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俄罗斯语言与文化研究
- 李向东 杨秀杰 陈戈
- 12745字
- 2021-04-04 09:55:26
第一节
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的空缺研究
异文化文本理解(понимание инокультурного текста)是民族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针对异文化文本理解中出现的民族文化特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即空缺法(метод лакун)。
一、异文化文本理解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
首先,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明确界定异文化文本的理解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民族文化特点时,他们对以下几个问题做出阐述:
1. 文化的共性是什么?
2. 民族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3. 民族特点体现在文化的哪些方面?
4. 语言在民族文化特点中具有什么意义?占据什么地位?
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人创造的,它规范人们的行为,并在人们的身体力行中不断复现[6]。
不同的区域形成各自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既包括那些属于全人类的、共性的特征,也包括那些属于区域的共性特征,还包括独有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的产生源于活动条件的差异,这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历史条件的差异,因为活动条件的差异,同样的活动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风貌。
文化的哪些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呢?首先是语言,语言是决定说话者的民族属性的符号,它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也是影响人们交际的障碍。除了语言,传统、风俗文化、日常行为、民族世界图景、文学艺术、民族文化和语言的主体(即说话者)等都是文化中带有民族特点的成分。
此外,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认为,异文化文本理解也属于理解范畴问题。理解既是人类交际的过程,也是交际的结果。参与理解过程的是作者和读者。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作为过程,理解就是读者按照作者设定的“路标”通过“还原思想”去观察对方动机的过程[7]。从读者角度看,文本的理解和评价受制于多种因素:作者与读者概念体系的对应程度、读者的知识结构、文本的复杂程度、文本信息的饱和度、读者个人的心理特点、心理活动的规律特点等等。
在与异文化交流时,读者会自觉不自觉地透过本民族区域文化的棱镜去阅读异文化文本,这势必造成对异文化特殊现象的不理解。为此,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建立了空缺概念术语工具体系,目的是揭示异文化文本理解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描述处于交际过程中的不同语言文化共同体的民族文化特点。
二、异文化文本理解模式
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认为,作者——文本——读者三个方面构成了异文化文本理解这一交际活动的整体,空缺就是在以原文和译文两种文本为载体的文化间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8]。如图2—1所示:
图2-1 异文化文本理解模式图
左图指原文代表的区域文化,其中А——文本作者;Та— 原文文本,右图指译文代表的区域文化,其中П——文本的译者;Тп——译文文本;Р——读者;Т1р, Т2р, ..., Тnр——不同读者对译文文本的理解。
异文化文本的理解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原文文本翻译成译文文本,某种意义上就是把原文文本迁移到另一个文化中,译者作为两种语言和文化的中介,不可避免地面临语言和文化上的空缺。无论是显性空缺(эксплицитные лакуны),还是隐性空缺(имплицитные лакуны),无论是保留在译文文本里,还是被译者消除或补偿,都反映了原文文本中的民族文化特点,并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原文文化的特点。
第二阶段:读者对译文文本的接受,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接受形式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
基于语言学界对空缺现象的研究,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认为,空缺现象在文本中的存在有以下特点:不明白、奇异、不熟悉、不准确。读者在阅读、理解异文化文本的过程中,会遇到费解、陌生、甚至是认为错误的地方,这说明文本中存在反映民族文化的特别成分,或者说原文与译文在语言或文化方面(概念体系、心理类型等等)出现不一致的地方,即“空缺”。这是在一种文化中存在,而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的事物、现象、特征等等[9]。
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认为,通过对异文化文本的理解活动进行不同层级的分析(对比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分析读者与异文化文本的互动机制),可以揭示原文文本所代表的语言文化共同体的特征,揭示两种区域文化在语言、概念、情感、身势等层面的差异,揭示产生于不同语言文化共同体的文本的特点,建立异文化文本理解(和评价)的机制[10]。
三、空缺的分类
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认为,空缺分为语言类空缺(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文化类空缺(культуролог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文本空缺(текстовые лакуны)三大类,每类空缺又有各自的分类[11]。
(一)语言类空缺
语言有反映体系的语言和使用中的言语之分,语言类空缺也分语言空缺(языковые лакуны)和言语空缺(речевые лакуны),前者是针对语言体系对比而言的,后者基于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对比。参见图2—2[12]。无论是语言空缺,还是言语空缺,都包括词汇空缺(лекс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语法空缺(граммат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和修辞空缺(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
图2-2 语言类空缺分类图
如果对比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的义素总和,可以看出,两个文本的关系可以表现为四种形式:
1. 完全对等,不存在空缺;
2. 原文文本义素之和大于译文文本的义素之和,即翻译过程中原文文本单位的部分义素在译文文本中缺失,没有得到补偿,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空缺是“局部空缺”(частичные лакуны);
3. 原文文本单位的义素在译文文本中完全缺失,没有得到补偿,这种空缺是“完全空缺”(полные лакуны);
4. 原文文本单位的义素在译文文本中有所缺失,与此同时,译文文本中出现一定数量的新的、非原文文本的义素,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空缺是“补偿性空缺”(компенсированные лакуны)。
下面,我们通过英俄翻译实例[13],从义素的对比关系角度说明空缺的产生及其类型。
例1:Не always thought of the sea as lа mar which is what реорlе саll her in Spanish when they love her(Е. Hemingway).
