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坏情绪的秘密:发现负面感受里藏着的伤痕(2)

委屈这种主观感受源于对自己的不了解

对于经常遭受委屈的人来说,小部分是由外界环境或他人造成的,这点比较好解决,良好地沟通,然后努力去做就好。

我们大部分的委屈都源于对自己的不了解,很多内心的真实意图都存在于潜意识中,而没有机会“浮出水面”;再者意识和潜意识往往是相反的,往往是,你越注重什么,内在越缺乏什么,我们也就不能看清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模样。

所以,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一如《丝绸之路》这本书里讲过的一句话:“这世上没有大人,只有假装已经长大的孩子;或者已经长大、但无法完全相信这一事实的孩子。”

也正是因为没有长大,才总是主观体验到不美好的感受。如果我们知道,成长的终极目标是面对现实生活能做到游刃有余,我们一定会不负生命的期望,一直努力行走在变得更成熟的路上。愿我们心想事成。

如果委屈是我们的主要情绪,该怎么办?

1.委屈是一种主观的不公平感,当委屈感来袭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思考是不是对他人的期待过高了,觉得他人有义务理解或满足我们。

2.我们的内心要强大,当他人的要求或环境的规定不合理时,并不代表我们自己的想法毫无意义,我们最好想方设法“悄悄地发展自己”。

3.时刻观照自己的内心,学会爱自己并努力满足自己。

烦闷:你有多少次在生活的麻烦中崩溃

一个姑娘对我说,下个月她要和朋友结伴去日本旅游。这本是件美事,可她却感到很焦虑,这焦虑来自订机票和旅店这些琐碎的事情。

机票在每个时段的价格不尽相同,每个航空公司的价格也不一样;所订旅店的位置既要观光方便,也要购物方便,姑娘便需要多方收集信息用来做最后的决策。姑娘说,她在收集信息的时候感到很容易,即便信息很多很杂,也不会觉得有多麻烦,可是一旦要做决定,她就很紧张以致迟迟定不下来,用她的话说就是“很多情况还都不知道就做了决定,这不行啊”,即这个结果一点都不可控,这太可怕了!

原本是为了享受生活,最终却给自己带来了一堆麻烦。这让我想到有个朋友想开一个瑜伽馆,她本人已经练了十年瑜伽,在健身中心也教过课,她有足够的资质办一个属于自己的瑜伽馆。但是租场地她嫌太贵,便把自己家30平方米的平台改造成一个小型瑜伽馆,可又面临着精力的投入,包括装修的风格、暖气和冷气的设置等等,万一生源不理想,她的投入岂不是白费了吗?一想到这些问题,她就觉得头大。

这样的问题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有时候我自己也有这样的困惑,明明很想做一件事情,但一旦真干起来,中间却有隔着万重山的感觉。这万重山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给自己做心理分析,我想我会从这里下手:什么事情想做或应该做,然后就去做了?中间没有困难、没有恐惧、不担心后果。我一边想一边记录,总会有那么一些事情是没有任何困难就可以完成的,比如吃喝拉撒,或者每周在固定的时间段与来访者面对面。即形成规律的事情,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没有困难的。

那么什么时候会做事困难呢?不属于规律之内的事情会有困难,比如出差、旅游,或做一件从没有做过的事。然而现实总不会一成不变,总会有大大小小的意外摆在你面前,另外我们还会有一些不甘寂寞或“人往高处走”的想法,以致不能待在舒适区里了此一生。

对于那些做起来困难的事情,我觉得有以下三点需要考虑。

想一想这是不是你真正想做的事情

在意识层面上想做,这不能代表什么,比如我那个想开瑜伽馆的朋友,她跟我和其他朋友说起来的时候表示非常想做成这件事,但她不愿投入,既不愿投入精力,也不甘心投入钱财,因为担心投进去的收不回来。

当我问她,你开瑜伽馆的目的是什么?她的回答是我喜欢啊。好吧,喜欢你就去练啊,去健身中心教学员啊,这不也挺好的吗?然后她想了想又说,不对,我要挣钱啊。我说你缺钱吗?她说不缺,但是谁跟钱有仇啊?好吧,她其实是在说,我想挣钱,但我挣不到也没关系,反正我的生活不会有困难。这和离了她挣的那些钱就活不下去完全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不为了挣钱,一个是只为了挣钱,不同的需求所产生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内驱力比较小,意愿却很大,只会产生冲突。

