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之路研究(第一辑)
- 邱高兴主编
- 5926字
- 2021-03-12 15:33:59
谢灵运与剡中
唐樟荣
谢灵运(385—433),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嵊州市三界镇)。
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书郎谢之子。东晋时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曾出任大司马行军参军、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终于元嘉十年(433)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时年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关于谢灵运与剡中关系,除了《山居赋》所写,直接有关剡中山水人文地理,被称为以诗赋形式所写最早的地方志以外,还有谢灵运开道,直通临海,台剡始通,改变了台剡乃至台越间的交通状况,并写有《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四章)》,其中写到“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是最早使天姥山名闻天下的名诗。笔者以为全面梳理其与剡中关系,对于本地地域文化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谢灵运集》(1)、《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为主要参考依据,梳理谢灵运与剡中关系,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1.关于始宁山庄与《山居赋》
始宁县建置于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废置于隋开皇九年(589),其地为今浙江上虞南部,嵊县北部,县治曾在今嵊县三界附近。谢家在始宁有大片庄园,其范围基本上在古剡县境内。
据南朝宋沈约《宋书》卷六七列传二十七《谢灵运传》云:“灵运祖父并葬始宁县,并有故宅及墅,遂移籍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有终焉之志。每有一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作《山居赋》并自注,以言其事。”(2)据谢灵运研究专家顾绍柏先生《谢灵运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以下简称《系年》)(3),其祖父谢玄于太元十二年(387)谢灵运三岁时,因病辞职,返归故乡,卜居东山,开始经营始宁山庄,次年其祖父即病逝。五岁,其家以子孙难得,送谢灵运至钱塘(今杭州)杜明师处教养,十五方还都,故云客儿。而十五岁那年,正是隆安三年(399),孙恩从海上起义,杀上虞令,攻会稽、永嘉、东阳等八郡,数十万民众响应,会稽内史王凝之(王羲之次子)、吴兴太守谢邈(谢灵运堂祖父)、黄门侍郎谢冲(谢方明之父)等先后为起义军所杀,朝廷命徐州刺史谢琰(谢灵运祖父谢玄从弟,太保谢安次子)等平乱,孙恩败退海上,遂以谢琰为会稽太守,严守海滨。谢灵运为避乱,由钱塘移居京师建康(今南京市),居住乌衣巷,安帝让他袭封康乐公。由于局势动乱,朝廷也屡屡发生政变,谢灵运虽然入仕甚早,但未被重用,始宁山庄别墅也无心经营,至少到永初三年(422)谢灵运三十八岁出任永嘉太守以后,才在离京赴永嘉途中绕道回故乡会稽始宁县少住,作《过始宁墅》诗。次年秋辞官返乡,回到始宁县开始第一次隐居生活。元嘉元年(424)谢四十岁,刘义隆接帝位,是为文帝,改号元嘉,谢灵运仍在始宁隐居,筑精舍,广庄园,建新居,游玩写作,并开始写《山居赋》,于次年(425)四十一岁完成。
《山居赋》及自注涉及剡东内容有“远东则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二韭、四明、五奥、三菁。表神异于纬牒,验感应于庆灵。凌石桥之莓苔,越楢溪之纡萦”。其自注云:“天台、桐柏,七县余地,南带海。二韭、四明、五奥,皆相连接,奇地所无,高于五岳,便是海中三山之流。韭以菜为名。四明、方石,四面自然开窗也。五奥者,昙济道人、蔡氏、郗氏、谢氏、陈氏各有一奥,皆相犄角,并是奇地。三菁,太平之北。太平,天台之始。方石,直上万丈,下有长溪,亦是缙云之流云。”“远南”一节则言及:“昙济道人住孟山,名曰孟埭,芋薯之矰田,清溪修竹,回开巨石,有趣之极。”(4)
据金午江、金向银著《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始宁墅的远方地理》140页(5),谢灵运写山居赋时,今四明山脉的大部属天台山脉,桐柏是天台的别称。其北三菁、太平、方石、四明,大致指今余姚市的四明山区,古称梨洲。其南为太平江(今黄泽江)上游之五奥,今新昌沃洲一带。石桥在新昌江上游石桥溪。楢溪则在华顶山南。昙济道人住孟山,似即今新昌孟塘。据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七《宋京师庄严寺释昙斌》附昙济,称:时庄严复有昙济、昙宗,并以学业才力见重一时,济述《七宗论》(6)。而梁释慧皎撰《高僧传》校注者汤用彤校注云:“昙济为僧导弟子,《名僧传钞》有传。”又《南齐书》卷四一《周颙传》谓:“王俭讲孝经未毕,与昙济自代,学者荣之。谢灵运《山居赋》注有昙济道人事。”又《大日本佛教全书》有《三论祖师传集》引《名僧传钞》谓:“济卒于元徽三年(475)。为《名僧传钞》所无。”(7)梁宝唱撰《名僧传钞》云:“昙济,河东人也。十三出家,为导法师弟子,住寿阳八公山东寺(今安徽寿县)。少有器度,汪汪然,仪望端肃,机悟通举。读《成实论》,以夜继日,未常安寝。高谈远论,以此自娱。善言谑巧应对,及自当师匠,虚心待物,动止云为莫非体度,纲维正法。开示未闻,年始登立,誉流四海,天子闻风,请出都邑。以宋大明二年(458),过江住中兴寺,法轮移甘露洒泽,四方义学异轨同到,理惬物心,道俗嗟仰,著《七宗论》。”按,此所以引昙济事迹,因其《七宗论》所论之般若学六家七宗,诞生地或大本营即在剡东,当时昙济亦曾隐居今新昌孟塘山。
