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童年的秘密(1)
- 蒙台梭利家庭教育全书
- (意)蒙台梭利
- 8616字
- 2020-11-03 10:13:25
有吸收力的心灵
婴儿在刚刚出生之时,除了本能的反射反应外,几乎什么都不会做,是什么力量促使他逐渐学会原本并不会的诸多本领的呢?其实,解释起来也并不复杂,这主要是因为每一个婴儿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特质——吸收能力。这种吸收能力不以任何人,包括婴儿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我坚定地认为,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是大学,而是0~6岁这个阶段,因为人类的智慧和心理都是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并逐渐定型的。
儿童与物体
婴儿出生后,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保持着一种非常紧密完善的依附关系,身边所有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布局都成为他内在的精神内涵,环境中与他亲密接触的人也成为他生活的组成部分,如果哪一部分被替换了,或缺失了,孩子就会感到痛苦。当儿童能够使用物品时,在一个时间段内,某一物品就成为他唯一喜欢的物品,而当这个物品不再被儿童所喜欢时,物品的表象就留在了他的大脑中。儿童是通过全身的每一个细胞了解这一物品的,了解的过程也就是吸收的过程,不光吸收了物品表面的特质,还在吸收过程中形成了对于这个物品的个人知识。
个人知识与普遍知识的不同在于,个人知识是无法通过语言形式进行传播的。如:一个孩子突然对杯子发生兴趣,他会在一个时间段内只喜欢各种各样的杯子,用自己的肢体与杯子进行接触。这样,他的大脑中就留存了各种各样杯子的形状,与杯子相联系的质量感觉、情感感觉和某一个特殊杯子在某种时空下给孩子的特定印象,都形成了孩子关于杯子的个人知识。当孩子对别人讲“杯子”的时候,这个语词所包括的内涵就是前面所讲到的这些,它们完全属于这个孩子的个体内涵。假如孩子试图将这种内涵传达给他人的时候,他人就会将语言与自己的个人知识相配,这时的“杯子”已经不是孩子所说的杯子了。由此看来,“杯子”被孩子整体地吸收了,变成了自己的精神内涵。孩子正是在与物体互动的过程吸收了丰富的个人知识,这样才能为将来的思维提供实际的素材。
儿童与成人
儿童生活环境中的成人一般都是无限热爱儿童的成人,儿童也天然地爱着这些成人。这种爱会使孩子注意成人每一个微妙的动作,并将它吸收,同时吸收的还有:爱好、气质、性格等等,这些与儿童的特质一起形成了他的精神内涵。
有一个小女孩快四岁了,在幼儿园她有一个奇怪的表象,高兴时会又跳又蹦地走到一个所喜欢的人面前打人家一下,然后缩着肩膀笑着跑开,边跑边往后看,等待那个被打的同伴来追。更严重的时候会将别人正在做的工作破坏掉,将墙角的垃圾箱踢倒,抢别人的帽子,做完这些事后都会嬉笑地站在那里逗弄别人。老师多次给她规定原则,都不能成功。由于这类进攻性行为经常会侵犯其他小朋友,所以会遭到他们的反击,每当这时,这个小女孩就哭得极其伤心,而且别人打她的时候,她也不知道还手,总是站在那里恐惧地等着挨打。发展到后来,她甚至不敢来幼儿园了。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这个小女孩有可能是吸收了家庭某个成员的与人交往时的行为方式,在上幼儿园后便将这些行为方式用在和小朋友的交往方面。而实际情况是,她的爸爸经常用这样的方式去逗弄她,小女孩吸收了爸爸的行为方式后,在无法判断可使用这些行为的范围的情况下,就在小朋友那里试,而试验带来的不良后果又是她无法理解、也无法承受的。
孩子不但会不断地吸收家庭成员的行为,也会不断地吸收身边其他人的行为。
孩子的吸收是一种天然的本能,他会不加分辨地吸收环境中的所有因素,将所有因素统合到自己的人格中,形成自己的人格状态。这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这种学习状态到6岁的时候就基本结束了。
儿童与环境