Мысленно он всегда звал море lа mаr, как зовут его по-испански люди, которые его любят.
英语名词无“性”的范畴,这一特点使它可以随意地为非动物名称定“性”。例句中,“la mar”(大海)一词原本无“性”,但原文作者用阴性代词“she”(她)指称“la mar”(大海),赋予了该词一定的情感色彩和形象性。不同于英语,俄语名词有“性”的范畴。俄语“море”(大海)一词是中性名词,原文译成俄语后,译者不得不使用中性代词“его”指称“la mar”,因此产生的缺失属于局部的语法空缺。
例2:If General Jackson hadn't run the Creeks ир the creek, Simon Finch would never have paddled uр the Alabama... (Н. Lee).
Если бы генерал Джексон не прогнал индейцев племени Ручья вверх по ручью, Саймон Финч не приплыл бы на своей лодке вверх по Алабаме....
英语“uр the creek(slang)”作为成语,表示“带来不幸或不安”的意思。原文作者将印第安部落“the Creeks”的名字和该成语巧妙地组合起来,以达到讽刺的效果,表示他对欧洲移民在印第安人土地上的所作所为的不满态度。但是,俄语的译文中将“run the Creeks uр the creek”翻译成“прогнал индейцев племени Ручья вверх по ручью”( 沿溪流将“溪流”部落的印第安人往上游驱赶),丧失了原文文字游戏产生的效果,属于完全空缺。
例3:Не plied her with scones and jam(J. Galsworthy).
Он угощал ее оладьями с вареньем.
英语词“scone”指小麦和大麦饼,这一独特食品的名称翻译到俄语后,被俄罗斯特有食品的名称“оладье”(油炸饼)所替代。其结果是,原文词汇的部分义素缺失,译文词多了一些原文没有的、属于译文文化的一些义素,减轻了译文读者的理解难度。补偿性词汇空缺由此产生。
(二)文化类空缺
文化类空缺分为三类:民族心理空缺或主体空缺(субъектные или националь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交际活动空缺(деятельностно-коммуникативыне лакуны)、文化空间空缺(лакуны культурного 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1. 民族心理空缺或主体空缺指交际者作为不同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包括性格空缺(характеролог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智能(三段论)空缺(силлогист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文化情感空缺(культурно-эмотивыне лакуны)、狂欢式空缺(карнавальные лакуны)[14]。
(1)性格空缺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跨文化交际中逐渐形成的对某些民族的定型认识,即把某些性格特征归结为该民族的典型特征(属于我们第一章提及的“他定型”定型)。比如,通常认为,英国人沉稳,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实际,德国人严谨。第二,同类性格品质在不同民族身上的表现有差异。比如,日本人认为,勤奋的表现是有耐力、细致、持之以恒、灵活和努力;在德国人眼中,勤奋是扎实、准确、守纪律、自觉、有预见性、慎重;而美国人则把勤奋和魄力、自信、精力充沛、有激情、有创造力联系在一起[15]。第三,自我反省空缺,每个民族对自身性格的认识和评价与其他民族对他的评价存在着差异。比如,外国人很难能够理解反映芬兰人民族性格基础的观念词“сису”的含义,只知道它和“西贝柳斯”“桑拿”一起构成了芬兰人价值体系的三大要素。辞典里对这个观念词的解释是“生命活力的积蓄、耐力、承受、耐心、毅力、勇敢、精明”,而在实际生活中,芬兰人自己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是:面对困难的果断,当其他资源消耗殆尽时的最后的能量储备,倔强、不肯让步、不愿认输,即使陷入困境仍不及时掉转方向、改变做法[16]。自我反省空缺属于第一章提及的“自定型”定型。
需要指出的是,性格空缺是一种相对的空缺,而不是绝对的空缺,因为性格不是专属某一民族的,只是它在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中占据的地位不同,表现和评价有所不同。
(2)智能(三段论)空缺反映不同民族在智力方面的特点。研究者发现,德国人擅长哲理性的抽象思维;法国人想象丰富,思想对他们来说比事实更有价值;英国人不追求抽象,不看重理论,更重视事实和数据[17][18]。
(3)文化情感空缺在文本中有其独特的体现。英国、俄罗斯和保加利亚文学作品的对比研究表明,英国人无论是惊叹,还是激动,无论是愤怒,还是欢呼,都比斯拉夫人平静从容得多。俄语或保加利亚语的译者,会在翻译过程中选用具有情感色彩的词替代原文中的中性词,用感叹号取代原文中的句号,目的是迎合本民族读者的情感表达特点和需要[19]。
(4)民族性格特征、智能特点、情感表达方式还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幽默特质,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用“狂欢式空缺”表达这一特质并作为主体空缺的其中一种类型。
2. 交际活动空缺反映了各种交际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包括思维空缺(ментальные лакуны)、行为空缺(поведен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20]。
