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世家》·晋国霸业·践土之盟
晋文公城濮克敌制胜,虽说不曾大伤楚军,但也力挫楚国威风,楚将子玉不堪失败,引咎自杀,文公听说后,欣然而喜,胜楚不足喜,楚失子玉真可高枕而卧,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於是乃喜。可见子玉威名非虚,无可奈何,子玉性刚失败不能自解,一世英名于是乎毁于不忍之忿。
献楚俘於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瓚,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於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於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於王庭。
晋文公胜楚,周襄王亲自派人犒军,并策命晋文公为盟主,得专征伐,王子虎代表周王参与盟会,史称践土之盟。所谓十九年前流浪客,一朝声价上青云。
冬,晋侯会诸侯於温,欲率之朝周。力未能,恐其有畔者,乃使人言周襄王狩于河阳。壬申,遂率诸侯朝王於践土。孔子读史记至文公,曰“诸侯无召王”、“王狩河阳”者,春秋讳之也。
这年的冬天,晋文公想起践土之盟,虽说浩大,其时诸侯各国并未取齐,秦人不曾与会,许人也未至,郑国虽俯首归晋,但附楚日久,怀有二心,卫国内乱,再三再四来晋求援,于是便想召集天下再行会盟,约束天下章程,同时也可试探诸侯心意。狐偃也同意,但是提出需要打着尊王的旗号,建议先入周朝觐,然后以周王之名义召集诸侯,若有不至者,可以伐,师出有名。赵衰思虑深刻,提醒文公若佣兵朝周,恐怕引起周王多心,如果不同意朝觐,岂不是很没面子。文公考虑有道理,赵衰又提议不如“致王于温”。
周王如期而至,这次温地会盟,晋文公召集秦、齐、鲁、宋、蔡、陈、莒、邾等国诸侯,在温地会见,商议讨伐不驯服的国家。这次盟会,晋文公以巡狩为名,邀请周襄王来温地会见诸侯。后来孔子评价晋文公此举:“诸侯无召王”,《春秋》记载此事说王狩河阳,是故意隐讳此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周天子的地位,已经衰落到听任霸主摆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