试想你饿了,选一家好吃的饭馆,或自己准备一餐,都不会觉得麻烦,因为想得到的那个结果(吃饱)对你来说更重要,此时的动机是强烈的,而且是内在的,这才是真正地想去做。除此以外,对那些“看起来很美好”的事情我们有必要想一想,那是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以及我们想通过这件事获得什么。

恐惧又缺少方法,导致你犹豫不前

如果对一件事情的结果不能确定,做起来就会焦虑,这种焦虑会导致我们不愿行动、做事拖拉,从而觉得生活很麻烦。

有个新闻说,一个农民不种地了,跑去上海卖凉皮,4个月挣了70万。听说的人觉得自己也会做凉皮,纷纷去仿效,但不久之后就放弃了,因为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个很费力气的生意:手要快,多做多卖;嘴也不能闲着,要和顾客聊天拉家常;同时还要飞快地算账。

我家附近有个卖油条的,十年如一日,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老板是夫妻俩,很年轻,算账快、记性好、收拾卫生利索、服务周到,遇有人多位子少的时候,老板总能给客人找到合适的位子,还不会让身边人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方法啊,方法就是知道怎么做——怎么算账更快,怎么快速记住每个客人的特点以便知道他需要付多少钱,怎么说话能让人觉得更舒服。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前行的是不知道事情会怎么发展,也就是说,事情是不可控的,一旦不可控,我们就产生了恐惧心理。但是不妨好好想一想,我们到底在恐惧什么?

未来的事情都是不可预知的,比如说走路,普通人在走路的时候不会感到恐惧,因为知道脚应该怎么迈出,又怎样一只脚一只脚地进行替换,虽然接下来的路途是未知的,但怎么迈步却在人的掌握之中。怎么换到做事上就不是这样了呢?事情的结果我们不可预料,但如果知道做事的正确方法,心底的恐惧就会大大减少啊。

所以,与其说我们恐惧未知,不如说我们担心不能获得正确的方法。就像我的朋友虽然并不迫切地想挣到钱,但这也不代表她就不能做好瑜伽馆,只要她懂得如何做宣传,有了生源,哪怕投入再大也有收回来的时候。

当我们被恐惧卡住的时候,不如试着把“不确定因素”转化一下,把尽量多的不可控转化为尽量多的可控,把每一步的结果都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就不再觉得麻烦,亦不会失去对快乐的信心。

觉得自己会被指责为“做得不好”

当我们内心存在一个质疑的声音,比如“你做得不够好”“这是你做的吗”“你不行吧”,这个声音总是在挑剔你,哪怕你已经做得足够好了,却仍然达不到这个声音的要求,这种时候我们常常是很绝望的。

当我们总是被严苛、被挑剔,或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和支持时,我们就会给自己使绊子。此所谓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本文开头的那个姑娘,当她对我说“什么情况还都不了解就做了决定,这哪行”时,我的感受是有人认为“我”掌握的信息还不够全面,不够精准,在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当然也是不可取的。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因为同去的有好几个人,万一订的酒店给其他人造成不便,或订的机票不是性价比最高的,也许会受到埋怨。

是哪种情况都无所谓,别人总有不满和埋怨的自由,问题是如果你把别人的不满、埋怨和责怪当成“自己做得不好”,你就重新陷入了当初和父母的关系当中,当初和父母的关系多么令你恐惧、愤怒,你现在就有多么纠结。

再退一步想,朋友、同事、老板,大街上的陌生人,你真的打算要在与他们的关系中赢得一个漂亮的回合吗?还是打算要他们承认错待了你?其实,谁都没有你想得那么重要。

这样想一想,会不会少了很多纠结?

综上,生活总是由无数的麻烦组成的。麻烦不是问题,害怕麻烦才是问题。麻烦是一种主观感受,它的克星是目的和目标感。当我们非常确定自己想要做什么的时候,哪怕事情真的很麻烦,我们也会乐在其中。另外,我们需要看清自己的担心是什么,承认那些恐惧的存在,努力突破它,然后慢慢地,我们的策略就会发展出来了。

与麻烦相关的情绪或行为包括哪些?又该如何应对?