(1)思维空缺指不同民族对待同一问题会采取不同的解决方式。比如,划分事物和现象的原则、采用言语行为的时间总量和非言语行为的时间总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思维空缺的产生。
(2)行为的概念是宽泛的,除了言语行为,还包括非言语行为,如身势(面部表情、手势)、日常行为、交际礼节等等。因此,行为空缺又分为日常行为空缺(рутинные лакуны)、身势空缺(кинес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交际礼节空缺(лакуны этикета)。
日常行为空缺反映不同文化主体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性。这类空缺随处可见,且多以显性方式存在。比如,孟加拉人习惯在午夜观看演出,俄罗斯人有吃饭先喝汤的习惯等等。
身势空缺反映了不同文化非语言符号的差异。它们可能是完全对立的空缺(конфронтативные лакуны),比如,保加利亚人用摇头表示肯定,用点头表示否定,而包括俄罗斯人、中国人在内的大多数人则相反,用点头表示肯定,用摇头表示否定。身势空缺也可能是对照的空缺(контрастивные лакуны),比如,说自己时,欧洲人指胸脯,日本人指鼻子。身势空缺可能是绝对的,也可能是相对的。比如,盛行在美国的“V”字手势表示胜利的意义,对于没有这个手势语言的国家就是绝对空缺,再如,见面握手的礼节在俄罗斯远比英国普遍,这个手势语言表达在英国就是相对空缺。
行为空缺的存在常常会使交际者产生不解、不愉快、不好的印象。它是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引发文化休克的重要原因之一。
3. 文化空间空缺反映了不同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对文化外部空间和文化内部空间评价的不同。文化外部空间包括:某一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身处的外部世界、他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他们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共同体的其他成员、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形象等等。文化内部空间就是具体交际行为发生的活动场景。因此,文化外部空间可以是无限的空间,而文化内部空间是有限的空间。文化空间空缺包括认识感知空缺(перцептивные лакуны)、民俗空缺(этнограф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文化贮备空缺(лакуны культурного фонда)[21]。
(1)认识感知空缺反映了不同语言文化共同体世界图景的差异,比如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对自然、生命本源的认识等等。加切夫(Г. Д. Гачев)指出,在游牧民族的世界图景里,空间关系起很大的作用。如果对比俄罗斯人和吉尔吉斯人眼中的空间,就会发现,前者的空间是横向的、宽广的、平坦的,后者的空间是坡状的,宽的概念不是横向的,而是倾斜朝下的,上的概念不是纵向的,而是微斜的[22]。
(2)民俗空缺的出现源于一种文化中有、而另一种文化中无的事物,或者是同一场景使用的物体不同。比如,19世纪的英国,装在皮套里的闹钟是常见的结婚礼物;而在日本,白色和粉色的丝绵是传统的结婚礼物。
民俗空缺往往影响异文化文本读者领会事物背后的深层含义、解读作者的意图。比如,美国话剧《欲望号电车》中,主人公手持Мэй Уэст石膏像出现在舞台上,因为当时这种石膏像多是靶场和抽彩的奖品,美国观众很容易推断出,主人公是夜出游玩归来。但是,对于其他语言文化共同体的观众来说,这个石膏像所能传递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推断不出主人公在出场前来自何处。
(3)文化储备空缺。文化储备实际上是指知识储备,它包括多方面的知识:文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生活知识、民俗知识等等。文化储备空缺是指不同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的差异。
知识储备有两个层面,共时层面(уровень синхронии)和历时层面(уровень диахронии)。背景知识属于知识储备的共时层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背景知识中的一部分内容转入知识储备的历时层面,另一部分内容被遗忘。这部分被遗忘的知识会对之后的母语读者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比如,现代读者在阅读本民族古典文学作品时,常会遇到难以理解、需要注释的地方。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称之为文化内部空缺(интракультурные лакуны),它反映的是一个文化内部由于时代的差异造成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类空缺往往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我们以契科夫的短篇小说《彩票》(«Выигрышный билет»)的第一段为例:
Иван Дмитрич, человек средний, проживающий с семьей тысячу двести рублей в год и очень довольный своей судьбой, как-то после ужина сел на диван и стал читать газету.