2.谢灵运开道及其影响
《宋书》谢灵运传于此有云:“谢灵运因父祖之资,生业甚厚,奴仆既众,义故门生数百,凿山浚湖,功役无已。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著木履,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海,从者数百人。临海太守王琇惊骇,谓为山贼,徐知是灵运乃安。”(8)谢灵运开道,因为他以生业甚厚,有一定财力人力从事于此,同时喜好游山玩水,更重要的还是,他任永嘉太守以后,第一次赴任,因从陆地上去,道路不通,从海上过去,则花费很长时间,这里后人有过具体计算。宋武帝永初三年(422),谢灵运被任命为永嘉(今温州)太守,他于七月十六日离开京都建康(今南京),乘船从水路过钱塘,进入浙东运河,然后抵达始宁山庄,在此小住以后,约于同月下旬离开始宁,从上虞江北上,入鉴湖,从运河进入钱塘江,溯流而上,入富春江,过七里泷,过东阳,入武义江,步行翻过分水岭,沿恶溪(今好溪)、大溪、瓯江顺流而下,直抵永嘉郡治,已是八月十二日。这样绕了一个大圈,走了半个多月。600多里路程,多走了一半冤枉路,所以他总想修一条自始宁到永嘉的陆路通道。这一设想,到他第二次隐居始宁时,才付诸实施。谢灵运所筑之路,历来称为谢公道或古驿道,这条路线起始点、终点及路线走向,今人已有考证。具体如下:起点在始宁南山,这个不在话下。终点,谢灵运传中亦有明言,为直达临海。南朝宋时,今天台县尚称始丰县,属临海郡管辖,临海太守王琇误以为“山贼”,时施工尚在始丰新属的天台山中,谢灵运要求再前进,王琇不肯,只好匆匆结束。首段,从强口到剡县县城;第二段,自剡县城至石牛镇(今新昌县城);第三段,自新昌县城到惆怅溪畔的桃树坞;第四段,自桃树坞到会墅岭顶;第五段,自会墅岭过横板桥、天姥寺、经关岭入天台县,到达始丰县城(9)。
谢公道开通以后,为沟通会稽(今绍兴)与台州、温州,甚至远至闽粤的交通,发挥过积极作用。包括浙东唐诗之路向南延伸,也是其一。但有一利也必有一弊,据明新昌人吕光化《新城记》云:“周时,新昌为越国荒徼,台温则闽中地,秦置剡邑于越东鄙,台温时为章安,二县山旷人稀,山川险阻,不相往来。而剡地山林深密,乱罕及焉。故晋时避乱,若戴逵诸公,多居天姥沃洲间。时语曰:两火一刀可以逃,盖指此也。孙恩之乱,蔓延海滨,邑以远获免。刘宋谢灵运为永嘉太守,凿山开道,剡始与台通。嗣是兵寇出入,多由于兹。而邑屡罹祸乱矣。”(10)
此外,台剡陆路可通,会稽临海两郡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骤然加强,剡溪文化与天台山文化进一步结成亲缘。后来,智频频往来于天台石城之间,并在石城圆寂;以及晋世剡东佛学般若五宗发展成天台三谛圆融,都与台越相通不无关系。天姥山有谢公道,由新昌斑竹村上会墅岭,经冷水、王渡,直到关岭入台。这条通道即古代官方驿道,也是今日104国道经过天姥山区这一段线路的前身。唐代众多诗人漫游吴越,泛舟剡溪,兴致勃勃地涉足天姥、沃洲,多少受到谢灵运影响。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怀念谢公,更是一往情深。
3.谢灵运天姥山诗及其《游名山志》
宋文帝元嘉五年(428),谢灵运因文帝示意,上表陈疾,再次东归始宁故里。当初文帝登基,诛杀灵运宿敌徐羡之等,谢曾满怀希望,就任秘书监丞,与修《晋书》。但宋帝所赏识谢灵运者,不过是他的族望与文才,实际上对他却心存疑忌,因而可以“慷慨”地称誉灵运的诗书为“二宝”,但却并不予以高位实权,灵运意殊不平,旷政游行,默示抗议,终于引来了这第二次的放归——贬逐。这次打击,较之前番外放永嘉更为沉重,绝望之余则更趋放荡,纵情山水,放浪形骸,其实是内心幽愤的外在宣泄。这一点,唐人白居易看得最清楚:“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读谢灵运诗》)(11)放荡越甚,幽愤越深,一旦与知己相对时,就会表现出加倍的沉痛与热切,这才是谢客放荡之下的庐山真面目。
顾绍柏先生《系年》将谢灵运登天姥山诗系于元嘉六年(429),谢45岁时。称:九月,灵运带随从数百人,由始宁伐木开径,至位于会稽与临海二郡交界处的天姥山游玩,作《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赠王琇》诗,又作《游名山志》中的《强中》《天姥山》两篇(见顾绍柏《谢灵运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12)。其《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诗有云:“攒念攻别心,旦发清溪阴。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那可寻。倘遇浮丘公,长绝子徽音!”(13)