1.恐惧。与麻烦相关的恐惧大多是由不可控因素导致的。可控的是安全的,不可控则意味着需要腾出更多精力来应付意料之外的事情。应对的方法是,做好能够做的,把未知的部分交给老天。当你摊开双手、放松自己的时候,不可控并没有那么可怕。

2.拖延。拖延发生的原因是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当你看不到属于自己的能力,而只希望完成他人对你的期待或要求时,你会不自觉地推开不愿做的事。对此最好的做法是,尊重自己的选择,学会发展一些策略让自己的选择和他人的期待共存。

3.懒惰。懒惰不同于拖延,懒惰也没有好坏之分。当我们不允许自己懒惰的时候才会有麻烦的感觉。其实懒惰可能是由任务太困难导致的,也可能是由我们没有养成某些习惯导致的。重要的是,不要太苛责自己。

不甘:是你不愿接受庸俗的自己

俗气是不能接纳自己的不好

在我公众号的后台有读者留言说了这么一件事:

我去市场买了一条鱼,我觉得挺新鲜的,回家后老公说我买贵了,另外一家鱼店同样的鱼比这便宜了三分之一不止,然后还讽刺我说:“就你傻,不骗你骗谁呀。”

我也觉得自己挺傻的,难道就因为我不常去市场,不知道菜价,就要随便诓我吗?

我气不过,拿着鱼去退掉了。

鱼店老板也没说啥,就是拿一副轻蔑的眼神看我。

我又觉得自己白白打扮得那么光鲜,内里斤斤计较的市井气还不是衬托了我的俗气?心情坏得不得了。

我回复说,买了贵的鱼就代表自己傻吗?这个认知是怎么来的?至少鱼是新鲜的啊!

我想,这个读者也许在内心认为,被骗的人不仅不值得同情,还很可耻。她对那个给她带来耻辱的人充满了愤怒。为了扳回一局让自己好受一点儿,她选择去退鱼,然而这种斤斤计较的举动又引发了她更深的痛苦。

这件事让我想到某个朋友的同事,大家对她的评价就是“很俗气”。起初她在一家设计院做文员,渐渐发现身边的室内设计师们的收入是她的好几倍,于是又去学室内设计专业,硕士一路读下来,文凭和年龄倒是长了不少,但是工作中仍频繁出错:当有人指出她画的建筑图不合规范时,她的回应一般是“我认为就是这样的啊”!如果有新进公司的同事请教她技术上的问题,她的反应则是“这么简单的事情还需要问吗”?会议中如果有领导批评她所在的部门拖了后腿,她一般也是先把自己择清,表明“我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别人”。她的许多做法和观念给她的同事们带来种种不适,可是大家又无法准确描述那些不适,只好笼统地评价她是一个很俗气的人。

她内心也许是自卑的,但表现出来的却是自大,或某种优越感。她担心别人瞧不起她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设计师,于是拼命增加自己的含金量,努力给别人一种“我很优秀”的印象,同时又随意贬低他人。但她的“用力”以及“刻意”反倒使她变得俗气。

也许她并不清楚,正确表现自己价值的方式应该是接纳自己,从现实情况出发认清自己是否适合以及喜欢所从事的工作,而不是以“这个工作很体面”或“这个工作收入高”为标准,努力使“活”的自己去适应“死”的事物,并错误地认为机械性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理所当然地使资历和成绩水涨船高。

俗气是过多地去妥协

某次和几个朋友一起吃饭,结束时大家都抢着结账,其中有个朋友就不高兴了,她说:“不就买个单吗?好像谁结了账大家就欠了他,什么时候你们都变得这么俗了?”事后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很多,好像我们内心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标准,符合这个标准时我们就是“可爱的”,不符合这个标准时,我们就认为自己不够好。

年少时,我们只需搞好自己的成绩,交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必在意太多别人的看法。那时的我们充满了“仙气”和灵气。当我们年纪渐长,需要承担的内容越来越多时,我们就需要与这个世界保持越来越多的合作,我们变得不得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按大众的标准调整自己的行为,或社会认为什么年纪应该拥有什么资源,我们就努力去获得。但有的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获得,只知道大家都有,所以我也要有。

也许我们走得太快,离我们自性的那个东西越来越远,于是自性就在我们的生命中踩了个急刹车——焦虑的症状出现了。我们因焦虑而变得计较得失,拼命抓住拥有的,获得不了的就自怨自艾。也许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变得俗气的吧!

