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慈善基金会在欧美国家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问世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基金会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伟大力量,创造出许许多多改变世界的成功案例。

我国基金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自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以来,在短短30年间,全国基金会总数已经超过2700家。由民间主导的非公募基金会快速增长,数量已经超过公募基金会。非公募基金会的崛起正在改变中国慈善行业的生态环境,具有无限的发展创新空间,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考虑更加全面和系统地参与公益慈善,成立自己的基金会,但同时也担心被指为“企业公关”,谋取私利;越来越多的富人从传统捐赠开始向专业慈善转变,作为家族财富管理一部分的家族慈善概念逐渐在中国形成,如何通过家族基金会的方式将家族财富和荣耀传承下去,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慈善家族的重要选项;在全国性基金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专注于地区发展的基金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些基金会在资助方向和项目运作上不同于全国性基金会,需要探索出一条立足当地、造福一方的发展策略;同时,中国的公募基金会正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改革转型,回归民间,探索项目资助模式创新,以期焕发生机和活力。

美国有近10万家基金会,数量多、发展历史长、种类复杂,要将它们清楚地分类并非易事。美国基金会中心依据慈善基金会资金来源和运作方式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依据这种标准,该中心将慈善基金会分成五大类。

企业基金会(Corporate Foundation):由公司或企业捐资设立的基金会,其资本金来源于发起公司或企业。公司基金会在做出捐赠决定时会考虑到发起公司的市场利益或社会影响,但是,它们在内部管理和财务运作上一般与发起公司相互独立,其理事会成员可以是发起公司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与发起公司无关的社会专业人士。

独立基金会(Independent Foundation):通常是基于某个人或某家族的成员捐赠或遗赠所创立的基金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慈善基金会通常都与其创办者、创办者的家族以及在这些家族名下的公司脱离了关系,转而由独立的理事会和专业的职员进行管理。

家族基金会(Family Foundation):由个人或家族捐资设立并参与管理、运作的基金会,家族基金会的创办者或其家族成员通常会出任理事会的领导职务,而且至少有一名家族的成员一直在基金会任职,捐赠者或其亲属在基金会的管理和运作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一些独立基金会的创始基金也来自家族,但独立基金会独立于创办家族,由专业的理事会进行独立管理。

运作型基金会(Operating Foundation):由自己的工作人员直接参与项目运作的慈善基金会。运作型基金会主要是自行参与策划、组织和实施有关教育、科研及其他服务于社会公益的项目或活动。

社区基金会(Community Foundation):资助特定社区社会发展、教育、宗教等公益活动的大众支持的基金会。社区基金会的资本金一般是从社区内多渠道筹集而来,主要来源有个人捐赠或遗赠、家族捐赠、公司捐赠及其他机构的捐赠。社区基金会根据税法大多被批准为公共慈善组织,遵循与其他私人基金会不同的规章与规则。

另外,美国有许多大学基金会,最有钱的基金会是大学基金会。美国私立大学本身就是免税组织,可以为捐赠人提供免税捐赠收据,通常下设捐赠基金(Endowment Fund),例如耶鲁大学捐赠基金(Yale Endowment Fund);而公立大学需要设立独立的公共慈善机构(Public Charity)才能给捐赠人提供免税捐赠收据,通常称为基金会(Foundation),例如印第安纳大学基金会(Indiana University Foundation)。美国大学基金会强大的筹资能力及其在私立大学发展中举足轻重的贡献,令人印象深刻。最近一二十年来,美国公立大学的发展也越来越倚重学校基金会的资金支持。

美国基金会的散财之道早为中国基金会同人津津乐道,它们在社会创新方面的强烈意识和丰硕成果,更教人叹为观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这种背景下,由中国基金会中心网编撰的“世界基金会案例丛书”诞生了。该丛书的美国卷包括《美国家族基金会》《美国企业基金会》《美国社区基金会》《美国独立基金会》《美国运作型基金会》《美国大学基金会》和《美国基金会创新案例》,以美国基金会的创立背景和典型案例为内容,试图原汁原味地介绍美国基金会的慈善模式,讲述美国基金会在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效果如何,以便为中国的基金会从业者和机构合作者、将要设立基金会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专业研究者、政府机构人员、传媒人士以及有兴趣了解基金会和公益慈善的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丰富的参考案例。如果把这些案例再进行重新组合,分类研究,对应学习,对于中国基金会将会有更为直接的帮助。

继美国基金会案例后,中国基金会中心网还将编纂欧洲基金会案例、发展中国家基金会案例和中国基金会案例。我们试图通过这套丛书,全方位展现和解读以基金会为主体的慈善机构的行为轨迹,帮助基金会创办者、从业者和利益相关者深入了解基金会这一崇高美好的事业,懂得如何借助基金会这部“社会创新发动机”的伟大功能,有效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推动社会的和谐、文明、进步,服务于人类的福祉。

本丛书的编纂出版得到了美国基金会中心(foundationcenter.org)的倾力支持,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及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帮助;爱德基金会-新湖公益创投基金为研究和编译出版提供了资助。在此,谨表示由衷的感谢!

徐永光

基金会中心网理事长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