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旁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①,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②。”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譬如比丘,私犯一戒,情惮改悔,默然覆藏③,自说清净。或有知者,即语之言:“出家之人,守持禁戒,如护明珠,不使缺落。汝今云何违犯所受,欲不忏悔?”犯戒者言:“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遂便破戒④,多作不善,尔乃顿出。如彼愚人,一子既死,又杀一子。今此比丘,亦复如是。
【注释】
①庄严:这里指按葬礼装殓安葬。
②胜致:胜,顺利。致,到达。
③覆藏:指掩盖隐藏所犯过错。
④破戒:指信徒、教徒违犯自己受持的戒律。
【译文】
从前有个愚笨的人,养育了七个儿子,一个儿子先行死掉了。这个愚人见儿子死了,便想把尸体停放在家里,自己离家而去。旁人见到这种情况,对他说:“生和死不同道,应当赶快将他按葬礼入殓,送到远处去下葬。怎么能把尸体停放在家里而自己离开呢?”愚人听了这话,心想道:“如果不能将尸体留在家里,一定要安葬,那么必须再杀一个儿子,把两具尸体分别放在担子的两头,这样才可以顺利挑到远处安葬。”于是又杀了一个儿子,两头各担一具尸体,远葬在郊野树林中。人们见到这种行为,大大嘲笑他,以为是前所未有的事。
这好比出家修行之人,私下犯了一条戒律,因为害怕要悔过,便偷偷掩盖隐藏过错,只说自己持戒清净。有知情的人对他说:“出家修行之人,守持禁戒,应像守护明珠一样,不能使之有丝毫缺失。你现今为什么犯了所受戒律,却还不想忏悔?”犯戒者说:“如果必须忏悔,就等我下次犯戒后一起忏悔吧。”于是便破了戒,多行不善,然后才一起忏悔。就像那个愚人,一个儿子死了,又杀了一个儿子。现在这个比丘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