当我们和通常大家说的俗气的人相处时,我们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因为我们触碰不到哪是真实的他,无法跟他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只能靠“面具”互动;而如果我们觉得自己很俗气并为此痛苦的时候,那一定说明,我们没有或不敢有自己的坚持。

比如有个女孩跟我说,她为了让妈妈高兴,带妈妈去买漂亮的衣服。在两件衣服中她拿不定主意,妈妈却说哪件都行,然后她就买了其中一件。回家后有亲戚看见说那件衣服太花了,妈妈就有点不高兴,嘟囔着“早知道就该买另外一件”,女孩听见了,心里特别崩溃。

俗气的反面是灵气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大众和社会要求的标准未必适合每一个人,所以我们不必按照那个标准去行事。社会的期望毕竟是期望,我们没有义务做到完全满足。

就像父母期待我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样,父母所谓优秀的标准只是他们自己的想法,难道每个人不应该为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负责吗?

怕只怕我们已把父母的想法和愿望内化成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了,而我们真实的自我从未被看见。我们压抑那个真实的自己,并调节自己的言行以符合公众的期望,长此以往,也就不免落入俗套。

其次,我们那么在意别人的评价,那么喜欢从众,是为了不被群体所抛弃,从而获得某种安全感和归属感!当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种安全感。

就像有一个成语叫“中流砥柱”,当湍急的洪流涌下来,还有什么比砥柱山更稳固与安全呢?越是没有自我的人,越需要融入某个群体,越会在意他人的评价,也越需要外在的安全感。

最后,学会接纳自己的阴暗面。在分析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人格面具”,它是原型意象中的一种,是指个体用以适应社会,为了给别人良好的印象从而被认可而包装起来的面目。过分关注某个被社会所认可的人格面具必然会变得俗气,而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也会被牺牲掉,整个人格也就不能平衡发展了。

阴影是与人格面具相对的原型意象,是我们觉得丑陋、不愿去面对的部分。我们越是执着于光鲜的人格面具,内心的阴影就越是强大。这时我们会感到冲突的痛苦。

对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接纳那个阴影。怎么接纳呢?最重要的是觉察,当我们觉察到阴影,并不认为它是个“坏东西”,它的存在便是积极的,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心理能量。觉察,然后承认它,承认那个不完美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阴影是人格的组成部分,越是否认、排斥阴影,我们越会感到分裂,内心的力量就越弱小;反之,越是承认和接纳,我们的整体人格就越强大,越充满了吸引力。这样的我们有魅力还来不及,哪里会俗气呢!

有时候我会想,当我们在说“俗气”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表达什么:这个床单的花色很俗气,那个人的行为很俗气,他的观念很俗气……总之就是不理解、不接受。当我们能够接受世上的一切事物并对它们出现的原因和过程感同身受时,也就不存在俗气一说了。

那么,我们能不能尽力做到接纳自己的一切呢?接纳那些好与不好!这不意味着“停滞不前,再也不用努力”,而是不再与世界为敌,不再与自己为敌。我们可以变得更好,但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我们自己。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活出自我的精彩,拥有一个不落俗套的人生。

如何更好地接纳自己?

1.回想一下,在哪些时刻你曾被嘲笑或批评,而你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一定会有这样的时刻。

2.当你对以上那一点毫不在意的时候,证明你对这个“别人以为的不好”是完全接纳的。

3.细数给自己带来糟糕感受的“不好”,想想它们是怎么产生的?跟自己辩论一下,它们不好在哪里呢?给别人造成伤害了吗?是真的不好,还是想象中的不好呢?

