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辉岁月:第三视角看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等联合课题组
- 2888字
- 2021-01-05 16:00:44
第一节 学习时代[1]
纳扎尔巴耶夫的父亲阿比什(1903—1971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草原牧民,而是山民,冬天在山上干活,夏天放牧。阿比什从11岁起就到一个富裕的俄罗斯族人家放牧,这家人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在20世纪2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阿比什担任切莫尔甘村一个生产队长,负责饲养牲畜。阿比什是位能工巧匠,会缝制靴子、种地、磨面、嫁接果树,懂得在集市做买卖赚钱,还会唱俄罗斯歌曲和哈萨克歌曲。纳扎尔巴耶夫的妈妈阿莉然(1910—1977年)是被剥夺了财产的富农的女儿,在修路时与纳扎尔巴耶夫的父亲相识并结婚。她有一副好嗓子,同样多才多艺。
纳扎尔巴耶夫的双亲都是勤劳的人,虽然体力劳动非常繁重,但他们始终乐观地面对生活,尽职尽责地工作和养育子女。父母从小就教纳扎尔巴耶夫弹琴。很多专业人士都认为纳扎尔巴耶夫的冬不拉琴技已达专业水平。弹唱是纳扎尔巴耶夫舒缓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他喜欢的交友方式。据说,当年美国副总统戈尔访问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特别高兴,弹着冬不拉一直唱到深夜两点。
父母的言传身教使纳扎尔巴耶夫非常珍视哈萨克族的传统。在自己的专著《非左非右》中,纳扎尔巴耶夫写道:“对于哈萨克人来说,不了解自己七代祖先的情况是可耻的。如果这一民族传统没有保留下来,如果没有将哈萨克人与过去联系起来的那些根深蒂固的记忆,他们未必能够抵挡住当今时代遭遇到的全面而猛烈的同化进攻。……我认为,哈萨克人自古以来就形成了自己优良的传统习俗。不能回避哈萨克人注重保持亲缘关系的这种品质。当一个人高兴或悲伤时,亲人们都会来到身边。每个人从童年起就受到关于尊敬长辈和尊重妇女的教育。家中的长子从小就知道关心弟弟和妹妹。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最小的儿子必须留在父亲家中,成家后也要如此。与小儿子同住的通常有父亲、母亲、祖父、祖母,这个叫作‘尚拉克’(哈萨克风格的毡房)的家,也是所有其他子女最主要的家。这样的传统怎能不促进每个年轻人的道德形成?我还认为,不能阻止人们遵守宗教习俗,只要这些习俗能给社会带来善良和仁爱。……父亲曾教导我说:见到老年人,无论你是否认识他,都要先打招呼。我们还有一个习俗,长期在外的人回到村里,在进自己家门之前必须先去看望村里最年长的人,向他表示问候并接受他的祝福。今天,先辈留下的这些习俗仍得到所有人的尊重。尽管这些做法在一些人眼里微不足道,但后人仍保留和遵循这些传统,足以令先辈们感到宽慰和骄傲。”
纳扎尔巴耶夫6岁开始在村里上学,七年级(初中)毕业后,他想参加工作以补贴家用,但父母坚持让他继续求学,于是他来到卡斯克连(区府所在地)的阿拜中学学习。这是一所寄宿学校,在校期间,纳扎尔巴耶夫惜时如金,每天都挤出一两个小时用于阅读。他如饥似渴地在学校图书馆里阅读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高尔基、穆斯列波夫、穆斯塔芬、阿乌埃佐夫、穆卡诺夫等作家的经典作品,还有仲马、柯南·道尔、别利亚耶夫、哈葛德、库柏等人的幻想作品和侦探作品。学校保留的学籍档案显示,纳扎尔巴耶夫当时的成绩非常好,整个中学期间只有一科是4分,其他全部是5分。
阿拉木图州卡斯克连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地,这里不仅生活着哈萨克人和俄罗斯人,还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被放逐至此的麦斯赫特土耳其人、车臣人、巴尔卡尔人和日耳曼人等。家庭的熏陶使纳扎尔巴耶夫养成吃苦耐劳和不畏艰难的性格,多民族聚居的环境则使他不仅学会多种语言,也使他头脑中初步形成了哈萨克斯坦是多民族聚居区的概念。纳扎尔巴耶夫的童年和少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恢复时期度过,饱尝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他在战后上学的学校条件非常简陋,不同民族的学生在这里一起读书,打架也往往是邻居或住在同一条街道的孩子结成一帮,而不是按照民族结伙。当时有很多从外地迁徙过来的人,纳扎尔巴耶夫的家人总能与他们和睦相处。
