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国外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和创新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科研经费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物质条件,对科研活动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科研经费,如何有效地使用有限的科研经费已经成为各国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

西方发达国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和监督控制,强调科研项目的全面预算,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费管理经验。国外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大多以英国、美国、德国的科研经费管理情况为主,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的资金来源、管理机制、绩效考评方式等内容。

Grosjean J. Atkinson(2005)研究了美国、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典和英格兰六国的科研经费管理情况,发现各国的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类别和科研经费的绩效拨款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各国在对高校科研经费的绩效拨款中,较大程度上突出了各高校在国内所处的教育系统层次、技术层次、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高校内部管理以及高校教职工水平等特点。Jill Johnes、Geraint Johnes(1995)分析了英国各大学科研经费与科研成果之间的关系,发现多渠道科研经费来源有利于为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也有利于高校合理分配科研资源,同时对高校科研成果产出考核有积极意义。

贺德方(2016)以美国、英国和日本为例,分析了三国的部分政府科研机构在科研经费来源以及经费使用管理方面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三国政府科研机构在经费管理各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王报平、张瑞(2014)探究了美、英、日三国在不同发展时期,通过提高研究型大学地位、加大资金投入等措施,使研究型大学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高新技术和人才资源。同时也发现美国、英国和日本内部科研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目标非常明确,有助于提升科研水平。万红波等(2012)对比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的科研经费监管模式,从外部监管和内部控制两个角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我国科研经费监管的措施。胡欧哲(2007)分析了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科研经费管理特点,对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提出了启示。

学白羽等(2004)、王振新等(2007)、陈霞玲等(2009)、祝倩(2013)、许俊卿等(2016)等分别阐述了美国科研经费投入与管理情况。学白羽等(2004)从中、美两国中央一级政府部门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两国在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及管理方式上的异同,提出科研经费分配要强化“公平竞争”的观点。王振新、吴新年(2007)讨论了美国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利用加强和鼓励高质量科研的投资原则与手段来改进研发绩效,解析了美国政府科研经费划拨原则及趋势、方向。陈霞玲、王彩萍(2009)指出美国政府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拨款依据的是项目和研究人员的质量,而不是机构的信誉,并且以同行评议的方式来决定科研经费的分配。联邦政府以资助基础科学研究为主,而州和当地政府侧重于资助应用和发展研究以及商业化科研成果。联邦、州及地方政府一起努力,在拨款中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促进高校科研的发展。祝倩(2013)研究了国外尤其是美国的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收入的分配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在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收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收入分配管理机制的若干建议。许俊卿等(2016)对比了中、美公立大学科研经费在制度设计、管理机构设置、预算编制及项目监督与职责等方面的差异,提出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从国家层面顶层设计、提高预算精准度、加强外部监督和高校履行监管责任等方面加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监管水平。

王敏、张国兵(2015)谈到英国政府对高校的科研资助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拨款”及“研究委员会拨款”为主体的双重资助体系,形成了以决策分权化、完全经济成本补偿、创新科研评估制度为特征的政府资助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并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对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实践进行相应的反思。刘娅(2016)阐述了英国非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管理财政科研经费的基本格局,以部分典型评价活动为例,从国家和机构两个层面对英国非政府部门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机构工作的评价机制进行了剖析,比如基本原则、工作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管理框架、成果使用等。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科技计划中拟通过专业机构实施计划项目及配套经费管理的改革,从制度建设、规范制定、标准选择等不同维度提出了对专业机构工作评价的建议。

二、关于国内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众多学者在《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学管理》 《科技进步与对策》《财务与金融》《会计之友》《财会通讯》等期刊上发表了很多有关科研经费管理研究的文献,对科研经费管理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在理论探讨和实务经验总结方面提出了深刻的建议和意见。

(一)科研经费制度

制度规范与引导是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手段。李燕萍等(2009)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2项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为样本,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体系的建设经历了摸索、建立与健全三个阶段,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点。比如: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体系与我国科技战略的调整和科研经费的增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政策的制定显现出从政出多门向各相关部门间协同的趋势,管理原则与政策价值逐步向灵活、自主、更富激励性的宏观监控演进,近年来承诺机制与信用管理机制引入管理政策体现了注重科研工作者诚信自律的价值走向,政策工具也逐步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过渡等。周勇(2010)以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为基础,从完善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内部制度设计的角度,论述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适应国家政策变化和规范要求的制度保障。涂玲等(2011)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进行了分析。黄永林、李茂峰(2013)在深入分析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科研经费制度、建立课题组劳务补偿机制、实行动态分类科学管理等措施的建议。燕廷淼(2013)谈到科研经费存在政出多门、忽视科研人员权益等问题,提出要颁布普适性的科研管理规定、加强预算管理制度、设置科学合理分配制度等策略。薛二勇(2014)指出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国家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经费缺乏统筹管理、科研成本核算不清、经费使用规定不合理等体制问题,提出培养科研创新人才、调整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办法、补偿科研人力资本、改革科研评价体系的改进措施。张川等(2014)认为,科研项目经费预决算管理制度在各种力量的牵制中,科学让位于博弈平衡。他指出制度建设科学性不高是导致我国科研经费管理各类问题的重要原因。王瑞峰等(2015)分析了现行相关科研制度、科研激励制度、科研报销制度等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对科研经费制度的制定和修改提出了建议。叶青松(2016)侧重论述了2006至2015年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的成效及不足,提出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制度改革的重点方向及具体措施。邵菲(2016)、杨志勇(2016)认为我国科研经费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不足是导致经费管理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何利辉、贺娅洁(2017)分析了科研经费管理存在预算编制不合理、差旅费和会议费与实际脱节、科研激励机制不完善、科研资产信息化管理滞后、科研经费监管不健全等难点,对如何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难点问题提出了措施建设。

