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农民起义军为了内部的民生大计,人口交流,经济发展等问题,特别抽调了三万人马来当马帮,驮队,负责南下北上做生意,主要是把南方的木材,石头,药草,貂皮之类的特色产品销往江南地方,再把江南地方的芋头胡豆豌豆,鱼虾,海带……等产品运往南方去出售。做生意的同时,还在江南起义军的老根据地秘密组织相关队伍,安插眼线……。让许多将领及义士尝到了一个家庭几处居住的优越感,幸福感。两地老百姓在政权领导的组织下实行换住制,屯团制,大大增加了农民起义军战斗的便利性。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伪装,混迹在敌后,直捣敌人的大营。
十月秋收的时候,从各个地方去做生意的大小将领陆续到来,齐王在王府里发下命令去,秋收结束后的最后一天,请各个地方大小将领来山城聚义堂聚义。
天还没有亮,大小将领已经在城门口等待了,大规模的聚义这个农民政权没有进行过几次,细细一算也才十多次而已,每一次聚义都是发生了大事,需要对起义军做总动员,发动力量,攻打敌人。然后浩浩荡荡的开赴前线打仗。这一次不一样,农民政权处于鼎盛的局面,大家都很期待来聚义,和齐王在一块儿聚义,各抒己见,共商大计。六七百个地方大小将领,等在城门外,场面热闹壮观极了。一声钟声敲响了,城门开了,总管在城墙上对站在大门口等待的地方首领说,各位兄弟,大家可以见齐王了。于是城门开了,众人一涌而入。城是一座大城,可以供几千队伍操练,比之南明王朝的皇宫还要大了许多。房子是琉璃瓦盖的大房子,此外假山,池塘,喷泉,小桥流水,楼廊亭子应有尽有,简直有模有样,美丽极了。齐豹子对一块儿来的属下说,咱们齐王的房子,比南明的皇宫还要华丽呢,真不愧是齐王呀,首屈一指的大英雄。也有的首领感叹到,真是南方的BJ城。各个地方的首领来到了大堂门口看到门上挂着一张扁,扁上楷书着聚义堂几个字,齐王已经装束完毕,身着王服,头戴着王冠,坐在大交椅上面,等着聚义。要走上大交椅去,须爬上十多阶石梯子,梯子虽然不高,人坐在大交椅上面还是很威风凛凛的样子。石梯子两侧,站了两排刀斧手,三十二人。
军师也端来了一张椅子,在一侧坐了下来,陪着齐王聚义。椅子上空有一张大扁,叫做同心同德,大总管一声令下,请各个都督,总兵,团练……对齐王行礼。一俯首,二俯首,三俯首,礼毕。行礼完了,总管退往后面去了,后面有几座宅院相连,聚义的时候,有许多刀斧手在后面保卫齐王安全。军师站起来对大家说,农民政权如今有了这样大的规模,真是可喜可贺。应该时时来聚义堂聚义,像清廷一样有正规的上朝规定,政权内部事情多,大家都负责着各种要职,把守,在不同的地方干活儿,难有见面的机会,怪谁呢,让大家有王侯不能当,有将相资格不能来进行礼仪。怪清廷,为了和清廷争个高低贵贱之分,大家只能忙死累活在各个要务上。今天到来的所有人,就是咱们建立美好家园的先驱者。大家对聚义礼仪都学会了吗,参见三俯首,退堂一鞠躬。半路遇见一抱拳,问声王侯将相大家好。其余繁文缛节一概免之。在正规的聚义堂聚义就是如此,在江湖中举行临时聚义,大家按照身份高低排座次,各个首领都记住了吗。
首领都说,记住了。
然后,军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坐下,让齐王说话,表达意见。
齐王说,请各位兄弟力煮要事。相关事宜,请军师给大家交待。
军师摸了一把汗,语气缓缓地说,目前戎州已经是农民军囊中之物,中甸,夜郎却还有少部分反抗力量,这次聚义之后,要把战略格局定位式的定下来,然后大力开发地方资源,发展地方经济,让咱们的老百姓都好日子过……。外面,已经备足了酒肉,请弟兄们当外面一起喝个痛快,吃个够了再回地方去办事。总管退了下去了,咱就代为宣布,大家退堂。
