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生态对剧种的孕育——始于佛山镇的“乡土”粤戏

文化地理学认为,文化生态指的是自然环境诸因素与文化现象分布的相互关系[7],其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8];音乐地理学认为,自然环境会对民间音乐的体裁进行“选择”,是音—地的表层关系。[9]

早期粤剧被称为粤戏、广府大戏与本地班。虽坊间粤剧研究学者对粤剧形成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认为粤剧应源于明代万历年间戏曲艺人民间行会组织,是位于佛山大基尾的“琼花会馆”所创立。民间又相传,粤剧最初是由清朝雍正年间得罪官府自北京南逃至佛山的湖北戏曲艺人张五传授,张五在佛山得到当地的戏曲艺人掩护,以“京腔”(北京弋阳腔)传授佛山的戏曲艺人,并协助当地艺人组织戏班,于是佛山便开始有了“粤戏”。[10]尽管各家对粤戏起源的时间、具体地点看法不一,但他们都认为最早的粤戏是起源于佛山。

一 佛山自然环境对粤戏的孕育

据史料记载,佛山在明代便是南中国的工商巨镇,为珠江三角洲南海、番禺、顺德诸镇之首。佛山铸造、纺织、制陶三大行业十分发达,并带动了陶塑、木雕、秋色、灯饰等工艺美术行业的发展,曾与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并称为中国工商业的“天下四大镇”。[11]“春风走马满街红,打铁泸过接打铜”“汾江船客客匆匆,若个西来若个东”皆是形容佛山工商业昌盛的诗句,可见佛山镇商贸活动的繁荣。佛山地处广东省中南部,为西江和北江要冲,是西北江及珠江三角洲土产的集散地和沟通川、广、云、贵各省与对外贸易的枢纽,[12]其经济富裕、交通便利的环境条件为本土粤戏的诞生与粤戏艺人的演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南海佛山镇傍水而生,东北与大沥接壤,西以沙口为界,东以佛山涌为界,南以东平河为界,四面环水。其气候温热多雨,[13]既深受水资源的滋养,同时饱受水患灾害,因此,“水灵信仰”是佛山民俗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山水域众多,使得佛山人民信奉的“地方水神”数不胜数、各式各样。又因佛山商业贸易发达,佛山人民除信奉地方保护神之外,还会信奉行业祖师爷、人神,等等。丰富的民俗信仰带来众多的神诞节庆活动,据《佛山忠义乡志》记录:“灵应祠神诞,乡人赴祠肃拜,各坊结彩、演剧,曰重三会,鼓吹数十部,喧腾十余里。”[14]指出佛山镇若有酬神活动,必有戏班演剧。由此可见,佛山多姿多彩的乐俗文化、迎神赛会成为孕育粤戏的肥沃土壤。

二 佛山民俗活动对粤戏的孕育

“以歌舞演故事”是中国戏曲的重要特质,地方“土戏”大都由民俗歌舞技艺发展而成,因此,传统粤戏至今还存留着佛山民俗游艺项目的烙印。如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的“竹马”扮演(腰扎成马形演出),很有可能是佛山传统民俗艺术“飘色”中竹马表演的移植;粤戏中不同人物变身扮相的“观音十八变”是佛山神诞节庆中惯例表演的技艺;佛山仪仗乐中的“飞钹”技巧也是传统“八大音班”的重要演出元素;粤戏古剧“江湖十八本”中,武戏共11本,占62%,深受佛山“尚武精神”的熏陶;佛山镇每年一次的“出秋色”活动(即新制作的各式手工艺品的游行展览大赛)除扮演神话、传说故事之外,还有不少针砭时弊的“活报剧”,“活报剧”与社会接轨的通俗题材为粤戏的表演素材带来了启发,使粤戏戏班除把民间故事如《画中缘》《伦文叙三戏柳先开》等搬上舞台之外,也把流传于民间的木鱼故事《钟无艳》《金叶菊》等改编成粤戏进行演出。

此外,自明清时期,富有地方方言声腔特点的“歌乐文化”在佛山兴起,如唱粤语的“木鱼歌”“龙舟”;富有“弹词”色彩的“南音”。清代,佛山的村镇乡社开始设有专供乡民以“歌乐”自娱自乐的“锣鼓柜”组织,其中有职业或半职业负责吹打的“八音班”,也有负责清唱“班本”的“大八音班”。这些都可看作当今粤剧、粤曲主要元素与民间粤剧“私伙局”的前身。

三 佛山商贸生活对粤戏的孕育

佛山工商业、手工业的发达为孕育粤戏提供了一系列的配套工程:以成熟的丝织业为粤戏演员制作戏服;以精细的手工业为粤戏生产质量上乘的大钹、铜锣等乐器;将东升街专用于“卖戏盔”,在此街设立“班馆”用于与戏船承接演戏需用的道具、布景与箱笼;明代万历年间建立粤戏最早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并设置最早专属粤戏红船停靠的码头——琼花水埗。

以上可见,佛山经济优越、交通便利的优越条件为粤戏的演出提供了坚实基础;佛山丰富多彩的民俗游艺活动为粤戏提供了文化养分;佛山发达的商贸生活为粤戏的孕育与形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辅助。始于佛山镇的“乡土”粤戏在佛山文化生态的哺育下可谓万事俱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