据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卷九六剡县条云:“天姥山在县南八十里。《名山志》曰:‘山上有枫十余丈,萧萧然。’《后吴录》云:‘剡县有天姥山,传云,登者闻天姥歌谣之响。’谢灵运诗云:‘暝投剡山中(按原文如此),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远奇何可寻(按原文如此),即此也。’”(14)万历《新昌县志》卷二山川有记载云:“(新昌)东南天姥山蜿蜒五十余里至县治,为一邑之主山。”又云:“自大盘山东南百余里,直至王会山,过关岭,越龙皇堂岗,上万年山,折而西北入牛牯岭,盘桓二十里,层峦叠嶂,苍然天表,曰天姥山,其最高峰名拨云尖,而大尖、细尖次之,为一邑诸山之主。”又曰:“天姥山,在县东五十里,高三千五百丈,围六十里,南为莲花峰,北为芭蕉山,道家称为第十六福地。”(15)这是至目前为止仍然可以沿用的对天姥山方位高度的准确记载,虽然不是最早之记录,但应该说是最准确的记录。但在东晋到南朝时期,天姥山尚淹没无闻,是谢灵运这位山水诗鼻祖此诗让她得以广为传扬,谢公因此得以成为天姥山开山始祖。不仅如此,他又在《游名山志》中写道:“天姥山上有枫千余丈,萧萧然。”(16)更使天姥山声名远播。不久,刘宋朝廷遣画师状天姥于团扇,即元嘉团扇,名闻朝廷。据顾绍柏先生年谱,身为朝廷名画师的宗炳长谢灵运十岁,且与谢灵运生平相关。朝廷遣画师到天姥山画团扇者何人,文献虽然没有记载,但以宗炳的名望和他与谢灵运关系的密切,亦不失为一个可以参考的人选。
4.谢灵运简评
谢灵运曾自评“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其山水诗多集中笔墨于客观山水本身的精描细摹,往往末尾缀以说理议论,极少明显见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因而招致“寡情”之讥。
毛泽东晚年多次评论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他认为,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就此一点,谢灵运也是“功莫大焉”!
于剡中,尤其是今天的新昌而言,谢灵运的影响更大。新昌天姥山知名于世,得益于谢灵运,因为谢灵运天姥山诗,又引得李白写下《梦游天姥吟留别》名诗,让天姥山名动天下。
明成化《新昌县志》卷一三载:“东山寺(在天姥山中)有谢灵运画像,裸体而行,须长及地,足著木屐,手执一卷,惟一布巾蔽前耳。”(17)所记形象与《三才图会》中谢的形象迥异,是一条难得的资料。该像用近漫画的手法画出谢人格风貌的特点,绘制者非高手莫属。惜已寺废像佚。更有谢公宿处遗迹,在石牛镇,也即今天的新昌县南明街道,这里原有忠信坊,为谢灵运宿处遗迹所在云。
(作者单位:浙江新昌县史志办公室)
(1)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
(2)[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1754页。
(3)顾绍柏:《谢灵运生平事迹及作品系年》,转引自陈祖美编校:《谢灵运年谱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4页。
(4)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下编文集,岳麓书社,1999年,第238、239页。
(5)金午江、金向银:《谢灵运山居赋诗文考释》,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年,第140页。
(6)[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卷七,中华书局,1992年,第281页。
(7)[南朝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91页。
(8)[南朝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97年,第1777页。
(9)盛鸿郎:《谢灵运与山居赋》,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年。
(10)金城修,陈畬等纂:《新昌县志》卷一,《新昌县志》二十卷,民国七年(1918)重修,民国八年铅印出版,2015年新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翻印。
(11)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卷七,中华书局,1979年,第131页。
(12)陈祖美编校:《谢灵运年谱汇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4页。
(13)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上编诗一,岳麓书社,1999年,第88页。
(14)[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九六,《四库全书》470册卷九六,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8页。
(15)[明]田琯修纂,吕光洵、潘晟等总裁:《新昌县志》卷二,《新昌县志》十三卷,万历七年(1579)成书,收入天一阁方志丛书,1964上海古籍书店据明万历刻本影印,2014年新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翻印,第12—13页。
(16)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下编《游名山志》,岳麓书社,1999年,第407页。
(17)[明]李楫修,[明]莫旦纂:《新昌县志》卷一三,《新昌县志》十六卷,成化十三年(1477)成书,正德十六年(1521)有重刻本,新昌县志办公室1984年据收藏于南京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刻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