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坏情绪的秘密:发现负面感受里藏着的伤痕(1)

孤独:落单的人可能易感“冷漠症”

热情如火,也会被冰冷的关系浇灭

朋友跟我发微信说:“好不容易放个五一小假,我爱人在外面沙发上躺着玩手机,他爸妈看电视,基本谁也不跟谁说话。好可怕的家庭!我现在也不想和他们交流了,下班就待在我房间,休息时就带孩子出去,能用一句话说清的决不用两句话。”

我听后周身发冷。我想我能够理解,在他们五个人组成的家庭中经常会发生些什么。

正是这位朋友,当初欢天喜地地嫁给她老公,那个男人长着细长的丹凤眼,有着瘦高挺拔的身材,怎么看怎么玉树临风。不仅如此,他还拥有一手好厨艺。婚后几年,两人的感情渐渐不那么和谐,主要原因在于,她觉得爱人在人际交往上过于退缩,他和同事、朋友在一起时还好,一旦跟她回娘家,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家的亲戚他一个也记不得。她感觉自己嫁了一个“假人”。尤其近几年,她公婆因为家里拆迁没地方住,不得已跟他们一起生活,公婆与老公的相处方式她看在眼里,感受在心头,窒息在每一个毛孔。

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很正常,毕竟是一家人,平时没必要那么客套,有事说事,没事就自己忙自己的。这个说法没错。但我觉得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假如只有我的朋友在整个家庭的关系中感觉不舒服,那有可能是她对感情的需求浓度过高;二是假如每个人都觉得不舒服却无法被意识到,只是感觉“家是个冷冰冰的地方”,从而不愿回到家里,或者即便在家里也很少与家人互动,那么这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我只想探讨后者是怎样一种状况。

我记得在某次动力性成长小组活动中,我所在的小组有个成员A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

小时候我每次放学回家,我妈都在忙她自己的事情,没有人跟我打招呼,我也没养成像日本电影中人们回家时都会说“我回来啦”的习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放学后又要回家,总之我有一种“到哪儿都不是目的地”的感觉。那个时候我知道自己很不舒服,但我认为别人家也一样。直到我长大结婚,生了孩子,才发现我和老公、孩子的互动恰恰延续了我妈的做法,这让我很害怕,我每天都生活在莫名的恐惧中,自己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A在当时对我们说了一个新鲜的词:冷漠症。她说这是她自己发明的,但我们都知道她在说什么。

什么是“冷漠症”?我认为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喜欢与人待在一起;就算和人在一起也仍然耽于自己的事情;哪怕无事可做,也讨厌被打扰(中断当时的心理状态);真的独处时,却会有恐慌感,似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和一个“冷漠症”人相处,会很憋屈,如果自己就很冷漠,亦会觉得世界充满了杂物和噪声。

我曾有一个来访者,她来找我的原因是“总觉得胸口闷得慌”,我问她发生了什么,她倾诉最多的是她和爱人之间冰冷的关系:她问他事情,他不搭话;她追着他问,他就走到另一个房间;每次吃饭,他只刷自己的碗。

起初我以为,是她爱人从原生家庭里带出来的冷漠影响到了和她之间的关系,后来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发现她的冷漠更多一点,比如她爱人晚上应酬,她从来不问他几点回家(虽然她内心也有隐藏的愤怒)。表面看来,她作为妻子很大度,从来不查丈夫的岗,但在丈夫那里,他感觉到的是她从不需要他。因此他常常反问她:“你总是说我冷,难道你就不冷吗?”

你瞧,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是对方冷漠,但也许,对方的冷漠也有我们的参与:也许对方本不是个冷漠的人,但在长时间的相处中,我们把他变成了一个冷漠的人;也许我们原本是热情的,但对方的退缩和游离使我们觉得“算了吧,多说无益”。

被伤害过的人有资格悲伤

有时候当我陷入沉思,仔细捋顺那些让关系变得冰冷的细枝末节时,我发现总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节点”,即我们害怕被指责、被拒绝、被误解、被惊吓,也就是“被伤害”。

客体关系认为,每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其早年内在客体关系的延伸,即小时候与他人之间互动的感受会影响到他与其他人之间的互动。比如:

小时候的你说:“我想吃糖。”你爸说:“吃什么吃,牙都坏成那样了,难看得不行!”

你妈觉得你长大了,应该让你干点儿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但你把房间搞得一团糟,她便埋怨你“笨、不通窍,隔壁家的谁像你一样大的时候都会蒸馒头了”。

你妈把照顾家人当成一件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她做饭不好吃,还硬逼你吃,你只好说不饿,然后她就开始委屈了,觉得她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一点都不领情。

你爸妈出去逛街从来不带你,他们嫌你总是提很多要求却并不想满足你,时间一长你就得出一个结论:和父母共同行动绝对是场灾难!