外面早已经备足了酒席,桌子板凳摆去了很宽的面积,没一张桌子上,放着一锅猪肉,一锅羊肉,一坛酒,许多碗,许多筷子,一包盐巴,一大瓶油炸辣椒,一碗细米葱花沫,一坛酱油。许多人围着桌子吃肉喝酒,吃了肉喝了酒,又端上一锅面条,大家用肉汤蘸面条吃饱了才醉醺醺的离开。
孔地瓜参加聚义过后,和将士们送别,安慰大家到了夜郎境内,当认真干活儿,目前嘛,当然是集中主力打败当地的土司,清剿为主,招降为辅。
队伍到了地方,情绪高昂,一连打了许多胜仗,打声了的地方,就修路,盖屋,伐木,勘探,采石,把当地的资源开发了运出来。几个月过后,第一批到夜郎来居住的江南人在当地安家落户了,燃起了炊烟,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江南人对土司进行高压治理,加上两地文化认识不同,激起了民愤,反抗。首先,土司被抓去后没有判刑,劳改,而是直接斩首示众,太过于苛刻,有一天,一批土司,大地主,被集中圈禁到可牧梁子斩首,人有一千多人,而负责斩首的人员只有五千人。斩第一排人的时候,有人喊了一声,大家造反啦,然后群体涌动,冲破了圈禁范围,抢夺了齐军壮士手里的大刀。杀了许多农民军壮士。造反的土司势力瞬间扭成了一团,逃走了。事件报到了齐王那里,研究了此事,决定对土司实行劳改教化,而不是斩首。事情才不了了之。占领了夜郎,开发了牲口江,农民军的政权更加巩固了。一个月左右,农民军孔部自发的在各个大小村落建立了抓小偷前营,枸县自有以来,什么都不多,就是山贼多,抓小偷前营的成立对当地的防贼计划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首先山贼人人有了顾忌,个个有了提防之心,赶乡场,办事,大多害怕被抓捕,不敢再打击马帮,抢夺过路人的东西了。但是另外一样情况却发生了,什么情况呢,孔部抓捕的小偷大多是平凡之人,老百姓,那些真正的山贼,大多逍遥法外,成为孔部多个首领的座上宾,这些个座山雕一旦逍遥法外了,把地方弄得鸡飞狗跳,鸡犬不宁。
这是什么情况,又是令人头痛的现状。吴先生当人大面的就骂孔部,妈的,往常一年才发生丁点儿
事情,如今你们孔部不是发生这样事情就是发生那样事情,还想不想活了,关键的时候,还是齐王懂知识,语重心长的给大家解释说,孔部的行为其实并不奇怪,相反倒是证明了当初老人们说的话的正确性。老人们说,以江为名称的几个地方住的老百姓都是患有神经性疾病的人,健康的部分跟着老皇帝跑到江西以西等地方去了,留下的没有一个是健康的人。住在江西的被称作疯子,江西人的经验就是如何治疯子治病,治病的手法当然是当初如何把他们的祖辈治疯的手法,疯子后来解放了,当老百姓了,还是念念不忘治过自己的手法,把手法沿留下来了,一是如何把人治成为疯子,二是如何抓疯子,当然,打疯子之类的事情,得别的地方去做,这可能是其悲哀的地方。住在浙江的被称作神经病,神经病的嗜好不再是抓疯子啦,而是抓小偷,因为大家的胆子小,性格内向,遇到的人都会被这个地方的人称为小偷,神经病们的活路一年四季就是抓小偷,除了抓小偷就没有其它事情做了,经长日久就留下了抓小偷的嗜好和后遗症。住在江苏的被称为胆小鬼……。所以,对孔部也不要苛责太多,派人去把命令改过来就可以了。顺便给我发榜一个悔罪书,说咱对不住老百姓,要在一定的时间里把有违背规律的法令和行为改过来。让老百姓相信农民队伍是世界上最公正最懂道理的队伍。
孔部农民军没有了抓小偷的职务,又开始四处收集妇女,开店,搞人口贩卖,周边的地方受到了不少的骚扰,许多妇女要有齐王前去讨要才能回到家里去,然而在枸县这个地方,情况却得到了好转,孔部农民军不但没有掠走多少少数民族姑娘,相反,许多人的媳妇居然破天荒的改嫁当地的土著了,把大家搞成为光杆司令了,士兵无不抱怨,真是见了鬼了,在江南地方天天愿被打愿被骂的女人到了南方来居然造男人的反了,改嫁了,所以,孔部只能不断的从江南江北江东等地方运女人到枸县维持士兵的私生活。事情传到了齐王那里,大家坐在一块儿来研究问题,一致认为,齐王真英明,把什么人用在什么地方,有他的独到的领导方式,策略,简直不可思议。经过几年的发展,休养生息,枸县已经是南方繁荣的大县。
