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家》·子西·彼哉彼哉者?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有人问孔子,子产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惠人也。子产这个人,对老百姓很好,所谓惠民,孔子对子产的评价很高。接着有人又问子西如何?这里就有问题了,主要是关于这个子西是谁的问题。有人认为这个子西指的是郑国子产的兄弟,“子西,郑大夫。彼哉彼哉,言无足称。”子产的兄弟子西没有特别值得称道的,但是或曰:“楚令尹子西。”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子西究竟是郑国的大夫呢,还是楚国令尹呢?
论语中的对话没有介绍任何的背景,突如其来的论调有时会让人不知所云,这就给了后世无限解释的可能。根据语意的上下判断,有人请教孔子子产,然后孔子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而这人又问子西,孔子表示子西没有值得讨论的,意思是很普通,不值一说。这就要看“彼哉彼哉”的真实意思了,究竟是“子西平平常常,无足挂齿呢”还是带有轻视的意味“那个人啊那个人啊”?不知所云。
春秋时期有三子西:郑之公孙夏、楚宜申、楚公子申。郑之公孙夏,子产同宗兄弟,可能是此处所指。这种看法以为这里的子西是指子产的同宗兄弟。如果是这样,可以推想这次对话属于一次日常中的闲聊,提到子产,孔子给予很高的评价,然后顺便讨论子产的兄弟,既然做哥哥的这么厉害,那么做兄弟的是不是也不错呢?这是一种语境。
另一种认识,说这个子西不是别人,恰恰是楚国的令尹子西。这就麻烦了。如果是令尹子西,那么这次对话颇有正式议论天下诸侯国的宰相的情境。而孔子的表态对子产推崇极高,到了楚令尹子西,态度一变,似乎不屑一说。那么子西真的不值得一说吗?恐怕不是。
那么来看下楚令尹子西的履历:
子西,是楚平王之庶子,楚昭王兄长。楚平王卒后,令尹子常欲立他为楚王。子西坚决不同意,拥立年幼的楚昭王。楚昭王四年吴国公子掩余、烛庸逃亡到楚。楚昭王封给他们大量土地,并为之修城,使其与吴王阖闾为敌。
子西认为此时的楚国经过平王之乱后,应该休养生息,不宜与吴国为敌,这只会激怒吴国,昭王不听。果然,吴王加强对楚国的攻势,频繁的袭击楚国,楚国疲于奔命。后来吴军破郢,楚昭王出奔。
子西做了些什么呢?子西留在国内,安抚民众,建立新城,并且招纳溃散的楚国军队,打起楚昭王的旗号,鼓舞民众的信心,一致抗吴。后得知楚昭王逃亡在随,即赶至随国跟从昭王。次年,秦人援楚。子西率楚军配合秦军战于汉东,击败吴军,收复郢都,被任为令尹,掌管楚国军政大权。吴伐陈,昭王救陈,占卜不吉,决心死战,指定子西为继承人。子西再次坚辞不受。昭王死后,他拥立昭王之子熊章为楚君,是为楚惠王。
当然,子西后来召回流亡公子白公胜,这个白公胜最终叛国,子西被白公胜所杀。据说子西临死前“以袂掩面而死。”大概是觉得自己一辈子为国家劳费心力,没想到自己召回的公子胜却叛乱,无颜见地下先王,或曰自责识人不明。
综上来看,子西应该算是白璧微瑕,毕竟公子胜的叛乱与子西无关。召回公子胜也是子西同情客死异国的太子建。公子胜是太子建的儿子,都是王室子孙,子西的做法无可厚非。尽管公子胜后来作乱,但这个责任不能由子西来负责。要说功过,子西也算是七分功三分过,甚至可以说九分功一分过,这份过也算是好心引发了恶果。
这样的子西,怎么能是孔子口中的“彼哉彼哉”之人呢?
宋儒朱熹有他的解释,他说:子西,楚公子申,能逊楚国,立昭王,而改纪其政,亦贤大夫也。然不能革其僭王之号。昭王欲用孔子,又沮止之。其后卒召白公以致祸乱,则其为人可知矣。彼哉者,外之之辞。
朱熹的议论可谓酸腐之言,批评子西不能革其僭王之号,楚国自立为王已是天下共知,连周天子都拿楚王没有办法,默默承认,朱夫子却要一个子西去拥护周天子礼制,岂非笑话?又提出子西反对昭王聘用孔子,所以孔子“彼哉彼哉”,这不是给孔子脸上抹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