— Забыла я сегодня в газету поглядеть,——сказала его жена, убирая со стола.——Посмотри, нет ли там таблицы тиражей?
— Да, есть,——ответил Иван Дмитрич.——А разве твой билет не пропал в залоге?
— Нет, я во вторник носила проценты.
— Какой номер?
— Серия 9499, билет 26.
— Так-с… Посмотрим-с… 9 499 и 26.
伊万·德米特里奇是个家道小康的人,每年全家要花销一千二百卢布,向来对自己的命运十分满意。一天晚饭后,他往沙发上一坐,开始读起报来。
“今天我忘了看报,”他的妻子收拾着饭桌说,“你看看,那上面有没有开彩的号码?”
“啊,有,”伊万·德米特里奇回答,“难道你的彩票没有抵押出去?”
“没有,星期二我还取过利息的。”
“多少号?”
“9499组,26。”
“好的,太太……让我来查一查……9499-26。”
对第一段的对话内容,今天的母语读者也无法解释:彩票为何抵押?取什么利息?显然,关于19世纪末俄罗斯彩票的使用规定信息已经成为今天俄罗斯读者的文化内部空缺。
与文化内部空缺对立的是文化间空缺。通过征引、仿效、改造、重写、拼贴等形式写进当前文本的先前文本,构成纵向语境(вертикальный контекст)的内容,它们常常给异文化读者造成理解障碍,引发深层次的文化间空缺(интеркультурные лакуны)。比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永别了,武器!》多处引用他人的先前文本,其中一段话只有寥寥数句,俄语译文是:« В постель свою ложусь опять... вей, западный ветер, вей. Вот он и повеял, и не дождиком, а сильным дождем туча пролилась...»(我再次躺到自己的床上……吹吧,西风,吹吧。风吹了起来,带来的不是小雨,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这段话实际上是由包括莎士比亚在内的三位作家、一位诗人和儿童祈祷语中的引语拼合而成的。海明威这样做的意图是希望读者能够识别和解读被引用的先前文本,进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状态。但是,对于译文文本的读者来讲,解读这段话中的先前文本无疑是非常困难的[23]。
一定语言文化共同体成员所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的差异与其语言文化共同体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密切相关。研究者通过观察发现,俄罗斯人普遍熟悉自然科学概念,知晓许多鱼和石头的名称;保加利亚人熟知花的称呼,但海洋术语知之较少;英国人对地理知识和圣经里的成语了解得比较多。事实上,通过分析某一历史时期出版的详解辞典、百科辞典,可以获得有关该语言文化共同体知识结构的一些信息[24]。
此外,许多动物、植物、颜色、数字等事物在特定的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它们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比如,中国京剧里的扮相、道具、服饰、姿态和动作等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空缺,即文化象征空缺(лакуны культурной символики)也是文化空间空缺的其中一类。
总之,构成文化类空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即便读者接触的是译文文本,不存在直接意义上的语言障碍,他仍然会遇到一系列影响文本理解的诸多因素。图2—3[25]展示了文化类空缺的基本分类。
图2-3 文化类空缺分类图
(三)文本空缺(текстовые лакуны)
文本是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之一,文本空缺反映的不是文化的民族特点,而是文本的内容特点、写作特点、写作技巧和创造过程。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把读者的类型和文本的体裁也纳入文本空缺的范畴。文本空缺包括小说空缺(беллетрист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有意空缺(намеренные лакуны)、偶然空缺(случайные лакуны)[26]。
小说空缺的产生源于作者与读者的交际差距(两个人的交际范围不一致),或者是时间上的距离(两个人不属于同时代的人)。有意空缺源于作者对文本神秘性的追求,这与作者的个性特点有关,与作者运用的创作手段有关。偶然空缺是由于作者的疏忽而造成的意义表达的不准确、事实有误等。
(四)空缺的特征和性质
对空缺的研究表明,不明白、怪异、不熟悉、不准确是空缺现象的基本特征,非必须的、令人吃惊、变幻莫测是空缺的附属特征。对文本的理解程度高低取决于交际者的文化背景差异、读者的需求和目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文本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文化“形象”的对比过程,其中既有共性因素、也有个性因素。反映个性的部分,即民族文化特征内容,通常不为读者所理解,或者被读者误解,甚至不被读者察觉。对于读者来说,空缺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形的、意识不到的;空缺可以是绝对的,也可以是相对的;空缺可以是对立的,当两种文化之间差距大时,也可以是对照的,当两种文化之间差距小时,可以是文化内的,也可以是文化间的。参见图2—4[27]。
图2-4 空缺分类图
四、空缺的消除方法
空缺存在于语言(言语)和文化的各个层面,反映了语言文化共同体的差异。基于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索罗金和马尔科维娜提出了消除空缺的两个基本方法:1)揭示原文文化概念含义的填空法(заполнение);2)借用与原文文化类似的本民族文化成分的补偿法(компенсация)[28]。
