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对爱的重新考量(1)
- 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
- (意)蒙台梭利
- 4911字
- 2020-11-03 10:13:25
成年人应该受到控告
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够正常、顺利地成长和发展,很可能是由于受到了成人的压抑。弗洛伊德用“压抑”这个词来形容成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理障碍,其实这个词本身就已经清楚地说明了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事实上,由于儿童与社会是隔离的,当他受到成年人的影响时,他就变成了一个特殊的成年人,他的行为、举止就会与其最亲近的人相像。这些能影响他的人,通常首先是他的父母,接着才是他的老师和他身边经常接触的成人。
然而,社会却赋予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与发展。只是到现在,当人类的思想达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我们才转而发现,那些过去被认为是整个人类的守护者和施舍者的成年人应该受到控告。既然几乎所有成年人都扮演着母亲、父亲或儿童监护人的角色,那就意味着他们全部都应受到控告。对儿童负有不可推脱责任的整个社会,也应接受审判。这一惊世的控告,其实可以给我们警醒,它就如同上帝的最后审判一样神秘而令人敬畏:“你们究竟是怎样对待我托付给你们的孩子的?”
对此,很多成人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抗议和自我辩护:“我已经竭尽全力,我爱我的孩子,甚至可以为了他们而牺牲自己。”表面上来看,他们是在为自己辩护,其实他们的内心也充满了矛盾。他们口头上的辩护由来已久,也为我们所熟知,但是我对此毫无兴趣。我所感兴趣的是这种控告本身,而不是谁受到了控告。被告们虽然在照料和教育孩子上殚精竭虑,但还是发觉自己恍若置身困难重重的迷宫,无力自拔,仿佛自己一直徘徊在一个根本没有出口的密林中。其实他并不知道,他之所以会迷路,都是由他自己造成的。
所有代表儿童利益的人都应该对成年人提出控告,他们应该坚持不懈地这样做。
我想,这一控告会立即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因为它公开谴责的并不是那些见不得人的错误,并不是那种让人觉得自己丢人、无能的错误,而是要指责一种在无意识下犯下的错误。这种指责能使人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实际上,人类每一个真正的进步不都是因为发现和利用了未知的东西!
为此,人们对自己所犯错误的态度总是如此矛盾:对有意识犯下的错误感到痛心疾首,而对无意识犯下的错误却置若罔闻。其实,在无意犯的错误中隐藏着巨大的机会。人们一旦认识并克服它,就能使自己超越某个已知的、或梦想达到的目标,并使人类最终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是为什么中世纪的骑士会对自己作如此真诚反省的原因。当他因个人荣誉受到哪怕最微小的侵犯而准备战斗时,会先跪在祭台前谦卑地忏悔:“我首先宣布,我有罪,这是我自己的过错。”
《圣经》中就讲述了大量这类惊人的、自相矛盾的例子。想一想,在亚述帝国都城尼尼微,人们为什么会聚集在先知约拿的身边?为什么所有的人——从国王到平民——都渴望加入以约拿为核心的那群人中?又比如,洗礼教徒约翰是如何将人群召集到约旦河畔的?他究竟用了什么具有魔力的咒语将如此众多的人聚集于那里?人们蜂拥而至地去聆听自己被人控告。而且,他们还聚在一起赞成控告中所说的话,并且承认他们自己的错误。事实上,正是这些尖刻和持续的控告,把埋藏在他们潜意识中的东西唤醒。因此,所有的精神发展就是从不自觉到自觉,进而征服自觉、征服自己的思想。实际上,正是经由此路,世界文明才能得以迅速发展。
如果我们改用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儿童,如果想要把儿童从危及他的心理活动的冲突中解放出来,首先就得对成人的世界进行一次强有力的变革。虽然成人总是说为了儿童他已做了他能做的一切,并进一步宣称出于对儿童的爱他已经牺牲了自我。但是成人必须得承认,他们对儿童所做的很多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他们并没有完全搞懂儿童的心理。