嘉庆皇帝退位了,新皇帝登基了。剿灭白莲教的命令被废止,连扼杀农民起义的事情也松懈了,南方农民军在这个时候,因时制宜,调动老百姓开展南人北迁工程,一瞬间,江东,江南,江北住满了迁去的老百姓。
按照齐王爷的指示,农民军要把农民阶级的队伍住到BJ城去。主要方式当然是水满则溢,不是急功近利打到BJ。许多人嘲笑齐王说,你是要把苞谷栽到BJ城吗。这样当官打仗,何时才能完成理想呀。
齐王可能在这个策略上唯一被批评。其余的全部是赞扬,赞扬他的智慧出众。从齐王晚年的策略来看,他的进取心可能减退了。又像当年一样能够在官州当一个大户已经是最高的理想了。如今他的理想则是稳中求稳,治中寻治,和平过度为一个大地主大买办。清廷不是大赦天下了吗,不再绞杀起义队伍了,他有这个想法有何不可。
当是后话了。
事情回到多年之前,再述一下当时农民军如何火并夜郎,夜郎境内是土司,地主,流官学令管理地方。夜郎也不叫夜郎而叫做枸县,夜郎是老地名了,要有知识的人才能叫出它的名称。齐王和军师一开口一比划就谈夜郎问题,说明他们是有见识的人,不是知识短浅的人,乡村老百姓只知道当地叫做枸县,用猪狗牛马来谐音记忆才记住了枸县的名称。这不就是——狗——枸(狗)县吗。知道了枸县是老夜郎国也就知道了它的历史,上面人口的属性,当地的作物,特产之类的事情。
枸县最初的时候,没有人口居住,和许多地方一样,也是茹毛饮血,草木丛生,一片荒芜之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了一个争强好胜的蛮夷头头,还有许多队伍在一堆儿帮衬,打杂,当下手,势力突飞猛涨,危急一方水土,偏偏就和当时的王上大人干上了,王说,谁把蛮夷的人头取来,就把女儿嫁给他。四顾之下没有人敢去取蛮夷头头的人头,谁料一只狗听了,跑出殿外,过了一会儿叼着蛮夷头头的人头回来了,王于是把女儿嫁给了狗,狗驮着公主,跑到万山老林里,生了七个子女,七个子女又互配为婚,成为百彝地区七个民族的始主,夜郎就是其中一个民族。这个说法虽然圆满,像一个神话,但还是有欠妥当,作为人种研究来看待夜郎问题,不能光看表面,不顾真正的历史。
夜郎的第二个来源是庄橋从北方带出来的后裔,因为地域缘故,其肤质体质有所改变,成为当地土著,这一个说法还是有欠妥当,因为庄桥带过来的全部是男人,没有女人,男人争强好胜,不会以夷自损。到了汉代,唐蒙力挺夜郎,损兵折将不少,打牲口江的时候,屯到当地去的许多女人被抢了,其女和当地土著安家落户,当地才繁荣一时。这个说法更烂,不但和历史不符,还歪曲事实,因为历史上说,就在这当儿,不几年的时间,夜郎就亡国了,哪有时间和李家姑娘还是唐家姑娘反正都一样生儿育女。如果真实,也当是某一些局部地区在人种交流。第三个说法,夜郎的来源为南海边上的土著后裔,该土著要避水患,逃到了多山的夜郎来定居,建立了夜郎国,这种说法符合历史依据。农民军的齐王研究出来的就是这个历史。所以要占领夜郎,攻打枸县,他最清楚要从什么地方下手。
枸县的知县大人叫做二麻黑,二麻黑不是北疆人,也没有买买提之类的含义在里面,二麻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少数民族土司转身的县令的名字,他的家里有十多个人,媳妇娃儿不少。其余地方则全部是土司,大大小小的土司在一个枸县就多达二十多个。每一个土司家里养着许多人,一是族人,二是子孙,土司大多好吃懒做,清廷恨之入骨,恨透了这帮土司,派了流官来要对地方进行改土归流。