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们和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极大地影响了我们与他人的相处模式。其实决定我们是否被伤害的,绝不是父母能否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是他们与我们互动时恶劣的态度和语气——蛮横、无理、粗鲁、不屑。我们随之的感受便是羞耻、内疚、无价值等等。这是莫大的伤害。如果我们总是被伤害,我们就倾向于逃避。

有一个词叫作“强迫性重复”,说的是当我们最恨一个人,长大后我们偏偏会变成他的样子,我们会用他对待我们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与其说是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深刻地认同了他,不如说这是我们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做法——既然人都是带着刀的,我们为什么不带?

也许,我们不该再憎恨自己的冷漠,而应看见自己的悲伤,意识到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孤独的一个人,对抗着外界的亲密与接触,哪怕那是善意的。是的,我们首先应该为过去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感到悲伤,随后我们才会懂得,那不是我们的错。可这也不代表我们需要将那冷漠继续保存,因为它是破坏性的。

在双向的情感里不再孤独

我想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重建与他人的连接,以让自己温暖与充实。

这个故事是我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听老师讲的。

老师讲,某班的学生Y语文成绩每次都是年级第一,她通过询问家长得知了Y平时都是怎么学习语文的——每天放学后吃完饭,Y躺在沙发里,爸爸帮忙按摩太阳穴和眼睛,妈妈在旁边读经典名著,每天如此。Y非但语文成绩永远是年级第一,她的眼睛也是标准视力,不像有的孩子一样早早就戴上了眼镜。

这个故事一讲完,家长会上就炸开了锅,很多家长虽然很赞叹Y父母的做法,但也有不少家长直接表示,自己是做不到的,要么是工作忙、时间不允许,要么觉得,这也太惯着孩子了!

我倒觉得,Y父母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孩子的成绩,而是他们已经习惯了用这样一种方式去相处,语文成绩好只是这种方式的自然结果。或者起初他们是为了寻找一个学习语文或保护视力的方法,而用这样一种方式去互动倒是让大家都很满意。

很多时候,孩子成绩的好坏是不能强求的,但作为父母,我们可以选择通过某种方式,带着爱,去主动为孩子做点什么。一来可以让孩子感觉到他不是孤单的,二来我们很难说在主动去做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没有收获什么。

情感是双向的,如果我们曾经是一个冷漠的人,我们就需要变得勇敢一点,这个勇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勇敢地把自己身上的刺去掉,外界对我们就多了一份容纳;二是勇敢地投入关系,学会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毕竟当有人伤害我们的时候,他本身也是一个曾遭受伤害的人。这样一想,我们对他就多了一份怜悯,而不再是憎恶。

愿我们每个人都不再孤独,在关系中活出充实的自己。

我们应怎样让“人间更值得”?

1.明确能够让人获得充实感的,不是成就和优秀,而是良好的关系。

2.接受人和人的差异性,当他人的想法和做法与我们不同时,要抱着探究的心理而不是责难。

3.当我们被伤害的时候,要把受伤的感受说出来,而不是逃避,假装它没有发生继续讨好,或带着很多情绪去攻击。

4.抱有一种信念,即真实的关系最能够滋养人,时刻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真实。

委屈:为什么你的心总是容易受伤

委屈的具体感受是什么

琳琳被一件事情所困扰:她有个同事小C总是跟她诉苦,她好心去安慰小C,到头来却变成了小C的“情绪垃圾桶”,这让她感到很委屈。但是小C的确不容易,最近一件让人感到委屈的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单位领导在开完晨会后问了一句:“大家对于工作时间的安排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小C说:“我的工作后续需要别的部门协助,但别的部门同事都只顾着自己……”领导大手一挥:“行了,别说了!”然后转头又问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其他人表示无异议,于是散会。事后小C又去找琳琳,说领导多么多么不近人情。琳琳听得很烦躁,更多的却是委屈,心想领导不近人情跟我有什么关系,凭什么我要承受这些?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委屈,但对有些人来说,委屈的感受可能更强烈一点,委屈的次数也会更多一点。委屈的字面解释为: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委屈并不是一种基本情绪,而是痛苦、悲伤、愤怒等情绪的综合反应。

当一个人受到委屈的时候,他会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我本不应该被这样对待,对我不公的那个人我好恨他,我特别希望有一个方式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为此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我不想或不敢跟他正面冲突。

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某个事物的存在自有它存在的理由,虽然这个存在不代表是正确的。

为什么受委屈的总是你

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感觉自己受到了委屈。

1.委屈是一种主观感受,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许有不同的感受

我有个来访者,她说她老公非常“冷”,不苟言笑,还经常由一件事扯到不相干的另一件事。比如她说:“你发那么大脾气干吗?”他会说:“我这边着急走呢,你那边没完没了地问,我得挣钱去啊,房子该交贷款了,你去交吗?”