迷茫:对未来的期许会用“伪焦虑”绑架你

你不敢让自己变得更好

小云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她的公开课评比在市里选定的拟定者名单中。领导让她继续参加省里的比赛。她的第一反应是受到了惊吓,觉得自己不可能被选上,于是推辞说:“我不行,能不能让其他人去?”领导笑了,安慰她说:“别人可没有在拟定者名单中,只能你去!”

后来平静下来,小云觉得既然自己被选上了,那就好好准备省里的参赛。但此时学校又决定让其他人去参加另一项语文公开课比赛。小云得到消息,暗自思忖是不是自己被替换掉了,领导还没好意思告诉她,并开始后悔当初的推辞。她就这样在煎熬中度过了一个星期,总是为一些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担心。

小云的焦虑是一种“伪焦虑”,它的意思是“为不必要焦虑的事情而焦虑”。

“伪焦虑”也许是这样的:你担心找不到好的工作,一辈子也不可能实现财务自由;你跟某个在乎的人互动,对方抛来一个你认为颇值得玩味的眼神,你担心自己说错了话,后来两人的关系就淡了。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你进了一个还算满意的单位,收入比刚进来时提高了不少;虽然你感觉冒犯了对方,但对方并没有疏远你。很多令人焦虑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伪焦虑”和正常焦虑的区别在于:是否是针对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你的车追尾了,你需要检查有没有人受伤,察看双方的车况,协调怎么解决,或给保险公司打电话。这一系列的思考和行为都伴随着焦虑,但这是正常的适度的焦虑。

但如果你一开车就想着今天会不会追尾,追尾了该怎么办,或者你害怕出意外干脆就不开车了。对开车这件事情的担心就是不必要的焦虑,即“伪焦虑”。

有人说,容易感到焦虑的人都生活在“未来”。是的,被“伪焦虑”充满的人总是担心未来不是想象的那样,担心时间和环境变了,自己却没有变得更好。

拒绝外界强塞给你的焦虑

那么,“伪焦虑”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事物的不确定引发了失控感,从而使人感到焦虑。人都需要安全感,只有安全感才会带来放松和惬意,而安全感是通过“可控”来实现的。比如你渴了要喝一杯水,你的身体要能够控制你的手臂和手去拿到那杯水;你需要妈妈的爱抚和充满爱的眼神,你知道只要张嘴大哭妈妈就过来抱你了。

你能够想象你特别想喝水却不知如何使用你的手吗?或者无论你怎样哭闹,妈妈呈现给你的都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你会有什么感受呢?很可能是“这世界太可怕了”。而一个随时可能发生意外的境况也是不可控的,人处于其中会感到很紧张。

我有个来访者说,他在生活中唯一感到轻松的时刻,竟然是每天的通勤时间。因为去上班的地点是确定的,坐多长时间的车也是有数的,这样小小的确定感会把他从对工作的焦虑以及在合租房内随时可能被打扰的焦虑中暂时解脱出来。

其次,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与人之间的比较。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的出身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机遇不同,得到的发展也不尽相同。这厢你兢兢业业地工作加班,那厢你的同事、朋友却靠拆迁获得了百万千万补偿,你的焦虑瞬间而生。你感觉自己很挫败。

有个表弟跟我吐槽说,他的同学在北上广的设计院已经可以独立设计建筑图纸了,他还待在一个二线城市的设计院,干的还是描图员的活儿,这工作干下去什么时候才是头儿啊!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距,没有差距就不会有焦虑。

再次,有些焦虑是外界和他人强塞给我们的。网络无处不在,没事刷个手机随时都能看到令人焦虑的信息和观点。有一次,我的朋友看到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你的存款有500万吗?没有你就是穷人,除了挣钱啥也别想!”她说她看到这句话一夜没有睡着觉,好像瞬间被剥夺了轻松活着的权利。

越是与近距离的人比较越容易带来焦虑,包括父母、伴侣、朋友等。有一个来访者,她妈妈总是吓唬她,经常说“在外面吃饭会有传染病”“人家不搭理你就证明你笨,说话不中听”,她就很焦虑,但又不知怎么改变,因为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表明怎么样妈妈就能满意了。她打算让女儿就近读小学,她的朋友又说:“那怎么行?小学要上重点,你看大家挤破头都要去××小学呢!”

