雄童话的人,终究会被现实击碎幻想。向那些带着胜利光环的英雄学习,学到的不是能力,只是赌徒一般孤注一掷的一身莽气。
当然,很多人会说了,失败就是失败,哪有那么多理由可找。可是,眼下的一场胜利真的就那么重要吗?为什么总要拿直觉做判断呢?难道不能做定量计算,把决策交给更精准的依据吗?我们都赢得起,但一定承受得了失败的结果吗?如果赢的结果是身价翻番,由1到2,而失败的结果是身价归零呢?这样的风险与收益还对等吗?毕竟,百战百胜,一战而亡的,不仅有东方的西楚霸王项羽,还有西方四大军事伟人之一的汉尼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