如果孩子需要吸收环境中的所有因素来形成自己的精神内涵,那么这个环境一定要具有可以使孩子吸收的材料。由此看来,孩子是遗传和环境的综合产物。遗传我们无法左右,环境却可以在人为的控制之内。这时,养育儿童的成人就要考虑:自己想让这个环境的产物成为什么样。俗话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假如我们把一条刚出生的龙交给老鼠抚养,它大概也会学着像老鼠一样地打洞吧!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类的孩子被动物养大的案例,除了很多“狼孩”以外,从孩子们常看的《人猿泰山》的故事里,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孩子是怎样吸收了猿的特质,最终成为一个猿人。因此,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为他预备什么样的环境。
第一,我们要为儿童准备一个丰富的、可供他们玩耍的物质环境。
成人建立家庭时往往考虑不到将来的孩子,完全按照夫妻双方的喜好选择家庭用品。如:对孩子而言巨大的沙发、茶几、酒柜、书柜、床垫、被子等等。这些是家庭的基本生活物品,家境富裕的可以买贵一些的,清贫的可以买便宜一些的,有了这些物品,成人生活就没有问题。但当孩子来到个家庭后,这些物品对他而言实在太大了,无法供幼小的他去探索去研究。所以,儿童就会只对厨房用品感兴趣,因为厨房用具正好是适合儿童玩耍的尺寸,那里是家庭中形状、味道、质感最丰富的地方。遗憾的是,那里又是成人害怕儿童去的地方。
如果成人能够考虑儿童的触觉需要、视觉需要、味觉需要以及大小尺寸的需要,由这些方面出发去选择家庭用品,尽量让这些物品既适合于成人,又适合于儿童,儿童就会具有一个丰富的刺激环境,获得丰富的感官刺激。感官刺激的多少决定了儿童将来思维发展的高低。由此看来,为儿童买过多的玩具不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成人需要的整洁清爽也不适合于儿童。比如有些家庭为了干净,墙上一片洁白,不挂任何艺术品,家里的地板、家具全是冰冷的浅色或深色,这也不适合儿童的视觉需要。儿童需要丰富的色彩和亮丽的颜色。
第二,儿童需要一个独立享用的工作空间。
所有的物品,既要丰富,又要有秩序,在这样的空间中,儿童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和工作方式。
第三,我们要为儿童准备适合于被儿童吸收的成人环境,成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儿童毫无选择的吸收,所以成人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给儿童。
年幼的儿童需要一个安全、温馨的人文环境,他们通过视觉获得被接纳的信息,所以成人的身体语言也要非常注意是否适合于儿童吸收。家庭的人文环境又是由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决定的。在准备抚养孩子之前,我们都要很好地提高自己的修养,以便为将来的孩子准备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吸收力量的特质
儿童只要醒来就会一刻不停地活动,如果成人像他们那样,没过多久就会疲惫不堪,而儿童却不会累,他们从来不会睁着眼睛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做的。
当一个儿童需要学习的时候,如果被成人或其他事情阻碍,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他就会非常痛苦,长期下去,孩子心理就会“被”扭曲。
曾经有一个父亲抱着他一岁的儿子在广场上游玩,孩子发现了不远处的台阶,兴奋地蹒跚着向台阶跑去,到了台阶前,孩子开始手脚并用地一级一级向上攀爬,站在一边的父亲看到孩子爬得那么费劲,便将孩子抱起来一下子放在最高层,孩子立刻大哭,样子痛苦不堪。这位父亲百思不得其解,想不通,孩子不就是想爬上去么,为什么把他抱上去了,还要哭?这时我一个做教育工作的朋友正好路过,很心疼孩子,就走过去对那位父亲说,你把孩子抱下去,把他放在台阶下面让他重爬他就高兴了。这个父亲疑惑地看了我的朋友一眼,眼神中充满疑惑,但还是将孩子抱起来下了台阶,刚把孩子放下,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脸上还挂着眼泪,开始了爬台阶的工作。
儿童吸收的力量是巨大的,并且令人感动。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的是孩子的需要和这种需要产生的力量,成人如果不能懂得孩子,就会像这位爸爸一样帮倒忙,将成人的目的当成孩子的目的。成人上台阶是为了到达顶端,而孩子上台阶是感受台阶和享受爬台阶的感觉。所以孩子会重复地一遍一遍地攀爬,是为了爬台阶而爬台阶,这是他内在的需要和力量所决定的。
吸收的结果