齐王的队伍当时已经有十万人,清廷在一边改土归流,大的小的土司不是抓就是打,有的还坐了牢。激怒了土司,二麻黑率先投降了齐王,打退了清廷的改土归流,枸县于是并入了官州,剩下一些个土司不愿意反抗朝廷,怕被杀头,到了道光帝年间,已经全部投降农民军。
9
嘉庆皇帝退位了,道光帝登基了。诏书传到了齐王的耳里,齐王已经五十多岁了,开始留了胡子。他带着几个王去了戎州。打算在戎州聚义堂简寨商量地方大事。
寨外,大河向东流,瀑声震天,寨里,一帮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商量地方大事。
齐王说,嘉庆已经退位了,打击咱们农民军的势态有所转变了,咱的心里不由自主的高兴。生意越做越大了,销往江南地方的木材,石头,药草,貂皮之类生意超过了当地的大户,单是盐巴一方面有所欠缺,盐巴是政府专管,每年从我们地方运过,要消耗咱们不少的银两,得把盐巴生意拢过来做……。
嘉庆皇帝退位了,农民军无后顾之忧了,大家的心也宽松了,许多人甚至想告老还乡了。如果不是生意还在有条不紊的做,谁都有一个马放南山的梦在完成。
聚义完毕,齐王带着各个地方的首领前去观金沙江大潮,那几天刚下了一些雨,河水泛滥,波涛滔天,巨浪横空。
齐王说,古语有云,守在戎州,不愁天下不到手……。望着金沙江,齐王又说,长江之水天上来,金沙江自古是最急的一支干流,守在这个地方,什么英雄来咱都不怕,有力量把他打败……。齐王目光望向坝子里,山头上,装束整齐,以及守着大炮的农民军,感到前所未有的安稳。适时,一队又一队的农民军战船从金沙江面驶过,船上面飘着大齐战旗,站在船头的领兵威风凛凛的捏着大刀长矛,农民军也在换防。齐王即兴吟了一首诗:
天上明星一万颗,落入湖泊留影子。
金沙江水波浪急,战船往来竖大旗。
个个撑船是水勇,掌舵义士人心齐。
自古山高多草贼,白山黑水煮大势。
—齐王(顺子)
大家听了,齐声称呼,齐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齐王让侍卫端酒上来,在山梁上请大家喝酒,各个头领身上都揣有一个杯子,侍卫端了酒来,每人倒了一杯,大家一饮而尽……。
齐王带着丁壮,以及各个头领巡视了许多座山,查看了许多岗哨才回到大营(休息。
半夜三更里,又下了小雨,淅淅沥沥的小雨,把江水在原来湍急的程度上又增高了几分,齐王暗想,年成不好,不是山崩也要地裂,守在戎州,怕官州出乱子,打算第二天带领一部队伍回官州去……。
江山大事,水煮沉浮。
你说嘉庆皇帝不是英雄吗,王聪儿,姚之富,张富国,刘之协的白莲教起义何其的声势浩大,几乎乱了半个江山……。后来鸦片从外国秘密流进来,许多民间老百姓悄悄在家里吸食鸦片,养成为好吃懒做的生活作风,嘉庆皇帝首先倡导戒鸦片。他的倡导一度引发了戒烟热潮,为了防止感染烟瘾,乡村里生活的老者连皮儿烟,烤烟也几乎戒了,不再吸食。有一天一个懵懂无知的乡村人,估计是四五十岁的一个老农民,他的名字叫做张三,媳妇名字叫做李婆,俩个烂种地的乡巴佬,无意间把鸦片的籽洒在育辣椒秧,茄子秧,番茄秧的沟沟里,鸦片和其它秧苗一样,夏天还没有过去就长出来了,青幽幽可人,老农开始还误以为是莲花白菠衣菜的幼苗,把秧苗移栽到地里。有人过路看见,曾经妄下断语,这些个莲花白与众不同,比其它蔬菜的秧苗精神,饱满,今年一定能够收获不少的莲花白。谁料秋天时令到了,大烟长大了,开出了紫色的花朵,大朵大朵的大烟花占据了田野,从路上过路的农夫看见了,指着花朵嘲笑,原来是一些大烟秧苗,朝廷禁栽的大毒草,就像马和馿,别看馿比马大,馿其实才是大毒草。
农民家地里长出来了大烟的消息传到了杨学令大人的那里,学令大人不敢懈怠,匆匆忙忙带着官差,主簿,前来查看情况是否属实。他们来到了地里,站在一旁研究这是什么鬼,杨学令大人气急败坏的说,咱是拿你上吊呢还是拿你下油锅,鸦片你也敢栽,你不要命了咱还要乌纱呢。