这样的氛围下,儿时的纳扎尔巴耶夫在潜意识中产生了各民族平等的思想。他成为国家领导人后制定的民族和谐政策与此不无关系。纳扎尔巴耶夫常常想,假如当年在切莫尔甘哈俄双语学校的任教老师是一些坚持民粹思想的人,那会对他的成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回忆道:“当时,我们学校有俄语班,也有哈萨克语班,不同民族的孩子们都可以在这两种班学习,乌克兰族和车臣族的孩子在哈萨克语班学习也很多见。我就是先在哈萨克语班学习,6年后进入俄语班,后来在10年级的时候又回到哈萨克语班。……据说,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喜欢把过去理想化,只回忆那些美好的经历,也许真是这样。但对于我来说,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从来不是抽象的东西,它总是体现在普通人对与自己有同样生活、同样想法和同样烦恼的其他民族人们的友好情感中。现在我们尽量回避‘友谊’这个词,而代之以‘民族间关系’,这令人非常遗憾。”
十年级(高中)毕业时,正赶上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要在列宁关于“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个著名公式中再加上“化学化”三个字。于是,纳扎尔巴耶夫萌生了报考哈萨克国立大学化学系的念头。为了支持他上学,父亲卖掉了家中唯一的一头母牛。不过,这次报考却以失败告终。这对于当时意气风发的纳扎尔巴耶夫来说是一次打击,算得上他人生第一次比较大的挫折,但并没有泯灭他对知识的追求。
不久,他收到基辅民航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父母不舍得他离家太远,在家人和邻居的劝说下,他最终放弃去乌克兰上大学的机会。对此,虽然纳扎尔巴耶夫觉得委屈,但并不认为是挫折,因为他感受到满满的亲情。多年后,当他回忆起这件事情时写道:“当时乡亲们说的那些话令我难过。他们的意思是,不能扯断家乡的根,不能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不能不顾亲人的感受而私自安排自己的命运。当时觉得特别委屈,但或许正是那时候,我第一次深切感觉到与父老乡亲们的血肉联系,懂得我的生活和烦恼并非无关他们痛痒。”
就在纳扎尔巴耶夫为不能上大学而苦恼之际,当时的哈萨克加盟共和国正在铁米尔套市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有一天,纳扎尔巴耶夫偶然看到《列宁接班人报》刊登的一则消息,位于铁米尔套的卡拉干达钢厂技术学校招生,学习时间为一年,国家负责全部费用。于是,1958年,年仅18岁的纳扎尔巴耶夫来到卡拉干达州的铁米尔套市,开始了他的学习生涯。
当时,卡拉干达钢厂技术学校正在建设期间,尚不具备独立培养技术工人的条件,于是学员们被送往其他学校代培。纳扎尔巴耶夫被分配到乌克兰第聂伯捷尔任斯基钢厂第八技术学校。学习生活非常紧张,上午学习理论,下午车间实习。冶金车间里火花四溅,铁水流淌,热气、水汽、烟气混杂,使习惯于清新空气的农村孩子很不适应,甚至感到害怕。纳扎尔巴耶夫却不同。他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炼钢工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因善于待人处世,成绩优秀,俄语也流利,纳扎尔巴耶夫受到同伴拥戴,成为学生干部,还获得“摔跤能手”称号。学习结束时,纳扎尔巴耶夫获得技术八级证书(最高为十级)。
纳扎尔巴耶夫的睿智和组织能力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在毕业典礼上,老师为每个学生都送上祝福,说某某可以当车间主任,某某可能成为厂长。在谈到纳扎尔巴耶夫时,老师说他可以当政府首脑。谁料想,当时的一句祝福后来竟然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