(二)科研经费监管

科研经费监管一直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部分。张玉周(2007)提出各单位要以专项科研经费的会计系统为基础,构建经费使用情况监管体系,通过该监控体系的建立全面监控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配置情况。蒋业香(2009)剖析了高校当前科研经费管理的新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科研资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议。通过科研资金财务系统对科研资金进行财务信息查询,及时反馈科研经费的预算情况及其执行情况。马志宏(2012)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论述了开展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赵莉香等(2013)针对高校科研管理能力与科技政策及纪律要求还不相适应且科研监管滞后所导致的一些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违规违法案件,并参考国内外科研经费监管经验,提出科研监管机制改革的方向。万丽华、龚培河(2014)指出,科研经费全额预算制度、经费拨款方式、发票报销制度以及劳务费规定等方面存在着触发助长科研经费腐败行为的内在因素。同时,他们还提出要实施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弹性经费预算管理模式,实行科研经费、公务卡制加入绩效拨款机制。陈阳(2014)分析了高校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违规操作、违纪使用和违法行为,提出建立科研经费三级监管责任制等措施。谢彬、喻尚其(2013)指出科研经费监管规章制度架构、监管主体组织模式、监管职权职责配置以及监管责任归咎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科研经费监管中亟须解决的矛盾提出相应对策。

(三)科研经费内控管理

张德英(2006)提出,应在各高等院校建立专门的科研经费核算部门或者二级核算单位,将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相结合,设置专员对科研项目进行全程的财务管理和监督,通过全程财务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率,合理利用和分配有限的科研经费。温晓云等(2013)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内控管理在内部环境、内控制度、风险防控意识等方面的缺陷,提出要加强科研经费内控制度建设,包括课题的预算内控、经费支出与监管内控、课题验收经费的决算和评估内控等。谢珊珊、杜鹃(2015)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在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经费结算及结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科研经费全过程管理制度和科研经费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陈雪娇(2014)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并通过问卷调查对高校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科研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校单位层面以及业务层面两方面出发对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

(四)科研经费预算及执行进度

经费预算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决定了科研经费监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然而,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经费预算往往被忽略,从而影响到经费报销、经费结题等问题。马红红、陈冬秀(2013)提出了强化预算执行责任意识、合理申请预算、理顺额度申请流程、完善预算执行制度、建立互动平台等一系列措施,以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张岚(2015)针对目前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存在的预算松弛现象,分别从完全契约理论及不完全契约理论两个角度对预算松弛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科研经费预算松弛的控制策略。孙小瞻(2015)针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预算不重视,预算编制依据不科学、不准确,预算执行可操作性不强,财务管理与项目管理脱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五)科研经费绩效

这些年来,科研经费绩效成为科研项目考核的重要指标。科研经费作为专项资金管理,绩效考核是评价科研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科研经费划拨的重要依据。尽管科研项目立项申报时再三强调经费绩效评价,然而在科研项目结题时往往只注重项目成果,而尚未把科研经费绩效管理纳入项目结题的必要条件之中。长期以来,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成为一句空话,也不能成为项目负责人申报下一个科研项目的参考。王汇、熊富标(2010)在分析了当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影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绩效的经济、社会和科学三个维度的绩效,提出了目标划分要明确、过程控制要有力、价值引导要有效、反馈机制要健全的标准,以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绩效的路径。李佳(2011)在分析科研经费管理各环节机制的基础上,建立效率评级体系,提出综合模糊评价法。杨贤慧等(2013)在总结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及具体做法基础上,对当前科研经费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构建了多维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国内不少学者借助统计软件,利用实证数据,致力于研究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的设计与筛选。比如,张超豪、闫青(2013)以模糊数学、区间数学为基础,建立科研经费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合理性。廖思琴、周宇(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科研绩效评价存在差异性,不同学科、不同地区、不同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等对科研绩效的影响不同,单一使用量化或定性方式衡量科研绩效存在不足。仲洁等(2016)以教育部直属5所高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科研绩效实证研究。实证显示,各高校科研绩效存在明显差异,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科研经费管理。