吸收使儿童获得了创造自己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精神的,包含着人类精神的全部内涵。它们分别是:
(1)生存的智慧;
(2)学习的智力;
(3)良好的思维方式;
(4)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5)丰富的社会能力;
(6)良好的审美能力;
(7)对探索和学习的热情;
(8)良好的自卫能力;
(9)坚强的意志力。
这一切都要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获得,任何成人都无法教给孩子。所以在儿童精神胚胎期,教育就是帮助孩子形成以上精神内涵。
蒙台梭利教育箴言
成年人是通过大脑学习知识的,而儿童则是通过心理能力直接吸收知识的。儿童的这种“有吸收力的心灵”可以接纳任何东西,并最终把这些东西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是的,儿童的大脑有一种与成人不同的力量,这种力量的创造性非常之巨大。
儿童的权利
社会的失职
在相当漫长的时期里,文明取得了进展,服务于成人的法律也得到了改进。但是,儿童仍然没有得到任何的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的保护。对于儿童来说,他所得到的仅仅是他所出生的家庭提供的物质、道德和智慧上的帮助。如果一个儿童的家庭没有财力,社会丝毫不感到对他有任何的职责。一直到现在,社会从未要求家庭应作做好准备,以便恰当地关怀自己孩子的成长。国家在制定官方文件时,对最细微的条文细节如此谨慎,对有关它的权力的条文如此热衷,但是,对未来父母保护子女以及为他们适宜的发展提供条件的能力上却毫不关心。它也没有为父母承担职责提供任何的准备或教导。正如国家所考虑的,需要建立一个家庭时所要做的,只是获得一张证书和举行有关的结婚仪式。从所有这一切,我们可以断定,社会一直对这些自然界已经赋予了人性发展任务的幼儿工作者漠不关心。与成人已经得到的大量的利益相比较,儿童被认为不属于人类社会的,并一直处于被流放和被遗忘的状态。社会没有意识到儿童是受害者。然而,他们确实是受害者。
实际上,大约在半个世纪以前,医学开始对儿童感兴趣,并认识到他们是社会的牺牲品。在那个时候,他们甚至比现在的儿童遭到更严重的抛弃,既没有研究儿童的专家,也没有为儿童设立的医院。当统计数字显示儿童在出生后第一年有较高的死亡率时,人们从昏睡中惊醒过来了。这些数字表明,即使一个家庭可能生很多孩子,但也只有相当少的人能活下来。幼儿的死亡似乎是很自然的,以致家庭用这种想法进行自我安慰:他们的孩子直接到天国去了。那么多的婴儿死于无知和缺乏适当的照料,以致他们的死亡被看做是十分正常的。
当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些事实时,一场旨在提高人们意识的和激发父母良心的运动广泛地开展起来了。父母们被告知仅仅给予子女生命是不够的,他们还应该保全子女的生命。科学已经告诉父母应该如何去做,他们应接受必需的教育以获得新知,以便给他们的子女以适当的照料。
但是,儿童并不仅仅在家庭里才遭受痛苦。在学校中的调查也揭露了儿童所遭受的痛苦。在19世纪的最后10年中,医学发现和研究了工人中的“工业病”,为社会卫生学打下了基础。人们发现,除了缺乏卫生知识所导致的传染性疾病之外,儿童也有类似的“工业病”。
儿童的工作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在那里,他们必须承受社会所强加给他们的痛苦。由于长时间努力阅读而光线很暗,儿童得了近视。由于长时间被限制在狭窄的和拥挤的地方,他们的身体变得衰弱了。
然而,儿童的痛苦不仅表现在身体上,也表现在精神上。强制的学习导致了儿童的沉闷、恐惧、厌倦和精力的耗竭。他们变得懒散、沮丧、忧郁、染有恶习、缺乏自信和失去童年的欢乐。
在学校儿童中所作的一些调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事实。许多儿童到学校时,已经因为早晨劳动而弄得疲惫不堪。在上学之前,有些儿童已经走了远的路给住户送牛奶,或在街头出售报纸,或在家里劳动。因此,他们到学校时既疲倦又饥饿。也就是这些儿童常常由于不注意听课和未能理解教师的讲课而遭到惩罚。教师出于他的责任感,更多的还是出于他的权威感,企图通过惩罚以唤起儿童的兴趣。他用威胁的手段强制儿童服从,或者通过在他的同伴面前指责他能力低下或意志薄弱来羞辱他们。这样不幸的儿童因在家里受压制和在学校里受惩罚而耗竭他们的精力。
