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论文集
- 于卫青 景东升主编
- 1928字
- 2021-02-22 15:05:28
序言
国家的未来在教育。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先生认为,中美贸易的根本问题是科教,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在教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教育依然需要在发展中不断推进改革,在改革中更好发展。
高等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基础教育的师资,师范专业改革的压力和动力来自两个方面。首先,近些年来,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中学对师资的需求越来越脱节,高校师范毕业生的质量越来越无法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有中学教师指出:有些师范生毕业时还不会备课讲课,不会管理学生,没有应有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不少师范毕业生面临求职时屡屡碰壁、工作后状况百出的窘境。面对基础教育基层单位对师范生的要求的呼声和高校间的竞争压力,高校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得不改。其次,国家教育形势和政策的需要。2017年10月2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要求,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决定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专业认证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分级分类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有力支持。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在师范专业认证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高校师范生培养的滞后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第一,长期奉行的高校评价体系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现象。在许多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注重科研,不重视教学。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的依据是科研成果、项目及获奖,对教学的要求只是满足一定的工作量。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让教师们把精力用在教学上,更遑论教学研究。第二,各师范学科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大多遵循几十年来不变的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比较陈旧,特别是不能反映“互联网+”时代的现代教育技术给现代教育带来的极大改变。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没有时间和条件去真正体会教学内容和所学知识的内涵,教师传授的知识成了真理式的答案,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知识的移动硬盘。第三,是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惯性和惰性。学校对教学工作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教学好坏基本不影响教师的评级晋升,导致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兴趣缺乏。反之,真正搞好教学,真正上好课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理念,掌握和运用新的现代教学技术,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与步伐,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上。在我国的教育领域,教育教学改革存在一个独特现象,被专家总结为“中学领先大学”。当高效课堂、翻转课堂在中学推广应用的时候,当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中学教学的时候,当中学教室改造为小组学习与知识生成的新型教室时,大学里依然是填鸭式的、满堂灌的课堂教学。形式反映内容,中学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早已大大超越大学。
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地方师范院校,地处粤西,现在学校定位为“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相对而言,本校历史学科专业具有良好的基础,8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省级特色专业和“中国史”校级重点学科。2009年前后,我们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历史学专业和师范生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较早注意到高校师范生培养存在的这些问题,注重与中学教学的互动和衔接。我们曾经考察调研过西安、广州等地的师范大学和课改名校,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近几年来,我们获得省级教育教研项目4项,校级教研项目16项,教研成果奖3项,教研论文30余篇。为了更好地与中学历史教学接轨,向中学教育教改学习取经,我们外聘了十余位省内省外专家名师作为我们的外聘教师。他们都是中学一线省市级名教师、骨干教师和地市县区的教研员。这本论文集,就是我们集体初步探索的智慧结晶。
人才培养任重道远,教育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我们热切期望得到教育界同仁和广大读者的批评指教!
于卫青、景东升
2019/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