当你处于一个充满焦虑的世界,想不焦虑是很难的。

化解焦虑六步走

当我们被“伪焦虑”填满的时候,我们该如何缓解自己的焦虑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将事物具体化、清晰化

生活中你选择做哪些事情?你做事的动机是什么?是现实因素,比如不干活就没饭吃,还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或者纯粹是出于兴趣?这件事情用哪些方法可以做到,或做到什么程度就可以了?很多时候我们焦虑是因为没有将笼统的事物细分,事物越具体、越清晰,也就越可控。

2.对于不可控的事物,放手是最明智的做法

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只是安于当下,把手头的事情一点一点做好,无数个确定的现在,将会汇集成确定的将来。从这点来说,安于当下就是最好的可控之法。

3.练就自己的标准和规则

有个给广告公司写文案的朋友,一开始她摸不着这行的“道道儿”,总是失眠。后来她大量地写,但是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用自己熟悉的材料;二是不写无感或不喜欢的产品;三是努力搞明白客户要什么。一年以后,她已经很有笃定感了。

人在行为、处事、思想等方面都不是一开始就成熟的,想要变得成熟,无不是经过大量的尝试、挫败与坚持。在这个过程中,规则和标准将会逐渐练就,哪怕与人合作,也要搞清楚对方的规则,这最终也是自己的规则的一部分,这会成为我们远离焦虑的好办法。

4.去行动

如果你既想换工作,又不愿离开目前的单位;你既想去某个人少景美的地方旅行,又担心那里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从而一无所获。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其实是你害怕改变。因为在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机会看清自己想要什么。没有改变,就只能固守着一个点终日焦虑。所以才有人说,抵抗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行动。

5.看到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也会焦虑,因为有一堆需要做的事情等着你,那么这种拖延就说明你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就是说你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你是谁,你只是被环境、被他人需要着、要求着去做某些事,但这些都不是出于你的意愿,你还没有意识到要去拒绝。

6.把自己和他人分开,不背负他人的焦虑

当身边的人总是向你传递焦虑的时候,你有不听的权利,因为那只是对方的焦虑。你需要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那些焦虑变成事实的可能性,然后坚定自己的想法,替自己负责。

综上,适度焦虑是人类生存的正常状态,可是“伪焦虑”却会成为幸福的阻碍。我们需要做到在乎每一个当下,这不是说未来不重要,只是未来是通过规划和行动到达的,而不是通过焦虑的情绪到达。愿我们都选择做一个明智的不被“伪焦虑”捆绑的人。

如何正确看待焦虑?

1.你要知道,人都会有烦恼,而烦恼是解决不完的。

2.行动越少,焦虑越多。反之,行动多了,焦虑也就相应减少了。

3.试着对不必要焦虑的事情放手,我们不会因此死掉,也不致于因此崩溃。

自责:羞耻感是让你不断坠落的深坑

当人经常被否定,会发生什么

我的来访者L,是个固执且不做任何决定的人。

比如她在一家店里买了一套内衣,回来后发现上面有一团黑的东西。虽然她明白那可能是在机器制作过程中留下的瑕疵,但仍是不放心,想要拿回去换。所以问题也就来了:如果去换的话,店员可能会嫌她事儿多,或告诉她内衣一律不准退换;如果不换,又担心会有传染病(虽然她认为这种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因此她就把换不换内衣这个决定抛给她老公,可是老公给她任何一个建议,最终她都不会满意,继而把责任推到老公身上,告诉他:“你给我出错了主意,都是你的错!”

类似的问题她也会带到咨询室来询问我,我不会替她出主意,只是和她一起探讨哪个决定会带来什么可预料的结果。有一次当我们一起讨论她买不买某种减肥贴的时候,我问她买了会怎么样,不买又会怎么样时,她说:“我妈会对我说,我早就告诉过你那药不管用,要是管用大家不都买了吗?所以我不敢买,怕白花钱不顶用,但是不买的话我又不甘心。”

我说:“买了,就甘心了,毕竟那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不管用,外用的减肥贴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而且那个钱你也完全掏得起。妈妈没必要把‘不管用’这个责任放到你身上。再说,你不告诉她,她怎么可能知道你做了什么事情,然后再去贬斥你呢?”她很崩溃地说:“你不知道,就算我不告诉她,我自己也会责怪自己做了错事!”

