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理论基础

一、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既定目标的指引下,对组织未来的活动和相应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然后将实际情况与制定的预算进行比对,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定的目标。全面预算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全员参与”,每一位科研人员可以在参与过程中提高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降低浪费。通过预算还可以达到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效果,并能借此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和管理的综合水平。科研经费预算是围绕科研项目开展的经费分配,科研项目活动支出不能全部纳入预算,在开展过程中难以发挥科研经费的保障作用。因此,全面预算管理理论指导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可以有效降低科研经费预算调整率,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而加快科研经费执行进度,为科研主管部门开展决算评估和预算编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是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关系的核心理论。西方学者形成了各种激励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他们主要研究人的心理需要形成的基础理论,着重对激励因素的具体内涵和激励的诱因加以分析。赫茨伯格的激励理论提出,组织政策、管理制度、技术监督体系、薪资水平、工作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这些外在因素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校科研经费合理健全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在最短时间里完成更多的科研任务。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激励机制重点仍然体现在报酬方面,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正确分析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遵循正确的价值取向,克服科研激励中“一刀切”、物质激励唯一的误区,创造有利条件更好地采取适宜的激励手段和方式去满足教师的合理需要,促使他们既循规蹈矩又更富热忱地致力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对高校科研管理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三、协同理论

1971年,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提出了协同理论,它的意思是“协同工作”。这一系统组织理论研究的是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进行协作,经由协作系统出现新的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各系统为某一共同目标而自行组织,以对系统整体性产生一定的贡献。作为科研经费专项项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多重环节,涉及多个部门,部门之间的协作程度、信息对称水平,直接影响到科研经费的协作监管程度。从科研经费违规违纪案件来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属于高校内部部门之间对科研经费监管协作不力,相互之间的流程管理不完善、不畅通。协同理论强调了多部门之间的协作共享,除了职能、流程上需要加强沟通和配合,还应该在信息上实现共享,让科研经费的各环节信息在各部门之间进行自由传递,这样才能对科研经费资金流的环节状态进行时刻监管。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工作,可以更好地监控经费的使用情况,降低挪用、混用经费现象出现的频率,大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而且,也避免了科研项目结题不结项的现象。科研主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可以进行跟踪监督,督促科研负责人尽快完成项目研究,加快经费执行进度,这对科研主管部门次年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委托代理理论

经济学家詹森和麦克林(1976)指出委托代理关系是“一个人或一些人(委托人)委托其他人(代理人)根据委托人利益从事某些活动,并相应地授予代理人某些决策权的契约关系”。影响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关系的因素主要有利益不对称和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要求委托人通过合理地设计一套制度及其机制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为,从而达到双方利益的协调一致,消除信息不对称给委托人带来的不利结果。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各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广泛存在。譬如,身为代理人的科研人员比作为委托人的管理者更容易获得信息,具备更多的信息优势,如科研项目的进度、科研经费支出需求、科研经费结余水平等涉及项目进展的有关信息。因此,科研人员时常会利用本身的信息优势逃避监管,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使得科研人员和身为管理者的高等学校之间存在脱节。那么,委托代理理论要求科研项目委托人加强对受托人的科研人员进行项目跟踪管理,加强科研经费监管,防止科研人员滥用、挪用科研项目经费,降低经费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