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太史公的偏见

《楚世家》·楚康王·太史公的偏见?

共王卒,子康王招立。康王立十五年卒

即位五年,楚康王担心“国人谓不谷主社稷而不出师,死不从礼“,出兵伐郑。楚康王的老子楚共王执政期间,丢失了霸业,很是自惭,自惭到自贬谥号的地步,觉得没有面目见楚庄王。要说楚共王,很多的野史记载算是一个比较大度的人,表现在对待巫臣,对待子反的态度上,没有办法,遇到两个不和睦的叔叔掌政,激怒了巫臣,教吴伐楚,加之若敖氏的后裔苗贲皇叛楚投晋,鄢陵之战输的很狼狈,一战丢了霸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骤减。

到了楚康王,要说轰轰烈烈也算不上,但是楚康王时期做的事情不少,一方面面对东吴的崛起,一方面又北上争霸,腹背受敌,仍然不屈不挠,尽管没有恢复庄王时的问鼎中原,但也让晋国不可轻视。不过这个时期,晋楚都有自的问题,晋有内卿之忧,西秦的窥视,楚有王室之乱,东吴频频侵扰,这种大的国际态势下,有了第二次弭兵之会。

楚康王面对的政治环境与楚共王颇为相似,不仅要北上中原,与晋国争霸,还得花很大气力应对吴国从东面对楚国的不断骚挠和侵袭。两面作战,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严峻的形势促使楚康王不得不寻找和解之路,以尽快打破这种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僵局。而晋国更是内外交困,穷于应付,深感征战之累,也想与百年宿敌楚国和解。最后,经过宋国调解,楚晋两国与数个诸侯国订立了罢战息兵,平分霸权的盟约。

这次弭兵会盟的结果是晋楚共霸,比较的说这次弭兵楚国要占一点便宜,毕竟从国际环境看,楚国很难继续北伐,受困于东吴的强势崛起,继续与晋国争锋,到头来恐怕弊多利少。此次弭兵之会是春秋历史的转折点。此后,晋、楚争霸基本结束,楚国北面威胁基本得以解除,楚康王可以用全部之力转向与吴争战。

客观的说这次弭兵会是楚康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与晋平分霸权,“诸侯交相见”,而在盟会上又占得上风,交锋百年晋楚风云就此落下帷幕,晋国那边即将三家分晋,楚国这边吴国几乎灭国,春秋时期到了末尾。历史的看,这次弭兵直接将历史的车轮推向战国。外事威胁终结,各诸侯国内部开始不消停。

从这个角度看,楚康王也算功绩不小,挫败东吴,北上争锋,弭兵共霸,历史也即将进入新的阶段,为什么太史公如此吝惜笔墨,写到楚康王区区七个字就打发了——“康王立十五年卒”,没有提及半点事迹,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