的确,成年人对于儿童还存在很多未知的东西。比如儿童心理中的某些部分一直是未知的,但又是我们必须去了解和发现的,正是这种需要引导我们去探究儿童未知的心理。而且,尽管通过心理学和教育去观察与研究儿童,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成人并不了解儿童。因此,我们必须以牺牲的精神和怀着饱满的激情去研究它,就像那些人远涉重洋和翻山越岭去寻找隐藏的黄金一样。这就是那些企图寻找隐藏在儿童心灵深处秘密的成人必须做的事情。这就是所有成人,不管是什么国家、民族和社会地位的人都必须共同去做的事情,因为这将意味着产生了对人类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要素。
事实上,成人与儿童的诸多冲突源于成人对儿童的不了解。而消除这种冲突的方法,并不是成人应该获得一些新的知识或达到更高的文化水准。
对每个成人而言,他们必须找到各人不同的出发点。成人首先必须发现仍阻碍他自己真正理解儿童的那种无意识的错误。如果不去寻找这种错误,如果没有采取与这种寻找相应的态度,他就不可能进一步了解儿童。
探究自身的错误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困难,因为错误,即使它是无意识的,也是有迹可寻的。就如同人们一提起药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用它来解除病痛。一个手指关节脱位的人渴望使之复位,因为他知道只要不复位,这种疼痛就不会消除,他就不能使用他的手去工作。同样,只要成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就会强烈地感到要使自己改正错误,否则就会使他长期所承受的软弱和痛苦变得不堪忍受。
正常秩序一旦建立,所有一切就都会变得容易了。我们只要认识到我们把太多的东西归属于自己了,只要相信我们实际上能够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会渴望去认识,并且很容易就能认识到儿童的心灵与我们的心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唯有如此,在与儿童打交道时,成人就不再自以为是和以自我为中心了。因为过去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看待影响儿童心里的一切,结果不是不能正确理解儿童,就是误导了儿童。由于成人过去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点存在,成人把儿童看作是“心里什么也没有的人”,必须由他们尽力去灌输;把儿童看作是“没有独力能力的人”,必须为他们做所有的事情;把儿童看作是“缺乏精神指导的人”,必须由自己不停地进行指导。
总之,成人要抛弃以下观念:把自己看作是儿童的造物主,并从他们自己与儿童行为的关系的角度来判断儿童的正确与否;成人使自己成为了儿童善良和邪恶的试金石;成人认为自己是一贯正确的,儿童必须根据他的既定标准来塑造;儿童在任何方面偏离了成人的方式就被当作是一种罪恶,成人必然会迅速加以纠正。
如果成人这么做,那么即使他对儿童充满着激情和爱以及拥有为儿童奉献自己的牺牲精神,但实际上他们却在无意识中压抑了儿童个性的发展,他也会无意识地成为被控告的人。
蒙台梭利教育箴言
儿童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最容易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多来自父母等重要的亲人。父母最容易以爱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但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压抑了孩子的天性,使之成为了一个循规蹈矩、资质平平的孩子。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
爱的智慧
教育的真谛就在于一个“爱”字,爱是维系儿童与大人之间互通的纽带,爱孩子是父母和教师的天性和天职。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情感,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因此,每一个大人都应该掌握爱的智慧。
什么是爱?
