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肺部听诊
一、概述
肺部听诊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一般通过间接听诊法(听诊器听诊)进行肺部听诊。听诊的内容包括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和附加音、异常的听觉语音,可依据呼吸音的强度、音调高低、性质及时间的长短来区分。听诊的顺序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左右对比,而后上下对比,从前胸到侧胸,最后听诊背部。听诊前胸部应沿锁骨中线和腋前线,听诊侧胸部应沿腋中线和腋后线,听诊背部应沿肩胛线,自上至下逐一肋间进行听诊。肺部听诊时被检查者一般取坐位或卧位,嘱其微张口,均匀呼吸,必要时需深呼吸或咳嗽数声后立即听诊,每个部位听诊1~2个呼吸周期。
二、正常呼吸音
正常呼吸音包括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其中气管呼吸音没有临床意义,一般不予评价,其余3种正常呼吸音的特征比较见表2-10-1。
表2-10-1 3种正常呼吸音特征的比较
三、异常呼吸音
同正常呼吸音分类相同,异常呼吸音包括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具体分类及产生的原因见表2-10-2。
表2-10-2 异常呼吸音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续表
四、啰音
啰音(crackles,rales)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正常情况下不存在,非呼吸音的改变,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湿啰音和干啰音。
(一)湿啰音
湿啰音(moist crackles)是由于吸气时气体通过带有稀薄液体(痰液、血液)的支气管时,引起液体振动或水泡破裂的声音,又称水泡音(bubble sound);或认为由于小支气管壁因分泌物黏着而陷闭,当吸气时突然张开重新充气产生的爆裂音。分为大、中、小水泡音。
1.湿啰音的特点
湿啰音为呼吸音外的附加音,断续而短暂;吸气时或吸气终末较为明显,有时也出现于呼气早期;较为固定,易变性小;中、小湿啰音可同时存在,咳嗽后可减轻或消失。
2.湿啰音的分类
根据湿啰音的音响强度可分为响亮湿啰音和非响亮湿啰音;根据吸道腔径大小和腔内渗出物的多寡分为粗、中、细湿啰音和捻发音。各种湿啰音的听诊区域、伴发疾病详见表2-10-3。
表2-10-3 湿啰音的分类、特点及伴发疾病
续表
(二)干啰音
干啰音(wheezes,rhonchi)系由于空气通过狭窄的支气管腔(黏膜炎性肿胀、有黏稠的分泌物、支气管痉挛、管腔内肿瘤或异物的阻塞等)而发出的音响。
1.干啰音的特点
干啰音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且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基音频率为300~500Hz,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以呼气时为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改变,在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的干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称作喘鸣。
2.干啰音的分类
根据音调可分为高调干啰音和低调干啰音;根据部位可分为弥漫性干啰音和局限性干啰音。干啰音的特点见表2-10-4。
表2-10-4 干啰音的分类及特点
五、语音共振
嘱被检查者用一般面谈的声音强度重复发“衣”的长音,或重复发“一、二、三”,喉部发声产生的振动经气管、支气管和肺泡传至胸壁,通过听诊器比较有无语音共振增强或减弱。一般在气管和大支气管附近听到的声音最强,肺底较弱。正常情况下听到的语音共振并非响亮清晰,音节含糊难辨;病理情况下语音共振的性质发生变化,其分类及临床意义见表2-10-5。
表2-10-5 语音共振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六、胸膜摩擦音
正常人胸膜表面光滑,胸膜腔内只有微量液体存在,因此,呼吸时胸膜脏层和壁层之间相互滑动并无音响发生。然而,当胸膜面由于炎症而变得粗糙时,随着呼吸便可出现胸膜摩擦音。
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用听诊器在胸部听诊,可听到一种摩擦的声音,声音性质差别很大,有的声音柔软细微,如丝织物的摩擦声,有的声音很粗糙,如搔抓声、沙沙声、踏雪或握雪的声音,摩擦音可在极短时间内出现、消失或再出现,亦可持续数日或更久。呼气与吸气时均可听到,一般在吸气末与呼气开始时较为明显,屏住呼吸则声音消失,深呼吸时则声音增强,可借此与心包摩擦音鉴别。令受检者掩鼻闭口并加强腹式运动,这时尽管无气流进出气道,仍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可与捻发音区别。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因该区域的呼吸动度最大;反之,肺尖部的呼吸动度较胸廓下部为小,故胸膜摩擦音很少在肺尖听及。胸膜摩擦音可随体位的变动而消失或复现。当胸腔积液较多时,因两层胸膜被分开,摩擦音可消失;在胸腔积液吸收过程中当两层胸膜接近时,可再出现。纵隔胸膜炎症时,随呼吸及心脏搏动时均可听到摩擦音,称为胸膜心包摩擦音。闻及胸膜摩擦音时应考虑以下疾病:胸膜炎症(如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症);胸膜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胸膜高度干燥如严重脱水等;肺部病变累及胸膜(肺炎、肺梗死等);其他如尿毒症等。
(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