目前,财政部门使用的绩效评价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效益四方面指标。但是在实际评价中,以定性评价为主,主观性较强,影响科研绩效考评。同时,部分审计机构仅仅依靠报送材料进行绩效评价,基本上还是流于形式,科研经费绩效体系尚未建立与完善。而且部分科研经费绩效考核由于各种因素,无法进行考核实施,经费考核结果也没有引起科研主管部门和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其绩效考核就是一纸空文。

(六)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

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实质上就是把科研项目经费纳入精细化管理过程,从项目申报、立项、执行、中期检查和结题考评整个过程,采取精细化流程管理,使得科研经费管理更加透明化、流程化。董文凤(2011)针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以预算管理为核心,从思想认识、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创新管理手段等方面构建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黄萍(2015)针对当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构建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对策与措施。

(七)科研经费核算

余兰(2012)分析了我国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与矛盾,对高校科研设备仪器进行了用途分类,提出了建立健全科研经费核算体系、合理设置科研经费会计科目、创建科研项目财务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从而促进科研项目管理。孟庆书(2012)阐述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在支出方面存在科研项目经费开支普遍与科研预算存在较大偏差、科研经费支出与科研活动无关等违规现象,并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各种原因,系统研究了规范科研经费开支的对策。傅雪梅(2012)提出高校科研经费核算与管理人员经费核算缺乏合理性,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较低,缺乏健全的会计制度,存在科研经费结题不结账现象,提出完善科研经费全成本核算制度,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建设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以及强化高校科研经费财务分析等措施。潘恒飞、黄海英(2013)通过对以往科研经费会计核算中科研协作费划拨、科研项目自创无形资产、科研项目中材料费回收、科研项目支出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更稳妥的会计处理方法,旨在使科研经费的会计核算更加精细,会计信息更加准确,会计核算质量显著提高。

(八)科研成本

高校科研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直接成本,可直接确定为某项目所消耗的资源,直接计入成本,如各科研项目发生的人工费、材料费、实验费和差旅费等直接与科研活动相关的费用;二是间接成本,即项目间接消耗的资源,需要依据量化标准计入相应项目中,如校科研管理部门、校财务管理部门和院系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费用,房屋场地和仪器设备的使用费用等。郝立纺、聂占五(2004)分析了科研成本的重要性,对科研成本的管理内容进行了梳理,即完善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对课题成本和日常成本进行控制与监督;定期进行成本的核算和考核,进行成本的预测、编制相应的成本计划;制定完善的奖罚制度,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李智敏(2005)通过构建高校科研项目的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提出了完善高校科研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案,这一核算体系的构建能更加有效地支持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邰双汭(2015)提出采用疏导的办法,从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相应的科研经费资助体系,在合理范围内增加科研经费支出结构的弹性,建立间接成本的补偿机制,解决在直接费用当中一些无法列支的合理费用,以避免科研腐败现象。柴小莺(2015)认为,科研经费的管理应该更加注重直接费用而不是间接费用,间接费用可以由课题承担单位按需列支,比如水电费、物管费等,有利于科研经费管理。冯宝军、李延喜(2012)对科研项目和间接成本进行项目经费、项目性质、学科特点等属性分析,同时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以多属性分析为基础的全成本计算模型,通过对成本要素的全面核算和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提高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高校科研经费的成本核算提供了灵活的参数调整和属性扩充,以满足不同高校的个性化需求,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九)科研经费审计

近年来,科研经费专项检查较为频繁,科研经费审计是科研专项检查的基础。科研经费审计旨在规范科研经费管理,防范科研风险。然而,高校对科研经费审计重视程度不够,日常经费审计做得较少,很多科研项目在结题时,往往由项目主管部门进行了经费验收。马志宏(2012)基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论述了开展科研经费使用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张岚、郑克强(2015)通过对近五年来科研经费审计研究文献的回顾、梳理和评价,为认识和了解并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经费审计提供系统全面的参考。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文献评述

综上所述,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显示,科研经费研究比较深入、全面,很多都围绕科研经费的过程管理进行,对科研经费的制度、成本、监管、内控、绩效、预算、核算、审计等都进行了比较清晰的研究,反映的科研经费问题越来越透明,实务性更强。这对于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积极的作用。

当然,尽管有关科研经费的研究成果很丰富,角度很全面,提出的措施也具有较大的操作性。但总体上来说,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成果。笔者在参考和借鉴大量的高校科研经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上述研究成果做了梳理。同时,更多地收集和整理了2002年以来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和科研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类科研经费文件、通知和办法,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从科研经费政策的角度去思考和探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结合高校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的职能分工情况,以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为基础手段,研究高校科研经费政策问题,提出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中的部门协同监管和流程化管理措施,为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