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本音乐理论

一 音律

印度人把最小的音程单位(微分音)称作什鲁提(Shruti)。古代音乐理论中有的把一个八度分成66 个微分音程,有的则分为22个什鲁提。有人认为每个什鲁提的音程是不等的,共有三种:22、70和90 音分。也有人说什鲁提不作为个体,而是作为群体(2、3或4个组合在一起)存在。当代的印度音乐家对什鲁提问题看法不一,有的完全肯定其存在,有的认为只是理论假设,不具有实践性。印度音乐使用的不是十二平均律,而是随不同的拉格和音的高低有相应的细微变化,这正是拉格的特征之一。

印度音乐采用的是自然音阶,其音体系与色彩感相对应。印度音乐乐音的特点、色彩与大自然有某种对应关系,与人的性情联系也相当密切。印度音乐中现代音位与古代音位不同,现代音乐每个音都在第一个什鲁提上,而古代每个音都在最后一个什鲁提上。

二 音阶

古代印度称音阶为格拉玛(Grama),共有三种原始音阶:第一从Sa音开始,称为萨音阶,用于男声;第二由Ma音开始,称为马音阶,用于女声或10—13岁的童声;第三种由Ga音开始,称为嘎音阶。有人说萨音阶有4个降半音。最后一种音阶被认为是“上天的神的音乐”,最难唱,现已废而不用。

20世纪印度学者巴德康德确立了北印度音乐的音阶体系。他将莫克伊的72个塔特吸收到他自己创建的10 个塔特(音阶)中。北印度现在还广泛使用这种音阶体系。但也有人认为它还不能包括所有的音阶。北印度音乐的10个塔特体系为:比拉文、格里亚尼、格马捷、拜拉夫、加非、阿斯代利、拜拉维、托迪、马尔伐、普尔维。大小二度和增二度的数目都不相同。

印度音乐的音阶比较复杂,最常用的音阶是拜拉夫、普尔维、托迪等,以小二度居多,其次是增二度,只有一个大二度,与欧洲音阶甚至其他东方国家也有较大区别。这也是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之一。

三 持续音

不论北南,印度音乐在合奏合唱性的表演过程中始终存在持续音Sa。它使印度音乐具有一些多声因素。印度现代音乐学家德娃认为,这种持续音最早出现于17 世纪末。南、北印度演奏持续音的乐器主要是坦布拉。持续音的存在也是印度当代古典音乐与古代音乐的区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