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芳宴

来章丘前查资料,看到一则消息,百脉泉公园西侧的明水老城,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意外挖出一段古城墙和城门遗址。城墙两侧由青砖砌成,这段城墙遗址属于当年古城小西门至西门段的城墙。城门为西南侧哨门遗址,哨门也叫稍门,古时用于防御,只能走独轮车。整座古城呈龟背形,人们还在城墙上发现一棵枣树。

老李没听说过古城,于是打电话四处打听,然后把车开到明水边上一个叫白泉的小镇。老李说百脉泉是在明水的中心,白泉镇是在明水边上,挖出来的古城应该就在这儿。虽然不能确定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但城墙建在城的边上没有问题。镇上光秃秃的没有人家,只有一个城门楼,过道上铺的石头有些年头。再往前走就是一片翻建的古代民居,可能是以前村子的面貌。不远的山脚下隐约能看到一段古城墙,但是车开不过去。

我围着民居转了转,感觉城外的风比城里大。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两点,老李说带我到一家吃煎饼卷大葱的厚苑餐馆。老李说章丘大葱好,是因为沙质的土壤适合大葱生根。不过,老李强调,不是章丘所有的大葱都好吃,只有绣惠镇和宁家埠两个镇的大葱最有名,另外,刁镇的大葱也还可以。同样的种子,在别的地方就长不好。我问老李,章丘是不是有一米高的大葱,老李说一米高不算什么,还有两米高的大葱呢。我说两米高的大葱都可以打篮球了,老李可能没听出我的玩笑,没接我的话茬儿。到了煎饼卷大葱餐馆,服务员说厨师下班了,要吃只能晚上来。老李跟服务员商量,就简单吃一点儿,服务员的回答客气又坚决,简单吃也不行。我们只好进城找其他餐馆。

通过聊天,我这才知道老李原来是开饭馆的,炒了二十八年的菜,尤其擅长做鸡和鱼,是蓝翔1983年第一批学员。我问他怎么不干了,他说干烦了。他2009年开始开出租车,之前在公社干会计时就有本子。看我一直看手机,老李夸我这个岁数还不花眼。之前他问我多大岁数了,还问我退休金能拿多少,我说一个月大概一千块钱吧,他听了一愣,连说不多,一个月一千块钱不多。

过了一会儿,老李又问我孩子多大了,我说我没孩子。老李又问,老婆怎么没跟着来,我说在家里看狗。老李问我大狗还是小狗,我说大的小的都有。然后,老李问我在北京住在什么地方,我说木樨地。他说以前到北京去过,木樨地再往西就是公主坟,包钢驻北京办事处也在木樨地附近,他以前去那边谈过业务。老李说他有两个女儿,二女儿就在北京工作。有一年夏天,老李去北京看女儿,还专门去北海划船。北京的水不大,老李后来总结。

后来我们在美食街找到一家烧烤店,也有炒菜。我们点了一个刀鱼烧茄子(所谓刀鱼其实就是带鱼,不知道李清照在镇江见到真正的刀鱼时做何感想),一个花椒鸡,一个肉皮炒韭黄(肉皮是熟的)。我点了一个馒头,这家餐馆没米饭,要吃得现蒸。老李说他不饿,不吃主食。问他爱吃馒头还是米饭,老李说他不爱吃米饭,每次只能吃六分饱,而且胃里还会泛酸水。只要是面食他都爱吃,馒头、烙饼、面条、饺子都行。老李说饺子蒸着吃比煮要好吃。问他蒸饺是不是必须烫面,他说不必,普通的发面就行。问他速冻饺子行吗,老李说速冻饺子也能蒸,不过速冻饺子不如自家包的好吃。老李说他包饺子一绝,一小时能包一千多个。老李还说现在咱们就算认识了,下次来章丘来家里吃,两个人还能喝点儿,这次只能以奶代酒了(我们点了两盒乳酸菌)。

我看到餐馆里卖百脉泉、清照酒,价格从几十元到三五百元不等,老李说这酒就是当地产的。问老李酒量如何,老李说他一次能喝三四两,状态好时能喝半斤,当然都是在晚上不开车时喝。问他也是喝百脉泉或清照酒吗,他说他喜欢喝当地产的八元一斤的散酒,还有二十元一斤的原浆,因为太贵不敢经常喝。他说他一天一包多烟(抽十多元一包的南京,抽不惯将军,因为将军太冲),加上酒钱,再说喝酒不能空嘴喝,还得有下酒菜,老李说他喜欢吃又一斋的猪头肉,这么算下来,一个月的负担也很重。老李又说,一会儿去火车站会路过百脉泉酒厂,到时候可以停下来看看。

章丘博物馆里有一组砖室壁画,描绘的是开芳宴的情景。据记载,开芳宴是一种家庭宴会,有夫妻宴饮和乐舞场面,以此显示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宋元时期砖雕壁画墓中,开芳宴图是常见的题材,一般表现为夫妻对坐宴饮的形式,旁有侍者,有的还刻画乐舞场景,以表达墓主人对生前生活的留恋。

◢附注:宋朝人对鱼类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沈括在《续笔谈》中说到过河豚:吴人嗜河豚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据《本草》:“河豚味甘温,无毒,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因《本草》有此说,人遂信以为无毒,食之不疑,此甚误也。《本草》所载河豚,乃今之鲔鱼,亦谓之鱼,非人所嗜者,江浙间谓之回鱼者是也。吴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云:“河豚,有毒,以芦根及橄榄等解之。肝有大毒。又为鱼,吹肚鱼。”此乃是侯夷鱼,或云胡夷鱼,非《本草》所载河豚也,引以为注,大误矣。《日华子》称又名鲔鱼,此却非也,盖差互解之耳。规鱼,浙东人所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胀如吹也。南人捕河豚法,截流为栅,待群鱼大下之时,小拔去栅,使随流而下,自相排蹙,或触栅则怒,而腹鼓浮于水上,渔人乃接取之。

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