这些早期的调查揭示了如此不公正的情况,确实激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学校进行了改革,有关的规定也迅速作了修改。医学的一个新的和重要的分支出现了,那就是学校卫生学。它对所有文明国家的学校改革产生了有益的影响。医生和教师一起为学生的健康而工作。我们可以说,这是社会第一次对原来在人性上的无意识错误的改正,标志着对儿童作出社会性补偿的第一步。
回顾这个最初的觉醒并追随整个历史的进程,我们无法找到任何承认儿童权利或意识到他的重要的证据。成人迷恋于把儿童纳入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把他们自己作为儿童的完美榜样。他们身上所存在的如此惊人的盲目性似乎是完全不可治愈的。人的心灵中这种盲目性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也许像人类一样古老。
社会就像一列高速朝着某个遥远的目的地前进的火车,构成这个社会的个人可以比作在车厢中熟睡的旅客。他们那处于睡眠状态的良心是真正的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如果情况不是如此,那么,在运输工具日益加快的速度和人的心灵日益增强的尊严之间就不存在这种危险的差异,社会就能迅速地进步。走向社会改革的第一步,也是最困难的一步,唤醒正在沉睡中的和失去感情的人性,强迫它听听正在召唤的声音。
当今需要的是,社会应该全面认识到儿童的重要,并努力把儿童从他所处的巨大而危险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人们必须建设一个适宜于儿童需要的世界,并承认儿童的社会权利。
总之,社会应该成为儿童的一个可靠的监护人,把公正和权利还给他们。
父母的使命
社会把儿童交给他的家庭去照料,而不承担对儿童的丝毫责任,家庭转而又尽量把儿童交给社会,关在学校里,使他脱离整个家庭的控制。
似乎对于儿童来说,没有一个场所比学校更适合于他的需要。但是,那些高大的建筑物似乎是为一群成人提供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与成人相称的,例如,门窗、灰色的走廊和没有装饰的黑墙等。许多儿童穿着肮脏的黑色制服,度过他的整个童年时期。在童年时期开始的时候,家庭和社会这两个方面就出现了分离,因而造成了两种责任的分离。对于悲哀的和没有希望的儿童来说,他的内心因恐惧而在颤动发抖。
然而,儿童的家庭并没有意识到所有这一切。父母唯一感兴趣的是,看到子女通过考试,并尽可能学得快一些,这样就可以节约时间和费用。他们不大关心学习或知识的获得,仅仅对社会的命令、强加的责任以及难以承担的金钱的浪费作出反应。所以,他们觉得重要的是子女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获得一张进入社会生活的通行证。
儿童的父母不是他的创造者,而只是他的监护人。他们必须保护和关怀儿童,在最深刻的意义上,把这看作是一种神圣的使命,而远远高于对物质生活的兴趣。因为对儿童来说,成人是超自然的监护人。为了他们的崇高使命,儿童的父母必须净化自然界已移植在他们心中的爱,他们必须理解这种爱是未被自私或懒散所污染的、深切情感的有意识的表达。对父母来说,他们应该关心今天所面对的这个社会问题,关心世界上为承认儿童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近年来,对人的权利,特别是对工人的权利已经讲了好多。现在,应该是谈论儿童的社会权利的时候了。工人权利这个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变革的基础,因为人类的生存唯一依赖于人的劳动。从整体来看,这个问题是与人的物质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如果说工人生产人们所需的消费品,工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那么,儿童就是人性原始的创造者,因此,他们的权利更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很明显,人类社会应该给予儿童最周到的和最好的关怀,而反过来又可以在未来的人性上从儿童那里获得更大的力量和更大的价值。
儿童本该享有的权利被很多大人忽视甚至是遗忘了,他们对儿童的力量、价值以及本性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内疚。
蒙台梭利教育箴言
目前来看,唯一能够联合起来拯救孩子的人是世间的父母,他们必须意识到这个任务是大自然托付给他们的,他们赋予了孩子生命,某种程度上掌握着人类未来的命运。
无穷的智慧
什么是智慧呢?