我恍然大悟,瞬间明白了之前我们一直探讨的有关女性贞洁的问题,为什么迟迟不见进展。好几次L曾对我说,她认为自己一切不幸的根源就在于婚前和她老公发生了关系,老公的家庭条件她不满意,却又不得不嫁给他。所以她特别恨他,用她的话说便是:“他既然给不了我想要的一切,为什么还要和我发生关系呢(言外之意,是老公做错了)!”

我一度试图去调整她的认知,让她意识到现在不是古代,女人对于两性关系的看法也有必要随时代而变化。可是她却拿明星当例子,来向我证明即便是容忍度较高的现代社会,大众仍脱不了谩骂当事女性的思维。然后她问我:“这难道不能说明不守妇道就是做错了吗?”于是我们有几次的工作内容就变成了讲道理。也有讲通的时候,但过了两周回来,她的看法就又变了。那时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方向是不对的,但一时又找不到出路。直到买减肥贴的事件出现,当她说“就算我不告诉她,我自己也会责怪自己做了错事”时,我意识到她是在告诉我,无论她做任何选择,都是错的,错了就该被指责,如果别人不指责她,她也会自责。

所以她不做任何决定,却又因不能决定而遭受痛苦。她把决定的权利交给别人,自己则安享被决定的命运。如果被决定的哪个事情结果不如她意,她会控诉或埋怨他人,认为都是别人导致了她的后果。如果有人告诉她“你没有错”,她不会相信,反而引经据典,与人展开辩驳。她的智商很高,她会把对方驳得精疲力竭、举手投降,忍不住大呼“好吧我错了,你是对的”。就这样,她用拼命证明“我错了”的形式成功证明了自己的错误。这就是L的人际互动模式。

面对L的固执和不肯做任何决定的做法,我经常陷入沉思,思考在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毫无疑问的是,从小父母就不接受她的任何负性情绪,每当她表现出不满或焦虑时,她妈妈总是会皱着眉、捂着头说:“别说了,我头疼。”这个时候爸爸就会说:“你看你,又惹你妈不高兴了。”

妈妈容不得L说谎,每当她觉得L的话有出入,就会试探性地一直提到那件事。L对我说:“你不知道,那种试探就像针一样,过一会儿扎你一下,没个停的时候。”这也让我深刻理解了L的某些认知,她固执地以为所谓的诚实就是实打实的实话,不论那些实话是不是适合当时的场合。

她妈妈本人也是个非常焦虑又充满恐惧感的人,她会把一件事情想得无限糟糕,以点带面,就像在宣纸上滴了一滴墨,慢慢地整张纸都被染黑了。

总的来说,L的主要关系充满了被否定的意味,而这种否定原本是她妈妈将太多自己不能接受和恐惧的东西投射到L身上去。所以在她妈妈眼中,L说什么、做什么、想什么都是不对的,同时也并没有表明什么是对的,这使得L经常以辩驳甚至狡辩、发泄的方式挑战人的底线,以寻求某种认可,从而建立边界让自己感到安全。

羞耻感是怎样阻碍了个体的发展

L的感受可以总结成两点,第一,负性情绪不允许表达;第二,羞耻感过强。很难说这两点是不是在交互作用:表达负性情绪本身就被认定是羞耻的。而羞耻感过强,个体又会承受更多负性情绪,比如愤怒、抑郁、焦虑,这在行为上会表现为自我攻击和攻击别人。

