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琴日记
  • 林华
  • 9字
  • 2020-11-25 18:44:23

第一篇
课堂角色

第一章 教师心理素质

教师类型

2012年2月7日 周二

回想赵院长那天夸我“双肩挑人才”的那番话,真是受之有愧,汗毛凛凛。我哪有这个能耐,又会弹奏,又会教学,甚至还会研究,套一句乡音未改的上海俗话,那真是“猪头肉三不精”了!

当然,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勉励,一种要求吧。但这个要求也太高了!

其实,音乐院校演奏系的学生,大致上有两种类型:

一种人极有灵性,从小到大,弹琴几乎从没遇到什么困难,一路顺风成长,一路崭露头角,后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青年演奏家。

另一种人呢,不见得没有才能,相反,有时在某些领域可能还很出色。但不知怎的,舞台运不佳,或许始终不能克服怯场,或许自我表现放不开……总之,演奏起来总不咋的,五六次下来,从此与舞台越走越远,最后也就专心成为教师了。

两种人才,本来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然而在我们这里,艺术音乐[1] 的人口和市场小之又小,偌大的城市竟容不了几个表演团体(甚至好端端的还会莫名其妙的被解散,还理直气壮地说“为了便于领导管理”),这就使得许多表演人才,即便是在国际比赛中得了奖,却在自己家乡找不到立足之处。于是不得不归在学院里。学院的教师因此也有了两种类型:演出型的教师和教学型的教师。

【山寂樵叟】

“教学型的教师”——这个名词太滑稽了——但确实如此,因为那些挂靠在学院里的演奏家,在某种意义上并不是纯粹的教师。于是,“存在决定意识”,为演出事务分了心的教师,几乎在心底深处都会觉得教学对他来说,是一种附加的额外负担。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如前所述,学习的经历较为顺利,往往只是用自己的天分弹琴,因此从来就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演奏怎会如此顺利的,而对于怎样帮助别人克服困难,也就会缺少理解的同情心,恐怕更不会有什么实际的经验。

当然,他们的长处是本人有着较为丰富的表演经验和丰富的示范曲目;然而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师也有一个极大的问题,学生很难摆脱他的影响,显示出自己的个性特点。

反之,那些表演实践机会虽然并不多的教学型教师,却往往能够沉下气来,不再作好高骛远的打算而钻研教学了。而且,如前所述,他们在学生时代大抵有着刻苦练习的经验,也愿意认真分析作品、细致理解音乐。对学生说来,这样的教师可能会让他们得到更实际的指点和帮助。

当然,所谓教师的两种类型,也只是一般概况而已。落实到每个人的表现,并非必定如此,而且事实上大多数较为努力的教师都在努力克服自己的局限,例如表演型的教师随着渐渐淡出舞台,渐渐安心教学,积累起更多的培养学生的经验;而也有不少教学型的教师,他们也会想方设法争取各种舞台实践,例如参加各种室内乐的活动,或者更为积极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赛事。这些补偿性的努力,使他们终将渐渐向着成熟的音乐教育专家发展。

附带说一声,你的教琴日记将来要出版的话,“教学型教师”之类的古怪的名称,这些胡扯的话想办法换去才好。

【乡音无改】

但是我做了多年的教师,深感这是一个永不安宁的职业。因为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教师对学生的优势并不总是绝对的:他可能有很好的示范能力,却在各种学识的积累方面可能还及不上今天学生在各种课程上得到的多;他也可能自己的练习久疏,或是年岁渐增而示范起来力不从心,等等。

更有可能的是我们往往会遇到比自己更有才分的学生,虽然现在还不太成熟,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更多的东西可以传授给他了,学生超过自己也只是早晚的事。因而有可能发生“优势危机”。

【山寂樵叟】

这也是很可理解的事实呀。但它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音乐教师的真正优势并不是在弹奏技能的本身,而是在于对学生的指引。因此,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音乐思维的发展和审美个性的诱导上,放在对技能的讲解教练、对作品的解释分析上。

同时,每个音乐教师也应该有自知之明,因为在艺术道路上,人们的成就并不以资历话事。面对终将超过自己的学生,教师的神圣使命就是甘做人梯,尽早地把他送到比自己更有经验的老师手中。

音乐教师永远得记住,正是因为艺术之树长青,为着维持它的鲜绿我们就得耗费毕生的精力,这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实:一旦停止了这终身的苦行修炼,也就立刻被后浪击倒在沙滩上了。

注释

[1].艺术音乐与文化音乐是作者认为音乐两种社会生态的形式。简单说来,前者指独立于社会物质生活,通过隐喻的方式,启示听众反思现实,在自由精神的境界中领悟生存意义;后者指服务于社会物质生活的各种功利性的音乐,包括各种用于休闲娱乐的舞曲或鼓舞战斗励志歌曲,以及广播操之类的配乐等等。它们主要作用于现实情感的宣泄。详见拙作《音乐审美的符号操作与艺术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