张三回答,咱也不知道它就是鸦片,大毒草呀,开春的时候被人误丟在了辣椒籽里,还有一些番茄籽,一些是茄子,籽粒这么小,咱怎么能够看出来呢。
杨学令说,你家秧苗是家里去年自家栽的吗。
张三说,不是,新从街上买来的。
学令问,街上何人所卖。
张三说,最近没有看见这个人了,估计到别处卖辣椒籽去了,大人,你得抓住他,不然,又要陷害不少的无辜呢。
学令说,妈的,一点儿线索没有,咱啥地方抓他去呀,大海里捞针吗。由于地域文化交流的频繁,各种语言流行起来了,许多学令在遇到稀奇古怪的事情时就会用一些别的地方的语言来嘲农一下,比如俺,吾,在下,鄙人,愚人之类的称谓曾经混用在不少地方。每一次混用总让大家捧腹大笑,只有老百姓墨守成规。又是一桩无头案。你赶紧给把秧苗拔了。噢,还是咱自己来拔。
学令拔了秧苗,提着回了学令府,农民被抓去了,要看押三天,打十大板子才能放出来。
张三的媳妇提了两只鸡去贿赂学令,想让学令大人在打自己丈夫的板子的时候力气放轻一些,还有就是关押的时候,不要上枷锁,像犯了大罪一样,免得将来死了到地下去没有脸见祖宗的面,他们的祖宗可都是一等一的干净,善良,没有犯过罪,打过架,偷过东西,抢过劫的人。
学令大人如果答应了,当晚就应该把鸡宰了,下锅,如果不答应,第二天一定会让主簿把鸡原模原样的送回来。为了证实一下学令是否答应,张三的媳妇留在学令府大门背后窥探究竟,学令看来是答应了,当即就让家丁给鸡拔毛,要煮鸡肉吃。学令大人则从屋里抱出几棵从老农家地里拔来的禁烟大烟苗自顾自的掐着,又拿了一个小簸箕来,把烟叶,烟杆掐小了放在簸箕里。鸡拔了毛,喷了火,洗净了,剁成为块儿,然后混着大烟一锅煮着,那一晚,李婆看见学令大人一家吃得欢欣鼓舞。李婆暗想,妈的,学令大人也太欺负人了,怎么他家吃就不犯法,咱家种就犯法了。不过这个东西学令家吃也不见得有什么副作用,人还是官,钱儿还在兜里,还比别人家威风,回去也这样干,咱家里虽然没有经常吃鸡,逢年过节总要宰一只来解馋,就逢年过节的时候效仿杨学令大人家的做法炖鸡肉吧。学令大人的做法不胫而走,让老百姓知道了,争相效仿,鸦片于是屡禁不止了。到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一度酿成了鸦片战争……。
嘉庆皇帝在位之时,鸦片还禁得住,民间连烟草也禁了大半边,后来为什么禁不住了。嘉庆皇帝在位之时,白莲教起义即使再轰轰烈烈,声势浩大,不是也被扑灭了吗。还有农民起义,即使再风生水起,也只是全民游戏,种地思想,普及天下而已,没有把矛头真正的指向清廷,指向斗争中心,大家所想,仅仅是过上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生活,在田野里种地,山上放牧,不向任何人交税,不受盘剥而已。后来又引申到了大家的子女,婚姻不受欺骗,不预订给谁家当丫鬟,小姐,童养媳之类。比如,当官要经过老百姓的同意,要进行普选,不是一人说了算之类的想法在当时几乎没有人思考过。农民政权在迂回曲折中艰难前进,道路是渺茫的,前途虽然是光明的,大家过的是现世生活,不是理想主义生活,很多人一生就活在当下里,所有这些,都是嘉庆皇帝的招架里强,把农民的思想弄成为这个样子,包括起义了还是这个思想。所以说,嘉庆皇帝确实是一个英雄。
无论天下英雄如何英雄,皇帝也如何英雄,守在戎州,中甸,枸县,官州,凉州,齐王永远是齐王,一座推不翻的山,一个打不倒的人,农民军的大英雄。
齐王让丁壮牵马来,一行人也兴致勃勃地陪同,大家拿着弓箭,背着板斧,到林子里打猎,过逍遥自在的山里生活。
第二天,齐王撵着羊到坝子里放牧,看到山里有一种花朵开放了,单单独独的几朵花儿,百草丛中尤其惹眼……。
傍晚时分,放羊回来了,齐王带着丁壮去了官州,多年来,农民军赶路都是天黑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