羞耻感是这样一个恶性循环:过多负性情绪指向“我不好”——我想要更好一点——但我觉得自己不配——攻击自己——我更加不好。

一般来说,羞耻感有三个来源。第一个部分是人生来就有的,是人类特定的,它与性有关。

第二个部分是被人投射到身上的。比如L的妈妈因为自己内心有太多不被接纳的部分,又从不允许它们被诉说,就只好将其投射到无辜的L身上。

第三个部分是他人的无界限行为给自己造成的糟糕体验,比如被粗暴地对待,包括言语羞辱和对身体的折磨,以及不经允许就公开自己的隐私、侵入私人领地等。

撇开生来就有的那部分,在与妈妈的关系中,后两种伤害L全占了。但是客体关系理论也指出了,一个人曾遭受怎样的对待,他也会怎样去对待他人。L不止一次地问我:“你会不会被我搞疯了,不再跟我做咨询了?”我回应说:“我很好奇你为什么这么说?”她说:“我身边的人都这样评价我,他们不喜欢跟我长期待在一起,我也很讨厌自己这样。”

我很理解,L的人际关系很单薄,她几乎没有朋友,在与同事的相处中,她总是担心别人会怎么看待她。她渴望拥有美好的关系,但她与人互动的模式又常常给人造成压力——她会不自觉地使对方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很糟糕,总之她想通过关系将自己遭受到的无价值感再让别人遭受一遍,以博取深深的理解。于是在她的现实生活中,越是亲密的人,越是容易痛骂、指责她,或者以跟她吵架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愤怒。

是时候丢掉消耗自己的执念了

固执,或称某些执念,无一例外是关系带来的。执念也会限制我们向外的拓展。它是一种负担或束缚。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执念是:我不够好。一旦认为自己不够好,什么都不配,好生活不配,被爱不配,有价值不配,人活着还图什么呢?

除此之外,“不配”的感觉还会消耗前进和发展的动力。我们都希望轻松地活,希望有盼头,希望未来会更好。可什么是轻松和有盼头呢?它是指我知道自己有哪些不好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无所谓,我会和那些不好和平共处,因为它们都是人性的一部分。

和平共处有什么不好?你好我好大家好,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嘛!

那么,如何与“我不够好”的执念和平共处呢?换句话说,如何能够不让羞耻感破坏生活和自我发展呢?

第一,你需要识别自己的羞耻感比较容易在什么状态下产生。比如有人在无力保护自己的时候会感到羞耻,在被指责的时候会感到羞耻,或者在被曲解又无从辩驳的时候会感到羞耻。这种时刻分辨得越精细,越容易澄清许多羞耻都是不必要的。

第二,很多情绪和行为容易掩盖羞耻感,比如愤怒、抑郁,攻击他人和自我攻击,你需要意识到当你产生这些情绪或行为的时候,是不是正是自己感到极为羞耻的时刻。但你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绪呢?有可能和别人侵犯或不公平对待你有关,比如你被偷窥,你不完美的身材和无伤大雅的怪癖让你觉得颜面扫地,你会感到羞耻。但应该感到羞耻的其实是偷窥者,而不是你。

第三,你要知道,某些羞耻感是与生俱来的,没必要也不可能全部抹去。一定的羞耻感会让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从这方面来说,它等同于羞愧,羞愧的补偿行为就是对羞愧的那一方面具有“上瘾性”——越羞愧越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第四,你还需要知道,有很多羞耻感本不属于你,是被别人强行“扔”到你身上的,对此最好的做法就是“还回去”。比如父母(或其他重要的人)对一些其他人看来并不那么羞耻的事情缄默不言(或用一些奇怪的表情、动作、手势等将其掩盖过去),你因此也认同了那是羞耻的。可是,感到羞耻的是他们,而你并没有做错什么,你为什么要承担那份羞耻呢?

如果你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羞耻感是怎样让自己产生“我不够好”的执念的,那么你会对自己羞耻的状态有所掌控。掌控就是我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我知道我并没有做错什么,我也知道有些羞耻并不属于我,我没必要大包大揽替人承受。

这种对自己的掌控能够很好地让你免受羞耻感袭来的折磨。你能够很好地消化它,也就没必要让它蔓延到外界去,以影响你与世界、他人的关系了。

羞耻感是一种很隐蔽的情绪,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正常的羞耻感不会影响人的社会功能,还可以用幽默巧妙地化解掉。而过多的羞耻感则与被虐待、被羞辱以及他人的投射有关。我们需仔细分辨羞耻感的来源,并思考我们经常用以应对羞耻感的方式是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等等。另外当我们没有做错什么却依然感到羞耻的时候,应支持自己将不属于自己的羞耻感“还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