(一)填空法
填空法的具体措施多种多样,填补空缺的过程是在语言间相互接触和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的。
外来词是常见的填空法之一,它可以弥补某一语言因没有称名单位表达某种事物或概念而出现的空缺。
词法构词也是填空方法之一。如澳大利亚土著民族уолбири采用名词叠加的方式构词,用“土地——土地”表示“棕色”,“血——血”表示“红色”,“草——草”表示“绿色”,填补了语言中无表达“红色”“绿色”“棕色”等颜色概念词的空缺[29]。
保留原文并阐释原文中的民族文化成分,这是填空法最常使用的方法。比如:
Этот клочок суши 〈...〉 зовется Нуси-Бе, что в переводе с малагасийского означает“большой остров”.[30]
这小块陆地叫“Нуси-Бе”,从马尔加什语翻译过来表“大岛”之意。
一方面,“Нуси-Бе”的保留使原文文本的民族特色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对这一概念实际意义的揭示又使得译文读者更深刻地把握文本的内涵。
注释也是填空法之一。对原文文本中带有民族特点的部分加以注释可以是一般性的泛泛说明,也可以是详细具体的解释。
当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所属的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时,整个文本对译文读者都可能构成空缺。
为了不影响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接受,有时可在文本之后将文本中的民族文化特点内容有选择地加以注释。
(二)补偿法
补偿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借用本民族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现象、文化背景,或援引本民族文学的经典作品,或利用众所周知的事物、现象和情景等等,来解释原文文本中对译文读者构成理解障碍的民族文化成分。比如:
Пьеса Коуберна получила Пулитцеровскую премию 1978 года, исполнители –премию“Тони”,что в американском театре так же почетно, как“Oскap”в кино.[31]
考贝尔的话剧获得了1978年的“普利策文学奖”,而表演者获得了“托尼奖”,这个奖在美国戏剧界的荣誉相当于电影界的“奥斯卡”奖。
这个例子里,译者借用大家熟悉的“奥斯卡”电影奖来解释“托尼”奖在美国话剧和音乐剧的地位和分量,空缺得以顺利补偿。
在译文文本中,补偿后的空缺常常不易被读者察觉。比如,美国的一部话剧The Gin Game被翻成俄语的«Игра в карты»(打牌),The Gin Game原本是美国很通行的一种打牌的玩法,在俄罗斯没有这种玩法,属于局部空缺,补偿的方法就是用上位概念“打牌”代之,被补偿后的空缺很难被读者发现和意识到。
通常,采用补偿法是基于这样的前提:填空法无法满足译者的目的,即希望文本得到读者充分的理解和认可。比如,广告文本的翻译。为了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广告制作商经常在广告中运用一些象征物。对于严寒的北方国度,橙汁可以象征南方阳光的能量积蓄,但是这个象征意义显然不适用于南方的国度。同样的广告在意大利,其重点强调的是橙汁富含维生素的特点。
《圣经》的翻译同样存在类似的社会心理问题和文化问题。为了能使读者心悦诚服地接受《圣经》里的宗教启迪,译者必须要考虑读者所处的文化背景。比如,在为墨西哥北部印第安人提供的翻译版本里,译者用沼泽形象代替了大海的形象,这是因为当地人没有关于大海的感受,大海远行的故事难以触动他们[32]。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话剧剧本的翻译、理解、编排过程中会遇到诸多的民族文化特点问题。针对话剧剧本中出现的空缺,可以调动多种手段进行补偿,比如:声音、姿态、舞台美术、音乐、手势语言等手段都可以被利用起来,甚至可以把原文的情景搬到译文的文化背景中,而每个导演通过自己的编排也会给剧本带来不同的诠释。
译文中,补偿法使用的多少与原文民族文化特点成分存留的多少成反比。原文文本和译文文本之间存在一种辩证的矛盾关系:当翻译的过程中出现完全空缺或局部空缺时,原文文本在语义上大于译文文本;当翻译的过程中增加了原文文本中所没有的新元素,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即空缺被补偿或被消除时,原文文本在语义上小于译文文本[33]。
[1]Hale. К. Gaps in grammar аnd cuIture // Linguistics аnd anthro- pology: in Honor of С. F. Voegelin.——Jisse, 1975,P. 296-297.
[2] Степанов Ю. С. Француз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Москва: Высшая школа, 1965. C. 120.
[3] Бархударов Л. С. Язык и перевод // Вопросы общей и частной теории перевода. Москв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1975. C. 93.
[4] Муравьев В. Л. Лексические лакуны: (На материале французского 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ов). Владимир, 1975. C. 24.
[5] Маркарян Э. С. Культурная традиция и задача дифференциации ее общих и локальных проявлений // Методолог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этнических культур. Ереван, 1978. C. 88.