每当这种时候,她就会感觉他是高高在上的,而自己没本事,只能待在家里做些家务活,还被他看成是理所当然的。她觉得很委屈,同时心里像堵了块石头一样难受。

这缘于她父母经常向她灌输一个观念:你婆婆家里条件好,咱们不如人家,你嫁过去是会受气的!不知不觉她也就认同了父母的说法,多年来把自己放在卑微、受气的位置上,对方一旦态度不好,她自然就联想到对方是高高在上的,而自己只配受委屈。

说白了,是她心里有“伤”,即她讨厌被瞧不起,当别人不小心碰到了她的“伤”,她就会感觉很疼。如果换一个在这方面没有“伤”的女人,听到她老公说那样的话,她也许会说:“噢,我耽误你了,你赶紧去吧,回来咱们再聊!”要么是说:“你再着急也不能跟我发脾气,否则下次要你好看!”

你瞧,同样的话会引出不同的反应,就看你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言行的哪个点上。有时你感受到的委屈,只是自己伤痛的外化。

2.有一个心理学术语叫作“投射性认同”,即你诱导别人以不公的方式对待你

上文提到的琳琳的同事小C,在晨会时被领导当众奚落,她觉得委屈从而向琳琳诉苦称领导不近人情。事后琳琳通过领导助理得知,领导“不近人情”是因为当他问大家对于时间安排有何异议时,小C并没有“按要求答题”,而是说起了自己的难处——别的部门同事不配合自己。由于时间紧迫,领导只好打断她,以致她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来访者,她承认自己不分场合地“话多”,也常因此将身边的人激怒。别人越是制止她“别说了”,她越是担心别人没有听懂自己的意思而一遍遍重复,她也因此一次次遭受别人的厌恶和白眼。事后她常常委屈地掉眼泪。

她对自己的心理模式有多无意识,她的处境就多么令人同情。究其原因,首先是她个性中的依赖心理,再就是父母从不给她确定感,比如她提一个要求或问一个问题,父母充耳不闻,她就很害怕,不知道父母答不答应以及他们有什么意见。她为确保自己是安全的,就用重复的方式去求得他人的回应,大有一种“你不回应(其实是她自己不确定)我就一直说”的架势。

他人如何对待我们,往往是我们诱使的结果,即我们投射,他人认同。如果我们投射的是自己不接受的那个层面,他人在认同过程中会感到被利用和操纵,然后他人的情绪就发动了。被情绪控制的他人自然不会公平友好地对待我们。

3.没有边界,不能保护自己

每个人都是有心理边界的,能清楚意识到自己边界的人,会生活得很舒服。但有一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很好地尊重过,他们会认为,不被尊重才是常态。

什么是尊重呢?就是你的东西我不动,你不想说的话我不问,你不想做的事我不干涉。它承认一个人是独立存在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力去侵入他的心理空间。尊重也是后天习得的,没有人教过你,你就不会尊重自己,也不会尊重他人,这就相当于说,你对自己的心理边界没有清晰的意识。

人的边界不同,有的范围大,有的范围小;有的生硬,有的柔软。无论它是什么特质,只要你有边界意识就好。怕就怕你对边界很茫然,当别人手脚伸得太长,已经越过你的边界了,你只是感觉不舒服,却不能明确地表达出来。这个时候你只能愤怒或委屈,一如我的朋友琳琳对小C无限制的倾诉行为的反感。

假如你有清晰的边界意识,就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你会对待你不公的人说“请你停止”,或者“我不允许你这样对我”。那么对方就能意识到他自己的错误,及时在你的边界前停下脚步。

是时候让自己从委屈中走出来了

1.正向看问题,走出“受害者”陷阱

人常说的吸引力法则,指的就是有什么样的深层观念,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事情到自己身边。我们没必要认为自己很可怜很痛苦,我们也没有那么重要,以致旁人故意跟我们过不去。遇事多体会积极的一面,想想自己已经拥有了什么,又从“不好”的事件中收获了什么。只要不把自己当成“受害者”,我们就有机会感受到不曾留意过的正能量。

2.带着善意与人沟通

善意并不是讨好,不是对方喜欢听什么就顺着他去说。“善意”是指不带攻击性地把事情搞明白,重在“具体”。比如对方说:“你这件事做得不应该。”你可以问:“你觉得哪里做得不好,能说具体一点吗?”或者说:“我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如果对方不能回答,那么他可能也不清楚怎么做才算好,你也就没必要认定自己做错了。如果对方说得条理清楚,你便有了机会去思考并学习他的处事能力了,这对你来说未必不是成长。

3.及时内省

这一点最重要。受了委屈要及时内省,搞明白是沟通不畅所致,还是自己太敏感、太脆弱所致,有时本来对方没有那个意思,自己却觉得对方是故意针对自己。也许对有些人来说做到这点儿有些困难,那么你可以求得专业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