爱是一种结果,不是冲动。爱的动力即是本能,是生命的创造力,在创造的过程中产生了爱,在儿童的意识中充满了爱,儿童通过爱来实现自我。
人们按照自己的规律去工作和生活,营造万物之间的和谐氛围,并以“爱”的形式得到觉悟。可以说,这一过程是人们健康的标志,是对自我解放的检验。
儿童之爱是一种能够理解和吸收的智慧之爱,这种爱引导儿童去观察世界,并在此过程中塑造自己。我们可以用但丁的话称之为“爱的智慧”。
爱在现实中发挥了儿童以一种热情和敏锐的方式去观察环境特征的作用。而对于成人来说,这种能力已经渐渐被忽略了。儿童能够敏感地观察到他人看不到的东西,记住他人忽视的事物的细节和特征。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敏感是爱的特征吗?难道一定有爱才能发现他们吗?”是的,儿童因为用爱去观察,从来不会对细节无动于衷,所以成人视而不见的东西,儿童往往能看到。
儿童的爱是纯洁的,他们的爱是为了满足自己从环境获得印象的需要。大自然赋予他们领悟的能力,他们通过观察事物,吸收自己成长所需要的东西,并使它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
儿童爱的对象首先是成人,儿童从成人那里不仅得到所需要的物质,而且得到许多关爱。在儿童的眼中,成人是可敬的,成人的嘴就像一口喷泉,从这口喷泉中涌出的话语对儿童有神奇的催化作用,使他们掌握了语言的使用。
成人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导儿童,原本一无所知的儿童从成人的言谈举止中学习如何走入生活。因此,儿童在成人面前非常敏感,以致于他们的生活和行动都被成人影响和支配。成人的话就像是雕刻在儿童脑海里似的,我举一个小女孩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一个小女孩的母亲收到了一个包裹,包裹里面放着一块绸缎和一个喇叭,母亲吹了吹喇叭,然后说了一声“音乐”,小女孩从此就记住了。每当她看到绸缎时,就会把绸缎叫做“音乐”。由此我们得知,成人在与孩子讲话前一定要考虑和权衡,因为儿童正在如饥似渴地向成人学习。
既然孩子这么敏感,又那么容易受到我们的影响,那么大人该怎么办呢?大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大人做的每一件事以及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很深的烙印。
要知道,孩子会随时对大人付出爱和尊重,并听从我们的教导。孩子是爱爸爸妈妈的,因此,大人必须了解他们。但很多大人却总是说,爸爸妈妈和教师是多么的喜爱孩子,甚至有人主张必须教导孩子爱他们的爸爸妈妈和教师,甚至爱每一个人。然后,谁是教会孩子爱的导师呢?是那些总是阻止孩子活泼好动的人,还是那些只会惩罚孩子的人?事实上,如果大人们能够不以井底之蛙的眼光来看待比自己更广阔的世界,就可以成为孩子爱的导师。
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父母对孩子仅仅有自以为是的“爱的情感”并不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爱更应该体现在日常的行为细节中,诸如给孩子以爱的目光,抚摩、关怀与安慰等。
事实上,孩子对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很在意和敏感,他们从内心深处愿意服从成人。但是,如果成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要求儿童放弃自己发展的本能时,他们就不愿意服从了。成人不合乎情理的要求总是会引起儿童的反抗,也逐渐变得更加任性。这是成人所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成人最为烦恼的。然而成人却不曾试图去了解儿童任性背后的真正根源,更无法想到是自己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儿童爱我们,他们对其他东西的爱都不会超过对成人的爱,但是爱我们并不代表可以无条件地服从我们,这一点我们必须要记住。
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母的。你看,每当孩子睡觉的时候,一定要自己的妈妈陪伴在身边。然而孩子所爱的大人却认为“要制止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如果孩子睡觉的时候还得陪在他们身边,一定会把他宠坏的。”
同理,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形,很多孩子要求和父母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如果不让他过来,他就会哭闹不止,而一旦被领到餐桌前,就会停止哭闹。当然,假如孩子坐在餐桌前还继续哭的话,那是因为没有人理睬他。事实上,大人应当了解,虽然孩子太小,不能吃大人的食物,但在大人吃饭的时候,孩子只要在场就会心满意足。因为对孩子来说,想成为家庭和学校团体中的一员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渴望,大人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这种心愿。
还有谁会像孩子一样,在我们吃饭的时候还那么想和我们在一起?等到将来有一天你也许会感叹:“现在可没有人在睡觉前还哀求我陪他,每个人在睡觉前只会想到自己,只记得今天发生了什么,就是没有人想到爸爸妈妈。”这是多么可悲啊!只有孩子每天晚上临睡前还记得说:“不要走,陪我吧!”我们可不要失去了人生中这个不复重来的机会。
我们往往忽略了这种爱,总是对孩子说:“我没空!别烦我!不行,我很忙!”实际上,我们心里清楚知道我们的想法,那就是想方设法改变孩子,不然我们就会变成他们的奴隶,我们就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
有时,孩子一醒来就会把还想睡觉的爸爸妈妈喊起来,这让父母们抱怨不已。实际上,每个大人都应该和这个溜下床的天真的小孩子步调一致。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应该起床锻炼身体了,但父母却还在睡。于是很多孩子本能地悄悄来到爸爸妈妈床边,像是在说:“爸爸妈妈起床喽,我们要学习过健康的生活,早晨的太阳在向我们招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