[6]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71-72.
[7] Леонтьев А. А. 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й подход к анализу искусства // Эмоциональное воздействие массовой коммуникации: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Москва, 1978. C. 36.
[8]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00.
[9]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00-101.
[10] Там же. C. 100-101.
[11] Там же. C. 103-162.
[12] Там же. C. 103.
[13]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05-107.
[14]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14-121.
[15] Феденко Н. Ф., Луганский Н. И. Некоторы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селения и личного состава армий импер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государств. Москва: Воен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ордена Ленина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Ленина, 1966. C. 38-39.
[16] Кучкина О. Зеленый цвет——цвет надежды // Театр. 1981(4). C. 115-116.
[17] Феденко Н. Ф., Луганский Н. И. Некоторы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психологически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населения и личного состава армий импер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государств. Москва: Военно-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оредна Ленина Краснознаменная Академия имени Ленина, 1966, C. 25.
[18] Бромлей Ю. В. Этнос и этноrрафин. М., 1973. C. 83-85.
[19]Olah At., Sattin H., Magnusson D. Comparison of anxiety patterns of Swedish and Hungarian youngsters // Report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Stockholm, 1978.——N 523, April.
[20]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21-130.
[21]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30-144.
[22] Гачев Г. Д. О национальных картинах мира // Народы Азии и Африки. 1967. № 1. C. 83.
[23]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37.
[24] Влахов С., Флорин С. Непереводимое в переводе. Москва: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1980. C. 339.
[25]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13.
[26] Там же. C. 153-158.
[27]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45.
[28]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62-182.
[29]Hale. К. Gaps in grammar апа cuIture // Linguistics апа anthro- pology: in Honor of С. F. Voegelin.——Jisse, 1975.
[30] Пиляцкин Б. Остров запахов // Неделя. 1981(10). C.16.
[31] Асаркан А. Игра со старостью // Театр, 1980(5). C. 134-135.
[32] Райс К. Классификация текстов и методы перевода // Вопросы теории перевода в зарубеж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е. Москва, 1978. C. 22.
[33] Антипов Г. А., Донских О. А., Марковина И. Ю., Сорокин Ю. А. Текст как явление культуры. Новосибирск: Наука, 1989. C. 183.