按照亚力山大·贝恩的理论,对“差异”的感知是智慧活动的开始,头脑发展的第一步是对“差异”的辨别。对外部世界的知觉基础是“感觉”,收集材料并将这些材料加以区别是形成智慧的最初过程。
从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中我们发现,儿童智慧的发展过程并不像机械分析心理学家所认为的那样,儿童的智慧是在外在条件催化下慢慢发展起来的。机械分析心理学家认为,所谓智慧,是我们通过自身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取外部物体的印象,然后这些印象会保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变得有条有理,并逐渐形成我们所说的智慧。他们认为儿童听凭环境的影响,在心理上只能被动接受,也就是说,儿童的智商是完全被外部环境所控制的。还有些人则认为,儿童的被动不仅体现在智慧上,而且也体现在思想上,他们像一只空瓶子,可以被随便填满。
在目前的一些教育学者看来: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重视环境对儿童智慧发展的影响,更要着重强调孩子内在的敏感性。孩子从出生到5岁多的时间内存在着一个敏感期。这段时间是儿童积极观察环境的人生阶段,他们能以我们成人无法想象的方式,通过感官来感知外部世界。作为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儿童是根据一种自身内在冲动的需要,以某种感觉或者特殊的兴趣来挑选他的感官对象的,从而有选择地获取体验。也就是说,他不会像照镜子一样全盘接受外部世界,而是通过各种感官去接受或感知周围的一切。
关于这一点,我想起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
一天,家里的保姆抱着只有1个月大的婴儿到叔叔的房间。婴儿看到他的爸爸和叔叔在这个房间里说话,这两个人身高差不多,年纪也差不多。这个时候婴儿忽然哭闹起来。原来婴儿从出生到现在从未被带出过出生的房屋,当他看见两个类似的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屋子里的时候,便害怕起来。后来我们建议他们在婴儿的视线范围内分开,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结果,这个婴儿看着其中一个,凝视了他一会儿,突然呵呵地笑起来了。但随后他又变得很焦虑,他马上端详另一个人,看了一会儿,他也对那个人笑了。他看来看去,表情一会儿焦虑,一会儿高兴,直到他终于认识到这两个人不是同一个人为止。其实在这个婴儿的记忆里,他分别见过这两个男人,他们各自在不同的场合与婴儿玩耍过。最后,这个婴儿终于意识到,在屋子里有一个不同于他的母亲和保姆的人,而他认为只有一个男人的时候,突然同时看到了两个男人在一起,他的思维一下子又接受不了了,所以又恐慌起来。虽然出生还不到1个月,但在他努力仔细辨认两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的过程中,却感觉到了人类自身的理性其实有时候是不可靠的。在孩子的这种状况下,作为成人,我们应该意识到并积极主动地去帮助孩子。这样的帮助将使婴儿走出最初艰难的一步,并开始思考,以便获得更多的体验。
那么,或许有人会问,到底是什么能让孩子们在无数的外界事物中挑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呢?他们选择某种体验的特殊兴趣又是什么呢?事实上,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是一无所知的,是靠自身的力量不断来认知周围的事物的。那种所谓特殊兴趣的形成源于他们在敏感期中的某种理性,这种理性会不断靠外界环境去获取印象,并创造性地发展下去。
这种理性给儿童提供了成长的动力和能量。反过来,各种被汲取的印象在大脑中被整理排列起来,为理性服务,并完善理性。
再来看一个例子:一个8个月大的孩子坐在地板上玩印着花朵和小孩图案的枕头,他一会儿闻闻枕头上面的花儿,一会儿又亲吻上面的小孩子。旁边的保姆看到他这个样子,以为他也同样会对其他东西感兴趣,于是急急忙忙又拿来许多东西给他玩,结果小孩子很不开心地丢开手里的小枕头哭起来。其实保姆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在玩枕头的过程中,孩子正在识别图像,然后要把它们存储在记忆里。他想通过平静、愉快的心情来组织自己的思想,而这种活动突然被保姆打断了,他自然就会感到伤心。
成人突然打断儿童的思路或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无意识地打断孩子复杂的心理工作。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大人们拉起孩子的小手,还是亲吻他们睡觉,他们往往不会考虑孩子特有的心理感觉。殊不知,由于无知,成人很可能使儿童的基本欲望受到抑制。重要的是,儿童务必要保留他从外部世界得到的清晰的印象,因为想要发展儿童的智慧,只有使这些印象深刻,并学会区分,才能进一步得到吸收。
成人们总是想给孩子看一些自认为好的东西,比如图书、色彩艳丽的旗帜,以为这些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殊不知这些吸引是转瞬即逝的,并不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打个比方,就像一个人认为另一个人耳朵听不清楚,就大声说话一样。当你费了很大力气说话,被那个人听到后,他对你抗议说:“喊什么喊?我一点不聋!”
联系到成人身上,我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突然听到窗外传来动听的琴声,就会停止看书,走到窗前,打开窗户看看谁在弹琴。以成人的思维方式,我们会觉得孩子也会跟我们一样,也会很容易对外界的事物产生兴趣。事实是,只有某种强烈的外在刺激才可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但这与孩子的内心世界没有重要联系。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决定他的发展。孩子全身心地盯着那些被我们成人忽视的不在意的小东西,这种情况可以被看成是孩子心理生活存在的证明。孩子这样盯着一个成人不在意的东西,并不是因为这些小东西给他留了多么深刻的印象,而是被这个小东西吸引,对这个小东西有了一种我们成人难以理解的感情。
孩子的心理对于成人来说是一个难解的谜,这是因为成人们总是只看孩子的外在表现,而不从孩子的内在心理活动来分析。我们不该把孩子的每个行为都认为是一时兴起,而应该努力去认识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那个心理原因。如果没有原因,没有动机,他们是不会突然做任何事情的。在这个问题上,成人应该是一个学习者,应该对孩子采取一种全新的态度,增强对他的责任感,而不应像一个专制的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